具有發光功能的音響裝置的製作方法
2024-03-30 00:32:05 1

本實用新型涉及一音響裝置,尤其涉及一具有發光功能的音響裝置。
背景技術:
筒燈目前被廣泛應用於人們的生活中,其得以被嵌入安裝於吊頂等安裝面,以增強美觀性及減少安裝空間,隨著人們生活水平的不斷提高,人們對精神享受隨之增加,人們對音效的追求也隨之增加。音響裝置不僅僅被應用於教學、娛樂、會議等環境,人們在日常生活中,都會選擇將音響裝置安裝於住所等地點。但是過多的裝置將影響裝修布局的整體美觀度,目前市面上已經出現將音響裝置與筒燈兩者相結合的產品。
但是傳統技術中,所述音響裝置被設於照明裝置的後部及照明裝置上散熱件的中部,這樣導致音腔的前腔過長,影響音響裝置的自然音效。另一方面,由於照明裝置在使用過程中將產生大量熱量,這些熱量無法通過散熱件被傳導出去,這樣會對設於散熱件後面的音響裝置造成損壞。
另一種傳統技術中,音響裝置包括喇叭主體、T鐵、磁芯、盆架和振膜,喇叭主體的中部具有貫穿振膜、盆架、磁芯和T鐵的穿孔,照明裝置包括支架、電路板、電源線及多個LED燈,支架上的承託盤位于振膜的上方,承託盤上具有多個固定柱,每個固定柱內設有內螺紋,電路板上開有與固定柱相對應的固定孔,LED燈分布設於電路板邊緣,電源線電聯於LED燈。這種設計結構,其中間構件會大面積阻擋音效,導致音響效果差,同時固定元件不具備散熱功能,將對整體的照明裝置造成損壞。
技術實現要素:
本實用新型的一目的在於提供一具有發光功能的音響裝置,一發光部件被安裝於一發聲部件,所述發光部件以及所述發聲部件被設於同一音腔內,所述音響裝置具有良好的音響功能及發光功能。
本實用新型的另一目的在於提供一具有發光功能的音響裝置,所述發聲部件位於所述發光部件及一散熱裝置中間,使得所述音響裝置的整體結構緊湊,得以 確保所述發光部件的發光效率同時所述發光部件不影響所述發聲部件的音效。
本實用新型的另一目的在於提供一具有發光功能的音響裝置,所述發光部件錐形的設計結構進一步確保所述發聲部件與所述發光部件的結構更為緊湊。
本實用新型的另一目的在於提供一具有發光功能的音響裝置,所述音響裝置進一步包括一筒罩部,所述筒罩部形成一聲腔,一組倒相孔被設於所述筒罩部的內壁,所述倒相孔得以增強所述發聲部件的音效。
本實用新型的另一目的在於提供一具有發光功能的音響裝置,所述發聲部件進一步包括一音頻調整部,所述音頻調整部得以增強所述發聲部件的音效。
本實用新型的另一目的在於提供一具有發光功能的音響裝置,所述散熱裝置包括一散熱件,所述散熱件被設於所述發聲部件的一T鐵的中部,所述散熱件得以將所述發光部件工作過程中產生的熱量進行散熱過程,以提高所述發光部件的工作效率及使用壽命。
本實用新型的另一目的在於提供一具有發光功能的音響裝置,所述散熱件進一步包括一導熱件,所述導熱件被設於所述T鐵的一安裝腔,所述散熱件連接於所述導熱件,以增強所述散熱裝置的導熱性。
本實用新型的另一目的在於提供一具有發光功能的音響裝置,所述散熱件被設於所述安裝腔內,以提高所述音響裝置的結構緊湊性。
本實用新型的另一目的在於提供一具有發光功能的音響裝置,所述散熱件與所述T鐵為一體的設計結構,使得所述音響裝置結構更緊湊,具有良好的音效。
本實用新型的另一目的在於提供一具有發光功能的音響裝置,所述筒罩部得以根據需求被設計成直筒型或P字型結構,以滿足生產或使用需求。
本實用新型的另一目的在於提供一具有發光功能的音響裝置,一光學元件包括一透鏡,所述發光件被設置於所述透鏡,所述透鏡對所述發光件產生的光源具有聚光及導光作用。
本實用新型的另一目的在於提供一具有發光功能的音響裝置,所述光學元件包括一反光杯,所述發光件被設置於所述反光杯,所述反光杯對所述發光件產生的光源具有聚光及導光作用。
本實用新型的另一目的在於提供一具有發光功能的音響裝置,所述光學元件包括一透鏡以及一聚光罩,所述透鏡被設置於所述發光件,所述聚光罩連接於所 述透鏡,所述透鏡位於所述發光件與所述聚光罩之間,所述聚光罩呈一喇叭狀結構,使得所述聚光罩對所述發光件產生的光源具有防眩效果。
