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四季網

寫在人生邊上讀後感(通用35篇)

2023-10-24 17:58:47 3

  讀完一本名著以後,大家心中一定有很多感想,不妨坐下來好好寫寫讀後感吧。那麼你真的會寫讀後感嗎?下面是小編精心整理的寫在人生邊上讀後感(通用35篇),歡迎大家借鑑與參考,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寫在人生邊上讀後感 篇1

  《寫在人生邊上》是錢鍾書先生的一本散文集,一開始看這本書的時候,並不能覺出這本書的好,也只當做普通的散文在讀,但讀下來卻給了我不一樣的感受。

  文的第一篇是《窗》,不得不說,窗的定義讓我感觸很深,門與窗這對搭檔倒像是在定義我們的人生,先生在這篇文中,有這樣一句話,窗能夠算房屋的眼睛,以窗來窺心境,這樣的認知我實在是佩服不已。假使窗外的人聲物態太嘈雜,關了窗好讓靈魂自由地去探勝,安靜的默想。每一句話都讓我豁然開朗。

  而在《說笑》中,先生仿佛就坐在我的面前和對我講訴幽默這個話題,從真假幽默到把幽默分人獸,對於笑,對於幽默,我都不可否認,我們平時將生活中的一些細節看得太過簡單了,而現實中笑的本意,逐漸喪失;本來是幽默豐富的流露,慢慢變成了幽默貧乏的遮蓋。由此提到的幽默文學,也讓我倒吸一口涼氣,此刻的幽默文學,又有幾人是真的理解了幽默的定義呢?先生在文中這樣說到:幽默至多是一種脾氣,絕不能標為主張,更不能當作職業,所以我想問那些譁眾取寵只為博君一笑的人們,你們真的明白幽默的意義嗎?

  伊索寓言想必陪我們大多數人度過了童年,但先生在《讀伊索寓言》中經過具體的例子告訴我們,《伊索寓言》是不適宜做現代兒童讀物的,是的,我也覺得如此,寓言本身沒有錯誤,可是它把純樸的小孩子教得愈簡單,愈幼稚了,而這對小孩子日後的成長並不見得有多大的好處。這或許是我的偏見吧!

  先生說偏見能夠說是思想的放假。先生講理會經過具體事例來講,先生在《一個偏見》中就用這種方法幫我正確定義了偏見這個詞。對於天籟,對於人籟,或許我們覺得這都是極完美的聲音,但先生眼中人籟是寂靜的致命傷,天籟卻是能和寂靜溶為一片的。這怕是在許多人看來,只是文人矯揉造作的一些觀點罷了,但若細思下來,又是不能說否的。

  說到文人,我們不妨來《論文人》,有人覺得文人迂腐,有人覺得文人柔弱,可是文人是真正可嘉獎的呀,夠謙虛,懂是非,也稱得上是「用人」了,文中有這樣兩句話:用人瞧不起文人,自古已然,並非今日朝報的新聞。第二句是文學必須毀滅,而文人卻不妨獎勵——獎勵他們不要作文人。其實在我眼中,這是對文人的偏見啊,雪萊說文人是「人類的立法者」,卡萊爾也說文人算得上「英雄」。先生在這一文中的論述實在讓我覺得困惑,須得再思考。

  這樣的先生實在讓我困惑,許多地方實在剖析不來,哪怕是按自我的想法來,也解不開思緒的困惑。這也許是《魔鬼夜訪談錢鍾書先生》的原因吧,魔鬼的直率和他極其獨樹一幟的處事風格讓我忍不住撥開思緒的濃霧,漸漸靠近那個貌似的真相,但這樣的處事方法又好像是我厭棄的呀,我不願意在不一樣的人面前偽裝,為了他人而改變自我,不一樣的人不一樣的處事方法,這並不是我所喜歡的,我只願意做那個歡樂的自我呀,心口一致的歡樂的自我。

  可是歡樂卻是不能永恆的,先生在《論歡樂》中講到「永遠歡樂」這句話,不但渺茫得不能實現,並且荒謬得不能成立。每個人對歡樂的定義不一樣,但倘若有人將歡樂分為肉體的和精神的,在先生看來這是最糊塗的分析。歡樂在人生裡,好比引誘小孩子吃藥的方糖,更像跑狗場裡引誘狗賽跑的電兔子。

  先生在《吃飯》中寫到:吃飯有時候就像結婚,名義上是最重要的東西,其實往往是附屬品。我從未想過吃飯的作用竟那麼大,吃飯與政治,社交及人生,看上去似乎絲毫沒有關係,但在先生筆下,人生都因吃飯而複雜了,但我卻找不到語言來反駁。

  這或許是給我自傲的一個教訓吧,先生《談教訓》時講到「潔身自好」那句成語,頗包含深刻的心理觀察。這是對所謂潔癖的一點看法。先生看來沒有道德也能以道德教人,這才是真的本領,這或許也是給了所謂的有道德的人一個教訓,這與假道學能夠說是真道學的學習時期是一個道理。

  先生說沒有學問而偏能教書,好比無本錢的生意,那就是藝術了。沒有學問的人是否能夠稱作文盲呢?先生在《釋文盲》中說偏是把文學當作職業的人,文盲的程度似乎愈加厲害。先生說文盲是價值盲的一種,而價值盲的一種象徵是欠缺美感,那裡我就甚覺疑惑,對於文藝作品,全無欣賞本事的價值盲患者們,在對待文學作品時,是如何將各種大名詞拼湊在一齊來表示所謂的作風的豪爽的?

  假使人生是一部大書,那麼,下頭這幾篇散文只能算是寫在人生邊上,先生在序中如是說。是的,人生是部大書,且讓我們慢慢讀來。

  寫在人生邊上讀後感 篇2

  《寫在人生邊上》是錢鍾書先生的散文集,共收入《魔鬼夜訪錢鍾書先生》《論文人》《讀伊索寓言》《釋文盲》等十篇作品。看到這些題目就打動了我的心,我自我何嘗不是站在了人生的邊上,自我心裡的陰霾不能釋懷,生活永遠無法活的簡便自由,為了解開心中的謎團我就迫不及待地讀起來。

  捧讀此書心中無限感慨,在人生邊上看人生的錢鍾書,把人生看得更真切、更清晰,給人的感覺----風趣、幽默、又富有哲理。

  《寫在人生邊上》眾多資料中,讓我印象深刻的是《論歡樂》。錢先生的觀點透徹、達觀,讓我明白歡樂的本質。「永遠歡樂」是我們常掛在嘴邊的願望,但在先生眼中,這四個字是渺茫得不能實現,荒謬的不能成立的,就好像說「四方的圓形,靜止的動作」同樣自相矛盾。

  歡樂在人生裡,好比引誘小孩子吃藥的方糖,更像跑狗場裡引誘狗賽跑的電兔子,我們往往為短暫的歡樂,要忍受許多痛苦,甚至用一生的時間來盼望和等待。

  我們期望它來,期望它留,期望它再來----這三句話概括了整個人類努力的歷史。

  人類禮貌的提高發現了歡樂是由精神來決定的,精神上的歡樂才是真正的歡樂,在我們當今時代,物質生活基本得到了滿足,甚至有些人能夠說是吃穿不愁,還有大把的錢能夠揮霍,但他們就真的歡樂嗎?

  物質上不夠富裕的人,卻往往能夠從普通的小事中體會到精神上的歡樂。真正的歡樂是內在的,它僅有在人類的心靈裡才能發現。我認為,錢鍾書先生還有一句話說得異常地對,那就是「人生雖不歡樂,但仍能樂觀」。

  每個人的生活都不是一帆風順的,總會遇到一些困難和挫折,但我們能夠選擇樂觀地應對生活,對生活採取進取的態度,我們有足夠的時間去尋找歡樂,去享受歡樂----即使歡樂是轉瞬即逝的,樂觀地過一生人便會變得豁達,一切也會變得相對合理與完美;悲觀地看世界,人生的苦痛就會變得越來越長,一切令人所厭惡的東西就會被放大。即使人生註定是不歡樂的,可是我們仍然能夠憑藉自我的智慧樂觀地過一生。

  書中許多章節像《說笑》《吃飯》《窗》《談教訓》我都反覆閱讀。異常是「寫在人生邊上」的注釋填補了我許多時間上和心靈上的空白。我能從文中細品出很多生活的哲理,給了我眾多的人生啟示。異常是錢先生的觀點是「人生雖不歡樂,但仍能樂觀」。

  所以我不得不說,錢鍾書先生的《寫在人生邊上》真是在人生邊上看人生!

  寫在人生邊上讀後感 篇3

  幻想有一臺時間倒走的機器:人一出生便是老年,然後才是中年、青年、少年、嬰兒期,這樣至少在人生的盡頭,還能在享受上一回放肆的歡樂。人總是太晚明白,明白後就沒有時間後悔,只剩下遺憾和痛惜。人生,本就是屬於自我的旅程,只能靠自我開拓,也只能由自我評論,酸甜苦辣,榮辱成敗,僅有自我的心明白答案,外人是無法插上一句的。

  《寫在人生邊上》與其稱之為書,倒不如說這是錢鍾書先生一生的感悟,寫出來喚回一些執著於身外之物的人,引他們去尋找自我的價值罷了。如先生所言,我目前所經歷的生活既不是異常歡樂,也不是很痛苦,只能算是平平淡淡吧。可是平平淡淡才是真啊,誰的人生能輝煌一世呢?大起大落,只可是換來些浮名,何必苦了自我。倒不如抓點實在的,歡樂、童趣、健康……每個都能在死前換回一絲快慰,卻被主人早早放棄。人生,絕不是一段回憶,等著死後供後人憑弔,它就像一根蠟燭,燒盡了便沒了,不留一絲痕跡,僅有燃燒時的痛苦與滿足才能成為它最本質的歡樂。也僅有蠟燭本身,才明白它照明了黑暗,又溫暖了多少空氣。

  錢先生的文字有些晦澀,有時看得我雲裡霧裡迷迷糊糊摸不到頭腦,但一旦看懂了,那些文字便如同寶劍的鋒芒一般,出了鞘,明晃晃讓人膽寒,一下劃開雲霧,把我從裡面揪出來,眼前一片清明。靈魂像被針扎了一下,痛得我不禁直起背來。

  這集子裡每一篇短文,都蘊含了錢先生獨特的觀點,並且巧妙地運用了生動的比喻,以幽默的手法,讓我一步一步靠近他的世界,走得艱難卻踏實。

  將歡樂與黑暗應對立起來的《論歡樂》與《魔鬼夜訪錢鍾書先生》,實際上描述了他的一種思想,即歡樂是相對而短暫的,而那些失望苦悶虛偽才是貫穿人生的真正主題,而這種頹廢美,正是錢先生在他所有作品都暗暗透漏的思想。

  《伊索寓言》為著名的兒童讀物,但作者卻認為,寓言將孩子教得更簡單,灌輸完美社會的假象,可事實上成人的世界中,卻並非如此黑白分明,進而批評社會中的虛偽行為。

  《談教訓》中寫道「我常奇怪,天下何以有這許多人,自告奮勇來做人類的義務導師,天天發表文章,教訓人類。」反映了先生對於假道學的一貫鄙視,也證明了他性格中確實看不起為人師者,就如同當年在清華之狂語「清華園中,無人配做我錢某人的教師。」

  一篇一篇,一個字一個字,慢慢融化了,如養料一般灌溉在我的心田,卻不急著與那裡的土壤融為一體,一點點滲進去,滋潤中夾雜著痛苦,讓我慢慢的看清了眼前,看清了自我,有些被剖析的慌亂,卻是最真實的與心靈在對話。讀書的過程,有些迷茫,漸漸的清晰了,又有些膽怯,逐漸的變得勇敢起來,手捧著書頁就像腳踏在堅實的土地上,腳上越來越重,心卻漸漸充實起來,一點一點被從未見過的東西填滿,無限滿足。

  作為學生,我是還不夠資格在人生的邊上作批註的,我正行走在人生路上,漫長痛苦,卻不乏一些轉瞬即逝的歡樂。也許,我就這樣過完一生,平淡、膚淺。也許,我會經過許多的大風浪,都沒有關係。人生沒有幻想,僅有夢想,而夢想的價值在於過程,而非結果。我只期望,我的人生邊上不會只是空白,只要有些簡單歡樂的批註,能化作笑容一向陪伴我,直到離開這個世界。

  寫在人生邊上讀後感 篇4

  如果讓我用幾個關鍵詞來描述錢鍾書,當是:帥;思辨;幽默;謙遜。

  認識錢鍾書大概是在初中的時候。當時去一個同學家,她大概也是愛書之人,藏書不少。而在「浩繁卷帙」中我一眼相中的是那本包著白色封皮的《圍城》,恍若少女一見鍾情,對著它居然還有點臉紅心跳。也許「初戀」太過暴風驟雨,也許當時閱歷尚淺並未能體會書中旨趣,借來的《圍城》並沒有仔細地閱讀,興奮勁兒過後書就被擱置了,以致於此刻讓我回溯書中資料,除了主角「方鴻漸」和那句「圍在城裡的人想逃出來,城外的人想衝進去,對婚姻也罷,職業也罷,(遊戲也罷),人生的願望大都如此」外,我一概都不記得了。

  喜愛上錢鍾書時已經是高中了。當時不明白在哪兒看見一張鍾書先生年輕時候的照片,英倫風,書卷氣息撲面而來,帥得簡直人神共憤。我想,大抵女生也是視覺性動物,看到完美的人或事,荷爾蒙、多巴胺都會胡亂分泌,至少彼時彼境的某高中女生的確如此。

  如果沒記錯,《讀《伊索寓言》》一篇被當時的高中教材收錄,文章就兒童是否該讀寓言展開論述,而喜愛鍾書先生的主要原因也是源於該文吧,其中的一些哲思至今我還在時常咀嚼。鍾書先生寫到「小孩子該不該讀寓言,全看我們成年人在造成什麼一個世界、什麼一個社會,給小孩子長大了來過活。盧梭認為寓言會把純樸的小孩子教育得複雜了,失去了天真,所以要不得。我認為寓言要不得,以為人事裡的是非的分別、善惡的果報,也像在禽獸中間一樣公平清楚,長大了就處處碰壁上當」。

  事有湊巧,大學時候,教師給我解讀《道德經》,他說,「因為沒有標點,所以讀者有了更大的解讀空間,我們此刻普遍認為老子開篇第一句是『道可道,十分道』,而我認為是『道可,道非,常道』」。如果按照古人們「一陰一陽之謂道」的樸素哲學觀來看,我倒覺得教師給我的解讀似乎更貼合當下現實社會的邏輯。人是社會性、情景性動物,沒有純粹的好壞之分。如今,我在思考問題的時候也再不敢簡單地以「是非」「善惡」來妄斷了,沒有情境沒有證據,求知真相的過程會被太多內外在的主觀情緒幹涉和影響(可能來自媒體刻意宣傳,可能基於自我日常生活經驗),正如胡適先生所說,我只敢「大膽假設,細心求證」。這或許就是錢鍾書先生給我種下的一枚思辨種子吧,當它再從外界環境和周邊人物中汲取陽光雨露時,便會生根發芽逐漸長成。

  鍾書先生有三本大書——《圍城》、《談藝錄》、《管錐編》,可惜我由於心存敬意與怯意,一向沒敢翻閱,只斷斷續續地讀了一點錢鍾書的散文和關於他的生平趣事,期許自我能夠「偷得梨蕊三分白,借得梅花一縷魂」,這其中,《寫在人生邊上》應當算是比較認真閱讀的了。所以,別的書籍我都不敢妄加評判,唯獨看過思考過的《寫在人生邊上》感覺自我還稍稍有些發言權。

  寫在人生邊上讀後感 篇5

  喜歡看錢鍾書先生的文字,因為在他的風趣與幽默之間,能夠感受到生命的昂然,細品出生活的哲理。

  就說這本書《寫在人生邊上》吧,單是這書名就起的既有詩意,又有深意。先看看錢先生寫的序吧:「假使人生是一部大書,那麼,下頭的幾篇散文只能算是寫在人生邊上的。這本書真大!一時不易有完,就是寫過的邊上也還留下好多空白。」於是,也會覺醒:是呀,人生這本大書我們每個人又能參透多少?能在它的邊上看到怎樣的風景,又能在它的邊上寫下怎樣的理解呢?

