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四季網

仙狗報恩

2024-04-05 09:59:05

    在董家鎮的大街上開有一家早餐店和一家早餐攤。早餐店的老闆名叫賈大狗,老闆娘名叫甄彩鳳,三十七八歲的年紀,精明能幹,無牽無掛,經營油茶、豆沫、八寶粥,肉餅、油條、小籠包,算是高檔,生意紅火,金玉滿堂。早餐攤的主人名叫賈二狗,內人名叫穆小玲,年紀不過二十七八歲,生有兩個剛剛兩歲半的雙胞胎兒子,經營燒餅、饅頭、小鹹菜,稀飯、豆漿、豆腐腦,屬於低檔,慘澹經營,少人來往。
    賈大狗和賈二狗是同胞兄弟,父母早亡,大狗長兄為父,含辛茹苦把三歲的二狗拉扯長大,兄弟倆齊心合力經營早餐小攤,賣油條、豆漿、豆腐腦,起早睡晚,掙下了一筆大錢,大狗娶妻甄彩鳳。彩鳳過門不到一年,為了獨霸家業,就編造謊言說小叔子藉機調戲了她,撒潑哭鬧,立逼將賈二狗趕門在外。
    賈二狗隨即前去南方蘇州工業區打工,在打工期間,和一個山東棗莊來的女工穆小玲真心相愛,二人租房同居,結婚成家,不過一年,就生下了兩個胖嘟嘟的雙胞胎兒子。孩子難以照料,二人無法繼續在外打工,賈二狗就領妻帶子返回家鄉投靠自己的哥嫂。嫂嫂鐵石心腸,拒不接納。氣得穆小玲破口大罵嫂嫂無兒無女,毒蠍心腸。嫂嫂被當眾揭短,怒不可遏,大打出手。山東妞性格強硬,不怕打仗。妯娌倆互揪頭髮,直打得頭破血流。弟兄倆淚流滿面,怎麼拽也拽不開。二狗看大狗痛不欲生的樣子,為了息事寧人,就對穆小玲狂吼:「男不在分家,女不在陪送,咱倆賭個志氣,咱也開個早餐攤,一定擠垮她甄彩鳳!」一番話吼得穆小玲鬆開了手,她嘴裡吐了兩口血水後說:「你給老娘我等著,我擠不垮你就不叫穆小玲!」嫂嫂也擦了擦流出的鼻血冷笑著說:「我要是叫你幹好就不叫甄彩鳳!」
    賈二狗借錢籌資,在中學的附近搭了個塑料大棚,就開張了自己的早餐攤。甄彩鳳投入巨資,豪華裝修,除了在門前照樣經營早餐之外,又高薪挖來了兩個廚師,在店內供應高檔酒宴,生意更加興隆。
    一天早上,一隻流浪狗拖著傷痕累累的身子一瘸一拐地挨著牆前進,來到了甄彩鳳的飯店門前,在泔水桶裡掏東西吃。被甄彩鳳一怒之下用大棍把流浪狗追打到了遠處。
    流浪狗一路哀鳴著又艱難地來到了穆小玲的早餐攤前,穆小玲看到它身上的狗毛烏黑骯髒,東掉一塊,西掉一塊,露出了裡面已經看不出是什麼顏色的皮膚,上面沾滿了一層厚厚的汙垢。它走起路來是不停地跛拐,仔細一瞅,原來它的右後腳以一種很奇怪的姿勢摺疊著,肯定是骨折受了傷。穆小玲看著這隻悲慘的流浪狗,聯想起了自己的漂泊經歷,不由得充滿了同情憐憫之心,就收留了這只可憐的流浪狗。