為實現上述目的的一種或多種,一具有發光功能的音響裝置包括一發聲部件;和一發光部件,所述發光部件被設置於所述發聲部件,所述發光部件位於所述發聲部件的中部,所述發聲部件得以產生音效,所述發光部件得以在導電狀態下處於發光狀態,使得所述音響裝置具有音響功能及發光功能。
在一個優選實施例中,所述發聲部件包括一T鐵,一音圈,一磁鐵,一彈波以及一盆架,所述音圈以及所述磁鐵分別被設置於所述T鐵,所述盆架連接於所述T鐵,所述彈波被設置於所述盆架,所述彈波與所述磁鐵間具有一定預設間隙,所述音圈得以接收音頻電流信號,並與所述磁鐵及所述彈波相互反饋,產生音效
在一個優選實施例中,中所述發光部件被設置於所述T鐵,並位於所述發聲部件的中部,所述發光部件得以在導電狀態下發光,所述發光部件不會影響所述發聲部件的音效傳播。
在一個優選實施例中,所述音響裝置包括一散熱裝置,所述發光部件被設於所述散熱裝置,並位於所述發聲部件的中部,所述發光部件得以在導電狀態下發光,所述發光部件產生的熱量通過所述散熱裝置進行傳導散熱,使得所述發光部件以及所述散熱裝置與所述發聲部件的連接結構,不會影響所述發聲部件的音效傳播。
在一個優選實施例中,所述音頻調整部包括一折環,所述折環被設置於所述盆架。
在一個優選實施例中,所述音頻調整部包括一防震元件,所述防震元件被設置於所述盆架,以用於減弱所述盆架的震動及密封聲腔,進而提高所述發聲部件的音效。
在一個優選實施例中,所述發聲部件進一步包括一音頻調整部,所述音頻調整部包括一錐盆以及一華司,所述錐盆被設置於所述盆架,所述華司被設置於所述磁鐵的下方,所述錐盆及所述華司得以提高音效。
在一個優選實施例中,其中所述發光部件包括一發光件及一光學元件,所述發光件及所述光學元件分別被設置於所述T鐵的中部,並且所述發光件被設置於所述光學元件,所述光學元件對所述發光件產生的光源具有聚光作用。
在一個優選實施例中,所述散熱裝置包括一散熱件,所述散熱件包括一散熱體以及一組散熱片,所述散熱體被設置於所述T鐵,各所述散熱片被輻射狀地設置於所述散熱體,各所述散熱片之間具有一定預設間隙。
在一個優選實施例中,所述散熱裝置包括一導熱柱,所述T鐵包括一端部以及一延伸部,所述延伸部具有一安裝腔,所述導熱柱被設置於所述安裝腔內,所述發光件產生的熱量通過所述導熱柱傳遞到所述散熱件進行散熱。
在一個優選實施例中,所述散熱件被設置於所述安裝腔內,使得所述散熱件與所述發聲部件的連接結構更緊湊。
在一個優選實施例中,所述音響裝置進一步包括一筒罩部,所述筒罩部包括一殼體以及一組倒相孔,所述殼體具有一收納腔,各所述倒相孔被設置於所述收納腔內,所述筒罩部得以為所述發聲部件提供一聲腔。
在一個優選實施例中,所述筒罩部包括一鎖止件,所述殼體具有一開孔,所述端部具有一安裝孔,所述散熱體具有一穿孔,所述鎖止件通過所述開孔及所述穿孔,連接於所述安裝孔,使得所述殼體與所述發聲部件連接。
在一個優選實施例中,所述殼體呈一直筒型結構,使得所述發聲部件具有一良好的聲腔。
在一個優選實施例中,所述殼體呈一P字型結構,所述P字型殼體具有一延伸腔,以增大所述發聲部件的聲腔。
在一個優選實施例中,所述光學元件包括一透鏡,所述發光件被設置於所述透鏡,所述透鏡對所述發光件產生的光源具有聚光及導光作用。
在一個優選實施例中,所述光學元件包括一反光杯,所述發光件被設置於所述反光杯,所述反光杯對所述發光件產生的光源具有聚光及導光作用。
在一個優選實施例中,所述光學元件包括一透鏡以及一聚光罩,所述透鏡被設置於所述發光件,所述聚光罩連接於所述透鏡,所述透鏡位於所述發光件與所述聚光罩之間,所述聚光罩呈一喇叭狀結構,使得所述聚光罩對所述發光件產生的光源具有防眩效果。
附圖說明
圖1和圖2是現有技術的具有發光功能的音響裝置示意圖。
圖3是根據本實用新型的優選實施例的音響裝置整體剖視圖。