  書中的許多章節我都愛不釋手,像《魔鬼夜訪錢鍾書先生》、《說笑》、《吃飯》、《論歡樂》,都曾反覆閱讀,這些「寫在人生邊上」的注釋也填補了我許多時間上和心靈上的空白。

  在《魔鬼夜訪錢鍾書先生》一節中,錢先生的詼諧發揮的淋漓盡致,魔鬼先生也被塑造的彬彬有禮,像極了紳士。在你感悟道理的同時,又會忍俊不止。在《論歡樂》中,錢先生的觀點透徹、達觀,讓我明白歡樂的本質。「永遠歡樂」是我們常掛在嘴邊的願望,但在先生眼中,這四個字是渺茫得不能實現,荒謬的不能成立的,就像說「四方的圓形,靜止的動作」同樣自相矛盾。「歡樂在人生裡,好比引誘小孩子吃藥的方糖」,我們往往為短暫的歡樂,要忍受用一生的時間來盼望和等待。可是,好在人類禮貌的提高發現了歡樂是由精神來決定的,所以錢先生的觀點是「人生雖不歡樂,但仍能樂觀」。的確是這樣,不一樣的人,它的意識所反映出的物質世界是不一樣的,所以有人是樂觀看人生,有人是悲觀過一生,而我們應當像錢先生那樣,樂觀地對待人生,苦中作樂也好,把忍受變為享受也好,那麼人生還有什麼威脅,還有什麼可畏懼的哪!

  是啊,人生的痛苦正是由於它是漫長的,但也正是因為它的漫長,我們才有足夠的時間去尋找歡樂,去享受歡樂——即使歡樂是轉瞬即逝的。樂觀地過一生,人便會變得豁達,一切也會變得相對合理與完美;悲觀地看世界,人生的苦痛會就變得愈加冗長,一切令人所厭惡的東西會被放大,所以,人生即使註定是不歡樂的,可是我們仍然能夠憑籍自我的智慧,樂觀地過一生。

  清晨,當我輕揉雙眼,端詳雙手,觸摸新的一天開始的時候,會問自我:今日會歡樂嗎?今生我幸福嗎?不一樣的時期,不一樣的人生狀態,或許答案不一樣,可是,嶄新的一天,總是能夠帶著樂觀去期望,當我把人生邊上的事做完,把人生邊上的事寫下,也許,那就是我幸福歡樂的一生吧。

  寫在人生邊上讀後感 篇6

  一向想讀錢鍾書的《寫在人上邊上》,起因是讀了他的《圍城》,被他詼諧幽默的語言,深邃的思想所吸引;遂想多讀他的作品,首選就是這本《寫在人生邊上》了。事實證明,沒有選錯;裡面很多觀點讓我豁然。此刻寫著書評只是些許自我的見解,至於大師原意我就不多揣摩了,當然也不是我能夠輕易揣摩出來的。

  書裡主要的文章有《魔鬼夜訪錢鍾書先生》、《窗》、《論歡樂》、《說笑》、《吃飯》、《談伊索寓言》、《談教訓》、《一個偏見》、《釋文盲》、《論文人》等十篇。

  《魔鬼夜訪錢鍾書先生》中,作者天馬行空般將神話、中外名著糅合一齊,用一個想像出的魔鬼的口吻說出自我心中所想。而豐富的資料也體現出作者的博聞。《窗》一文,也是多引用。討論門與窗的關係更是妙,用趣味的例子舉出門窗的區別,讓人讀來不禁失笑。門進來的是客人,光明正大的進來;而窗進來的,卻是不顧及你的感受,並且會暫時成為屋子的主人。現實生活也是如此,你表面上的工作不必須是你所喜歡的,可是你下班後卻孜孜不倦投入其中的工作卻會是你的所愛。《吃飯》一文更是說出很多日常常見道理。如:「吃飯還有許多社交的功用,譬如聯絡感情、談生意經等等,那就是「請吃飯」了。社交的吃飯種類雖然複雜,性質極為簡單。把飯給自我有飯吃的人吃,那是請飯;自我有飯可吃而去吃人家的'飯,那是賞面子。交際的微妙不外乎此。反過來說,把飯給予沒飯吃的人吃,那是施食;自我無飯可吃而去吃人家的飯,賞面子就一變而為丟臉。這便是慈善救濟,算不上交際了。」把吃飯和交際這種國內常見的現象說得如此透徹。吃飯本是一件簡單的事,可是和交際混在一齊,就變得複雜了,種種微不可言的關係。可是作者用一個簡單例子就把這事說得清晰透徹。

  一本《伊索寓言》,我們讀大多會說出和教科書上給的道理,可是作者卻從另一個角度說出了自我的見解,就如凡事都是兩面的,想多一步,或許好事就變成壞事了。如:「牛跟蛙的故事:母蛙鼓足了氣,問小蛙道:「牛有我這樣大麼?」小蛙答說:「請你不要漲了,當心肚子爆裂!」這母蛙真是笨坯!她不該跟牛比偉大的,她應當跟牛比嬌小。所以我們每一種缺陷都有補償,吝嗇說是經濟,愚蠢說是誠實,卑鄙說是靈活,無才便說是德。所以世界上沒有自認為一無可愛的女人,沒有自認為百不如人的男子。這樣,彼此各得其所,當然不會相安無事。」這是一個揚長避短的做法,但大多數卻總是忽略自我的長處,用自我的短處去和人比,結果只會是自我吃苦頭。當然還有很多有新穎的想法,篇幅所限就不多說。

  我們總是說那些抨擊別人的人,說他們自我沒做好卻去抨擊別人,說他們這樣不好,可是錢先生卻給了我們另一個說法,應當讓這些人去抨擊其他人。「所以不配教訓人的人最宜教訓人;愈是假道學愈該攻擊假道學。假道學的特徵能夠說是不要臉而偏愛面子。依照莎士比亞戲裡王子漢姆雷德(Hamlet)罵他未婚妻的話,女子化妝打扮,也是愛面子而不要臉。假道學也就是美容的藝術。」就如最厲害的敵人應是最了解自我的人,這樣攻擊起來,招招致命。裡面也有關於道德的說法,聽起來讓人茅塞頓開。「沒有道德的人犯罪,自我明白是罪;真有道德的人害了人,他還覺得是道德應有的代價。」就如同懂法律的人犯起法來,總會覺得自我是在做正義的事一樣。

  書中還有很多經典的例子,它們生動趣味,而又將深刻的道理說得淺顯易懂。這就是一本好書所該有的。

  寫在人生邊上讀後感 篇7

  花了大半天的功夫,讀完楊絳先生的大作《走在人生邊上——自問自答》,感觸良多。此書是楊先生在96歲高齡寫完的,可見她是多麼的勤奮。此書雖然不算太厚,才四萬多字,可是凝結著一代學人在人生暮年對真理、對生與死、對命運、對人生價值的追問和思考。

  眾所周知,楊先生是大學者錢鍾書的夫人,她也是著名的翻譯家、作家。前些年,楊先生創作的長篇小說《洗澡》和回憶錄《我們仨》為廣大讀者所熟悉,去年商務印書館推出了這本《走在人生的邊上》後,立刻在讀者中引起閱讀旋風,我就此書印象最深的方面談談感受。

  多年前,錢鍾書先生寫過一本《寫在人生邊上》,堪稱經典。若干年後,楊先生寫《走在人生的邊上》,也是一本思想性、可讀性極強的書。兩本書像雙子座,在中國讀書界風光無限。錢鍾書楊絳夫婦在專業追求、興趣愛好等方面都有共同性,可謂志同道合。他們從牽手結婚到人生晚年,一路風風雨雨走過,實為不易。此書的副標題是「自問自答」,很謙虛,絲毫沒有高人一等的架勢,這也從另外一個方面看出楊先生在晚年孜孜不倦的求索身影。此書中,注釋部分將近佔去全書一半的篇幅,這在當代出版的圖書中是不多見的。一般書(古籍除外)注釋部分都是書的附屬部分,而此書每篇注釋都一段塵封的往事,是對正文部分人生思考的鮮活例證。每篇注釋可單獨成篇。比如:阿菊闖禍、勞神父、三叔叔的戀愛等篇幅,本身可當作都好散文拿來讀。

  一般而言,睿智的老人都喜好對神鬼、人性、靈魂、天命、禮貌等問題進行深思,楊先生也不例外。對於這些問題,楊先生都有自我的見解。在書的前言部分,楊先生的開篇就直指「死」字,她寫道:我已經走到了人生的邊緣,再往前去,就是「走了」,「去了」,「不在了」,「沒有了」。中外一例,都用這種種詞兒軟化那個不受歡迎而無可避免的「死」字。楊先生在九十多歲的高齡,能灑脫地應對將來不可避免的「死」,是一種超我的人生境界。

  自從我們社會的思想意識全部被唯物論一統江湖後,關於神鬼問題討論就很少見到了。用科學的方法來分析、研究我們的難題,已經成為大家普遍的思維模式。人到了必須的年齡,不思考這些問題好像不太可能,何況像楊先生這樣的知識分子。她在「神和鬼的問題」一文中,談到了「唯心」和迷信並不能劃上等號。比如人們都講信念,信念是一個心中抽象的概念,人們看得著嗎?毫無疑問,信念是看不見摸不著的,可是我們還是需要信念,不能沒有信念。還有,我們經常說大自然有規律,一代代的科學家都發現了許多規律。但之後證實一些規律是錯誤的,務必推翻。這樣看來,規律可能是不全面的,能夠突破,能夠補充。在文中,楊先生還回憶自我小時候找算命先生算命的事。她已經走在人生的邊上,70多年前,算命先生準確測算家中之遭遇的事情,她還記憶猶新。算命先生可能不明白什麼現代科學真理,就是根據《易經》《周易》能推算命運的起伏。這是為什麼?這個問題到此刻她還想不通。

  書中,楊先生談到了「修身之道」。人的身體需要鍛鍊,人的品德需要修煉。她說:人的軀體是肉做的,不能捶打,不能火燒。可是人的靈性良心,愈煉愈強。孔子強調修身,並且也指出了修身之道。靈性良心鍛鍊肉體,得有適宜的方法,肉體需要的「飲食男女」,不得滿足,人就會病死;強烈的感情不得發洩,人就會發瘋。靈性良心在管制自我的時候,的寬容,許可身心和諧。克制自我,當恰如其分。所謂「齊之以禮,和之以樂」,就是用禮樂來調節、克制、並疏導。這番話很有道理,要想成為堂堂君子,務必經過磨練,同時要有很大的自制力。沒有這兩點,人的德行不可能提高到一個高的層次。

  《走在人生的邊上》是楊絳先生晚年的人生諸多問題的集中思考,書中的很多問題,都是人們務必思考和應對的問題,不可迴避。像這樣的智慧之書,也不是我一兩天就能夠全能讀懂,以後要常常翻閱,不斷尋找人生的秘密。

  寫在人生邊上讀後感 篇8

  錢鍾書寫的文章,給人的感覺總是很風趣、很幽默,可是又很富有哲理。

  就說這個書名吧,初看上去還真有些讓人摸不著頭腦,這題目到底是啥意思呀?再看看錢鍾書先生寫的序,假使人生是一部大書,那末,下頭的幾篇散文只能算是寫在人生邊上的。這本書真大!一時不易有完,就是寫過的邊上也還留下好多空白。於是,恍然大悟。是呀,人生這本大書我們又能讀懂多少呢?能在它邊上寫上些什麼的,也算是不錯了。

  我們學生們是還不夠資格在人生的邊上作批註的至少我還沒有這資格,所以只能在錢鍾書先生這本《寫在人生邊上》的大作中選上這麼一小段,叫做《論歡樂》的議論的邊上,寫上一小段隨感,也算是隨手在書邊的空白上注幾個字吧。

  畢竟是個孩子,我從不覺得人生太長或是太短,所以,依照錢鍾書先生的觀點來看,我目前所經歷的生活既不是異常歡樂,也不是很痛苦,只能算是平平淡淡吧。

  可是,平平淡淡的人生能夠是一種事實,但決不能夠是一種觀點。並且平平淡淡的過一生其實也是不歡樂的,因為平平淡淡就是沉悶,就是長時間,就是痛苦。可是,人生雖不歡樂,但仍能樂觀確實是這樣的,雖然錢鍾書先生的一串論證,已證明人生不可能是永遠歡樂,甚至說永遠歡樂它不但渺茫得不能實現,並且荒謬得不能成立。但從馬克思主義哲學的角度來看,這些是屬於物質範疇的,而意識是物質能動的反應,當然,不一樣的人,它的意識所反映出的物質世界是不一樣的,所以有人是樂觀看人生,有人是悲觀過一世,而我們理應樂觀地對待人生。

