如何用"心"練太極拳?
2025-05-03 23:40:24
之前小編一直給大家分享的是練好太極拳的動作技巧和要領,今天要給大家分享的則是如何用「心」練太極拳,太極拳一直以來都是一門內外兼修的武術,因此練習過程中不僅要求練者動作規範,正確的心態和思想同樣重要,那麼練太極拳應該如何用「心」練呢?下面就和小編一起去看看吧。
第一,要心正
也就是要有正確的人生觀和良好的武德。這是每個習拳者應有的心理狀態和基本素質。古人說:「仁者無欲,故靜」。
因此,習武應以防身禦敵、增進健康、陶冶情操為目的,以弘揚太極文化、繼承和發展武術事業、更好地造福人民為己任。儘可能把自己的人生價值融於他人的幸福之中。如此毫不妄念,不求靜而自靜矣!
常練太極拳的人都會有這樣的感覺,就是在心煩氣躁的情況下練習太極拳,練完後,心情舒暢,很多煩惱也隨之而解。
第二,思想高度集中,用意念引導動作
拳論曰:「以心為主,而五官百骸無不聽命」。又說:「心為一身運行之主宰」,「意之所向,全神貫注」。
因此,練拳前要做好各項準備工作,從預備式開始就要摒棄一切雜念,把思想全部集中到所練的套路上,把拳理拳法和套路的「意識」通過拳架的外在形式,循序漸進、工整規範地表現出來,做到意到氣到,氣到勁到,勢隨神移。
也就是說每個套路的肢體運動和神態變化,都是在拳理拳法「意念」引導下完成的。意念貫穿每個套路、每個動作,意念不息,動作不止。心靜與「用意導動」是辯證關係:只有心靜才能做到用意念引導動作;反之,用意念引導動作,能進一步做到心靜。
太極拳是一門博大精深的學問,現代人練習太極拳最大的好處是緩解精神壓力,陶冶情操,改掉自身不良的嗜好和習慣。
第三,練拳時要鬆柔、緩解、穩健、均勻
鬆柔是太極拳的靈魂。從預備式開始,神態、動作都要鬆柔。神態傳情,似笑非笑,心平氣和,愉快從容。動作輕靈,自然舒適,含胸塌腰,以意導形,以意導氣,用意不用力,不使拙勁。
切忌身體板滯,生硬直挺。緩慢就是速度要適當緩慢,動作分明、充分,呼吸自然深長,氣沉丹田,並暢通無阻地推動肢體運動。切忌過快過猛。
穩健就是腰基堅挺,虛實分明,重心穩定,站立平衡,進退旋轉輕靈圓活,不歪不斜,不前傾後仰。均勻就是速度均勻,不勻就不可能心靜。因此,全身上下內外都應互相配合,大體保持均勻,動作與動作之間銜接順和、連貫。拳架高低要適中。
呼吸與動作、運勁協調配合。不憋氣,不出粗笨之氣。從而使動作「似行雲流水,如春風楊柳」般一式接一式,連綿不斷地進行。
練太極拳並非動作正確就說明太極拳練正確了,不論是太極拳還是其它武術類型都講究形神兼備,如果只是動作到位,這樣的練習空有架子而沒有靈魂,因此不論是太極拳還是其它武術都應該用「心」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