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吸痰連接管的固定裝置製造方法
2024-03-26 13:58:05
一種吸痰連接管的固定裝置製造方法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公開了一種吸痰連接管的固定裝置,包含一次性無菌試管和試管架,該一次性無菌試管設於該試管架內,該試管架包含水平平行設置的上定位圈和下定位圈,至少一個側杆連接上定位圈和下定位圈並使上定位圈和下定位圈的兩圓心在同一垂直縱軸上,在上定位圈上還設有上固定環和上固定鉤,在上固定環上設有第一皮筋。本實用新型所提供的吸痰連接管的固定裝置能起到放置吸痰連接管、並進一步將其固定至外部設施上的作用,且特別適合於和醫院內病床床架、治療車或其他帶有柱狀部件的設施配合使用,方便醫院內臨床操作、並可減少吸痰護理過程中發生院內感染的情況。
【專利說明】—種吸痰連接管的固定裝置
【技術領域】
[0001]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醫療器械,特別涉及一種用於吸痰護理中放置和固定吸痰連接管的裝置。
【背景技術】
[0002]醫療護理中的吸痰,是指經口腔,鼻腔,人工氣道(氣管切開術)將呼吸道的分泌物吸出,以保持病患呼吸道通暢,預防吸入性肺炎,肺不張,窒息等併發症的一種方法。常用於昏迷的病人、痰液特別多有窒息可能的病人以及需氣管內給藥、注入造影劑或稀釋痰液的病人。
[0003]痰液是氣管、支氣管和肺泡所產生的分泌物。正常情況下,此種分泌物甚少,呼吸道黏膜受刺激時,分泌物增多,痰液也增多。但在病理情況下,如肺部具有炎症或腫瘤時,痰液量會增多,且痰液主要由分泌物和炎性滲出物所組成,且呈不透明並有性狀改變,病理情況下的痰液中常會含有寄生蟲卵和致病菌,具有感染性。
[0004]吸痰是醫院在危重症患者急救治療中常用的手段,目前臨床上使用的吸痰裝置已日趨簡便,主要包括吸痰瓶、吸痰連接管及其他一些輔助部件。但在現有的吸痰裝置,吸痰連接管均沒有專用的固定裝置,在臨床使用過程中,常被隨意放置或者包裹固定在患者病床旁,操作不便、容易汙染管口。且如果患者的痰液帶菌,則吸痰連接管的管口可能會汙染周邊環境,造成院內感染,既不利於患者的恢復,也對醫療環境不利、影響醫療護理人員的健康。
實用新型內容
[0005]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在於提供一種吸痰連接管的固定裝置,能起到放置吸痰連接管、並固定至外部設施上的作用,由此可減少醫院吸痰護理過程中發生汙染與感染的可能性。
[0006]為解決上述技術問題,本實用新型提供了一種吸痰連接管的固定裝置,包含一次性無菌試管和試管架,該一次性無菌試管設於該試管架內。該試管架包含水平平行設置的上定位圈和下定位圈,至少一個側杆連接上定位圈和下定位圈並使上定位圈和下定位圈的兩圓心在同一垂直縱軸上,在上定位圈上還設有上固定環和上固定鉤,在上固定環上設有第一皮筋。
[0007]本實用新型的吸痰連接管的固定裝置,針對於現有的吸痰護理過程中吸痰連接管被隨意放置的現狀,設置了一個專門用於放置吸痰連接管、並可進一步將其固定至醫院病房設施上的裝置。具體來說,本實用新型所提供的吸痰連接管的固定裝置包含一個設有一次性無菌試管的試管架,將吸痰裝置的吸痰連接管存放到該一次性無菌試管內,再將該試管架固定到醫院內的床架、治療車或者其他帶有柱狀部件的設施上。本實用新型採用「捆綁型」的固定方式將該試管架固定到外部設施上,具體來說,在試管架的上定位圈的基礎上設置了上固定環和上固定鉤,在上固定環中設第一皮筋,臨床使用時將第一皮筋繞過外部設施後以第一固定鉤鉤住,達到將試管架捆綁固定到外部設施上的目的。其中所使用的皮筋有一定的彈性,可隨意調節長度,因此能使用在不同型號的外部設施上,使用便捷。臨床使用過程中,如試管發生汙染則可隨時更換。本實用新型為吸痰連接管設置了一個專門的、可靠的存放裝置,方便臨床使用、減少了院內感染的可能性。