  錢鍾書先生將人生是不歡樂的與我們應當樂觀的看待人生這對矛盾稱之為這是人生對於人生觀開的玩笑,我還沒有這麼高的覺悟去理解這句話,但有一點是肯定的,這對矛盾是辯證統一的。既然人生註定是不歡樂的,那麼我們何不苦中作樂呢?至少精神上的歡樂能夠抵消一些物質上的痛苦,況且歡樂是由精神決定的。這樣一來,我們至少會感覺到什麼是歡樂。

  人生的痛苦正是由於它是漫長的,但也正是因為它是漫長的,我們有足夠的時間去尋找歡樂,去感受歡樂即使歡樂是轉瞬即逝的,矛盾的雙方是辯證統一的。樂觀的過一生,人便會變得闊達,一切也會變得相對完美;悲觀的看世界,本就痛苦的人生會變得愈加冗長,一切令人所厭惡的東西會被無限的放大。

  所以,雖然人生註定是不歡樂的,我們仍能樂觀地過一生。

  這絕不是普通的家書,它是一部最好的藝術學徒修養讀物,也是一部充滿著父愛的苦心孤詣,嘔心瀝血的教子篇。

  人的自愛其子,也是一種自然規律。人的生命總是有局限的,而人的事業卻永遠無盡頭。經過親生的兒女,延續自我的生命,也延續與發展一個人為社會,為祖國,為人類所能盡的力量。所以,培育兒女也正是對社會,對祖國,對人類世界應當的盡的一項神聖的義務與職責。我們看傅雷怎樣培育他的孩子,從家書中顯而易見。他在給兒子傅聰的信裡,這樣說:長篇累牘地給你寫信,不是空嘮叨,不是莫名其妙的,而是有好幾種作用的。第一,我的確把你當作一個討論藝術,討論音樂的對手;第二,極想激出你一些年輕人的感想,讓我做父親的得些新鮮養料。同時也能夠傳布給別的青年。第三,借通信訓練你的不可是文筆,而尤其是你的思想;第四,我想時時刻刻隨處給你做個警鐘,不論在做人方面還是其他各方面。貫穿全部家書的情誼,是要兒子明白國家的榮辱,藝術的尊嚴,能夠用嚴肅的態度對待一切。做一個德藝具備,人格卓越的藝術家。

  傅聰在異國漂流的生活中,從父親的這些書信中汲取了多麼豐富的精神養料。時時給他指導,鼓勵與鞭策。使他有勇氣與力量,去戰勝各式各樣的魔障。踏上自我正當的成長道路。傅聰這種熱愛祖國,信賴祖國的精神,與傅雷在數萬裡之外對他殷切的教育,是不能分開的。

  再看看這些書信的背景,傅雷是在怎樣的政治處境中寫出來的。有多少人在那場黑暗的災禍中受到傷害,傅雷缺在其中顯出了他不變的本色。

  優秀的父親,出色的兒子,不平凡的家書。

  寫在人生邊上讀後感 篇9

  初識錢鍾書,自然是《圍城》,行文真是「彈眼落睛」,八寶樓臺,句句驚豔。又一年秋初,偶得錢老先生散文集《寫在人生邊上》,全書文風睿智幽默,語言詼諧趣味,在字裡行間回歸到一種樸素、自然、寧靜,舉重若輕間不乏深度。依稀間,仿佛望見一位智者,登臨如風凜冽的山頂,從容俯瞰著這個庸庸碌碌的世界。捧讀此書,心中無限感慨。

  看過錢先生的生平,其父為其取表字「默存」,意在挫其銳氣,避其鋒芒。一如此書,幽默之中暗含諷刺,不僅僅作為一種形式與技巧,更內化為一種錢氏精神,如食芥末,清新過後伴隨的辛辣更讓人暢快與回味,體現出創作主體的超凡心境和博大胸懷,具有一種所向披靡的力量。

  春華秋實敲開思想的大門

  《寫在人生邊上》是錢鍾書的第一本散文集,作於上世紀四十年代,共收入《論文人》等十篇文章,全書可是三萬餘字,卻字字珠璣,行文一氣呵成,閃爍智慧光芒。我曾是一個看書很快的人,或是年輕,總是追隨故事的精彩、文字的華美與否,在快讀中忽略了作品背後的潛在深意和作者的獨特人格。錢鍾書的文章,須靜下心來認真閱讀、細細品嘗,才能讀的通透、看的深遠,這又何嘗不是閱讀的終極享受——在反覆咀嚼中領悟作品的思想,體會作品的價值,欣賞作者那獨一無二的精妙之處,滌蕩心靈,彌散芬芳。我讀到了謙虛、嚴謹、幽默,亦看到了豁達、靈動、博學,《寫在人生邊上》的魅力,來自於錢老先生天才般的語言駕馭功底和宇宙般浩瀚無垠的學識基礎,引領我進入一個廣闊無垠的人生天地,給予我繽紛多彩的深刻啟迪。他侃侃而談,淡泊從容,奇思妙想與真知灼見俯拾皆是。如果說一本好書能閱見寫者的生命軌跡與生活底色,讓人驚嘆,那《寫在人生邊上》正像一把開啟思想大門的鑰匙,傾瀉意識的洪流,一字一言仿佛水中投石,擊中心靈深處,泛出層層漣漪,久久迴蕩不絕。

  歲月沉澱心安即是歸處

  你想當「痛苦的蘇格拉底」,還是「歡樂的豬」?這實在是個矛盾的命題。十分喜歡這篇《論歡樂》,作者從不一樣角度、不一樣層面反覆闡說了對歡樂的種種理解,文無華彩之處,卻偏得人心,他在文中寫到,「人生雖不歡樂,但仍能樂觀」,在我看來這個「歡樂」更側重於物質的享受,「樂觀」則代表了精神意義上的大徹大悟,也是作者認為真正的歡樂。向前的道路布滿荊棘,但也不能阻擋我的腳步,哪怕行走的雙腿流血,也比不上抵達終點的問心無愧,我欣賞這曼妙的風景,而下一站,又將啟程……歲月極美,在於它必然的流逝,進入央行,我走過夏日、秋月,看過春花、冬雪,心懷感激、收穫歡樂。進入中支這個溫馨而又催人奮進的家,在深切感召下逐步掌握工作技能,在蓄勢拼搏中敢於發現自身不足,在攜手共進裡學會應對成長煩惱,當年歲漸長、經歷漸多,才懂得這才是世間幸福的深意,也是《論歡樂》所教給我的。心安即是歸處,奮鬥的艱辛無人能超脫,重要是堅守自我的一抹淡然、一席大度、一份心安。

  致意未來人生邊上看人生

  文字是亙古不變的東西,它不會因為時代的變遷而過氣,《寫在人生邊上》歷經匆匆數十載,內涵絲毫未減,依舊耐人尋味。身為作者,錢鍾書曾謙虛地表示,此書可是是如同中國舊書上的眉批,補的是人生這部大書的空白。而實際上,當悠然漫步在人生邊上的錢鍾書,瀟灑地步出了書頁邊緣之際,他的名字則永遠留在了人生這部大書的書底留白處。錢老先生對待生活的這份樂觀與豁達常人難以企及,使我備受感染,也讓我懂得,洞悉生活的細微之處,才能領悟到做人的道理,體驗出人生百態。致意未來,坦然理解與應對人生的起起伏伏,用心雕琢人生這本大書。送給未來的自我,漸漸學會欣賞,去欣賞前行的亢奮,也欣賞駐足的淡然,欣賞身邊的城市,欣賞真正的自我。人生邊上看人生,看得更真切,更清晰。

  寫在人生邊上讀後感 篇10

  不一樣的人,它的意識所反映出的物質世界是不一樣的,所以有人是樂觀看人生,有人是悲觀過一世,而我們理應樂觀地對待人生。

  「人生是不歡樂的」與「我們應當樂觀的看待人生」這對矛盾是辯證統一的。既然人生註定是不歡樂的,那麼我們何不苦中作樂呢至少精神上的歡樂能夠抵消一些物質上的痛苦,況且「歡樂是由精神決定的」,這樣一來,我們至少會感覺到什麼是歡樂。

  人生的痛苦正是由於它是漫長的,但也正是因為它是漫長的,我們有足夠的時間去尋找歡樂,去感受歡樂——即使歡樂是轉瞬即逝的。樂觀的過一生,人便會變得豁達,一切也會變得相對完美;悲觀的看世界,本就痛苦的人生會變得愈加冗長,一切令人所厭惡的東西會被無限的放大。所以,雖然人生註定是不歡樂的,我們仍能樂觀地過一生。

  寫在人生邊上讀後感 篇11

  拜大語課所賜,有幸讀到了《一個偏見》這篇雜文,深深為錢鍾書先生豐富淵博的學識與幽默含蓄的談吐所折服,於是去網上下載了《寫在人生邊上》的txt文檔。剛一讀,立刻「眼不釋卷」,花了三個多小時,總算是粗讀了一遍,有些小的看法不吐不快,就算是後輩對錢老先生的一種致敬吧。

  「文如其人」,這句話用在錢先生身上實在適宜可是了,看過錢先生的生平,其父為其取表字「默存」,意在挫其銳氣,避其鋒芒。可是錢先生的文採就如同寶劍的鋒芒一般,一旦出鞘,便是明晃晃讓人膽寒。

  讀錢先生的作品很費腦神經,不下苦功夫不行,奇怪的是,有時候你很認真去閱讀,卻發現作者不知所云,不是人家的功夫不到家,而是自我的天資太差,正如他的夫人楊絳先生所說的,錢先生的作品有些很晦澀,讀者很少,有些通俗一些,可是仍然不是暢銷作品。乍一聽,覺得似乎有些在故弄玄虛,實際上就是自我的水平不到家,看書如同牛聽琴一般無用。

  私以為,錢先生更多是為了抒發才氣而進行創作,至於讀者是否能夠全盤理解,就要看自我的腦子是不是能夠跟上他天馬行空的思維方式,以及他取之即用而又不留畫工的學識了。

  知識是死的,是僵化的,可是到了錢先生筆下,就成了活靈活現的橋段,每一個引用都讓人覺得身臨其境,然後讚嘆巧妙。可是這種對於細節的過度關注和描述,往往成為後人詬病錢先生的一個理由,認為他「掉書袋」,並且小題大做。可是這正是錢氏風格,即「於細微處見真章」,而這種風格,不是將知識變成積木般熟練的把玩,而是將它們化成了血與靈魂,融在了人生裡;若不是大家,怎有如此的智慧呢

  這集子裡每一篇短文,都蘊含了錢先生獨特的觀點,並且巧妙地運用了生動的比喻,以幽默的手法,讓讀者透過思考來理解他的思想。《寫在人生邊上》,這個名字,確實也取得巧妙。作者將人生比喻為一本書,將一部分人比喻作書評家或批評家,而另一些人則為消遣者。這樣的比喻,已然是出人意料,而十分貼切。

  將歡樂與黑暗應對立起來的《論歡樂》與《魔鬼夜訪錢鍾書先生》,實際上描述了他的一種思想,即歡樂是相對而短暫的,而那些失望苦悶虛偽才是貫穿人生的真正主題,而這種頹廢美,正是錢先生在他所有作品都暗暗透漏的思想。

  《伊索寓言》為著名的兒童讀物,但作者卻認為,寓言將孩子教得更簡單,灌輸完美社會的假象,可事實上成人的世界中,卻並非如此黑白分明,進而批評社會中的虛偽行為。

  《談教訓》中寫道「我常奇怪,天下何以有這許多人,自告奮勇來做人類的義務導師,天天發表文章,教訓人類。」反映了先生對於假道學的一貫鄙視,也證明了他性格中確實看不起為人師者,就如同當年在清華之狂語「清華園中,無人配做我錢某人的教師。」

  私以為錢先生是個敏感而仔細觀察的人,他的生活中充斥著智慧的火花,他卻很少從大處著手,反而願意在生活的細微之處,領悟到做人的道理,體驗出人生百態。有誰能說人生不是一本大書呢

  寫在人生邊上讀後感 篇12

  寒假抽出時間讀了錢鍾書寫的文章,給人的感覺總是很幽默,但卻富有哲理。

  《寫在人生邊上》就說這個書名吧,初看上去還真有些讓人摸不著頭腦,這題目到底是啥意思呀?再看看錢鍾書先生寫的序,「假使人生是一部大書,那末,下頭的幾篇散文只能算是寫在人生邊上的。這本書真大!一時不易有完,就是寫過的邊上也還留下好多空白。」於是,恍然大悟。是呀,人生這本大書我們又能讀懂多少呢?能在它邊上寫上些什麼的,也算是不錯了。

  我們學生們是還不夠資格在人生的邊上作批註的——至少我還沒有這資格,所以只能在錢鍾書先生這本《寫在人生邊上》的大作中選上這麼一小段,叫做《論歡樂》的議論的邊上,寫上一小段隨感,也算是「隨手在書邊的空白上注幾個字」吧。

  畢竟是個孩子,我從不覺得人生太長或是太短,所以,依照錢鍾書先生的觀點來看,我目前所經歷的生活既不是異常歡樂,也不是很痛苦,只能算是平平淡淡吧。

  可是,平平淡淡的人生能夠是一種事實,但決不能夠是一種觀點。並且平平淡淡的過一生其實也是不歡樂的,因為平平淡淡就是「沉悶」,就是「長時間」,就是「痛苦」。可是,「人生雖不歡樂,但仍能樂觀」確實是這樣的,雖然錢鍾書先生的一串論證,已證明人生不可能是永遠歡樂,甚至說「永遠歡樂」它「不但渺茫得不能實現,並且荒謬得不能成立」。但從馬克思主義哲學的角度來看,這些是屬於物質範疇的,而意識是物質能動的反應,當然,不一樣的人,它的意識所反映出的物質世界是不一樣的,所以有人是樂觀看人生,有人是悲觀過一世,而我們理應樂觀地對待人生。

  錢鍾書先生將人生是不歡樂的與我們應當樂觀的看待人生這對矛盾稱之為「這是人生對於人生觀開的玩笑」,我還沒有這麼高的覺悟去理解這句話,但有一點是肯定的,這對矛盾是辯證統一的。既然人生註定是不歡樂的,那麼我們何不苦中作樂呢?至少精神上的歡樂能夠抵消一些物質上的痛苦,況且「歡樂是由精神決定的」。這樣一來,我們至少會感覺到什麼是歡樂。

  人生的痛苦正是由於它是漫長的,但也正是因為它是漫長的,我們有足夠的時間去尋找歡樂,去感受歡樂——即使歡樂是轉瞬即逝的,矛盾的雙方是辯證統一的。樂觀的過一生,人便會變得闊達,一切也會變得相對完美;悲觀的看世界,本就痛苦的人生會變得愈加冗長,一切令人所厭惡的東西會被無限的放大。

