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關勇於擔當追趕超越發言稿精選
2023-12-11 17:26:12 1
人生是一種擔當,做好園林工作更是一種擔當。敢於擔當的人生,書寫著偉大,鐫刻著璀璨。小編收集了勇於擔當追趕超越發言稿,歡迎閱讀。
勇於擔當追趕超越發言稿一
尊敬的領導、各位同事:
大家好!我叫宋安紅,來自園林股。我演講的題目是《人人敢於擔當,共創綠色家園》。
責任是一種催人奮進的力量,是一種擔當的情懷。人生是一種擔當,做好園林工作更是一種擔當。敢於擔當的人生,書寫著偉大,鐫刻著璀璨。
溫家寶總理有言:「事不避難,勇於擔當。」有無擔當精神,是衡量一個人素質高低的重要標尺。作為一名普通職員,最根本的是把工作做好,為單位承擔自己應盡的責任。而這個責任,包含了兩層意思:分內的事情和分外的事情。敢擔當、會擔當的人,都會把分內事做到使人滿意,把分外事做到讓人驚喜;只有為使命而拼,為結果而戰,才能真正做到接受任務不走樣,完成任務不打折。為了讓我們單位擁有更多敢擔當,會擔當的職員,我們要從勤於擔當、嚴於擔當、善於擔當和精於擔當等方面做起。
國家黃藍戰略助的實施,黃河三角洲的開發,為我縣發展帶來了機遇,也為我縣園林事業帶來了發展與機遇。面對機遇與挑戰,去年我縣成功創建省級園林城市,我縣園林綠化水平有了很大的提升。但距國家園林城市標準還有很大差距。在以後的工作中,我們應該牢牢樹立「勇於擔當」的信念,破除怕擔風險、不敢作為的思想。
勇於擔當就要有應對挑戰的氣魄。青年毛澤東曾經寫下這樣的話:「河出**,因有太華抵抗而水力益增其奔猛;風回三峽,因有**為隔而風力益增其怒號」。面對我縣當前園林事業複雜而落後的形勢,我們就應該有「因為有阻力,所以更有動力」的激流勇進、奮力爭先的意志和氣魄,樹立一種敢抓敢管、敢作敢為、敢闖敢試的新狀態。
勇於擔當,就要在攻堅克難中砥礪品質、錘鍊作風。作為年輕幹部應具有充**的精力和體力,但在現實工作中,也存在個別年輕幹部工作上拈輕怕重,個人得失上斤斤計較,遇有棘手問題或出現失誤時,慣於推脫和撇清自己的現象。年輕幹部應勇於擔當,在艱苦和複雜環境中砥礪品質、錘鍊作風。要不怕苦累,不推不拖,積極幹、主動幹,敢於負責,不怕挫折,不怕承擔責任。要不斷培養責任意識和擔當意識,工作中不患得患失,要事事衝在前面、幹在前面,有功多讓,有過不推,處處發揮模範作用,以良好的精神面貌把園林綠化工作做精、做細、做實。從而樹立自我形象,贏得大家認可。
勤於擔當是一種習慣。許多人能獲得事業上的成功,就在於他們比別人多擔當了一些事。園林工作瑣碎而繁雜,在日常工作中要勇於擔當,敬業勤力,志存高遠,無私奉獻。敬業不是加班加點,敬業不是任勞任怨。敬業就是把自己的工作當作一種精神享受的人生體驗。愛崗敬業是人類社會最為普遍的奉獻精神,它看似平凡,實則偉大。在日常苗木移植過程中,園林工人通過學習總結,摸索出了去除樹冠、適度斷根、原地養護、同向移植等科學規範的操作流程,極大提高了苗木移植成活率,降低了成本。只有愛崗敬業的人,才會在自己的工作崗位上勤勤懇懇,不斷地鑽研學習,一絲不苟,精益求精,才有可能為社會為國家做出崇高而偉大的奉獻。
精於擔當是一種素質。平時不注重學習,一旦面對困難,有的人束手無策,無從下手;有的人臨陣磨槍,手忙腳亂;有的人患得患失,擔心失誤。因此,一個人僅專業化是不夠的,只有職業化的人才能飛在別人的前頭,讓人難以超越。結合當前城市綠化的需要,我們科室積極組織綠化工學習,並以身作則,極大提升了工作水平和自身素質。
對此,我們要大力提倡擔當的精神,然後提升、完善擔當的能力。克服自私自利,打小算盤,算小帳的不良傾向。以身作則,用實際行動,為了我縣園林事業的良好發展做出我們力所能及的力量。
勇於擔當追趕超越發言稿二
尊敬的各位領導、各位師傅:
大家好!