[0008]進一步地,本實用新型的吸痰連接管的固定裝置中,在下定位圈上還設有下固定環和下固定鉤,在下固定環上設有第二皮筋。在將本實用新型的吸痰連接管的固定裝置固定到外部設施上時,雖然利用第一固定環、第一固定鉤及第一皮筋已能達到捆綁固定的目的,但為使捆綁固定的作用更可靠牢固、杜絕一次性無菌試管發生翻倒或掉落的情況,可進一步地在下定位圈上類似地設置下固定環和下固定鉤,在下固定環上設第二皮筋,通過上、下兩道皮筋的捆綁作用將試管架牢靠穩固地捆綁固定到外部設施上。
[0009]優選地,本實用新型的吸痰連接管的固定裝置中,側杆的個數為兩個,且相對於上定位圈和下定位圈的兩圓心所在的垂直縱軸呈對稱設置。雖然一個或一個以上連接上定位圈和下定位圈的側杆均能達到試管架對設於其內部的一次性無菌試管進行固定的目的,但本著兼顧試管架對試管固定的可靠性以及試管架用材的節約性原則,本實用新型中側杆的優選個數為兩個,且兩個側杆相對於上定位圈和下定位圈的兩圓心所在的垂直縱軸呈對稱設置。兩個側杆在兩側對稱位置對試管架內的一次性無菌試管進行固定,可達到更為穩固可靠的固定效果。
[0010]優選地,本實用新型的吸痰連接管的固定裝置中,上固定鉤和下固定鉤的鉤尖部位呈彎曲內扣的形狀。彎曲內扣形狀的鉤尖部位可確保上固定鉤和下固定鉤不會與病人、家屬或護理人員的衣物之間產生鉤拉牽扯,由此使該吸痰連接管的固定裝置更穩固,提高醫療設施的人性化和安全性。
[0011]優選地,本實用新型的吸痰連接管的固定裝置中,上定位圈的內徑為1.5cm?
1.8cm,下定位圈的內徑為1.2cm?1.5cm ;上定位圈與下定位圈的兩圓心之間的距離為4cm?10cm。本實用新型中的吸痰連接管的固定裝置中,試管架的作用是放置一次性無菌試管,若試管架尺寸太小,則無法放入一次性無菌試管;若試管架尺寸太大,則一次性無菌試管會在試管架中晃動甚至掉落。為使該一次性無菌試管在試管架中更好地固定、不發生晃動,試管架的尺寸大小需要與一次性無菌試管的尺寸配合,本實用新型的吸痰連接管的固定裝置的尺寸大小適合於一次性無菌試管的放置。
[0012]優選地,本實用新型的吸痰連接管的固定裝置中,試管架為不鏽鋼試管架,試管架與上固定環、上固定鉤、下固定環、下固定鉤和側杆之間分別為焊接連接。使用不鏽鋼材質製作試管架、並以焊接方式連接各結構部件,使本實用新型的吸痰連接管的固定裝置牢固耐用,不易發生生鏽、損壞,也方便清潔消毒。
【專利附圖】
【附圖說明】
[0013]圖1是第一實施方式的吸痰連接管的固定裝置的結構示意圖;
[0014]圖2是第二實施方式的吸痰連接管的固定裝置的結構示意圖;
[0015]圖3是將第二實施方式中的吸痰連接管的固定裝置固定到病房床架上的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0016]為使本實用新型的目的、技術方案和優點更加清楚,下面將結合附圖對本實用新型的各實施方式進行詳細的闡述。然而,本領域的普通技術人員可以理解,在本實用新型各實施方式中,為了使讀者更好地理解本申請而提出了許多技術細節。但是,即使沒有這些技術細節和基於以下各實施方式的種種變化和修改,也可以實現本申請各權利要求所要求保護的技術方案。
[0017]本實用新型的第一實施方式涉及一種吸痰連接管的固定裝置,其結構如附圖1所示。具體來說,該吸痰連接管的固定裝置包含試管架和一次性無菌試管1,其中,試管架為不鏽鋼材質製成,包含水平平行設置的上定位圈2和下定位圈3,上定位圈的內徑為1.6cm,下定位圈的內徑為1.3cm,上定位圈2與下定位圈3的兩圓心之間的距離為5cm,且兩圓心在同一垂直縱軸上;兩個側杆4連接上定位圈2和下定位圈3,且兩個側杆4相對於上定位圈2和下定位圈3的兩圓心所在的垂直縱軸呈對稱設置;一次性無菌試管I設於該試管架內,試管架經捆綁固定到醫院的固定設施上,捆綁結構具體來說包括:與上定位圈2連接的上固定環5和上固定鉤6,上固定鉤6的鉤尖部位為彎曲內扣的形狀,在上固定環5上設有第一皮筋7。此外,試管架和上固定環5、上固定鉤6以及側杆4之間分別以焊接連接。