  所以,雖然人生註定是不歡樂的,我們仍能樂觀地過一生。

  寫在人生邊上讀後感 篇13

  買這本書,本來是因為要看《寫在人生邊上》。書送到手裡才發現,原先六分之五的篇幅都是《人生邊上的邊上》,喧賓奪主了。但也只覺得算是收錄了一本錢先生的散文全集吧,並不覺得虧。其實《寫在人生邊上》中的大部分文章以前都讀過或瀏覽過,單純的想要收藏以便重溫而已。

  三聯的錢鍾書全集系列大約真的賣得很好。我拿到的已經是2007年第十次印刷。也可能正是因為這個緣故,封面配色和紙質都與手頭的一本2003年第二次印刷的《七綴集》不大一樣。更鮮亮而稜角分明,少了一些沉澱的味道。

  注意到同一套書的精裝版封面上方寫的就不是「錢鍾書集」,而是大大的「默存」二字。仿佛學費交得夠多,便能夠直呼先生字號了,三聯真是頗得孔聖真傳。而出版說明裡又解釋說簡體字版《錢鍾書集》由於錢先生不一樣意將《談藝錄》與《管錐編》排簡體字版而名不副實。我崇拜錢先生。

  寫在人生邊上讀後感 篇14

  《人生邊上的邊上》第七部分都是書評,所評的書涵蓋心理學,哲學,中國文學,傳記,遊記,散文,詩歌,考據甚至辭典,可見錢鍾書興趣之廣,知識之淵。來自西文的詞必會在後面括弧列出,方便理解,又可見作者極其咬文嚼字。資料極富文採,簡直像是在看散文。說起散文,其實《寫在人生邊上》裡還有一篇書評,聰明狡黠,那便是:《讀《伊索寓言》》。

  若要寫一篇此書的書評,或許能夠引用原書書評裡的話「本書中名言雋語,絡繹不絕」《《不夠知己》》「感蕩了無量數讀者的心,跟隨作者的心一同顫動,跳躍!」(《《落日頌》》)然後引用完畢,全文結束。

  何也?其一,若是真正仔細地看過了錢的書評,那麼再看書評的書評就會忍不住比較,最終興趣索然,然後把手裡的玩意兒挪到右上角,用手指去觸摸未知數X。其二,本書不僅僅資料雜,並且風格不一,《寫在人生邊上》幽默中浸潤著思索,而後面則愈加嚴肅(雖然作者一向會忍不住插上幾句俏皮話),若是從前後兩部分各抽出一篇文章,估計沒人會以為是同一人所寫。其三,文章極有思想深度和藝術魅力。別看《寫在人生邊上》看似在不停地掉書袋和賣笑,裡面的東西深的很。最富代表性也是最簡單的一篇就是上文所提的《讀《伊索寓言》》。在此摘引一段:

  」老婆子和母雞的故事:老婆子養只母雞,每一天下一個蛋。老婆子貪心不足,期望它一天下兩個蛋,加倍餵她。從此雞愈吃愈肥,不下蛋了——所以戒之在貪。伊索錯了!他該說,大胖子往往是細心眼。

  狐狸和葡萄的故事:狐狸看見藤上一顆顆已熟的葡萄,用盡方法,弄不到嘴,只好放棄,安慰自我說:「這葡萄也許還是酸的,不吃也罷!」就是吃到了,他還要說:「這葡萄果然是酸的。」假如他是一隻不易滿足的狐狸,這句話他對自我說,因為現實終「不夠夢想」。假如他是一隻很感滿意的狐狸,這句話他對旁人說,因為訴苦經能夠免得旁人來分甜頭。

  驢子跟狼的故事:驢子見狼,假裝腿上受傷,對狼說:「腳上有刺,請你拔去了,免得你吃我時舌頭被刺。」狼信以為真,專心尋刺,被驢子踢傷逃去,所以嘆氣說:「天派我做送命的屠夫的,何苦做治病的醫生呢!」這當然幼稚得可笑,他不知到醫生也是屠夫的一種。「

  幾篇散文都是幽默首當其衝,然後諷刺大軍隨之而至。欲修煉吐槽功底,可日觀此書,夜觀此書,飲食觀此書,如廁觀此書,如此苦練,必有所成。

  必須要說明的是,在觀看這些文章的時候,必須把做閱讀理解走火入魔的惡習戒除,千萬別妄想去找什麼中心思想,這太幽默了。如此,觀此書會有心境舒暢,神清氣爽之感覺。

  至此只能停筆,只能寫這麼多。我只能發發對於《寫在人生邊上》的小小的議論,再寫下去恐怕不倫不類,難以闡盡。這並不是我的懶惰,而是「這本書真大!一時不易看完,就是寫過的邊上也還留下好多空白。」

  寫在人生邊上讀後感 篇15

  假期有幸讀到了《一個偏見》這篇雜文,深深為錢鍾書先生豐富淵博的學識與幽默含蓄的談吐所折服,於是又拜讀了《寫在人生邊上》這本書。剛一讀,立刻「眼不釋卷」,花了三四個個小時,總算是粗讀了一遍,有些小的看法不吐不快。錢鍾書寫的文章,給人的感覺總是很風趣、很幽默,可是又很富有哲理。

  「文如其人」,這句話用在錢先生身上實在適宜可是了,錢先生的文採就如同寶劍的鋒芒一般,一旦出鞘,便是明晃晃讓人膽寒。

  讀錢先生的作品很費腦神經,不下苦功夫不行,奇怪的是,有時候你很認真去閱讀,卻發現作者不知所云,不是人家的功夫不到家,而是自我的天資太差,正如他的夫人楊絳先生所說的,錢先生的作品有些很晦澀,讀者很少,有些通俗一些,可是仍然不是暢銷作品。乍一聽,覺得似乎有些在故弄玄虛,實際上就是自我的水平不到家,看書如同牛聽琴一般無用。本文由一齊去留學修改整理

  我以為,錢先生更多是為了抒發才氣而進行創作,至於讀者是否能夠全盤理解,就要看自我的腦子是不是能夠跟上他天馬行空的思維方式,以及他取之即用而又不留畫工的學識了。

  知識是死的,是僵化的,可是到了錢先生筆下,就成了活靈活現的橋段,每一個引用都讓人覺得身臨其境,然後讚嘆巧妙。可是這種對於細節的過度關注和描述,往往成為後人詬病錢先生的一個理由,認為他「掉書袋」,並且小題大做。可是這正是錢氏風格,即「於細微處見真章」,而這種風格,不是將知識變成積木般熟練的把玩,而是將它們化成了血與靈魂,融在了人生裡;若不是大家,怎有如此的智慧呢?

  這集子裡每一篇短文,都蘊含了錢先生獨特的觀點,並且巧妙地運用了生動的比喻,以幽默的手法,讓讀者透過思考來理解他的思想。《寫在人生邊上》,這個名字,確實也取得巧妙。作者將人生比喻為一本書,將一部分人比喻作書評家或批評家,而另一些人則為消遣者。這樣的比喻,已然是出人意料,而十分貼切。

  將歡樂與黑暗應對立起來的《論歡樂》與《魔鬼夜訪錢鍾書先生》,實際上描述了他的一種思想,即歡樂是相對而短暫的,而那些失望苦悶虛偽才是貫穿人生的真正主題,而這種頹廢美,正是錢先生在他所有作品都暗暗透漏的思想。

  《伊索寓言》為著名的兒童讀物,但作者卻認為,寓言將孩子教得更簡單,灌輸完美社會的假象,可事實上成人的世界中,卻並非如此黑白分明,進而批評社會中的虛偽行為。

  《談教訓》中寫道「我常奇怪,天下何以有這許多人,自告奮勇來做人類的義務導師,天天發表文章,教訓人類。」反映了先生對於假道學的一貫鄙視,也證明了他性格中確實看不起為人師者,就如同當年在清華之狂語「清華園中,無人配做我錢某人的教師。」

  我認為錢先生是個敏感而仔細觀察的人,他的生活中充斥著智慧的火花,他卻很少從大處著手,反而願意在生活的細微之處,領悟到做人的道理,體驗出人生百態。有誰能說人生不是一本大書呢?

  寫在人生邊上讀後感 篇16

  最終,應當說幾句關於《寫在人生邊上》的話。

  這是一本包括十篇散文的集子。前有小序,謂人生是一本大書,那裡的文字可是是寫在人生這本書旁邊的空白上而已。每一篇文章都濃烈地帶有西方小品的雋永風趣。主要的作法是將窄題寬作,或寬題窄說,或衍及旁義,或故作翻案。看去醒目,想來醒脾,卻又有至理在內,並非故作驚人之筆。至於缺點,則嫌於西洋文獻徵引過於繁富,對不懂西文的人來說則近於賣弄,而看過原文的人又難免認為貽笑方家。然而大醇小疵,瑕不掩瑜。如《一個偏見》、《論歡樂》、《談教訓》三篇都極精闢。《談《伊索寓言》》及《魔鬼夜訪錢鍾書》則純系借題發揮。而《說笑》、《吃飯》等篇,又未免近於流俗。最好的一篇鄙意應推《窗》,明快清新,正如當窗小眺。而文鋒雖似偏激,卻含渾不露鋒芒,且綿密精緻。所謂風人之旨,殆近之焉。如以小品正格繩之,此其是矣。

  最末兩篇曰《釋文盲》、《論文人》。因為筆者自我即是個一無足取的文人,故異常對它們認真閱讀了一下。竊以為此刻的文人「盲」者甚多,而「一為文人便無足觀」的廢料又充斥社會。像這樣的文章真嫌作者不多,讀者無幾。作者最終的一句話:「我們應當毀滅文學而獎勵文人——獎勵他們不做文人,不幹文學。」看上去殆如態度虛矯偏激的人在大聲疾呼,其實說這話的背後卻正存在著多少無名的悲哀,和不知對誰傾吐才好的難言之隱。

  於是使我這樣忝列於文人之林的人,真要「掩卷而泣」了。

  1946年五四節寫訖。

  寫在人生邊上讀後感 篇17

  「人生據說是一部大書。」「那末,下頭的幾篇散文只能算是寫在人生邊上的。」——摘自錢鍾書《寫在人生邊上——序》

  20xx年3月21日,愛讀讀書會第十五期,讀錢鍾書先生的《寫在人生邊上》。讀書會上討論先生生平,發現今年是先生逝世的20周年。在此緬懷先生,今時今日能讀到先生的著作,於我於讀書會的各位書友,都是一個不小的收穫。

  少年的時候,《圍城》風靡一時,看了電視劇,自我也尋來《圍城》一知半解的看上了幾遍,至於看完悟出了什麼,至今回想起來,除了對幾位主角情感糾葛記得一些,對作者趣味的語言感興趣一些,年少不更事的我實在是沒有什麼其他的感覺,也是當作一本趣味的`故事書看完了罷了。

  而二十多年後再讀錢鍾書先生的散文雜記《寫在人生邊上》,是抱著小學生謙卑、求知的心態,滿懷著驚嘆和敬仰的心境讀著。讀完要寫後感,實不敢妄論,只敢說像小學生寫讀書後感一樣,記錄下自我的心得和感受。因在先生深廣的學問面前,說我是個蓬頭小兒,呀呀學語,也是毫不誇張的。

  錢鍾書先生是20世紀中國學界的一代宗師,已經成為一個巨大的文化象徵,他的學問稱之為:錢學。錢學博大精深,浩如煙海,享譽海內外,為中華民族禮貌發展做出了卓越的貢獻,是中國的寶貴財富。

  所以有人說,錢老的書難懂,不容易讀。確實如此,沒有深厚功力的讀者和學者是讀不懂錢學的。可是難懂不代表著不能讀。從一隻貝殼裡能夠聽見大海的歌唱,一朵雪蓮也能夠折射雪山的丰姿,管中窺豹也可見一斑。

  就像錢老在他的《寫在人生邊上》的序裡所說:世上有一種人,他們覺得看書的目的,並不是為了寫批評或介紹。他們有一種業餘消遣者的隨便和從容。余光中也說:感性的純讀者,主觀的喜歡,享受作品技巧的效果,知其然並不必須知其所以然,讀書是一種精神上得到的新鮮的愉快。

  於是乎,我們就安然的享受著讀錢鍾書先生的大作而帶來的愉快感受,而不去強求自我必須要知其然,且又知其所以然了。

  寫在人生邊上讀後感 篇18

  不一樣的人對待任何事物總有不一樣的看法。所以,有人樂觀地看待人生;有人悲觀地應對人生,而我們應當樂觀地看待人生,應對人生的一切。

  一看《寫在人生邊上》這個書名就讓人摸不著頭腦,可是你只要看看這本書的序就能懂一點,家事人生是一本大書,那末,下頭的幾篇散文只能算是寫在人生邊上的。這本書真大!一時不易有完,就是寫過的邊上也還留下好多空白。我們每個人對待自我的人生又能讀懂多少?能在邊上寫上一些,算是不錯了。

  人生不可能完全是歡樂的,也不可能完全是痛苦的。我們的人生都是有苦有樂,只是我們如何去看待?樂觀的人對待一切事物都會感覺是歡樂的,而悲觀的人對待一切事物都會覺得是痛苦的。即使我們不能完全樂觀地對待一切,但我們能夠在困難時苦中作樂。這樣我們就能夠感覺到自我的人生。

  《寫在人生邊上》與其稱之為書,倒不如說是錢鍾書先生一生的感悟。如先生所言,我目前所經歷的生活既不是異常歡樂,也不是很痛苦,只能算是平平淡淡吧。對,平平淡淡才是真,有哪個人能夠輝煌一世?又有哪個人能夠暗淡一輩子?人生的大起大落,換來的只可是是若有若無的虛名罷了,何必讓自我受苦。

  錢先生的文字有些晦澀,有時看得我雲裡霧裡迷迷糊糊摸不到頭腦,但一旦看懂了,就像太陽趕走陰天,一下劃開雲霧,把我從裡面揪出來,眼前一片清明。這集子裡每一篇短文,都蘊含了錢先生獨特的觀點,並且巧妙地運用了生動的比喻,以幽默的手法,讓我一步一步靠近他的世界。

  一篇一篇,一個字一個字,慢慢融化了,如養料一般灌溉在我的心田,卻不急著與那裡的土壤融為一體,一點點滲進去,滋潤中夾雜著痛苦,讓我慢慢的看清了眼前,看清了自我。讀書的過程,有些迷茫,漸漸的清晰了,又有些膽怯,逐漸的變得勇敢起來,手捧著書頁就像腳踏在堅實的土地上,腳上越來越重,心卻漸漸充實起來,一點一點被從未見過的東西填滿,無限滿足。

