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防霾複合口罩的製作方法
2023-12-12 11:52:22 4

本實用新型涉及醫療衛生用品技術領域,具體涉及一種防霾複合口罩。
背景技術:
根據現代研究表明,空氣中含有大量的大大小小的粉塵顆粒,這些顆粒不僅僅是空氣汙染源,而且也是汙染物載體。這些顆粒可以攜帶大量的細菌、病毒、重金屬、化學物質等,隨著空氣流動到處飛散,給人們身體健康帶來巨大的威脅。據統計,在中國每年因為大氣汙染過早死亡的人數是50萬人,保護環境,保護健康勢在必行。
霾也稱灰霾,空氣中的灰塵、硫酸、硝酸、有機碳氫化合物等粒子使大氣混濁,視野模糊並導致能見度惡化,這些顆粒本身既是一種汙染物,又是重金屬、多環芳烴等有毒物質的載體,而重金屬、多環芳烴等是迅速損害人體的主要物質。因此,控制霾具有重要意義,可以說控制霾的吸入也就相當於控制了大部分汙染物的吸入。細菌、病毒既可以附著於這些霾粒上到處飛散,也可以自行隨空氣流動,細菌的尺寸一般在0.5~5μm,和霾的尺寸相當,病毒的尺寸較小,一般為30~300nm。霧霾、粉塵、顆粒、細菌及病毒的有效濾除,呼吸的空氣得到有效淨化,為人身體健康提供基本保障,提高健康幸福指數具有重要意義。
目前市面上的口罩種類繁多,其主要原理為阻隔和吸附作用,存在透氣與淨化選擇兩難的境地,透氣性好的,但孔徑過大,起不到淨化空氣的作用;孔徑小的,淨化空氣效果相對提高,但而又不能很好的透氣,造成佩戴的人呼吸不順暢,甚至放棄佩戴口罩,這對人的健康沒有起到應有的防護作用。尤其是佩戴口罩呼氣時,呼出的二氧化碳氣體如果無法及時排出,重複吸入時間過長以後,會導致體內缺氧,嚴重影響佩戴者的舒適性。
技術實現要素:
針對現有技術的不足,本實用新型提出了一種防霾複合口罩,本防霾複合口罩過濾效果好,氣流通暢,且可將人體呼出的二氧化碳及時排出,增強佩戴的舒適性。
為實現上述技術方案,本實用新型提供了一種防霾複合口罩,包括:口罩本體,所述口罩本體從外至內依次包括第一醫用無紡布層、活性炭纖維層、粘附纖維層、駐電極熔噴布層、納米銀抗菌無紡層和第二醫用無紡布層;縫製在口罩本體周邊的緊邊;固定在口罩本體左右兩個端邊的掛耳;兩個對稱設置在口罩本體內部且傾斜靠近口罩本體中部的呼出軟管,所述呼出軟管的上端延伸至緊邊之外,所述呼出軟管設計為上端大下端小的錐形;安裝在呼出軟管內的活塞。
在上述技術方案中,實際使用過程中,通過掛耳可以將本防霾複合口罩佩戴在人體臉部並遮蓋鼻部和口部,通過緊邊可以加強本口罩佩戴後的密閉性,用戶吸氣時,外部空氣穿透口罩本體進入人體鼻部,在外部空氣穿透口罩本體的過程中,先後經過第一醫用無紡布層、活性炭纖維層、粘附纖維層、駐電極熔噴布層、納米銀抗菌無紡層和第二醫用無紡布層的阻截,其中第一醫用無紡布層用於濾除空氣中的大顆粒雜質;活性炭纖維層用於吸附空氣中的有毒氣體;粘附纖維層用於粘附空氣中的粉塵;駐電極熔噴布層用於濾除病毒、細菌及PM2.5等微顆粒;納米銀抗菌無紡層具有抗菌防臭作用,第二醫用無紡布層用於與人體鼻部和臉部接觸。為了方便呼氣時二氧化碳等氣體的排出,同時減少呼出氣體從口罩本體排出的量,特在口罩本體上設置呼出軟管。吸氣時,在負壓的作用下,呼出軟管內的活塞向內移動,將呼出軟管堵塞,外部空氣只能透過口罩本體進入人體鼻部;呼氣時,在正壓的作用下,活塞向外移動,將呼出軟管打開,呼出的氣體從呼出軟管排出,大部分的呼出氣體從呼出軟管排出,從而保障佩戴本口罩時呼吸順暢。也減少了大量呼出氣體從口罩本體排出時,對活性炭纖維層、粘附纖維層、駐電極熔噴布層、納米銀抗菌無紡層帶來不良影響。
