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車燈調光螺釘及其製造方法與流程
2023-07-13 19:09:21

本發明涉及一種車燈調光螺釘及其製造方法,尤其涉及一種一體化、同時帶有內十字、內六角、齒輪的車燈調光螺釘及其製造方法。
背景技術:
眾所周知,汽車負載發生變化時,會引起車身相對於路面傾斜角的變化,這將導致車燈照明距離和照明方向的改變。當汽車增加額外負載或急劇加速時,汽車會出現尾部下降、前部升高的現象(車身前後的水平高度發生變化),這將導致迎面來車的駕駛員眩目,同時會造成路面的照明不足;當汽車突然制動時,會出現前部下降、尾部升高,這時直視距離會大大縮短。汽車夜間行駛時也會遇到諸如彎道、高速巡航、緊急制動、起動、高速公路、城市公路、鄉村公路、雨雪天氣等不同條件下的照明要求,這時對車燈調光的要求更高,手動燈光調節系統已經無法適應這些需要,如果不能及時地調整車燈,將會影響汽車的駕駛安全性。因此,國內外相應的自動調光系統或動態燈光調節系統(AFS)的技術應運而生。
目前市場上的車燈調光系統產品可分為三大類:人工系統或手動調節系統、自動系統或準靜態系統、動態系統(AFS)。在整個車燈調光過程中,需要用到調光螺釘,通過螺紋將螺釘的旋轉運動轉化為車燈燈組照明方向的角度變化。現有的車燈調光螺釘,一般是由幾個部件組合而成,難以做到單個產品同一軸心旋轉,無法保障產品的同軸度旋轉及車燈調光的平衡性,而且不能同時進行內十字、內六角及齒輪等多種方式的調光。
技術實現要素:
1.發明目的:
為了克服車燈調光螺釘由多個部件組合而成,難以做到單個產品同一軸心旋轉,無法保障產品的同軸度旋轉及調車燈的平衡性,而且不能同時進行內十字、內六角及齒輪等多種方式的調光的問題,本發明提供了一種一體化、同時帶有內十字、內六角、齒輪的車燈調光螺釘及其製造方法。
2.技術方案:
一種車燈調光螺釘,為一體式柱狀結構,包括螺釘頭部、螺杆、螺紋。所述螺釘頭部設在螺杆一端,所述螺紋設在螺杆上;所述螺釘頭部設有內十字和內六角,所述螺釘頭部外圈設有齒輪;所述螺杆上設有卡扣,卡扣與螺杆連為一體;所述螺杆上設有安裝密封墊圈的凹環槽;所述螺杆上設有限位環。
優選地,所述內十字和內六角內嵌於螺釘頭部,所述內十字位於所述內六角的下方。
優選地,從螺釘頭部起,按螺釘頭部、限位環、安裝密封墊圈的凹環槽、卡扣、螺紋的順序依次排布。
優選地,所述螺釘頭部齒輪為齒頂交錯排布的上下雙層齒輪。
優選地,所述車燈調光螺釘材質為不導電、環保耐磨、耐腐蝕、阻燃塑料。
使用時,本發明所述的一種車燈調光螺釘通過所述卡扣固定卡於汽車上光杯和底殼的調節孔內,所述螺釘頭部的齒輪與汽車上的外部旋轉傳動機構相連接,當汽車上的外部旋轉傳動機構旋轉時,通過所述螺釘頭部的齒輪帶動本發明所述的車燈調光螺釘旋轉,進而帶動所述螺紋牙距旋進或旋出,因車燈光杯與所述螺紋相套接,車燈光杯的方向也隨著螺紋旋轉而發生改變,最終實現車燈照明的調節。本發明車燈調光螺釘還可以通過所述限位環實現車燈調光旋轉角度和方位的限位控制。
一種車燈調光螺釘的製造方法,根據所製造的車燈調光螺釘的結構,製作模具,採用一次注塑成型的方法,經脫膜製成車燈調光螺釘,其特徵在於所用模具包括動模、定模、側塊及頂出機構,所述動模、定模及側塊合模後形成的型腔包括螺釘頭部腔、螺杆腔、限位環腔、安裝密封墊圈的凹環槽腔、卡扣腔、螺紋腔,所述螺釘頭部腔、螺杆腔、限位環腔、安裝密封墊圈的凹環槽腔、卡扣腔、螺紋腔連成一體。所述螺釘頭部腔設有內六角腔和內十字腔,所述螺釘頭部腔外圈設有齒頂交錯排布的上下雙層齒輪腔。所述上層齒輪腔、內六角腔及內十字腔由所述側塊合模形成。所述動模和定模分別內嵌有一可移動頂塊,所述動模和定模內嵌的兩個可移動頂塊合模時形成下層齒輪腔。脫膜時,所述脫膜過程為動模與動模內嵌可移動頂塊或定模內嵌可移動頂塊相對於所製造的車燈調光螺釘能相互獨立地進行相互垂直的兩個方向的脫膜移動的脫膜過程。