圖4是根據本實用新型的優選實施例的音響裝置整體爆炸圖。
圖5A是根據本實用新型的一變形實施例的示意圖。
圖5B是根據本實用新型的另一變形實施例的示意圖。
圖6A是本實用新型中筒罩部的剖視圖。
圖6B是本實用新型中筒罩部變形實施例的剖視圖。
圖7是本實用新型中發聲部件聲音傳播方向的示意圖。
圖8A是本實用新型中透鏡安裝於音響裝置的整體示意圖。
圖8B是本實用新型中透鏡安裝於音響裝置的整體剖視圖。
具體實施方式
以下描述用於揭露本實用新型以使本領域技術人員能夠實現本實用新型。以下描述中的優選實施例只作為舉例,本領域技術人員可以想到其他顯而易見的變型。在以下描述中界定的本實用新型的基本原理可以應用於其他實施方案、變形方案、改進方案、等同方案以及沒有背離本實用新型的精神和範圍的其他技術方案。
本實用新型的一具有發光功能的音響裝置1得以被安裝於家庭住所、會議室、辦公區域等各種使用場合,所述音響裝置1得以接收音頻電流信號,進而進行音效播放,同時所述音響裝置1得以根據需求處於發光的工作狀態,以用於照明等需求。所述音響裝置1在發光狀態下,同時其具有良好的音效,發光功能與音響功能之間相互不會干擾影響。
如圖3到圖7所示,所述音響裝置1包括一發聲部件10,一發光部件20以及一散熱裝置30,所述發光部件20以及所述散熱裝置30分別被設於所述發聲部件10,即所述發光部件10位於所述發聲部件20的中部,所述發聲部件10位於所述發光部件20以及所述散熱裝置30的中間。所述發聲部件10,所述發光部件20以及所述散熱裝置30三者之間的結構連接緊湊,使得所述音響裝置1具有良好的音效。所述發光部件20與所述發聲部件10的連接結構不會對所述發聲部件10造成音效的損壞,同時所述散熱裝置30對所述發光部件20具有良好的導熱性,使得所述發光部件20得以處於最佳的發光工作狀態。本實用新型中的 所述音響裝置區別於現有技術特徵具有顯著的改進,如圖1所示的現有技術中,所述發聲部件10P被設於所述發光部件20P的後部及所述散熱裝置30P的中部,這樣導致音腔的前腔過長,影響所述音響裝置的自然音效。另一方面,由於述發光部件20P在使用過程中將產生大量熱量,如果熱量無法得到散熱的話,將造成所述音響裝置的損壞。如圖2所示的另一種傳統技術中,發聲部件10P包括喇叭主體、T鐵、磁芯、盆架和振膜,喇叭主體的中部具有貫穿振膜、盆架、磁芯和T鐵的穿孔,發光部件20包括支架、電路板、電源線及多個LED燈,支架上的承託盤位于振膜的上方,承託盤上具有多個固定柱,每個固定柱內設有內螺紋,電路板上開有與固定柱相對應的固定孔,LED燈分布設於電路板邊緣,電源線電聯於LED燈。但是這種設計結構,中間構件會大面積阻擋音效,導致音響效果差,同時固定元件不具備散熱功能,將對整體的照明裝置造成損壞。
所述發聲部件10包括一T鐵11、一音圈12、一磁鐵13、一彈波14以及一盆架15,所述磁鐵13、所述音圈12以及所述盆架15分別被設於所述T鐵11,同時所述彈波14被設於所述盆架15。其中所述發聲部件10的發聲原理為所述音圈12接收到音頻電流信號時,所述音圈12在電流的作用下產生一交變磁場,同時所述磁鐵13同樣產生一個所述音圈12產的交變磁場的大小與方向一致。由於所述音圈12產生的磁場大小與方向隨音頻電流的變化而變化,這樣兩個磁場相互作用,使得所述音圈12作垂直於所述音圈12電流方向的運動,而且由於所述音圈12與所述彈波14相連接,從而所述音圈12帶動所述彈波14振動,進而所述彈波14振動空氣的振動面發聲音響。