  錢鍾書先生在生活的細微之處,領悟到做人的道理,體驗出人生百態。我只期望,我的人生邊上不會只是空白,只要有些簡單歡樂的批註就夠了。

  寫在人生邊上讀後感 篇19

  清晨簾幕卷輕霜,呵手試梅妝。都緣自有離恨,故畫作遠山長。思往事,惜流芳。易成傷。擬歌先斂,欲笑還顰,最斷人腸。倚窗臨畫眉,既無人,又何必去為誰復添畫上眉……

  總習慣一個人獨處,什麼都能夠想,什麼都不能夠不想,我就是我的,外面的一切對我來說都是鏡花水月,早晚都成空。努力構織於詩意般的生活,總是那麼多愁善感,不知不覺的戀舊,禁不住別離。長久以來都在包裹著自我,甚至不願意破繭而出,去經歷風雨,於是就習慣了用外表的沉默去掩蓋內心的孤寂。「獨憐幽草澗邊生,上有黃鸝深樹鳴。春潮帶雨晚來急,野渡無人舟自橫」,或許就是最好的詮釋吧。冥冥中的火,奈何與水有著不解之緣,或許前世是水做的吧。那麼喜歡雨雪天,一個人撐著油紙傘漫步,喜歡那種意境美,就好像走進了戴望舒的雨巷。或許是詩讀的細膩的緣故吧,不知不覺的就陷入了感時傷春的境地。或許這又是我逃避的藉口吧。

  我試著努力的衝出去,用表面的玩世不恭來掩蓋內心的自我。此時好像什麼都能夠不在乎,一些看似幽默詼諧的話語在我那裡脫口而出,那遊戲人生的態度越來越蓋過本來的自我。「人生苦短,及時行樂」,我沉醉其中,不願停下,更不願醒來。我怕,怕自我再把自我鎖起來。今時才知,我只是從消極出世走向了更深的消極頹廢中,並沒有衝出來,反而陷入了泥潭中。心中被太多物慾所掩蓋,最終又失去了本我,看似入世,到頭來還是一場空。「多情自古空餘恨,好夢由來最易醒」,我還是回去吧,所謂的由本我到超我,原先錯啦,我並沒能做到,反而失去了本我。我已經不認識此刻的自我啦。可是,雖如此,我也不知回去了,又能如何,只好一切隨緣了。

  好久沒去梳理自我的生活,此刻似乎已經變的一團糟。轉念想想,又何必要再去苦苦地挽救黃昏,還是回身揮杖迎接東方新升的旭陽吧!望盡青山故園路,竟是走不盡長路,你也好,我也好,自尋道,向前找,自有人間道。佛道都倡導:以出世之情懷,行入世之事業。人生何時不修行,自渡……

  寫在人生邊上讀後感 篇20

  寫在人生的邊上,寫完這一生,回頭,我們會是一本什麼樣的書?

  我始終不願意或是真的沒有這個本事去細細的評價一本書,拆開來賞析。那樣就不是它的本真。可是錢老先生深厚幽默的文字功底和旁徵博引橫跨古今中外各種文章的深刻閱歷,都是你不得不潛心讀完它的理由。

  在他的文字裡,看到了自我的很多劣根性,這種藏在文章裡的棍子,突然的當頭一棒,讓自我清醒了許多。

  錢老先生說「真有幽默感的人能笑,我們跟著他笑;假充幽默的小花臉可笑,我們對著他笑。」,而他就是一個真有幽默感的人,讀他的文章,就猶如他自我在娓娓道來,在睿智的文字裡和他一齊會心一笑,而不是譁眾取寵。

  文字是亙古不變的東西,它不會因為時代的變遷而過氣;錢老先生的文章就是如此。時過七十年,其中的幽默,其中的深意一點不減,適用在了每一個時代的每一個階層。

  閉上眼,我看到錢鍾書這一本大書,滿滿的一生和各色的批註,這只是他人生這本大書邊上的一瞥,卻足見這一生是怎樣的一生。

  寫在人生邊上讀後感 篇21

  《寫在人生邊上》是錢鍾書先生的散文集,共收入《魔鬼夜訪錢鍾書先生》《論文人》《讀伊索寓言》《釋文盲》等十篇作品。看到這些題目就打動了我的心,我自己何嘗不是站在了人生的邊上,自己心裡的陰霾不能釋懷,生活永遠無法活的輕鬆自由,為了解開心中的謎團我就迫不及待地讀起來。

  捧讀此書心中無限感慨,在人生邊上看人生的錢鍾書,把人生看得更真切、更清晰,給人的感覺----風趣、幽默、又富有哲理。

  《寫在人生邊上》眾多內容中,讓我印象深刻的是《論快樂》。錢先生的觀點透徹、達觀,讓我明白快樂的本質。「永遠快樂」是我們常掛在嘴邊的願望,但在先生眼中,這四個字是渺茫得不能實現,荒謬的不能成立的,就好像說「四方的圓形,靜止的動作」同樣自相矛盾。

  快樂在人生裡,好比引誘小孩子吃藥的方糖,更像跑狗場裡引誘狗賽跑的電兔子,我們往往為短暫的快樂,要忍受許多痛苦,甚至用一生的時間來盼望和等待。

  我們希望它來,希望它留,希望它再來----這三句話概括了整個人類努力的歷史。

  人類文明的進步發現了快樂是由精神來決定的,精神上的快樂才是真正的快樂,在我們當今時代,物質生活基本得到了滿足,甚至有些人可以說是吃穿不愁,還有大把的錢可以揮霍,但他們就真的快樂嗎?

  物質上不夠富裕的人,卻往往能夠從普通的小事中體會到精神上的快樂。真正的快樂是內在的,它只有在人類的心靈裡才能發現。我認為,錢鍾書先生還有一句話說得特別地對,那就是「人生雖不快樂,但仍能樂觀」。

  每個人的生活都不是一帆風順的,總會遇到一些困難和挫折,但我們可以選擇樂觀地面對生活,對生活採取積極的態度,我們有足夠的時間去尋找快樂,去享受快樂----即使快樂是轉瞬即逝的,樂觀地過一生人便會變得豁達,一切也會變得相對合理與美好;悲觀地看世界,人生的苦痛就會變得越來越長,一切令人所厭惡的東西就會被放大。即使人生註定是不快樂的,但是我們仍然可以憑藉自己的智慧樂觀地過一生。

  書中許多章節像《說笑》《吃飯》《窗》《談教訓》我都反覆閱讀。特別是「寫在人生邊上」的注釋填補了我許多時間上和心靈上的空白。我能從文中細品出很多生活的哲理,給了我眾多的人生啟示。特別是錢先生的觀點是「人生雖不快樂,但仍能樂觀」。

  所以我不得不說,錢鍾書先生的《寫在人生邊上》真是在人生邊上看人生!

  寫在人生邊上讀後感 篇22

  錢鍾書先生有一本書叫《寫在人生邊上》,今天突然翻到了,看了一眼,題目就打動了我,我自己何嘗又不是站在了人生的邊上,我說過一句話:如果心裡的陰霾得不到解脫,那麼就永遠無法獲得坦承與自由。這隻為給自己一點自信,忘掉從前,劃掉過去,可歲月刻在腦海的印記是永遠也抹不掉了,不只是自己無法忘記,自己身旁的人都會幫你保存這份記憶,時間是無情的,它促使你犯錯,也會幫你記住這個錯,所以我想把自己關在像錢先生寫的那扇窗子裡。

  「又是春天,窗子可以常開了。春天從窗外進來,人在屋子裡坐不住,就從門裡出去。不過屋子外的春天太賤了!到處是陽光,不像射破屋裡陰深的那樣明亮;到處是給太陽曬得懶洋洋的風,不像攪動屋裡沉悶的那樣有生氣。就是鳥語,也似乎瑣碎而單薄,需要屋裡的寂靜來做襯託。我們因此明白,春天是該鑲嵌在窗子裡看的,好比畫配了框子。」我在逃避春天的到來,確切的說是害怕春天的到來,我寧願鎮靜的關在窗子後面,一個人孤獨的坐著,寂靜的思考,不願參與世界的複雜,不會理會時間的改變帶來的歡喜和哀愁,不去欲求更多的奢華,去享受自己喜歡的,樂意的,也許別人認為很不可思議的,也許我就是這樣,站在窗子邊上,仿佛。站在了人生的邊上。「假使窗外的人聲物態太嘈雜了,關了窗好讓靈魂自由地去探勝,安靜地默想。」

  向錢看,向厚看,男人的忠誠是因為背叛的籌碼太低,女人的堅貞是因為受到的誘惑太少。

  終有一天,我會被你們遺忘,因為我不再英勇無比;終有一天,我會懂得愛的真諦,因為那時我不再擁有揮霍的資本;終有一天,你們會為我而哭泣,因為我帶給了你們快樂,但那太短……太短……短的讓人心痛……生活真好玩,因為生活老他玩我!

  寫在人生邊上讀後感 篇23

  《寫在人生邊上》是錢鍾書的散文集,共收入《魔鬼夜訪錢鍾書先生》《窗》《論快樂》等十篇作品。作者以淡泊從容的旁觀者的姿態對世間的種種現象發表看法,旁徵博引,睿智幽默,舉重若輕,詼諧有趣,給我以眾多的人生啟迪。

  這些文章給我最大的感受,是錢鍾書先生的冷嘲熱諷,是那種辛辣的諷刺。這樣的例子在書中比比皆是,可惜我學識淺薄,對這樣的諷刺懂得並不多。我曾看到有人這樣評價錢鍾書先生的諷刺和魯迅先生的諷刺,他說錢鍾書先生的諷刺與幽默中沒有熱情、沒有痛苦,這一點和魯迅先生有非常大的不同。魯迅先生是戰士,是在人生之中感受人生、解剖人生;而錢鍾書先生是學者,是在人生之外眺望人生、分析人生。我想,錢鍾書先生的這一特點在《寫在人生邊上》這一書中表現得淋漓盡致。接下來,便是我對《寫在人生邊上》這一文章的心得體會。

  首先,文章的開篇是《魔鬼夜訪錢鍾書先生》。初讀《魔鬼夜訪錢鍾書先生》,便覺得十分有趣。陰間的魔鬼與陽間的作者竟然對起話來,不得不說怪誕之餘還會覺得有那麼點新奇。這個機緣巧合下進錯作者屋子的魔鬼,飽經滄桑,表面上是邪惡勢力的代表,其實卻是「否定精神」的化身。其中,令我印象最為深刻的就是魔鬼說的一句話,「即使有一兩個給上帝挑剩的靈魂,往往又臭又髒,不是帶著實驗室裡的藥味,就是罩了一層書的灰塵,再不然還有刺鼻的銅臭,我有愛潔的脾氣,不願意撿破爛。」錢先生此文的寫作時間正是國難當頭的二十世紀三十年代末期,錢先生此時剛剛從國外學成回國。有人說,三四十年代錢先生不向惡勢力低頭,用文學作品辛辣地嘲弄了那個黑暗的社會,這的確可以從魔鬼的話中找到蛛絲馬跡。我也認為錢鍾書先生在借魔鬼之口剖析世情,感嘆人生,宣愁洩憤,意在揭露與諷刺。

  文章的第二篇是《窗》。我也曾經注意過窗,當時覺得窗太普通了,普通到人們會忽視它的存在。但讀了錢鍾書的《窗》後,我才漸漸發現了窗裡面有另外一個世界。人是有私心的,想待在屋子裡也能感受到外面的自由,所以用窗暗地裡呼吸「自由」的氣味,調劑苦悶的生活。因為得不到,屋裡的人對窗外的自由總充滿嚮往。

  同時,不容置疑的是,窗外的確是喚醒生命的境地。窗外的一切,特別是在春天,總是生機勃勃的。而窗子,也將美景同屋內者共同分享。就像《窗》中寫到:門許我們追求,表示欲望,窗許我們佔領,表示享受。是的,窗打開了大自然與人的隔膜,我們可以從窗中體會到時間和空間的無窮,通過窗詩意地把握世界。即使足不出戶,也能透過窗感受自然,感受生活。窗,讓我們與自然更近一些。同時,窗也讓我們敞開心扉與人溝通。人與人之間的隔膜,好比開窗和關窗,就那麼小小的一扇窗,卻象徵著人與人之間的理解與溝通。生活中需要理解和溝通,我們也不妨敞開心中的那扇窗,讓理解走進來,讓誤會走出去。所以說,錢鍾書先生的《窗》,讓我知道窗並不是形同虛設的,它可以讓我們離自然更近一些,讓我學會了敞開心扉與人溝通。錢鍾書先生的《窗》也讓我知道原來窗裡也有哲理。

  《寫在人生邊上》中還有一篇讓我印象較為深刻的文章便是《論快樂》了。文中對快樂從幾個方面進行了詮釋。首先說它是易逝的,再說「永遠的快樂不但是渺茫地不能實現,並且荒謬地不能成立」,接下來又向讀者闡明快樂是人生存下來的催化劑,然後又說明快樂其實是精神層次上的感受,最後作者堅定地認為「人生雖不快樂,但仍能樂觀」。的確,錢鍾書先生說得沒錯,精神上的快樂才是真正的快樂。在我們當今時代,物質生活基本得到了滿足,甚至有些人可以說是吃穿不愁,還有大把的錢可以揮霍,但他們就真的快樂嗎?或許,他們的生活過得很瀟灑,但不能否認他們中的一些人並沒有從這種生活中找到快樂。相反,物質上不夠富裕的人,卻往往能夠從普通的小事中體會到精神上的快樂。所以,布雷默才會說:「真正的快樂是內在的,它只有在人類的心靈裡才能發現」。我認為,錢鍾書先生還有一句話說得特別地對,那就是「人生雖不快樂,但仍能樂觀」。每個人的生活都不是一帆風順的,總會遇到一些困難和挫折,但我們可以選擇樂觀地面對生活,對生活採取積極的態度。所以我不得不說,錢鍾書先生的《寫在人生邊上》真是在人生邊上看人生啊!