    穆小玲請獸醫給流浪狗正骨療傷、打預防狂犬疫苗,又給流浪狗精心洗涮、藥滅蝨子跳蚤,經過了三個多月的精心餵養,流浪狗顯出了英俊本色,渾身長著金黃色的毛,就像一件皇袍穿在身上,仙風道骨,風流倜儻。一對大眼睛咕碌碌直轉,仿佛兩顆黑寶石。平額兩旁豎著一對短耳朵,鼻子高高的,上面常常很溼潤,這是表明狗體特別健康。鐮刀樣的尾巴十分靈活,向上揚起捲曲著,常常不停地左右搖晃,純粹就是一隻中國土生土長的土狗。
    縱觀當今人們養狗,不外乎兩個大類:土狗和洋狗,所謂土狗就是中國土生土長的犬種,洋狗就是國外引進的犬種。近年來,由於利益的追逐和崇洋媚外的心態,大量洋犬種進入中國,而且很多人盲目地認為洋品種就高級,國產的就低賤,這種論調經洋狗販子的渲染和傳播,已經嚴重地擾亂了人心,致使很多人瞧不起土狗。實際上,土狗一點也不土,不是狗土,是這些人老土。土狗的祖先是東亞狼,它們跟隨漢民族從青藏高原以東、長城以南,經黃河流域分散到了全國各地。上世紀八十年代以來,伴隨大量西方犬的引入和「城市優於農村」觀念的形成:養狗就應該養西方狗,土狗不是寵物,是農村看家的,土狗是賤種,養土狗的都是窮人,已成為根深蒂固的觀念。狗糧、狗衣、狗玩具、狗預防針都是給西方犬預備的,以為土狗只需要一條鐵鎖鏈和一碗剩飯。我要大聲疾呼,以上這些觀念都是極端錯誤的!
    中國地大物博,歷史悠久,養犬的歷史超過五千年,中國民族眾多,地域遼闊,被人類豢養的犬種多如牛毛,遠遠超過歐洲犬種。由於很多人妄自菲薄,崇洋媚外,以致於大量的土狗被遺棄、被放逐、被屠殺、被消失、被遺忘!目前,對於國產犬種,我們有必要也向穆小玲那樣來帶個頭,和愛狗人士一起來挽救一下那些幾近滅絕的國產犬種吧,因為他們中間很多比國寶熊貓還要珍貴!戰國「韓盧」,「施韓盧者,霸業可致也」;李斯臨刑哀嘆:「吾欲與若復牽黃犬俱出……豈可得乎?」三國「黑龍」,「犬之報恩,甚於人,人不知恩,豈如犬乎!」西晉「黃耳」,陸機親以棺木葬之,曰「黃耳冢」;唐代詩人劉長卿「柴門聞犬吠,風雨夜歸人」;蘇軾晚年感慨:「老夫聊發少年狂,左牽黃,右擎蒼。」有的中國人啊,你憑什麼瞧不起中國的狗?中國的狗哪裡配不上你?你可以認為自己不如西方人,但你不可以認為中國狗不如西方狗。誰給你的權利?中國土狗的血統是最優秀的,它的優秀在於既保留了東亞狼的優勢又躲過了西方人對犬類血統的禍害。中國祖先的「放養」讓土狗的血統能在品系範圍內繁殖,將東亞狼的血統優勢得到了完全的保存。
    穆小玲收養的這條土狗是中國本土最古老的犬種,肩高約55釐米,體重約25公斤。它在早餐攤裡特別守規矩,只要是可以賣得出去的食品給它也不去吃,單撈泔水桶裡的東西來吃。它與狼的外形非常相似,嘴短,額平,最明顯的不同點是狼尾巴是直的,狗尾巴是彎的。這隻土狗是在中國經歷了幾千年甚至上萬年的自然及人工篩選而得出的優秀犬種。它性格比較溫順,對主人及其家庭非常忠誠,可以為主人奮不顧身地衝向危險。它非常聰明,能夠聽懂人話,善解人意,在嗅覺、聽覺、靈敏度等方面比人類不知要高出多少倍。這條土狗是一位盡心盡責的巡警,每天夜裡為早餐攤看門守護。這條土狗是一位盡心盡責的保姆,陪伴著穆小玲的兩個兒子開心玩耍,警惕地守衛著兩個小主人的安全。也許這條土狗的前世是一個資深的會計師或者是一個傑出的收銀員吧,它對算帳與人民幣的快速鑑別具有常人所不能具備的特異功能。