我是集輸大隊安棚轉油站站長***。
今天是20xx年5月12日,是河南油田採油一廠開展「我要安全」主題活動的第二階段;也是深入學習科學實踐發展觀的關鍵時期。大隊在這個時期舉辦「安全在我心中」演講會寓意深遠,意義重大。藉此,我也利用這次機會與各位共同學習,下面我演講的題目是:「安全是一種意識、更是一種責任」。
20xx年,一個風雨交加的夜晚,一名採油工在巡井時不幸觸電身亡,轉眼間我們就失去了一位好同事、好朋友。逝者以他們鮮活而短暫的生命向我們提出了警示:隱患險於明火,防範勝於救災,責任重於泰山!(風險管理世界網-安全員之家)
儘管生活中有不可避免的突發災難,未知遭遇常常讓我們膽戰心驚,手足無措,但研究表明,通過加強自我保護意識,提高自我保護能力,在災難和傷害降臨的初期,及時採取正確的措施,80%的傷害是可以避免的。。如果我們遵守條令條例,嚴格按照安全生產中的規章章制度進行操作,就可以100%的避免工作中的任何傷害。
安棚轉油站地處偏遠,點多面廣,是一個甲級防火一級防爆的重點要害單位。對於安全工作我們絲毫不敢放鬆,自本站成立以來,我們先後完善了各項操作規程和應急處理預案,多次進行HSE危害分析和七項技能培訓,甚至每周的技術課都要和危害分析結合起來講。即使如此,,在安全方面,我還是發現了幾種見怪不怪的現象,其一:心存僥倖現象。前不久,我和站上綜合班的幾個老師傅到集氣站恢復分離器流程,其中一位職工沒有戴安全帽,我就問他:「你怎麼不戴安全帽」,他說:「一會兒就幹完了,沒關係」。一些職工總有一種感覺,認為事故離自己很遠,對於一些血淋淋的安全事故不總結、不分析,更不當一回事。安全是一種意識,當事故來到你身邊的時候是沒有預約的,只有隨時隨地加強防範,才能有效的把事故拒之門外。
其二:按習慣辦事現象。李連五局長在安全會議上說了這麼一名話「習慣也是生產力」。我們有些職工不乏習慣,可缺少一種良好的具有安全意識的好習慣。沒有強烈的安全意識,事故就象懸在頭頂的利劍,隨時都可能要我們付出血淋淋的代價。工作中,類似於上述不戴安全帽的現象時有發生,只有良好的工作習慣,才能確保安全生產的實施;只有良好的工作習慣,才能確保個人不受傷害,企業不受損失;只有良好的工作習慣,才能有和諧平安快樂的家庭。
其三:缺乏安全責任感的現象。在保證自身安全的同時,我們還要學會對於工作中安全問題的觀察和認識,找出其內在的規律和共性,這不旦旦是一種意識,更是一種責任。
通過幾年的基層管理,我認為管理不能一味的靠監督、靠處罰,而要啟動職工的智慧,實現自主管理、自我安全。我們的職工都是願意學習、願意進步、願意安全工作的,而且自身素質都不低。他們安全意識不到位、安全知識缺乏、安全技能缺失、我們就要負起「老師」的責任,負起「基層管理者」的責任。
「我要安全」四個字拋地有聲,多一字則多,少一字則少。它不需要多麼華麗的語言來為其裝飾打扮,這表明了上級領導對於很抓安全落實的決心和信心。在安全方面,我們要有防患於未燃的意識,在工作中,更要勇於擔當起確保安全的責任和義務。
我的演講完了,謝謝大家!
更多相關文章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