  捧讀此書,心中無限感慨。身為作者的錢鍾書先生,曾謙虛地說他這幾篇散文,不過是如同中國舊書上的眉批,補的是人生這部大書的空白。而實際上,在人生邊上看人生的錢鍾書,把人生看得更真切、更清晰。更令人深刻地感受到錢鍾書先生的曠世才華和熱愛生活的坦誠情懷。

  寫在人生邊上讀後感 篇24

  《人為什麼活著》,一本稻盛和夫探析經營哲學的書,卻滲透了很多人生哲學。其實也是在之後才明白,或許這本書,它本來就應取名為《人就應怎樣活著》。

  人為什麼活著?就應怎樣活著?其實在某些方面,這兩個問題的答案是能夠互通的,雖然到目前為止,我還沒法準確地面面俱到地回答。但看完這本書,至少有一個原先就有的觀點被再次鞏固和強化,那就是:勤奮努力地工作,用樂觀用心、與人為善的心態好好活著。

  首先一點,勤奮。按稻盛和夫書中的定義來說:勞動的目的不應僅取得糧食、免於飢餓,也是為了鍛鍊人類的心智,如果每個人都勤奮努力,就能夠培養出完美的心智,讓人變得更完美。

  我認同這個觀點,我們都不完美,但都能夠努力讓自我更完美,一分耕耘一分收穫,我想,努力勞動在給我們帶來物質回報的同時,確實帶來了精神上的收穫,雖然在勞動的過程中,我們不免抱怨、煩惱,情緒鬱悶,但當事情過去後再回頭看,或許這其實也是一個修煉心智的過程,正是因為有好多好多這樣的抱怨和煩惱,我們才逐漸變得成熟,變得穩重,變得能獨當一面了。

  當然,努力工作的過程中,我們也該持續用心樂觀的心態,與人為善。稻盛和夫告訴我們一個道理,無論是生活還是工作,都要持續謙虛真誠的態度,儘量少摻雜個人主觀意識,秉承他人之心看待所處的局面。

  拿我們的工作來說,總有人抱怨廣告佔用了太多版面,也聽人說誰踩了誰的線,是誰在本該截稿的時候還沒拿出稿子來,或者是誰不管稿件資料如何就只管把自我的稿子放在頭條位置……這樣的狀況我們幾乎天天碰見,摩擦也不少見。但如果在摩擦發生之前,我們能夠嘗試著將心比心,或是設身處地,有些摩擦和爭議說不定就能避免。

  正如稻盛和夫所說,當一個人低落的情緒也會對一個人的健康造成很大的損害,樂觀地看待每一件事情,不論結局如何,最起碼我們贏得了經驗和持續樂觀的心態,因而心懷感恩、欣然理解這個考驗。換句話來說,事已如此,生氣並無用處,又何必拿別人的錯懲罰自我?所以,還不如一笑而過。

  或許,我們能夠學習作者避免煩惱的一些方法:

  1、如果有時間去煩惱,就比別人更加努力地工作;

  2、持續謙虛絕不驕傲;

  3、每一天自我反省,反省並不是意味著每一天煩惱一下;

  4、以知足、感恩之心而活;

  5、秉持利他之心而活。

  讓我們以此共勉。

  寫在人生邊上讀後感 篇25

  楊絳先生,錢鍾書先生的人生伴侶,江蘇無錫人。她有一段經典的話語是這樣說的,她說:「在這個物慾橫流的人世間,人生一世實在是夠苦的。你存心做一個老實人吧,人家就利用你,欺辱你。你稍有才德品貌,人家就嫉妒你,排擠你。你大度退讓,人家就侵犯你,損害你。你要保護自己,就不得不時刻防禦。你要不與人爭,就得與世無求,同時還要維持實力,準備鬥爭。你要和平共處,就先得和他們周旋,還得準備隨處吃虧。」

  在我很小的時候,家裡很窮,但是,爹媽志氣大,不管多困難,都要讓我們兄妹三人上學。記得當時還沒有兩免一補政策,二三百的學費對我們家來說就是個天文數字,直到兩免一補政策下來,學費也就六七十塊錢,我們家還是交不起。因為交不起學費,我們兄妹不知受到了多少老師同學的白眼。

  有一次,老師來催學費,我望著老師說家裡的學費還沒湊夠,老師搖著頭走了,只聽旁邊一個家境富裕的同學說:「連六十塊錢都交不起,還上什麼學。」我當時聽了,忍著眼淚沒掉下來。

  在學校裡,同學們從來不跟我玩,於是,我養成了不願與人交流的性格。直到高中,大學,老師們都認為我是個沉默寡言的孩子。記得有一次,在高中的語文課上,老師當著全班同學的面對我說:「安海霞,你不說話。」我只是對著老師笑了笑,還是沒說話。

  是呀,在這個人世間,外界的影響是多麼的大呀!

  一直以來,家裡人都稱我為書呆子。

  尤其是媽媽,看到我那麼喜歡讀書,家裡的活都很少讓我做。

  沒錯,我酷愛看書,沉浸在書的世界裡,忘記了人世間還有那麼多的人情世故。後面再大學裡發生的事,讓我始料不及。

  我們宿舍住了六個女生,各個性格獨特。

  人生若只如初見,何事秋風悲畫扇。

  剛認識的第一個月裡,大家相安無事。直到國慶放假回來,一切似乎都慢慢改變了。

  前面說過,作文我一直酷愛讀書。就因為讀書,給我惹來了大麻煩。我們宿舍的其他五人半夜喜歡跟著一個女生跳舞,我偏偏不跟她們一樣浪費時間。我喜歡在晚上將帘子拉起來看書。她們不行了,說我不跟她們玩。我說,你們把我當個透明人吧!我就這點喜好。可她們不行。之後,她們便漸漸不再和我說話,開始疏遠我,並在別的同學面前辱罵我。好吧,既然這樣,我就不跟你們說話了,我遠離你們總行了吧!於是,我天天泡在圖書館裡。在圖書館的那段日子,我挺美的。直到有一天,我發現班裡跟我要好的同學也漸漸疏遠我了。我百思不得其解,直到後來有人告訴我,當時班裡跟我要好的同學因為忍受不了我們宿舍那五個人對她們的辱罵,而選擇了獨善其身。

  那段日子,我痛苦極了,最後陰鬱了。不論走到哪兒,都聽見別人罵我的聲音,一度痛苦的想要自殺。當時,書也看不進去了,注意力也不能集中了。我想,我完了。世界仿佛變成了深黑色,日子暗無天日。

  漫漫長路,起伏不能由我。

  人海漂泊,嘗盡人情淡泊。

  人生實在是苦。

  在《大秦帝國之崛起》裡,蘇秦常說:「人世無常,人情冷暖。奔忙一生,碌碌無為,然則悲苦之一生,若能遇見鬥沙片刻之美好,也足矣!」

  大學四年,我過的甚是痛苦,但也有鬥沙片刻之美好。比如在圖書館裡的那段日子。比如大三第二學期換了宿舍之後新舍友對我的好。她們笑著對我說:「給你自由,想幹什麼就幹什麼,不必在乎什麼。」我聽的心裡暖開了花。比如來到北京之後,妹妹帶著我到處求醫問藥,媽媽也來到北京照顧我。而我,心裡除了感激,再也不能給予她們什麼,只在這裡深切地對她們說:「謝謝你們,謝謝你們給我的愛。」

  現在的我,雖然跟大多數胸懷夢想的人一樣,在北京過著北漂的生活,但無論再苦,我們都不願意離去,因為這裡有我們的夢想。

  人生實苦,但夢想還是要堅持的。

  寫在人生邊上讀後感 篇26

  在我真實的經歷過無情的生死離別之後,真實的經歷過冷酷的切膚之痛之後,我真真切切的體會到了人生的無奈。人的生命真的好脆弱,有如弱柳扶風般不堪一擊!我曾經因為弟弟的離開,而頭腦一片混亂,心裡總被悽苦與迷惘困擾。這時候,朋友寄來一本書,錢鍾書先生的《寫在人生的邊上》。

  第一篇文章尚未讀罷,就被錢老先生犀利而幽默的文筆所折服。書不厚,讀完卻酣暢淋漓,很難想像這是一部出於四十年代的作品,跨越了七十年依舊耐人尋味。

  在他的文字裡,我看到了自己。藏在文章裡的棍子,突然的當頭一棒,讓自己清醒了許多。

  弟弟用生命的代價告訴我,我們的生命不是屬於自己的。我含著淚,默默地告訴自己,為了愛著我的所有人,我要勇敢快樂地活著。

  人生就是一列開往墳墓的列車,路途上會有很多站,很難有人可以至始至終陪著走完。當陪著你的人要下車時,即使不舍,也該心存感激,然後揮手道別。人和人之間就如過客一樣,錯過了,就擦肩而過了。過來了,就重新邂逅了。來來往往,緣緣分分,一路上有了得與失,就有了歡笑和痛苦。這裡不是永遠的失意和沉悶,還應該是堅強,樂觀,勇敢,自信。人生真的很短,但是我們不能因為這短暫的人生而放棄對生命的追求。

  我始終不會或是真的沒有這個能力去細細的評價一本書,去拆開來賞析。不過,錢老先生深厚幽默的文字功底和旁徵博引橫跨古今中外各種文章的深刻閱歷,都是你不得不潛心讀完它的理由。錢老先生就是一個富有

  幽默感的人。讀他的文章,就猶如是他自己在我們面前娓娓道來,我們會在他睿智的文字裡和他一起會心一笑,而不是譁眾取寵。

  文字是亙古不變的東西,它不會因為時代的變遷而過氣。錢老先生的文章就是如此。時過七十年,其中的幽默和深意一點不減,適用在了每一個時代的每一個階層。

  看到錢老先生這一本大書,滿滿的一生和各色的批註,雖然這只是他人生這本大書邊上的一瞥,卻足見這一生是怎樣的一生。

  寫在人生的邊上,寫完這一生,回頭,我們會是一本什麼樣的書?閉上眼睛,我對自己說,人生需要的是微笑和樂觀!要微笑樂觀的面對每一個人。我也告訴我認識的每一個人——要珍惜啊!要珍惜什麼?不只是家庭,不只是父母,不只是朋友,要珍惜你現在擁有的一切。不要,千萬不要在失去的.時候才後悔!趁現在都還來得及,給孩子一個親吻,給愛人一個擁抱,給父母一聲感謝,給朋友一個問候,給路人一個微笑,給自己一個安靜。

  珍愛我們所擁有的一切!

  就算我們的人生有些許的不快樂,我們仍然要微笑,樂觀的度過一生!

  寫在人生邊上讀後感 篇27

  錢鍾書寫的文章,給人的感覺總是很風趣、很幽默,但是又很富有哲理。「文如其人」,這句話用在錢先生身上實在合適不過了,看過錢先生的生平,其父為其取表字「默存」,意在挫其銳氣,避其鋒芒。但是錢先生的文採就如同寶劍的鋒芒一般,一旦出鞘,便是明晃晃讓人膽寒。

  讀錢先生的作品很費腦神經,不下苦功夫不行,奇怪的是,有時候你很認真去閱讀,卻發現作者不知所云,不是人家的功夫不到家,而是自己的天資太差。正如他的夫人所說的,錢先生的作品有些很晦澀,讀者很少,有些通俗一些,但是仍然不是暢銷作品。乍一聽,覺得似乎有些在故弄玄虛,實際上就是自己的水平不到家,看書如同牛聽琴一般無用。就說《寫在人生邊上》這個書名吧,初看上去還真有些讓人摸不著頭腦,這題目到底是啥意思呀?再看看錢鍾書先生寫的序,「假使人生是一部大書,那末,下面的幾篇散文只能算是寫在人生邊上的。這本書真大!一時不易有完,就是寫過的邊上也還留下好多空白。」於是,恍然大悟。是呀,人生這本大書我們又能讀懂多少呢?能在它邊上寫上些什麼的,也算是不錯了。

  這集子裡每一篇短文,都蘊含了錢先生獨特的觀點,並且巧妙地運用了生動的比喻,以幽默的手法,讓讀者透過思考來理解他的思想。《寫在人生邊上》,這個名字,確實也取得巧妙。作者將人生比喻為一本書,將一部分人比喻作書評家或批評家,而另一些人則為消遣者。這樣的比喻,已然是出人意料,而十分貼切。

  畢竟是個孩子,我從不覺得人生太長或是太短,因此,依照錢鍾書先生的觀點來看,我目前所經歷的生活既不是特別快樂,也不是很痛苦,只能算是平

  平淡淡吧。

  不過,平平淡淡的人生可以是一種事實,但決不可以是一種觀點。而且平平淡淡的過一生其實也是不快樂的,因為平平淡淡就是「沉悶」,就是「長時間」,就是「痛苦」。不過,「人生雖不快樂,但仍能樂觀」確實是這樣的,雖然錢鍾書先生的一串論證,已證明人生不可能是永遠快樂,甚至說「永遠快樂」它「不但渺茫得不能實現,並且荒謬得不能成立」。但從馬克思主義哲學的角度來看,這些是屬於物質範疇的,而意識是物質能動的反應,當然,不同的人,它的意識所反映出的物質世界是不同的,因此有人是樂觀看人生,有人是悲觀過一世,而我們理應樂觀地對待人生。錢鍾書先生將人生是不快樂的與我們應當樂觀的看待人生這對矛盾稱之為「這是人生對於人生觀開的玩笑」,我還沒有這麼高的覺悟去理解這句話,但有一點是肯定的,這對矛盾是辯證統一的。既然人生註定是不快樂的,那麼我們何不苦中作樂呢?至少精神上的快樂可以抵消一些物質上的痛苦,況且「快樂是由精神決定的」。這樣一來,我們至少會感覺到什麼是快樂。

  人生的痛苦正是由於它是漫長的,但也正是因為它是漫長的,我們有足夠的時間去尋找快樂,去感受快樂——即使快樂是轉瞬即逝的,矛盾的雙方是辯證統一的。樂觀的過一生,人便會變得闊達,一切也會變得相對美好;悲觀的看世界,本就痛苦的人生會變得愈加冗長,一切令人所厭惡的東西會被無限的放大。

  因此,即使人生可能會不快樂,但我們仍要樂觀地過一生。

  寫在人生邊上讀後感 篇28

  讀書教會我們如何去看待人生。讀書是人生的一門最不缺少的功課,閱讀書籍,感悟人生,助我們走好人生的每一步。

  閱讀是一種際遇。讀書的感受是記錄此時此刻的心境。讀書的此時此感必然不同於彼時彼感。讀到書中的妙處也應是在不經意間。

  我推薦的書是錢鍾書的《寫在人生邊上》,這是錢鍾書的散文集。其中包括:魔鬼夜訪錢鍾書先生、窗、論快樂、說笑、吃飯、讀伊索寓言、談教訓、一個偏見、釋文盲十篇文章。《寫在人生邊上》是錢鍾書的第一本散文集,1941年出版,文中但凡寫人論世,總有其鮮明的褒貶,於自然天成的詼諧中表現出他對庸俗、墮落、虛偽的鄙視與尖刻嘲諷。《寫在人生邊上》雖然只有10篇散文,不到3萬字來談人生的大問題,但卻字字珠璣。大放智慧的異彩,自然地把讀者引入一個廣闊無垠的人生天地,給予我們的是豐富多彩的深刻啟迪。他或旁徵博引,或侃侃而談,文風如行雲流水,汪洋恣肆,奇思妙想和真知灼見俯拾

  皆是。他些他都幽默的寫出,讓人發笑的同時令人深省。正如書中所說:人生據說是一部大書,那麼,下面的幾篇散文只能算是寫在人生邊上的。這本書真大!一時不易看完,就是寫過的邊上也還留下好多空白。我讀此書的感受應該就算是寫在人生邊上的邊上了。

  書中的一篇《一個偏見》有這樣一句話:偏激二字,本來相連;我們別有所激,見解當然會另有所偏。讓我想起幾日前的一件事。也有些體會。某日的早上,我和班中某君爭論一個問題,起初如何不必講,但後來是為了贏得所謂的勝利吧,我的言語有些過激。後來冷靜下來的時候想想此事,感覺當時的話確實有點偏頗。但當時為什麼不覺得呢?就是因為當時頭腦就很難保持冷靜,思想不會公平,只能把偏見來代替。讀到這裡想到這些,我沉思良久,這些應該就是寫在人生邊上的邊上吧!書中對人生問題的感悟還有其他的,所以我推薦這本書是為了讓大家了解錢鍾書對於人生中一些問題的看法,讓我們能夠站在巨人的肩膀看世界,在以後理解人生中一些問題的時候可以提供借鑑!

