彩色路面鋪裝結構的製作方法
2023-08-10 06:15:07 2

本實用新型涉及道路施工,特別涉及一種彩色路面鋪裝結構。
背景技術:
近年來,隨著經濟的飛速發展和人們生活水平的不斷提高,人們對道路和環境的協調有了更高的要求,彩色路面為我們提供了一個嶄新的思路。國內外學者對彩色路面進行了一系列研究和應用,自20世紀50年代起,前蘇聯、日本、法國、英國、荷蘭、美國等國家均進行了彩色路面鋪裝技術的研究並將其推廣應用;我國從20世紀80年代開始對彩色路面進行了一系列的研究,現已初顯成效,其中以彩色瀝青混凝土路面應用廣泛,比如在原有路面上鋪設彩色路面鋪裝結構形成公交車道,具有優良的抗重載性能,可較長時間承受耐公交車等重載,減少對原路面的破壞。
目前,現有專利中授權公告號為CN203795263U的中國專利公開了一種ECC耐久型彩色路面鋪裝結構,包括鋪設於原路面上的EC約束底層和鋪設於該EC約束底層上由環氧樹脂作為膠結材料的混凝土面層,EC約束底層包括由環氧樹脂製成的膠結材料層和撒布於該粘結材料層上的彩色集料層,該鋪裝結構具有高穩定性和耐久性,大大提高了路面的綜合性能。
但是,上述耐久型彩色路面鋪裝結構在頻繁經歷重載後,鋪裝結構表面由於變形不足容易出現開裂現象,由此產生大量的裂紋,大大減小了該鋪裝結構的使用壽命。
技術實現要素: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種具有優異的抗重載性,表面不易產生裂紋的彩色路面鋪裝結構。
本實用新型的上述技術目的是通過以下技術方案得以實現的:
一種彩色路面鋪裝結構,包括鋪設於原路面的瀝青底層,所述瀝青底層上鋪設有混凝土面層,所述混凝土面層上開設有在重載條件下防止混凝土面層上產生應力集中的凹槽,所述凹槽內塞設有用於增強混凝土面層的強度以防止產生裂紋的鐵塊。
通過採用上述技術方案,汽車重載通過上述混凝土面層,混凝土面層承受較大的壓力,現有技術中混凝土面層在頻繁經歷重載施壓後,由於應力集中,表面出現了大量的裂紋,而凹槽提供了空間,當應力傳遞至凹槽處時,這部分應力能夠得到消解,從而減小應力對混凝土面層的影響,而且在凹槽內塞入鐵塊,鐵塊具有較高的強度,能夠增強鋪裝結構對重載的承受能力,減少該鋪裝結構表面產生裂紋,延長該鋪裝結構的使用壽命。
本實用新型進一步設置為:所述凹槽是沿混凝土面層的表面向混凝土面層的底面貫穿設置。
通過採用上述技術方案,凹槽是沿混凝土面層的表面至底面貫穿設置的,當重載壓在鋪裝結構表面時,貫穿的凹槽有助於充分緩解重載所產生的應力集中,並對應力進行消解,由於凹槽的寬度較小,而且相鄰凹槽之間的間距較大,貫穿設置不會對混凝土面層產生脫落,能夠保證混凝土面層的抗重載強度以及不易脫落的特性。
本實用新型進一步設置為:所述鐵塊的表面包覆有海綿層,所述海綿層上螺旋纏繞有用於將海綿層與鐵塊緊固的碳纖維編織體。
通過採用上述技術方案,鐵塊表面包覆海綿層,使鐵塊表面具有一定的彈性,當應力傳遞過來時,鐵塊表面的海綿層能夠起到有效的緩衝作用,起到消解應力的作用,碳纖維編織體纏繞在海綿層的表面,能夠使鐵塊與海綿層的一體結構性更好,使鐵塊具有優異的緩衝彈性作用,同時兼具較高的抗重載強度,進而提高該鋪裝結構的使用壽命。
本實用新型進一步設置為:所述鐵塊的中部開設有用於緩衝重載對該鋪裝結構所產生的衝擊力的圓形孔。
通過採用上述技術方案,圓形孔設置在鐵塊的中部,有些應力較大,海綿層不足以完全消解應力作用,圓形孔為中空結構,應力傳遞至圓形孔處,能夠進行充分消解,以增強該彈性鐵塊對應力的緩衝、消解作用,從而延長該鋪裝結構的使用壽命。
本實用新型進一步設置為:所述瀝青底層與混凝土面層之間鋪設有用於增強瀝青底層與混凝土面層粘結力的環氧粘結層。