優選地,所述動模和定模分別內嵌的可移動頂塊的內嵌方式是斜內嵌,可移動頂塊可沿斜內嵌方向移動,能實現動模與動模內嵌可移動頂塊或定模內嵌可移動頂塊相對於所製造的車燈調光螺釘相互獨立地進行相互垂直的兩個方向的脫膜移動。
優選地,所述動模與動模內嵌可移動頂塊或定模內嵌可移動頂塊相對於所製造的車燈調光螺釘能相互獨立地進行相互垂直的兩個方向的脫膜移動的脫膜過程為:所述定模固定不動,所述動模及側塊先整體脫膜移動,所製造的車燈調光螺釘附在所述動模及側塊上,此時所述定模內嵌的可移動頂塊依然嵌在所製造的車燈調光螺釘頭部的下層齒輪上,跟隨所述動模及側塊往相同方向移動,同時定模內嵌的可移動頂塊還發生垂直於所述動模及側塊移動方向的位移,位移方向往脫出所製造車燈調光螺釘頭部下層齒輪方向,當此位移大於下層齒輪腔的厚度時,所述定模內嵌的可移動頂塊脫離所製造的車燈調光螺釘。然後所述側塊移動脫出所製造車燈調光螺釘頭部,此時所製造的車燈調光螺釘附在所述動模上。最後所述動模內嵌的可移動頂塊隨所述頂出機構一起頂出所製造車燈調光螺釘,在頂出的同時,動模內嵌的可移動頂塊發生垂直於頂出方向的位移,位移方向往脫出所製造車燈調光螺釘頭部下層齒輪方向,當此位移大於下層齒輪腔的厚度時,所製造的車燈調光螺釘完全脫出整個模具型腔,最終製成本發明所述的一種車燈調光螺釘。
優選地,所述動模與動模內嵌可移動頂塊或定模內嵌可移動頂塊相對於所製造的車燈調光螺釘能相互獨立地進行相互垂直的兩個方向的脫膜移動的脫膜過程為:所述定模及側塊固定不動,所述動模先脫膜移動,所製造的車燈調光螺釘附在所述定模及側塊上,此時所述動模內嵌的可移動頂塊依然嵌在所製造的車燈調光螺釘頭部的下層齒輪上,所述動模內嵌的可移動頂塊從動模內移出,在動模移動方向上與定模相對靜止,同時動模內嵌的可移動頂塊還發生垂直於所述動模移動方向的位移,位移方向往脫出所製造車燈調光螺釘頭部下層齒輪方向,當此位移大於下層齒輪腔的厚度時,所述動模內嵌的可移動頂塊脫離所製造的車燈調光螺釘。然後所述側塊移動脫出所製造車燈調光螺釘頭部,此時所製造的車燈調光螺釘附在所述定模上。最後所述定模內嵌的可移動頂塊隨所述頂出機構一起頂出所製造車燈調光螺釘,在頂出的同時,定模內嵌的可移動頂塊發生垂直於頂出方向的位移,位移方向往脫出所製造車燈調光螺釘頭部下層齒輪方向,當此位移大於下層齒輪腔的厚度時,所製造的車燈調光螺釘完全脫出整個模具型腔,最終製成本發明所述的一種車燈調光螺釘。
優選地,所用模具含有多個車燈調光螺釘型腔,一次注塑成型製成多個車燈調光螺釘。
3.有益效果:
與現有技術相比,本發明所述的一種車燈調光螺釘採用一體化設計,無拼接、無組合部件,能保障車燈調光時整個螺釘同軸度旋轉,保障車燈的平衡調節。在螺釘頭部設有內十字和內六角,在螺釘頭部外圈設有齒輪,支持手動、電動及動態調節多種車燈調節方式。所述螺釘頭部齒輪為齒頂交錯排布的上下雙層齒輪,該結構不僅具有齒輪的功能,同時增強了螺釘齒輪的結構穩定性,使車燈的調光系統經久耐用,性能穩定。另外,本發明所述的車燈調光螺釘材質選用環保耐磨、耐腐蝕塑料,降低了產品成本,同時便於廢棄車燈調光螺釘的回收利用,節約了資源,減少了環境汙染。