    這個特異功能是穆小玲偶然發現的。時間長了,兩者之間的思想特別融洽。土狗聽懂了穆小玲的話,穆小玲也聽懂了土狗的話,它像發電報一樣用長短聲來表示數字,發電報從0—9分別是:0:噠,1:嘀噠,2:嘀嘀噠,3:嘀嘀嘀噠噠,4:嘀嘀嘀嘀噠,5:嘀嘀嘀嘀嘀,6:噠嘀嘀嘀嘀,7噠噠嘀嘀嘀,8:噠嘀嘀,9:噠嘀。而這隻土狗用短促的「汪」代表「嘀」,用長聲的「汪」來代表「噠」,它的語言就像電報裡面的電碼,經過穆小玲反覆驗證,準確無誤。這隻土狗的嗯——嗯——、尾巴下垂,表示對,對;汪——汪——、尾巴上舉,表示錯,錯;嗚——嗚——、哼聲短促,動動鼻子,表示算帳正確,它十分高興;嗷!嗷!尾巴亂搖,表示它痛苦、面臨重大損失,收的是假幣。每當晚上結帳核對無誤時,它會非常開心,嘴巴呈現U字型,會伸出舌頭哈哈大笑,眼神充滿光芒,閃閃發亮,尾巴會翹起來左右不停地擺動,撒嬌地用鼻子或頭去頂穆小玲的手,提醒主人要摸摸它,陪它玩耍上一會。穆小玲與土狗相知相惜,心靈相通,語言交流沒有任何障礙,建立了極其深厚的感情。
    「仙狗,仙狗,真是條仙狗啊,老婆,咱們要發財啦!」賈二狗突發奇想,一拍大腿,激動得大叫了起來。老婆穆小玲說:「這條土狗說不定真是神仙變的,真是位仙狗。可咱是賣飯的,怎麼能靠它發財?」賈二狗興奮地說:「現在的人吶,吃飯不光講究味道,還喜歡圖個新奇,要是以後顧客結帳時發現是一隻逗人喜愛的乖巧狗兒來收錢,你說說,還不把人們都給吸引過來了?」穆小玲恍然大悟,就決定讓仙狗啥也不幹,以後當一個專職的收銀員。
    夫妻倆說幹就幹,就從塑料大棚裡搬了出來,開了一家飯店,店名掛牌就叫「仙狗報恩飯莊」,廣告上寫的是:「仙狗下凡開飯莊,報恩施主來品嘗。飯菜滋味天上來,仙狗計算來結帳。」飯莊專門經營家常便飯,田園菜蔬,鄉土特產,農家野味。果然一炮打響,門庭如市,生意興旺。穆小玲又高薪請來了三位名廚,招聘了幾位年輕漂亮的女服務員,飯莊名聲,更加響亮。
    顧客一吃完飯,穆小玲和仙狗同時計算報帳,核對無誤後,仙狗就脖帶收款筐來到顧客的桌邊收錢,看著顧客把鈔票一張一張地放進筐內。有時候顧客逗仙狗玩,故意少放一張,仙狗就會上舉尾巴大叫「錯錯錯,少少少」,攔住顧客不讓出門。
    一個熟客前來結帳,穆小玲說:「50元錢,你按老規矩給就是了。」熟客數了4張10元的給了穆小玲,仙狗上舉尾巴大叫「錯錯錯,少少少」,熟客張大嘴巴望著仙狗,驚訝得眼珠子都要掉下來了。穆小玲趕緊對仙狗說:「熟客打八折,收40元。」仙狗立即尾巴下垂說「對,對」。