  寫在人生邊上讀後感 篇29

  十年——寫在人生邊上

  十年是一個輪迴,幾多滄海桑田,幾多風雨兼程,那些逝去的時光,那些蒙塵的過往,那些漸行漸遠的身影,那些戀戀不捨的目光,終究還是畢業了,雖然不願去多想、、

  那年我們習慣了在天朦朧的時候起床,

  習慣了帶著惺松的睡眼洗臉、刷牙、習慣了懶懶地

  邊走著邊咒罵著可惡的教育制度並計算著距離星期天的時間。走到教室本該晨讀的,卻在老師查過人後,偷偷吃早餐??課上滿腦子的睡意直想讓自己在鈴聲響起的那一刻睡去......把書堆的高高地,假裝低著頭看書,卻在頭放在書上的一剎那安然睡去。

  即使是冬天,也感覺睡覺是溫暖的。

  醒來後,看著高考的倒計時,無奈的用冷水洗把臉;

  喜歡在桌上寫滿自己的青春誓言

  喜歡在牆上寫下自己的無奈

  喜歡在下課鈴聲響起的那一刻悄然睡去

  喜歡午睡時塞上耳機聽幾首喜歡的歌再睡去

  喜歡看看自己好久沒看的雜誌、報紙

  喜歡站在陽臺上望著樓下走過的男生,女生,並大肆的點評一番喜歡一群朋友在一起起轟一番,發洩一下自己青春的無奈

  喜歡在教室的後排小聲的討論著

  喜歡在陰暗的樓道和自己喜歡的那個他來個刻意的不期而遇

  關於學校:

  對於母校,總是有如此多的怨言與憤怒,總是覺得你是如此的差勁,可是你畢竟承載了我人生中最美好的三年時光啊!那簡陋的教室已經成為我們歡樂的港灣,那簡陋的宿舍已經成為我們溫馨的小窩。多想再去琴房聽聽音樂彈彈鋼琴啊,多想再翻越護欄逃出去壓壓馬路上去去網吧啊,可是,這永遠都不可能了,因為我們已經收拾好行李即將踏上新的徵程了,在這離別的瞬間,突然覺得親愛的母校你還是蠻可愛的,內心深處突然湧出無限的眷戀與不舍,但我仍然倔強地不讓眼淚流下來、

  關於老師:

  一直有一個疑問:是不是世界上所有的老師都這樣千篇1律呢——每天重複著同樣的知識卻沒人能記住;每天嘮叨著同樣的囑託卻沒人會遵守,每次我們違反紀律了也總是重複著同樣的憤怒卻沒人會害怕,您不覺得乏味嗎?三年的時光匆匆遠去,以後再也聽不到你慷慨激昂講課的聲音了,當我犯錯誤的時候,再也沒有人會語重心長的教育我了,當我遇到困惑的時候,再也沒有人會長篇大論地指點我了。若干年後,老師您也會變老嗎,您還記得我們嗎,還有,老師你什麼

  時候結婚啊?老師,其實你身上有很多缺點啊,但是你永遠都是我們最最親愛的老師,未來的日子裡,我們會努力成長的,老師你就放心吧。

  關於友情:

  親愛的朋友,你是我人生中最大的財富了。當我不想學習的時候,是你陪我一起逃課溜出去玩;當我身體不舒服的時候,是你陪伴我左右細心的照顧我;當我傷心難過的時候,又是你陪我度過那灰暗的日子;當我開心幸福的時候,又是你給與我最最真摯的祝福。就要各奔東西了,就要揮手告別了,親愛的朋友,無論未來的日子我們會在哪裡平凡,你永遠都是我生命中最最重要的坐標,親愛的朋友,無論未來的日子我們會在何處停留,你永遠都是我最最不舍的眷戀。

  關於愛情:

  也許永遠都不會跟你說出那句話,將這一份青春的朦朧與悸動深深埋在心底,也許彼此牽手三年的歲月,將青春的絢爛肆意揮灑,我不知道未來的我們會怎樣,但你已經成為高中生活中最為靚麗的色彩,已經成為我生命中永遠的牽掛。在高考的分水嶺兩側,站著懵懂如初的我與笑臉依舊的你,望不到對方臉上的表情和天空的顏色,我們就這樣各奔天涯。許多年後,你我可能皆為人夫、為人妻,但你永遠是我內心深處最最溫柔、最易疼痛的一部分,是我聖潔的遙遠的最不可觸碰的年華。離別了,我會把昨天的相遇嵌進我的心中,流著淚

  懷念你的矜持,回憶我的憂傷。

  關於親情:

  其實內心深處最最牽掛的始終是父母,雖然彼此之間總是沒有什麼話題可聊,但父親那日漸蒼老的背影、母親那日漸蕭索的白髮卻總是讓我疼到抽搐,其實,我知道你們真的很不容易,為了子女付出了生命的所有,其實,餓哦真的很愛你們,只是沒有這樣去表達,每次與同學談起父母的時候,總是裝作輕鬆的樣子,其實眼角已蓄滿了淚滴。高中畢業了,站在青春的尾巴上,我要深深感恩自己的父母,你們不僅僅給與了我生命,更給與了我整個世界。你牽掛的孩子已經長大了,祈求時光時光慢些吧,不要讓你在變老了,我願用我一切換你歲月長留。

  關於青春、夢想、歲月、人生

  「那是我日夜思念深深愛著的人吶,到底我該如何表達,她會接受我嗎,也許永遠都不會跟他說出那句話,註定我要浪跡天涯,怎麼能有牽掛,夢想總是遙不可及,是不是應該放棄,花開花落又是雨季,春天啊你在哪裡,青春如同奔流的江河,一去不回來不及道別,只剩下麻木的我沒有了當年的熱血,看那漫天飄零的花朵,在最美麗的時刻凋謝,有誰會記得這世界她來過,轉眼過去多年時間多少離合悲歡,曾經志在四方少年羨慕南飛的燕,各自奔前程的身影匆匆漸行漸遠,

  未來在哪裡平凡啊誰給我答案,那時陪伴我的人啊你們如今在何方,我曾經愛過的人啊現在是什麼模樣,當初的願望實現了嗎,事到如今只好祭奠嗎,任歲月風乾理想再也找不回真的我,抬頭仰望著滿天星河,那時候陪伴我的那顆,這裡的故事你是否還記得,生活像一把無情刻刀,改變了我們模樣,未曾綻放就要枯萎嗎,我有過夢想、、」如果有明天,祝福你親愛的、、

  第:希望——寫在人生邊上

  希望——寫在人生邊上

  白玉

  淚眼問花花不語,亂紅飛過鞦韆去??時間在牆上班駁,流幾行清淚,伴一夜冷雨。那船中沉思的女子,模糊在打漿南行的漣漪中,只聽低語:不如歸去!

  黑夜又如期而至,模糊了雙眼的明淨,遠處寥落的燈火凝望著夜空的幾顆孤星,早已疲乏的身軀縮卷在這個悽冷的屋頂。尋覓她,忽遠忽近,似雲煙,似夢境。或許,該說「還記得」:那個總是在黑夜才能哭泣的女孩,那總愛在屋頂守望的身影。那時,她只是個懂得在自己的世界游離,而不懂向別人打開心扉的奇怪孩子。小小年紀,卻一味地咀嚼著遠古愁苦的詩句,在只有自己的陰霾天空細聽那逝去的感慨之音。尋覓,冷清,梧桐更兼細雨,滴滴打碎在她幼小的心靈。甚至,她還能聽見那寒寺的半夜鐘聲和悠遠的琵琶曲。她偶爾也問:「我的天空,為何總是灰的臉?」之後浮現在臉上的是不該在那個年齡觸碰的冷笑。朋友們都對她漸行漸遠,她就自嘲地寫了一首詩:掩好重門,欣賞這窗前的美,無人問及,霜凍這一夜的醉,幾番回眸,封存的我和世界背對著背。這是不堪回首的童年,因為女孩把自己束縛在滿是傷痕的世界裡,沒有飛鳥的痕跡,不見浮雲的漂移,狂風驟雨壓得她快要窒息。她那時就想:或許,這就是我的命,無法逃脫的宿命。人生邊上懸著快要熄滅的希望??只有她一個人,就如海上無根的浮萍,抓不住任何可以依靠的東西,她從未試著走出來,只是將傷痛在自己締造的世界裡一遍又一遍放大著,並反覆將自己的淚往傷口上灑著,沒人能懂。

  在一個夜晚,她站在已無人息的山頂,試著往更邊緣望去,從那裡飄下去,可以踏上去天堂的路徑。就在那一瞬間,那個陪伴了她十年的天空划過一顆流星,那麼絢爛,那麼璀璨。她從沒有見過如此的美麗,從來沒有。將五指伸向天空,從指縫間她仿佛看見了煙火的綻放。從那一刻起,她決定不再放棄生命。她根本都不知道生命到底可以幻化成怎樣的夢境。所以,她學會了期待,懂得了希望,並可以重生。

  和貝貝談起過去時,此刻眼前這個落落大方,純真快樂的女孩,怎麼也不會有人將她與過去聯繫,你看著她的眼睛時就仿佛看著歡快的溪水趟過般明淨,還有那一臉燦爛的微笑,即使在寒冷的冬天裡也感受到陽光般的溫暖。貝貝說:「我在那個晚上把十年的的傷都喊出來了,將十年的悲都哭出來了,就像一個重生的嬰兒。我原來也這麼捨不得這個美麗的世界,我也要讓自己的生命如流星般耀眼,即使人生短暫,也一定要讓它綻放一夜的光芒,照亮整個夜空的黑暗。

  不想再去探究她過去的遭遇,當事人都已經放棄的東西,我更無須再問,只是希望那燦若楊花的微笑永遠不要逝去,停留在腦海一輩子,幸福我們永生的友誼。沒錯,我們倆奇蹟般地相遇,就在那個她重生的夜晚。

  她是我這一生的第一個敞開心扉的朋友,就在看見那顆流星墜落的同時,我看見了不遠處的她。我接受了自己,而冥冥之中,作為禮物,上天也給了我一個朋友,在我釋放自己的那一刻,我聽到了世界上最遙遠的安慰,我相信我們之間將有一份長存的友誼。

  沒人知道那一晚我差點就那樣死去,也沒人知道當我讀著「面朝大海,春暖花開」時眼角感動的淚滴。現在的我,學會和朋友談談心,唱唱曲,開開玩笑,吃吃東西,在別人看來這是再平凡不過的事情,可於我,卻只有感激。我再沒去屋頂看夜,總是在陽光下歌唱,在關懷中睡去。對於過去,說不清是憎恨,還是淡去,但現在,我時刻將心中填滿希望與珍惜。經過這麼多,我似乎明白:人,只有自己能救自己,千萬不要放棄自己,不要讓此生落

  空。

  我希望,若是春風,將吹開生命的花朵;若是細雨,將扶平創傷的心靈;若是黑夜,將等待美麗的奇蹟。將希望——寫在人生邊上,它將幻化成一縷春風,吹開烏雲,迎來不同的人生之旅!