其中所述T鐵11具有一端部111以及一延伸部112,所述延伸部112從所述端部111的底面向下延伸,形成一T字型結構。其中所述端部111呈一圓形結構,所述延伸部112為圓柱形結構。所述磁鐵13被設於所述延伸部112,所述磁鐵13為可貫穿的中空管狀結構,使得所述磁鐵13得以被嵌入設於所述T鐵11。所述音圈12被設於所述磁鐵13與所述延伸部112之間,所述音圈12得以接收音頻電流信號。其中音頻信號得以通過有線及無線方式進行傳輸,所述有線的傳輸方式為所述音圈12電聯於一音頻電線,所述音頻信號通過所述音頻電線將電流傳輸於所述音圈12,使得所述音圈12處於工作狀態,進而使得所述發聲部件10處於發聲狀態;所述無線的傳輸方式為所述音圈12具有一無線信號接收模塊,所述無線信號接收模塊得以通過無線的方式接收音頻信號,進而使得所述音圈 12處於工作狀態。所述盆架15起到一支撐作用,所述彈波14設於所述盆架15,其中所述彈波14相對於所述磁鐵13及所述音圈12,所述音圈12帶動所述彈波14振動,進而所述彈波14振動空氣的振動面發聲音響。
值得一提的是,所述發生部件10進一步包括一音頻調整部17,所述音頻調整部17被設於所述T鐵11,所述音頻調整部17得以調節所述音圈12的音頻信號,使得所述發生部件10產生的音效更加良好。所述音頻調整部17包括一錐盆171,所述錐盆171被設於所述盆架15內,所述彈波14設於所述錐盆171。其中所述錐盆171呈一倒錐形結構,所述音圈12及所述彈波14相互配合產生的聲波通過所述錐盆171後得以提高音效的輻射效率,從而擴展低頻響應的範圍。
其中,所述音頻調整部17進一步包括一華司172,所述華司172被設於所述延伸部112,並所述華司172位於所述磁鐵13的下方。所述華司172的作用就是導磁,所述華司172與所述延伸部112形成磁間隙,為所述音圈12運動提供均勻磁場,提高所述發聲部件10的靈敏度及降低音效失真。
其中所述音頻調整部17包括一折環173,所述折環173被設於所述盆架15及所述錐盆171,所述折環173具有一定柔性,使得所述錐盆171進行前後運動;同時所述折環173得以對所述音圈12進行定位作用,使得所述音圈12始終位於所述磁隙的中央。
所述音頻調整部17進一步包括一防震元件174,所述防震元件174被設於所述盆架15,所述彈波14在震動過程將帶動所述盆架15趨于震動,所述防震元件174得以減少所述盆架15的震動,避免由於所述盆架15的震動頻率而影響所述發聲部件20的音效。另一方面所述防震元件174具有密封聲腔的作用,所述防震元件174同時得以增強所述發聲部件20的音效。
所述發光部件20包括一發光件21以及一光學元件22,所述發光件21及所述光學元件22分別被設於所述T鐵11的中部。即所述發光件21被設於所述延伸部112的底端,並且所述發光件21位於所述光學元件22內,所述光學元件22對所述發光件21產生的光源具有一定聚光作用,使得所述發光部件20的發光效果最佳。優選地,所述發光件21為一傳統的發光光源,如燈泡等發光元件;同時目前被廣泛應用的所述發光件21為LED光源,所述LED光源由於其具有良好的使用特性,使得被越來越廣泛地應用。所述LED光源處於發光狀態時,將產生大量的熱量,熱量將被所述散熱裝置30傳導散熱,使得所述LED光源處 於穩定的工作溫度,避免所述LED光源由於長時間處於高溫狀態而被損壞。
其中所述光學元件22包括一透鏡221,所述透鏡221設於所述發光件21,所述透鏡221對所述發光件21產生的光源具有光源的聚光及導光作用,具有一定預設光束角度的重點照明效果;同時使得所述發光件21發射的光源的光色均勻自然、光斑過渡自然、無雜色等優點。
所述光學元件22包括一反光杯222,所述發光件21被設於所述反光杯222內,所述反光杯得以對所述發光件21產生的光源進行聚光及導光作用。
如圖8A和8B所示的另一種實施例,所述光學元件22包括一透鏡221以及一聚光罩223,所述透鏡221被嵌入安裝於發光部件20內,所述聚光罩223連接於所述透鏡221,並所述透鏡221位於所述聚光罩223與所述發光件21之間。所述發光件21在通電狀態下發射的光源先經過所述透鏡221的聚光導光作用後再通過所述聚光罩223傳射到外部空間。值得一提的是,所述聚光罩223呈一喇叭狀結構,喇叭狀結構所述聚光罩223使得所述發光部件20在配光上起到良好的防眩效果。
