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極拳理論中的陰陽如何相濟?
2025-05-03 19:47:24
陰陽的哲學理念是從古代傳下來的的,陰陽的概念被引用在許多傳統文化當中,太極拳當中也有關於陰陽的的理論,其中,太極拳講究陰陽相濟,那麼太極拳的陰陽如何相濟呢?下面和小編一起去看看吧。
拳經有云「拳者,權也」。權字的含義之一就是秤錘,「用以稱物平施,知輕重也」,也是求得兩個事物相對平衡的砝碼。在太極拳的拳理中,陰陽兩個方面又怎樣才能相濟呢?濟字有渡與成功的含義,如同舟共濟、濟世救人等。《周易》第63卦既「濟」,其卦象是(離)下(坎)上,離代表火屬了,坎代表水屬陰,火在下而其性炎上,水在上其性潤下,水火按這種形態聯在一起,中間必須要有個像太極圖S線那樣的物質把兩者分割開,這就叫「濟」或「渡」。在現實生活中,我們可以設想這樣一個景象:把水注入鍋中,下面燒火,水火能否平衡,決定於二者在一定時間內的動態表現。假若水放得太多,它從鍋中溢出,定會將火撲滅;相反,若水少火大,則會將鍋中之水燒乾。在水火之度相當的條件下,以一定的時間將水燒沸,應算實現了陰平陽秘。若燒沸的時間加長,則意味著陰大於了最後通牒之則陽大於陰。以拳而論,什麼拳種都要求陰陽平衡,剛柔相濟,其區別僅在外形上有的以快見長、的以慢著稱而已,絕對的柔或絕對的剛是不可能存在的。一陰一陽謂之道,偏陰偏陽謂之災,,不按這個規律辦事,就會出現《周易》第64卦,未濟,將既濟卦中的水火顛倒過來,火在上,水在下,中間無法可濟,陰陽分了家,一切又得從頭開始。
我們習練太極拳,就必須在實踐中細心體會怎樣體現陰陽相濟而不相抗,細心揣摩在不同動作中怎樣處理好身體上下的松與沉、兩臂開合的主與從、兩腳換步的虛與實、兩眼運轉的含與張、內外結合的疏與密等,都要用「權」去衡量兩者的度,看它是否能夠相濟。凡有松無沉、有主無從、有實無虛、有外無內者,都叫偏陰或偏陽,兩者就無法相濟。如楊式太極拳的白鶴亮翅一式,在兩手上下相分時,右手是主,左手為輔;右手上展要含掤勁,並推動右肩略帶靠意,左手向左下要含採、按之勁;雙手展開而雙膝微合,上虛下實;運用中眼隨手運,定勢時目視前方,全神貫注;外示安逸而內氣鼓蕩,勢雖開展但展而不散;定式明顯但與下動勢斷意連,大有仰之則彌高,俯之則彌深之勢,這樣才算達到剛柔相濟的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