與現有技術相比,本發明所述的一種車燈調光螺釘製造方法,所使用的模具的動模和定模分別內嵌有一可移動頂塊,由動模和定模內嵌的兩個可移動頂塊合模時形成下層齒輪腔。脫膜時,動模與動模內嵌可移動頂塊或定模內嵌可移動頂塊相對於所製造的車燈調光螺釘能相互獨立地進行相互垂直的兩個方向的脫膜移動,巧妙地實現模具脫膜。對於優選方式,動模和定模採用斜內嵌的方式分別內嵌可移動頂塊,可移動頂塊可沿斜內嵌方向移動,巧妙、簡單地實現了動模與動模內嵌可移動頂塊或定模內嵌可移動頂塊相對於所製造的車燈調光螺釘相互獨立地進行相互垂直的兩個方向的脫膜移動,最終實現脫膜。上述特徵使本發明所述製造方法得以採用模具一體化注塑成型方法製造車燈調光螺釘,製造出來的車燈調光螺釘一體化,無拼接、無組合部件,能保障車燈調光時整個螺釘同軸度旋轉,保障車燈的平衡調節;同時支持手動、電動及動態調節多種車燈調節方式;螺釘頭部齒輪為齒頂交錯排布的上下雙層齒輪,該結構不僅具有齒輪的功能,同時增強了螺釘齒輪的結構穩定性,使車燈的調光系統經久耐用,性能穩定;本製造方法一次成型,降低了生產成本,提高了生產效率。
附圖說明
圖1是本發明車燈調光螺釘立體示意圖
圖2是本發明車燈調光螺釘側視圖
圖3是本發明車燈調光螺釘頭部頂視圖
圖4是本發明車燈調光螺釘製造方法所用模具合模示意圖
圖5是本發明車燈調光螺釘製造方法所用模具動模示意圖
圖6是本發明車燈調光螺釘製造方法所用模具定模示意圖
圖7是本發明車燈調光螺釘製造方法所用模具側塊示意圖
圖8是本發明車燈調光螺釘製造方法所用模具可移動頂塊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結合實施實例和附圖對本發明作進一步說明。
一種車燈調光螺釘,如圖1所示,為一體式柱狀結構,包括螺釘頭部1、螺杆2、螺紋6。所述螺釘頭部1設在螺杆2一端,所述螺紋6設在螺杆2上;所述螺杆2上設有卡扣5,卡扣5與螺杆2連為一體;所述螺杆2上設有安裝密封墊圈的凹環槽4;所述螺杆2上設有限位環3;從螺釘頭部1起,整個車燈調光螺釘按螺釘頭部1、限位環3、安裝密封墊圈的凹環槽4、卡扣5、螺紋6的順序依次排布。如圖2本發明車燈調光螺釘側視圖所示,所述螺釘頭部1外圈設有上層齒輪1-1和下層齒輪1-2,所述上層齒輪1-1和下層齒輪1-2的齒頂交錯排布;如圖3本發明車燈調光螺釘頭部頂視圖所示,所述螺釘頭部1內嵌有內十字1-3和內六角1-4,所述內十字1-3位於所述內六角1-4的下方。所述本發明車燈調光螺釘材質為環保耐磨、耐腐蝕塑料。
使用時,本發明的一種車燈調光螺釘通過所述卡扣5固定卡於汽車上光杯和底殼的調節孔內,所述螺釘頭部1的齒輪與汽車上的外部旋轉傳動機構相連接,當汽車上的外部旋轉傳動機構旋轉時,通過所述螺釘頭部1的齒輪帶動本發明所述的車燈調光螺釘旋轉,進而帶動所述螺紋6牙距旋進或旋出,因車燈光杯與所述螺紋6相套接,車燈光杯的方向也隨著螺紋6旋轉而發生改變,最終實現車燈照明的調節。本發明車燈調光螺釘還可以通過所述限位環3實現車燈調光旋轉角度和方位的限位控制。
一種車燈調光螺釘的製造方法,根據所製造的車燈調光螺釘的結構,製作模具,採用一次注塑成型的方法,經脫膜製成車燈調光螺釘,其特徵在於所用模具如圖4模具合模俯視示意圖所示,包括動模、定模、側塊13及頂出機構,此圖為合模俯視示意圖,所以動模和定模重合在一起。在圖4中,所述動模、定模及側塊13合模後形成的型腔包括螺釘頭部腔7、螺杆腔8、限位環腔9、安裝密封墊圈的凹環槽腔10、卡扣腔11、螺紋腔12,所述螺釘頭部腔7、螺杆腔8、限位環腔9、安裝密封墊圈的凹環槽腔10、卡扣腔11、螺紋腔12連成一體。圖7是所述側塊13示意圖;所述螺釘頭部腔7設有內六角腔和內十字腔,所述螺釘頭部腔7外圈設有齒頂交錯排布的上下雙層齒輪腔。