摺疊式恆壓沼氣貯氣囊裝置的製作方法
2023-10-31 04:38:12 2
專利名稱:摺疊式恆壓沼氣貯氣囊裝置的製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貯氣裝置,尤其是一種摺疊式恆壓沼氣貯氣囊裝置。
背景技術:
沼氣作為能源利用已有很長的歷史。我國的沼氣最初主要為農村戶用沼氣池,20世紀70年代初,為解決秸杆焚燒和燃料供應不足的問題,我國政府在農村推廣沼氣事業,沼氣池產生的沼氣用於農村家庭的炊事來逐漸發展到照明和取暖。20世紀末80年代以後,我國在沼氣領域開展了大規模的應用基礎和應用技術的研究,同時引進和消化國外厭氧消化研究的新成果,沼氣建設進入蓬勃發展的時期。目前,人畜糞便、秸杆、城市生活垃圾、城市汙泥、高濃度有機廢水、工業有機廢棄物等都可以作為生產沼氣的原料,沼氣生產技術實現了能源與環境的可持續發展。沼氣貯氣裝置在整個沼氣工程中佔有舉足輕重的作用,現有的貯氣裝置要麼造價高、體積大或者需要外力增壓,都或多或少存在一些缺陷,因此急需一種體積小、便於計量、便於移動、恆壓無需外力的一種貯氣裝置。
發明內容本實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種摺疊式恆壓沼氣貯氣囊裝置。本實用新型要解決的問題是現有沼氣貯氣裝置存在的不足。為實現本實用新型的目的,本實用新型採用的技術方案是:本實用新型摺疊式恆壓沼氣貯氣囊裝置,包括密封壓圈、鎖緊螺絲、摺疊膜片、貯氣池、出氣口、壓板和計量標杆,沼氣池正上方開有一個圓形口,摺疊膜片的底端裝在沼氣池的圓形口處,兩者之間用密封壓圈密封,摺疊膜片和密封壓圈通過鎖緊螺絲固定在沼氣池圓形口處,壓板安裝在摺疊膜片的上端,在壓板的中間開有一個出氣口,壓板、摺疊膜片和沼氣池圓形口之間形成貯氣池,摺疊膜片的旁邊安裝一把計量標杆,通過觀察壓板在計量標杆上的位置就可以知道貯氣池的沼氣量。本實用新型的優點是:沼氣池發酵產生的沼氣儲存在貯氣池內,隨著沼氣越來越多,貯氣池內壓力升高使摺疊膜片拉伸,壓板往上移動;當需要使用沼氣時,由於壓板的作用,摺疊膜片壓縮,沼氣通過出氣口恆壓輸出。具有體積小,便於移動,恆壓無需外力,便於計量等特點,有廣闊的市場空間。
圖1是本實用新型摺疊式恆壓沼氣貯氣囊裝置的示意圖;圖中:1、密封壓圈 2、鎖緊螺絲 3、摺疊膜片 4、貯氣池 5、出氣口
6、壓板 7、計量標杆。
具體實施方式
以下結合附圖及實施例對本實用新型作進一步的說明。[0011]如圖所示,本實用新型摺疊式恆壓沼氣貯氣囊裝置,包括密封壓圈1、鎖緊螺絲2、摺疊膜片3、貯氣池4、出氣口 5、壓板6和計量標杆7,沼氣池正上方開有一個圓形口,摺疊膜片3的底端裝在沼氣池的圓形口處,兩者之間用密封壓圈I密封,摺疊膜片3和密封壓圈I通過鎖緊螺絲2固定在沼氣池圓形口處,摺疊膜片3可以自由拉伸和壓縮,壓板6安裝在摺疊膜片3的上端,在壓板6的中間開有一個出氣口 5,壓板6、摺疊膜片3和沼氣池圓形口之間形成貯氣池4,摺疊膜片3的旁邊安裝一把計量標杆7,通過觀察壓板6在計量標杆7上的位置就可以知道貯氣池4的沼氣量。本實用新型使用方法,本裝置安裝完後,將出氣管接到出氣口 5處,沼氣池發酵產生的沼氣儲存在貯氣池4內,隨著沼氣越來越多,貯氣池4內壓力升高使摺疊膜片3拉伸,壓板6往上移動;當需要使用沼氣時,打開閥門,由於壓板6的作用,摺疊膜片3壓縮,沼氣通過出氣口 5恆壓輸出。同時計量標杆7便於沼氣的計量。
權利要求1.摺疊式恆壓沼氣貯氣囊裝置,包括密封壓圈(I)、鎖緊螺絲(2)、摺疊膜片(3)、貯氣池(4)、出氣口(5)、壓板(6)和計量標杆(7),其特徵是:沼氣池正上方開有一個圓形口,摺疊膜片(3)的底端裝在沼氣池的圓形口處,兩者之間用密封壓圈(I)密封,摺疊膜片(3)和密封壓圈(I)通過鎖緊螺絲(2)固定在沼氣池圓形口處,壓板(6)安裝在摺疊膜片(3)的上端,在壓板(6 )的中間開有一個出氣口( 5 ),壓板(5 )、摺疊膜片(3 )和沼氣池圓形口之間形成貯氣池(4)。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摺疊式恆壓沼氣貯氣囊裝置,其特徵是:所述摺疊膜片(3)旁邊安裝有一把計量標杆(7 )。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公開了一種摺疊式恆壓沼氣貯氣囊裝置,包括密封壓圈、鎖緊螺絲、摺疊膜片、貯氣池、出氣口、壓板和計量標杆,沼氣池正上方開有一個圓形口,摺疊膜片的底端裝在沼氣池的圓形口處,兩者之間用密封壓圈密封,摺疊膜片和密封壓圈通過鎖緊螺絲固定在沼氣池圓形口處,壓板安裝在摺疊膜片的上端,在壓板的中間開有一個出氣口,壓板、摺疊膜片和沼氣池圓形口之間形成貯氣池,摺疊膜片的旁邊安裝一把計量標杆。沼氣池發酵產生的沼氣儲存在貯氣池內,隨著沼氣越來越多,貯氣池內壓力升高使摺疊膜片拉伸,壓板往上移動;當需要使用沼氣時,由於壓板的作用,摺疊膜片壓縮,沼氣通過出氣口恆壓輸出。
文檔編號F17B1/02GK202946906SQ20122061059
公開日2013年5月22日 申請日期2012年11月19日 優先權日2012年11月19日
發明者向天勇, 聞敏傑, 張正紅, 單勝道, 宋哲嶽 申請人:嘉興職業技術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