其中所述散熱裝置30包括一散熱件31,所述散熱件31被設於所述T鐵11,在一個優選實施例中,所述散熱件31位於所述端部111的上方,所述散熱件31得以將所述發光部件20產生的熱量進行傳導散熱。所述散熱件31包括一散熱體311以及一組散熱片312,各所述散熱片312呈輻射狀地被設於所述散熱體311,各所述散熱片312之間具有一定預設間隙,使得熱量得以通過所述散熱片312被傳導出去。優選地,所述散熱件31為鋁材料製成,使其具有良好的導熱性。
所述散熱裝置30進一步包括一導熱柱32,所述延伸部112具有一安裝腔1122,所述導熱柱32被嵌入安裝於所述安裝腔1122內,所述導熱柱32連接於所述散熱件31,即所述導熱住32的一端連接於所述發光件21,另一端連接於所述散熱件31。所述發光件21處於發光狀態時產生的熱量得以通過所述導熱柱32被傳導於所述散熱件31,進而形成散熱作用。
所述音響裝置1進一步包括一筒罩部40,所述筒罩部40具有一收納腔400,所述發聲部件10,所述發光部件20以及所述散熱裝置30分別被設於所述收納腔400,其中所述收納腔400具有回音聲腔的功能,使得所述發聲部件10產生的音效具有一聲腔,增強所述發聲部件10的音效。
所述筒罩部40包括一殼體41以及一組倒相孔42,各所述倒相孔42分別被 設於所述殼體41內的所述收納腔400的兩側。所述發聲部件20處於發聲工作狀態時,除了相外輻射聲波外,部分聲波向著所述收納腔400內輻射,如果不利用這部分聲波,將會影響所述發聲部件10的音效,所述倒相孔42得以解決這一問題,將向內輻射的聲波相位進行處理,起到增強音效的作用。
所述筒罩部40包括一鎖止件43,所述殼體41具有一開孔411,所述端部111具有一安裝孔1121,所述散熱體311具有一穿孔3110,所述鎖止件43通過所述開孔411及所述穿孔3110,並插入連接於所述安裝孔1121,使得所述筒罩部40與所述發聲部件10相連接,使得所述音響裝置1的各部件形成一統一的整體結構,便於用戶使用安裝。
如圖5A所示的一變形實施例中,所述散熱件31被嵌入安裝於所述安裝腔1122內,所述散熱件31直接連接於所述發光件21,以用於進行散熱作用。換而言之,所述散熱片312連接於所述散熱體311後,所述散熱件31的大小正好相匹配於所述安裝腔1122。所述散熱件31嵌入安裝於所述T鐵11,得以減小所述發生部件10與所述散熱裝置30的結構,使得所述音響裝置1的結構更緊湊,進而提高所述音響裝置1的音效。
如圖5B所示的一變形實施例中,所述散熱件31與所述T鐵11為一體的設計結構,便於安裝過程,使得所述音響裝置1的使用更便捷。同時得以減少所述鎖止件43以及所述導熱柱32,減少元件的組裝過程。
值得一提的是,如圖6A和6B所示,所述殼體41分別得以呈直筒型以及P字型。當所述殼體41呈一直筒型時,所述倒相孔42分別被設於所述收納腔400的內壁的兩側,所述倒相孔42的長度分別於所述殼體41的內壁高度相同。當所述殼體41呈一P字型結構時,所述殼體41具有一延伸腔410,所述延伸腔410得以增強所述發聲部件10的回聲效果,增大其回聲腔。其中所述殼體41內的一側所述倒相孔42的高度與所述殼體41的內壁高度一致,另一側的高度從所述殼體41的底端到所述延伸腔410的高度,便於所述倒相孔42具有最佳效果。
本領域的技術人員應理解,上述描述及附圖中所示的本實用新型的實施例只作為舉例而並不限制本實用新型。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已經完整並有效地實現。本實用新型的功能及結構原理已在實施例中展示和說明,在沒有背離所述原理下,本實用新型的實施方式可以有任何變形或修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