[0018]本實施方式的吸痰連接管的固定裝置,在使用時,護理人員先拉動設於試管架的固定環5上的第一皮筋7,使第一皮筋7繞過床架,進而鉤到上固定鉤6上,然後將一次性無菌試管I放入到試管架中。在將試管架捆綁固定好之後,護理人員即可開始進行吸痰護理,在護理過程中,將吸痰連接管存放在一次性無菌試管I中。本實施方式中的試管架和其他結構部件均為不鏽鋼材質,以焊接方式連接,不易生鏽、損壞,且方便清潔消毒。在吸痰護理中,所使用的一次性無菌試管的外徑一般為1.5cm,高度一般為15cm,因此,本實施方式中的試管架的尺寸適於放置該一次性無菌試管I。由於本實施方式在上定位圈2和下定位圈3之間設置了兩個側杆4,且使兩個側杆4相對於上定位圈2和下定位圈3的兩圓心所在的垂直縱軸呈對稱設置,這兩個側杆4在對稱位置上對試管架內的一次性無菌試管I進行固定,使一次性無菌試管I不會發生從試管架中滑動或者掉落的情況。此外,本實施方式的吸痰連接管的固定裝置採用第一皮筋7捆綁固定,由於皮筋具有一定的彈性,可隨意調節長度,因此本實施方式的吸痰連接管的固定裝置能使用在不同型號的病床床架上。
[0019]本實用新型的第二實施方式涉及的吸痰連接管的固定裝置,結構如附圖2所示,第二實施方式在第一實施方式的基礎上,對捆綁型的固定部件進行了進一步的改進,具體來說,第二實施方式的吸痰連接管的固定裝置還包括:與下定位圈3連接的下固定環8和下固定鉤9,在下固定環8上設有第二皮筋10,附圖3為將本實施方式的吸痰連接管的固定裝置固定到病床床架上的示意圖。
[0020]從附圖2和附圖3中可以看到,第二實施方式的吸痰連接管的固定裝置,在下定位圈3上類似地設置了下固定環8、下固定鉤9和第二皮筋10,在吸痰連接管的固定裝置的實際使用過程中,同時以第一皮筋7和第二皮筋10 —起對試管架進行捆綁固定,形成上下兩道捆綁力。在第一實施方式中,雖然利用第一固定環5、第一固定鉤6及第一皮筋7已能達到基本的捆綁固定的目的,但只在試管架上部設置一道皮筋捆綁,其固定作用很有限,試管架下部由於沒有受到固定力,可能會發生晃動。與第一實施方式相比較,本實施方式對於試管架的上、下兩道皮筋捆綁的固定更為穩定,由此可減小試管架由於外力發生晃動或傾斜,避免試管架中的一次性無菌試管的內容物濺出試管、造成汙染或感染的情況。
[0021]本領域的普通技術人員可以理解,上述各實施方式是實現本實用新型的具體實施例,而在實際應用中,可以在形式上和細節上對其作各種改變,而不偏離本實用新型的精神和範圍。
【權利要求】
1.一種吸痰連接管的固定裝置,其特徵在於,包含一次性無菌試管(I)和試管架,所述一次性無菌試管(I)設於所述試管架內, 所述試管架包含水平平行設置的上定位圈(2)和下定位圈(3),至少一個側杆(4)連接所述上定位圈(2)和下定位圈(3)並使所述上定位圈(2)和下定位圈(3)的兩圓心在同一垂直縱軸上, 在所述上定位圈(2)上還設有上固定環(5)和上固定鉤¢),在所述上固定環(5)上設有第一皮筋(X)。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吸痰連接管的固定裝置,其特徵在於,在所述下定位圈(3)上還設有下固定環(8)和下固定鉤(9),在所述下固定環(8)上設有第二皮筋(10)。
3.根據權利要求1或2所述的吸痰連接管的固定裝置,其特徵在於,所述側杆(4)為兩個,且相對於所述上定位圈(2)和下定位圈(3)的兩圓心所在的垂直縱軸呈對稱設置。
4.根據權利要求3所述的吸痰連接管的固定裝置,其特徵在於,所述上固定鉤(6)和下固定鉤(9)的鉤尖部位呈彎曲內扣的形狀。
5.根據權利要求4所述的吸痰連接管的固定裝置,其特徵在於,所述上定位圈(2)的內徑為 1.5cm ?1.8cm。
6.根據權利要求4所述的吸痰連接管的固定裝置,其特徵在於,所述下定位圈(3)的內徑為 1.2cm ?1.5cm。
7.根據權利要求4所述的吸痰連接管的固定裝置,其特徵在於,所述上定位圈(2)與下定位圈(3)的兩圓心之間的距離為4cm?10cm。
8.根據權利要求5-7任一項所述的吸痰連接管的固定裝置,其特徵在於,所述試管架為不鏽鋼試管架。
9.根據權利要求8所述的吸痰連接管的固定裝置,其特徵在於,所述試管架與所述上固定環(5)、上固定鉤¢)、下固定環(8)、下固定鉤(9)和側杆(4)之間分別為焊接連接。
【文檔編號】A61M25/02GK203915733SQ201420306739
【公開日】2014年11月5日 申請日期:2014年6月10日 優先權日:2014年6月10日
【發明者】楊曉暉, 錢美伶 申請人:上海市同濟醫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