    有個顧客須結帳三百元,故意測試仙狗,拿出3張100元放到了收款筐裡,監視他的仙狗立即尾巴下垂說「對,對」;又換成6張50的,仙狗也尾巴下垂說「對,對」;可當他又換成2張100元、1張50元的,仙狗立即上舉尾巴大叫「錯錯錯,少少少」;他再添進1張100元的,仙狗上搖尾巴叫「錯錯錯,多多多」;最後他換成1張100元、4張50元的,仙狗方才尾巴下垂說「對,對」,然後動動鼻子,「嗚——嗚——」叫著,高高興興地歡送這個顧客走出門去。
    有一天,一對紅頭髮的青年男女吃完飯後由男人結帳付款,穆小玲說:「125元,我特別優惠,打八折,您給100元就可以了。」紅頭髮就放進收款筐裡1張100元的鈔票。仙狗嗷嗷亂叫,尾巴亂搖,表示它痛苦、面臨重大損失,收的是一張假幣。穆小玲拿起來看了又看,上面的水印正常,正要置之不理,仙狗用鼻子一聞,嗷嗷叫得更厲害了。穆小玲疑惑地把這張鈔票放進驗鈔機裡一驗,立即響起了「嘟嘟嘟」的報警聲。紅頭髮男人只好換了一張真錢,急忙拉著那個紅頭髮女人灰溜溜地走了。剛開始的時候,穆小玲還會數一下仙狗收來的錢對不對,後來見毫無差錯,乾脆看都不看,就直接掏出來放進了保險箱裡。
    稀奇事,傳得快。省電視臺「都市頻道」欄目的記者聽說有這麼一家飯莊、有這麼一條神奇的仙狗,就立即開車來到「仙狗報恩飯莊」採訪報導。節目反覆播出後,全省各個城市的有錢人很多都慕名開著轎車遠道趕來這裡吃飯。說是吃飯,其實都是為了來看看仙狗,飯莊的生意火爆得人人眼紅。賈二狗每天晚上打開保險箱數錢盤帳,見純收入一天比一天多,笑得嘴都合不上。
    老闆娘穆小玲幸災樂禍地說:「甄彩鳳飯店的生意都被我們搶過來了,現在只好改成早餐店了。我要猛追窮寇,更加擴大早餐經營,徹底擠垮甄彩鳳,大報我的血口深仇!」
    仙狗報恩飯莊的生意越是紅火,賈二狗就越是把仙狗當成財神一樣來敬奉。不過,近段時間賈二狗發現了一件怪事,每天晚上和老婆對著出菜單盤帳,都發現要少百十元錢,差不多半個月以來,天天如此。賈二狗覺得特別奇怪,就把嫌疑對象鎖定在一個外地口音的六十多歲的老頭身上。這個老頭衣服寒酸,卻一日三頓都在仙狗報恩飯莊包間裡用餐,午飯和晚飯還要喝上一瓶好酒。賈二狗在老頭結帳時暗暗數了數仙狗收到的鈔票,果然每次只有1張1元的鈔票,有時甚至沒有鈔票。賈二狗氣得牙根發癢,不過他沒有當場揭穿,因為他特別奇怪,這位仙狗何等聰明,從未出過差錯,他想徹底弄清老頭是用什麼方法騙過仙狗的?他又暗中仔細觀察了幾次,覺得事情更怪了,老頭並沒有使什麼障眼法,也沒有拿出什麼藥粉來迷惑仙狗,他竟然是正大光明地把錢放進仙狗的收款筐裡去的,可這位聰明的仙狗,不管老頭給不給錢,它都尾巴下垂,動動鼻子,「嗚——嗚——」叫著,低頭哈腰,高高興興地恭送這個老頭走出門去。