所述上層齒輪腔、內六角腔及內十字腔由所述側塊13合模形成,如圖7所示,圖中16為內十字腔,17為內六角腔,18為上層齒輪腔。圖5是所述動模示意圖,圖中8為螺杆腔、9為限位環腔、10為安裝密封墊圈的凹環槽腔、11為卡扣腔、12為螺紋腔,圖6是所述定模示意圖,如圖5及圖6所示,所述動模和定模分別以斜內嵌的方式內嵌有一可移動頂塊14及15,可移動頂塊14及15可沿斜內嵌方向移動,斜內嵌可移動頂塊14及15的示意圖如圖8所示,所述動模和定模內嵌的兩個可移動頂塊14及15合模時形成下層齒輪腔。脫膜時,所述脫膜過程為動模與動模內嵌可移動頂塊14或定模內嵌可移動頂塊15相對於所製造的車燈調光螺釘能相互獨立地進行相互垂直的兩個方向的脫膜移動的脫膜過程。
所述動模與動模內嵌可移動頂塊14或定模內嵌可移動頂塊15相對於所製造的車燈調光螺釘能相互獨立地進行相互垂直兩個方向的脫膜移動的脫膜過程為:所述定模固定不動,所述動模及側塊13先整體脫膜移動,所製造的車燈調光螺釘附在所述動模及側塊13上,此時所述定模內嵌的可移動頂塊15依然嵌在所製造的車燈調光螺釘頭部的下層齒輪上,跟隨所述動模及側塊13往相同方向移動,同時定模內嵌的可移動頂塊15還發生垂直於所述動模及側塊13移動方向的位移,位移方向往脫出所製造車燈調光螺釘頭部下層齒輪方向,當此位移大於下層齒輪腔的厚度時,所述定模內嵌的可移動頂塊15脫離所製造的車燈調光螺釘。然後所述側塊13移動脫出所製造車燈調光螺釘頭部,此時所製造的車燈調光螺釘附在所述動模上。最後所述動模內嵌的可移動頂塊14隨所述頂出機構一起頂出所製造車燈調光螺釘,在頂出的同時,動模內嵌的可移動頂塊14發生垂直於頂出方向的位移,位移方向往脫出所製造車燈調光螺釘頭部下層齒輪方向,當此位移大於下層齒輪腔的厚度時,所製造的車燈調光螺釘完全脫出整個模具型腔,最終製成本發明所述的一種車燈調光螺釘。
本實施例中,一種車燈調光螺釘的製造方法,所用模具含有4個車燈調光螺釘型腔,一次注塑成型製成4個車燈調光螺釘,如圖4所示。
另外,本實施例中,一種車燈調光螺釘的製造方法,所述動模與動模內嵌可移動頂塊14或定模內嵌可移動頂塊15相對於所製造的車燈調光螺釘能相互獨立地進行相互垂直兩個方向的脫膜移動的脫膜過程還可以為:所述定模及側塊13固定不動,所述動模先脫膜移動,所製造的車燈調光螺釘附在所述定模及側塊13上,此時所述動模內嵌的可移動頂塊14依然嵌在所製造的車燈調光螺釘頭部的下層齒輪上,所述動模內嵌的可移動頂塊14從動模內移出,在動模移動方向上與定模相對靜止,同時動模內嵌的可移動頂塊14還發生垂直於所述動模移動方向的位移,位移方向往脫出所製造車燈調光螺釘頭部下層齒輪方向,當此位移大於下層齒輪腔的厚度時,所述動模內嵌的可移動頂塊14脫離所製造的車燈調光螺釘。然後所述側塊13移動脫出所製造車燈調光螺釘頭部,此時所製造的車燈調光螺釘附在所述定模上。最後所述定模內嵌的可移動頂塊15隨所述頂出機構一起頂出所製造車燈調光螺釘,在頂出的同時,定模內嵌的可移動頂塊15發生垂直於頂出方向的位移,位移方向往脫出所製造車燈調光螺釘頭部下層齒輪方向,當此位移大於下層齒輪腔的厚度時,所製造的車燈調光螺釘完全脫出整個模具型腔,最終製成本發明所述的一種車燈調光螺釘。
以上所述實施例僅表達了本發明的優選實施方式,其描述較為具體和詳細,但並不能因此而理解為對本發明專利範圍的限制。應當指出的是,對於本領域的普通技術人員來說,在不脫離本發明構思的前提下,還可以做出若干變形、改進及替代,這些都屬於本發明的保護範圍。因此,本發明專利的保護範圍應以所附權利要求為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