通過採用上述技術方案,環氧粘結層具有優異的粘結性能,有助於瀝青底層與混凝土面層之間的連接強度,使混凝土面層在瀝青底層上的粘結強度更高,提高了混凝土面層與瀝青底層的粘結牢固度,同時,混凝土面層粘結牢固有助於在其上開設凹槽,所開設的凹槽也具有優異的抗變形能力。
本實用新型進一步設置為:彩色路面鋪裝結構的厚度為2~3cm。
通過採用上述技術方案,限定該彩色路面鋪裝結構的厚度為2~3cm,在原路面上鋪設上述鋪裝結構,具有較優異的抗重載性、抗車轍性以及優異的耐高溫、耐磨與耐腐蝕性能,該鋪裝結構在重載施壓時不易產生裂紋,具有較長的使用壽命。
本實用新型進一步設置為:所述凹槽的槽寬為2~3cm,相鄰凹槽間的間距為10~20m。
通過採用上述技術方案,凹槽的槽寬較小,相鄰凹槽間的距離較大,表明所開設的凹槽不會對混凝土面層整體結構造成鬆散,對混凝土面層的結構強度影響較小,同時凹槽能夠有效緩解重載應力的作用,進一步延長鋪裝結構的使用壽命。
綜上所述,本實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通過在混凝土面層上開設凹槽,並且在凹槽內塞設鐵塊,凹槽能夠有效緩解重載施加在混凝土面層的表面而產生的應力集中,對應力進行消解,而且鐵塊具有較強的硬度,有利於彌補混凝土面層因開設凹槽而造成抗重載強度的降低;
2、在鐵塊的中部設置中空的圓形孔,當應力較大時,海綿層不能完全消解這部分應力,這部分應力會傳遞到鐵塊上,對鐵塊造成撞擊,而圓形孔則提供了空間,從而將這部分應力消散,進一步提高該鋪裝結構的抗重載性能,從而在其表面不易產生裂紋。
附圖說明
圖1是實施例的剖視圖;
圖2是實施例的表面結構示意圖;
圖3是實施例的又一角度的剖視圖;
圖4是實施例的彈性鐵塊的結構示意圖。
圖中:1、瀝青底層;2、環氧粘結層;3、混凝土面層;4、凹槽;5、鐵塊;51、圓形孔;6、海綿層;7、碳纖維編織體。
具體實施方式
以下結合附圖對本實用新型作進一步詳細說明。
實施例:
一種彩色路面鋪裝結構,如圖1和圖2所示,包括鋪設於原路面的瀝青底層1,待瀝青底層1固結後鋪設環氧粘結層2,環氧粘結層2所用的環氧膠採用專利號為201310532364.X所製備的環氧膠,環氧粘結層2的鋪設厚度為3~5mm,在環氧粘結層2上鋪設混凝土面層3,混凝土面層3所用的混凝土為現有技術中常用材料,該彩色路面鋪裝結構的整體厚度為2~3cm。
如圖1和圖2所示,混凝土面層3採用鋪路機壓實後,在混凝土面層3上沿其長度方向上開設有凹槽4,凹槽4的寬度為2~3cm,凹槽4從混凝土面層3的表面向混凝土面層3的底面貫穿開設,相鄰凹槽4的間距為10~20m,優選為15m。
如圖3和圖4所示,在凹槽4內緊密地塞有鐵塊5,鐵塊5的尺寸、形狀與凹槽4的尺寸、形狀相適配,在鐵塊5的中部開設貫穿鐵塊5厚度的圓形孔51,另外,在鐵塊5的表面包覆形成有海綿層6,海綿層6是採用海綿緊密包裹在鐵塊5外表面,在海綿層6上沿海綿層6的周向上螺旋纏繞有碳纖維編織體7,碳纖維編織體7是由若干根碳纖維長絲編織成麻花網狀結構製成,將包裹有海綿層6、碳纖維編織體7的鐵塊5塞入凹槽4內。
鋪設過程:清潔原路面,在原路面上攤鋪瀝青路面,待瀝青路面乾結後攤鋪環氧粘結層2,環氧粘結層2上鋪設混凝土面層3,環氧粘結層2將混凝土面層3牢固粘結在瀝青路面上;待混凝土面層3牢固粘結後,採用切割機在其表面開設凹槽4;待凹槽4開設完畢後,向凹槽4內塞設包裹有海綿層6、碳纖維編織體7的鐵塊5。
本具體實施例僅僅是對本實用新型的解釋,其並不是對本實用新型的限制,本領域技術人員在閱讀完本說明書後可以根據需要對本實施例做出沒有創造性貢獻的修改,但只要在本實用新型的權利要求範圍內都受到專利法的保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