    這天傍晚,老頭又吃燒雞又喝好酒,酒足飯飽之後,只掏出了1張1元錢的鈔票放到了仙狗的收款筐裡。賈二狗再也忍不住了,就急步上前抓住了老頭的手說:「老大爺,你這麼大年紀了,還好意思來幹這種事?你如果不老實交待實情,我就把你立即送到派出所去!」這一下可把老頭嚇壞了,便吞吞吐吐地把真話說了出來。
    原來,這個老頭是個訓狗行家,這隻仙狗就是老頭費盡心思訓練出來的。不過老頭雖有訓狗絕技,卻從小遊手好閒,又特別喜歡喝酒,常常一醉就是三四天,這隻狗跟著他經常挨餓。幾個月之前,老頭帶著這隻狗流浪到了這個省城,喝得酩酊大醉,在立交橋洞裡睡了三天兩夜,醒來時發現自己躺在民政局的救助站裡,狗也不見了。估計是狗餓急了跑出來去找吃的東西,回來後找不到老頭,就不知道到什麼地方流浪去了。
    過了好久,老頭聽人議論,在電視上看到董家鎮的仙狗報恩飯莊有個會算帳收錢的仙狗,猜測可能就是自己丟失的那隻狗,於是就尋找到了這個飯莊。他裝作前來吃飯,想把仙狗暗暗引走。沒想到仙狗已經對穆小玲感恩報恩,難解難分,再也引不走了,老頭只好罷休。老頭吃完飯,發現錢不夠,只好硬著頭皮把幾張1元票放在仙狗的收款筐裡,慶幸的是仙狗默不做聲,飯莊老闆也不檢查收款筐裡的錢。老頭見找到了一個蹭吃蹭喝的好地方,高興壞了,於是就天天過來大吃大喝。
    賈二狗聽完這番話,心裡很受感動,非常感慨地說:「這隻狗知恩報恩,還念著你以前的舊情哩。」此時的仙狗也來到了賈二狗的面前,跪伏在地,汪汪汪地叫著為老頭求情。賈二狗流淚了,從保險箱裡拿出了一萬元錢送到了老頭的手裡。老頭走了,仙狗卻留了下來。
    這天晚上,穆小玲幸災樂禍地告訴賈二狗,甄彩鳳的早餐店也被她排擠得快要關門大吉了,這才解了她的心頭大恨。賈二狗聽了,卻沒有了往日的那股解恨勁兒,沉思了好久,把仙狗與老頭的關係講給穆小玲聽,淚流滿面地央求穆小玲說:「古人云:『犬之報恩,甚於人,人不知恩,豈如犬乎!』雖然大哥對我有許多不對的地方,但我畢竟是他帶大的,一隻狗還知道知恩報恩,我難道連一隻狗也不如嗎?」穆小玲心疼地替丈夫擦乾了淚水說:「畢竟他是你的親哥哥,我們以後不賣早餐了,全力幫助他開好早餐店。」
    當天晚上,賈二狗走進了哥哥的店門,弟兄倆一直談到了天明。
    一個月過後,嫂嫂甄彩鳳手提著重禮,走進飯莊表面是看望兩個侄兒,實際是給弟妹穆小玲賠禮道歉。妯娌倆談笑風生,握手言和。賈二狗看哥哥敬嫂嫂,相逢一笑泯恩仇,以前之事也一筆勾銷了。
    三個月過後,賈二狗的一個兒子過繼給賈大狗當了親兒子,哥哥一家三口,弟弟一家三口,合起來六口人照了一張全家福,仙狗站在了六口人的最前頭。
    仙狗知恩報恩,為他們做出了光輝的榜樣,榜樣的力量是無窮的。他們全家能夠和睦相處,仙狗立了大功。他們感激仙狗,把仙狗當成了老人一樣來天天敬奉。