  寫在人生邊上讀後感 篇30

  不同的人,它的意識所反映出的物質世界是不同的,因此有人是樂觀看人生,有人是悲觀過一世,而我們理應樂觀地對待人生。

  「人生是不快樂的」與「我們應當樂觀的看待人生」這對矛盾是辯證統一的。既然人生註定是不快樂的,那麼我們何不苦中作樂呢?至少精神上的快樂可以抵消一些物質上的痛苦,況且「快樂是由精神決定的」,這樣一來,我們至少會感覺到什麼是快樂。

  人生的痛苦正是由於它是漫長的,但也正是因為它是漫長的,我們有足夠的時間去尋找快樂,去感受快樂——即使快樂是轉瞬即逝的。樂觀的過一生,人便會變得豁達,一切也會變得相對美好;悲觀的看世界,本就痛苦的人生會變得愈加冗長,一切令人所厭惡的東西會被無限的放大。因此,雖然人生註定是不快樂的,我們仍能樂觀地過一生。

  寫在人生邊上讀後感 篇31

  鍾書先生寫的文章,給人的感覺總是很風趣、很幽默,又富有哲理。

  當看到這本書的序時,就感覺很特別。「假使人生是一部大書,那末,下面的幾篇散文只能算是寫在人生邊上的。這本書真大!一時不易有完,就是寫過的邊上也還留下好多空白。」

  於是,恍然大悟。是呀,人生這本大書我們又能讀懂多少呢?能在它邊上寫上些什麼的,也算是不錯了。《寫在人生邊上》中的《論快樂》的一段,寫上一小段隨感,也算是「隨手在書邊的空白上注幾個字」吧。

  平平淡淡的人生可以是一種事實,但決不可以是一種觀點。平平淡淡的過一生其實也是不快樂的,因為平平淡淡就是「沉悶」,就是「長時間」,就是「痛苦」。

  不過,「人生雖不快樂,但仍能樂觀」確實是這樣的,雖然錢鍾書先生的一串論證,已證明人生不可能是永遠快樂,甚至說「永遠快樂」它「不但渺茫得不能實現,並且荒謬得不能成立」。當然,不同的人,它的意識所反映出的物質世界是不同的,因此有人是樂觀看人生,有人是悲觀過一世,而我們理應樂觀地對待人生。錢鍾書先生將人生是不快樂的與我們應當樂觀的看待人生這對矛盾稱之為「這是人生對於人生觀開的玩笑」,這是肯定的,這對矛盾是辯證統一的。既然人生註定是不快樂的,那麼我們何不苦中作樂呢?至少精神上的快樂可以抵消一些物質上的痛苦,況且「快樂是由精神決定的」。我們至少會感覺到什麼是快樂。

  樂觀的過一生,人便會變得闊達,一切也會變得相對美好;悲觀的看世界,本就痛苦的人生會變得愈加冗長,一切令人所厭惡的東西會被無限的放大。雖然人生註定是不快樂的,但我們仍能樂觀地過一生。

  寫在人生邊上讀後感 篇32

  20xx年3月21日,愛讀讀書會第十五期,讀錢鍾書先生的《寫在人生邊上》。讀書會上討論先生生平,發現今年是先生逝世的20周年。在此緬懷先生,今時今日能讀到先生的著作,於我於讀書會的各位書友,都是一個不小的收穫。

  少年的時候,《圍城》風靡一時,看了電視劇,自己也尋來《圍城》一知半解的看上了幾遍,至於看完悟出了什麼,至今回想起來,除了對幾位主角情感糾葛記得一些,對作者有趣的語言感興趣一些,年少不更事的我實在是沒有什麼其他的感覺,也是當作一本有趣的故事書看完了罷了。

  而二十多年後再讀錢鍾書先生的散文雜記《寫在人生邊上》,是抱著小學生謙卑、求知的心態,滿懷著驚嘆和敬仰的心情讀著。讀完要寫後感,實不敢妄論,只敢說像小學生寫讀書後感一樣,記錄下自己的心得和感受。因在先生深廣的學問面前,說我是個蓬頭小兒,呀呀學語,也是毫不誇張的。

  錢鍾書先生是20世紀中國學界的一代宗師,已經成為一個巨大的文化象徵,他的學問稱之為:錢學。錢學博大精深,浩如煙海,享譽海內外,為中華民族文明發展做出了卓越的貢獻,是中國的寶貴財富。

  所以有人說,錢老的書難懂,不容易讀。確實如此,沒有深厚功力的讀者和學者是讀不懂錢學的。但是難懂不代表著不能讀。從一隻貝殼裡可以聽見大海的歌唱,一朵雪蓮也可以折射雪山的丰姿,管中窺豹也可見一斑。

  就像錢老在他的《寫在人生邊上》的序裡所說:世上有一種人,他們覺得看書的目的,並不是為了寫批評或介紹。他們有一種業餘消遣者的隨便和從容。余光中也說:感性的純讀者,主觀的喜歡,享受作品技巧的效果,知其然並不一定知其所以然,讀書是一種精神上得到的新鮮的愉快。

  於是乎,我們就安然的享受著讀錢鍾書先生的大作而帶來的愉快感受,而不去強求自己一定要知其然,且又知其所以然了。

  寫在人生邊上讀後感 篇33

  喜歡看錢鍾書先生的文字,因為在他的風趣與幽默之間,可以感受到生命的昂然,細品出生活的哲理。

  就說這本書《寫在人生邊上》吧,單是這書名就起的既有詩意,又有深意。先看看錢先生寫的序吧:「假使人生是一部大書,那麼,下面的幾篇散文只能算是寫在人生邊上的。這本書真大!一時不易有完,就是寫過的邊上也還留下好多空白。」於是,也會覺醒:是呀,人生這本大書我們每個人又能參透多少?能在它的邊上看到怎樣的風景,又能在它的邊上寫下怎樣的理解呢?

  書中的許多章節我都愛不釋手,像《魔鬼夜訪錢鍾書先生》、《說笑》、《吃飯》、《論快樂》,都曾反覆閱讀,這些「寫在人生邊上」的注釋也填補了我許多時間上和心靈上的空白。

  在《魔鬼夜訪錢鍾書先生》一節中,錢先生的詼諧發揮的淋漓盡致,魔鬼先生也被塑造的彬彬有禮,像極了紳士。在你感悟道理的同時,又會忍俊不止。在《論快樂》中,錢先生的觀點透徹、達觀,讓我明白快樂的本質。「永遠快樂」是我們常掛在嘴邊的願望,但在先生眼中,這四個字是渺茫得不能實現,荒謬的不能成立的,就像說「四方的圓形,靜止的動作」同樣自相矛盾。「快樂在人生裡,好比引誘小孩子吃藥的方糖」,我們往往為短暫的快樂,要忍受用一生的時間來盼望和等待。不過,好在人類文明的進步發現了快樂是由精神來決定的,所以錢先生的觀點是「人生雖不快樂,但仍能樂觀」。的確是這樣,不同的人,它的意識所反映出的物質世界是不同的,因此有人是樂觀看人生,有人是悲觀過一生,而我們應該像錢先生那樣,樂觀地對待人生,苦中作樂也好,把忍受變為享受也好,那麼人生還有什麼威脅,還有什麼可畏懼的哪!

  是啊,人生的痛苦正是由於它是漫長的,但也正是因為它的漫長,我們才有足夠的時間去尋找快樂,去享受快樂——即使快樂是轉瞬即逝的。樂觀地過一生,人便會變得豁達,一切也會變得相對合理與美好;悲觀地看世界,人生的苦痛會就變得愈加冗長,一切令人所厭惡的東西會被放大,因此,人生即使註定是不快樂的,但是我們仍然可以憑籍自己的智慧,樂觀地過一生。

  清晨,當我輕揉雙眼,端詳雙手,觸摸新的一天開始的時候,會問自己:今天會快樂嗎?今生我幸福嗎?不同的時期,不同的人生狀態,或許答案不同,但是,嶄新的一天,總是可以帶著樂觀去希望,當我把人生邊上的事做完,把人生邊上的事寫下,也許,那就是我幸福快樂的一生吧。

  寫在人生邊上讀後感 篇34

  這個散文,給人的感覺總是很風趣、很幽默,但是又很富有哲理。

  就說這個書名吧,初看上去還真有些讓人摸不著頭腦,這題目到底是啥意思呀?再看看錢鍾書先生寫的序,「假使人生是一部大書,那末,下面的幾篇散文只能算是寫在人生邊上的。這本書真大!一時不易有完,就是寫過的邊上也還留下好多空白。」於是,恍然大悟。是呀,人生這本大書我們又能讀懂多少呢?能在它邊上寫上些什麼的,也算是不錯了。

  我們學生們是還不夠資格在人生的邊上作批註的——至少我還沒有這資格,因此只能在錢鍾書先生這本《寫在人生邊上》的大作中選上這麼一小段,叫做《論快樂》的議論的邊上,寫上一小段隨感。畢竟是個孩子,我從不覺得人生太長或是太短,因此,依照錢鍾書先生的觀點來看,我目前所經歷的生活既不是特別快樂,也不是很痛苦,只能算是平平淡淡吧。

  不過,平平淡淡的人生可以是一種事實,但決不可以是一種觀點。人生的痛苦正是由於它是漫長的,但也正是因為它是漫長的,我們有足夠的時間去尋找快樂,去感受快樂——即使快樂是轉瞬即逝的,矛盾的雙方是辯證統一的。樂觀的過一生,人便會變得闊達,一切也會變得相對美好;悲觀的看世界,本就痛苦的人生會變得愈加冗長,一切令人所厭惡的東西會被無限的放大。

  因此,雖然人生註定是不快樂的,我們仍能樂觀地過一生。

  寫在人生邊上讀後感 篇35

  不同的人對待任何事物總有不同的看法。因此,有人樂觀地看待人生;有人悲觀地面對人生,而我們應該樂觀地看待人生,面對人生的一切。

  一看《寫在人生邊上》這個書名就讓人摸不著頭腦,但是你只要看看這本書的序就能懂一點,家事人生是一本大書,那末,下面的幾篇散文只能算是寫在人生邊上的。這本書真大!一時不易有完,就是寫過的邊上也還留下好多空白。我們每個人對待自己的人生又能讀懂多少?能在邊上寫上一些,算是不錯了。

  人生不可能完全是快樂的,也不可能完全是痛苦的。我們的人生都是有苦有樂,只是我們如何去看待?樂觀的人對待一切事物都會感覺是快樂的,而悲觀的人對待一切事物都會覺得是痛苦的。即使我們不能完全樂觀地對待一切,但我們可以在困難時苦中作樂。這樣我們就可以感覺到自己的人生。

  《寫在人生邊上》與其稱之為書,倒不如說是錢鍾書先生一生的感悟。如先生所言,我目前所經歷的生活既不是特別快樂,也不是很痛苦,只能算是平平淡淡吧。對,平平淡淡才是真,有哪個人可以輝煌一世?又有哪個人可以暗淡一輩子?人生的大起大落,換來的只不過是若有若無的虛名罷了,何必讓自己受苦。

  錢先生的文字有些晦澀,有時看得我雲裡霧裡迷迷糊糊摸不到頭腦,但一旦看懂了,就像太陽趕走陰天,一下劃開雲霧,把我從裡面揪出來,眼前一片清明。這集子裡每一篇短文,都蘊含了錢先生獨特的觀點,並且巧妙地運用了生動的比喻,以幽默的手法,讓我一步一步靠近他的世界。

  一篇一篇,一個字一個字,慢慢融化了,如養料一般灌溉在我的心田,卻不急著與那裡的土壤融為一體,一點點滲進去,滋潤中夾雜著痛苦,讓我慢慢的看清了眼前,看清了自己。讀書的過程,有些迷茫,漸漸的清晰了,又有些膽怯,逐漸的變得勇敢起來,手捧著書頁就像腳踏在堅實的土地上,腳上越來越重,心卻漸漸充實起來,一點一點被從未見過的東西填滿,無限滿足。

  錢鍾書先生在生活的細微之處,領悟到做人的道理,體驗出人生百態。我只希望,我的人生邊上不會只是空白,只要有些簡單快樂的批註就夠了。

同类文章

精彩極了和糟糕透了讀後感

  【範例1】  在一個美好的下午,我閒著沒事就看了一本書,書名是《「精彩極了」和「糟糕透了」》,我很奇怪:為什麼要用這樣的兩句話作為文章的題目呢?  我靜下心來慢慢的欣賞著這篇文章,原來作者在七八歲的時候就寫了第一首詩,我很吃驚,這不可能吧!一個只有七八歲的小孩子就會寫這樣好的詩?真的很難

兩隻螞蟻讀後感400字(優秀)

  【範例1】  今天,我在語文課本上讀了一篇文章——《兩隻螞蟻》。主要寫的是兩隻螞蟻要去完成一項任務,但是有一塊大石頭擋住了它們的去路。一隻螞蟻毫不猶豫地往上爬,一次,兩次,三次........累得氣喘籲籲,最後,他終於爬了過去。另一隻螞蟻試了一次,兩次,爬不上去,便繞道而行,也完成了任務

《落花生》讀後感500字

  【範例1】  今天,我讀了《落花生》後,受到了很大的教育。這篇文章是通過一家人收花生時議論花生的好處,並以花生的可貴之處——藏而不露,向人們闡明一個道理:人要做有用的人,不要做只講體面,而對別人沒有好處的人。  的確,一個人如果處處想著自己,而不顧別人的利益,那麼他就不會受到大家的尊敬。

名著《茶花女》讀後感500字

  【範例1】  自古以來愛情是一個永恆的文學主題,每一個人都盼望領有一份純潔的愛情,可是在殘暴的道德觀點和虛假的殘害之下,那一段高貴純潔的愛情卻幻滅了,那段愛情就是出自《茶花女》這本書中。書中講述的是,一個漂亮仁慈的煙花女子,瑪格麗特與誕生名門的男子阿芒彼此相愛,可終極卻陰陽永隔,天各一方

輸贏讀後感(精選)

  【範例1】  《輸贏》這本書帶給我的不僅是文學上的享受,更多的是對即將參加工作的我心靈的啟迪和知識的學習積累,與其去評價其文學價值,倒不如去研究它的實用價值,特別是對我這個即將在銷售領域裡摸爬滾打的在校學生。  在內憂外患的環境下,主人公周銳臨危不懼,選擇了忍辱負重,接受重任。成為了低靡

小學生綠野仙蹤讀後感300字

  【範例1】  初次翻開這本帶著油墨香氣的的書時,就被一個稀奇古怪的小題目所吸引住了。「空中旅行」。咦?空中怎麼會旅行呢?作者該不會腦子壞掉了吧?空中「旅行」這簡直是天方夜譚。就是這一個疑惑,使我走進了《綠野仙蹤》······  《綠野仙蹤》這本書是由美國作家萊曼·弗蘭克·鮑母撰寫的。這本

課文《烏塔》讀後感400字

  【範例1】  烏塔,你真勇敢,你都敢自己去遊歐洲。烏塔,你真細心,,旅遊前都準備了三年,在家裡都設計好了旅行路線,還閱讀了與這些國家有關的書籍。烏塔,你真懂事,為了掙旅費,每個周末去幫餐館或超級市場分發廣告單,假期還到別人家裡陪小孩玩,但你也不問爸爸媽媽要一分錢,到一個地方就給家裡打個電

關於稻草人讀後感400字【精編】

  【範例1】  今天,我和媽媽一起讀了葉聖陶爺爺的《稻草人》,我很喜歡這個故事。  我知道了稻草人的骨架是用竹子做的,肌肉是用黃稻草做的,帽子是用荷葉做的。他站在田裡,用來趕走那些飛來的小雀。  一天晚上,稻草人遇見了三件讓人傷心的事。第一件事是:一位眼睛模糊的老太太八九年前死了丈夫,她只

愛的藝術讀後感【經典】

  篇一:  讀完了弗洛姆的《愛的藝術》,很好的一本薄薄的書。  人的孤獨感是無法迴避的事情,克服的辦法一是創造,主動去改造自然,實現自我和外部世界直接的聯通;另一個就是愛,分享自己的生命力,實現自我和人群之間的聯通。無論是創造還是愛,都是主動性的行為;所以弗洛姆提倡「創造性的人格」。  通

為中華之崛起而讀書讀後感

  【第1篇】  周恩來從小就熱愛學習,所以他的成績在班裡一直名列前茅。有一天,校長問他們:「你們為什麼而讀書?」有的說為父母而讀書,有的說為做官而讀書,有的說為掙錢而讀書,有的說為明理而讀書。輪到周恩來時,他大聲的說為中華之崛起而讀書,校長聽後大為滿意,後來實踐證明,這是他長期以來樹立的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