同类文章
鬼火鳴冤

鬼火鳴冤

    清嘉慶年間建安縣靠山莊有個叫張發的人,生得高大又性情暴躁。這年初冬的一天,張發與一個叫王全的人發生口角,三兩個回合便把王全打倒在地,王全當場氣絕身亡。在場的人急忙報告了地保,地保將張發綁縛命人看管。當時天色已晚,地保又派了兩名鄉丁看守屍體.然後親自去縣衙報案。    第二天上午,知縣

懶鬼告狀

    魯西南某地有個叫張三的懶人,冬怕雪夏怕熱,秋有蚊蟲春太溼。讓他出門幹活,他就從額角頭一直疼到腳趾頭。說來也難怪,張三的父母中年得子,溺愛嬌寵,寵得兒子三歲懶學坐,五歲懶學走,到如今只曉得飯來張口,衣來伸手。    日月如梭,轉眼張三在父母的羽翼下長到了二十五歲,而張三的父母終年勞累,

聊齋故事:義母

    新昌縣有個向陽村,村裡住著一對母子,兒子名叫劉廣,母親姓覃。    這天天才亮,十三歲的劉廣還在睡覺,母親覃氏就把他叫了起來,塞了把柴刀給劉廣,說是已經替劉廣在學堂請好假了,讓他去山上砍柴。    劉廣揉了揉眼睛,奇怪道:「我前兩天才去砍了柴,家裡就沒有柴燒了嗎?」    「只怕過幾天要下雨

聊齋故事:夢奸

    馬三是新橋村才上任的更夫。    開始馬三怎麼都不肯答應做更夫。    村長好話都說盡了,還答應每個月多給馬三兩百個銅板,馬三才勉強答應了下來。    馬三二十歲,爹娘都去世了,還沒娶媳婦,膽子非常大,經常半夜到有錢人家的墳頭去偷祭品吃,可以說是最適合做更夫的人。    馬三不肯做更夫,是因

時醫

    清雍正年間,浙江嘉興有一個叫魏江的大夫,平日走街串巷四處行醫,醫術也還馬馬虎虎說得過去,象頭痛風寒之類的小病吃了他的藥時而頗有靈驗,不僅如此,他在家中還開有一個藥房,如此看病抓藥都很方便。當時嘉興府的知府有一個芳齡十二的寶貝女兒,偶因受涼染了風寒,請了幾個大夫都不見效。因為府上有個小

民間山野怪談之水精

    據唐《傳奇》記載,唐德宗貞元年間,有個叫周邯的士子,他生性豪放豁達,交友甚廣。    一日,周邯見一彝人牽著一個十四五歲的少年在集市上販賣,便上前詢問。彝人說少年水性極佳,踏浪而行如履平地,潛入水中一天都不用浮出換氣,四川的河流、湖泊、深潭都被他潛了個遍,只因父母雙亡,家貧如洗,這才

民間山野怪談之半邊塔

    相傳,坐落在江西東北部的尚和村,原本是豐饒的魚米之鄉,可到了萬曆年間,卻頻生怪事,一到晚上,村子就被愁雲慘霧籠罩,時常妖風四起,飛沙走石,動不動就有百姓和過往客商神秘失蹤。    一時流言四起,民生凋敝。裡長看在眼裡,急在心頭,請官府來調查,也調查不出什麼結果,一時不知如何是好。  

民間志怪故事之雞異

    故事發生在清朝光緒年間。    江西的一個地方發生了一場特大瘟疫,有一個村莊中的人口死去大半,活著的人跑得動的都逃命去了。嶽老漢一家祖孫三代12口人死去10口,僅剩下嶽老漢和一個8歲大的孫女小玉。嶽老漢已經一大把年紀了,經不起折騰,就和孫女小玉留在村裡住了下來。昔日一個人口鼎盛的大村

三連墳

    天門和京山交界的地方,有個灣子叫三連墳灣。在灣子的東頭,有座三個墳包連在一起的墳墓。每年的清明,全灣的人都要到這座三連墳前燒紙拜祭,據說這個習俗在當地已延續了好幾十年。關於三連墳的來歷,在那一帶曾流傳著一個悲壯的故事。    20世紀20年代,竟陵龐家灣有個姓龐的漢子,是遠近聞名的殺

奪命翡翠壺

    陳州有個鐵匠叫徐鐵崖,這年他突染重病,自知生命將盡,這天,他便把兒子徐小茂叫到床前,指著床頭,顫巍巍地說:「酒罈下有個木匣,把它取出來。」徐小茂很納悶,他長到30歲,還是第一次聽說酒罈下面藏有東西。他疑惑著拿來一把鐵鏟,移開酒罈,開始挖掘起來。挖了一會兒,徐小茂就愣住了,只見一塊紅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