優選的,所述呼出軟管內壁上設置有限位塊,可以限制活塞在呼出軟管內的最大移動距離,防止活塞從呼出軟管內噴出。
優選的,所述掛耳上設置有鬆緊調節裝置,通過鬆緊調節裝置可以調節掛耳的長度,以便滿足不同人群的需要。
優選的,所述粘附纖維層以聚氨酯或聚酯纖維、粘膠無紡布為基材層,基材層表面塗覆一層過濾粘液,過濾粘液具有很強的吸附性,可將空氣中的粉塵、病毒、細菌及PM2.5等微顆粒進行濾除。
本實用新型提供的一種防霾複合口罩的有益效果在於:
1)本防霾複合口罩通過第一醫用無紡布層、活性炭纖維層、粘附纖維層、納米銀抗菌無紡層、駐電極熔噴布層和第二醫用無紡布層的配合,可以取得良好的過濾效果好,空氣中的粉塵、病毒、細菌及PM2.5等微顆粒及有毒氣體等均可通過本口罩濾除;
2)本防霾複合口罩通過兩個對稱設置在口罩本體內部且傾斜靠近口罩本體中部的呼出軟管,可以將人體呼出的廢氣及時排出,保障佩戴本口罩後依舊能夠呼吸順暢,同時也減少了大量呼出氣體從口罩本體排出時,對活性炭纖維層、粘附纖維層、駐電極熔噴布層、納米銀抗菌無紡層帶來不良影響。
附圖說明
圖1為本實用新型的結構示意圖。
圖2為本實用新型中口罩本體的層狀示意圖。
圖中:100、口罩本體;110、第一醫用無紡布層;120、活性炭纖維層;130、粘附纖維層;140、駐電極熔噴布層;150、納米銀抗菌無紡層;160、第二醫用無紡布層;200、緊邊;300、掛耳;310、鬆緊調節裝置;400、呼出軟管;500、活塞。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將結合本實用新型實施例中的附圖,對本實用新型實施例中的技術方案進行清楚、完整的描述,顯然,所描述的實施例僅僅是本實用新型一部分實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實施例。本領域普通人員在沒有做出創造性勞動前提下所獲得的所有其他實施例,均屬於本實用新型的保護範圍。
實施例:一種防霾複合口罩。
參照圖1至圖2所示,一種防霾複合口罩,包括:口罩本體100,所述口罩本體100從外至內依次包括第一醫用無紡布層110、活性炭纖維層120、粘附纖維層130、駐電極熔噴布層140、納米銀抗菌無紡層150和第二醫用無紡布層160;縫製在口罩本體100周邊的緊邊200;固定在口罩本體100左右兩個端邊的掛耳300;兩個對稱設置在口罩本體100內部且傾斜靠近口罩本體100中部的呼出軟管400,所述呼出軟管400的上端延伸至緊邊200之外,所述呼出軟管400設計為上端大下端小的錐形;安裝在呼出軟管400內的活塞500,所述緊邊200為紗網緊邊或者熱合緊邊。
本實用新型的工作原理是:實際使用過程中,通過掛耳300可以將本防霾複合口罩佩戴在人體臉部並遮蓋鼻部和口部,通過緊邊200可以加強本口罩佩戴後的密閉性,用戶吸氣時,外部空氣穿透口罩本體100進入人體鼻部,在外部空氣穿透口罩本體100的過程中,先後經過第一醫用無紡布層110、活性炭纖維層120、粘附纖維層130、駐電極熔噴布層140、納米銀抗菌無紡層150和第二醫用無紡布層160的阻截,其中第一醫用無紡布層110用於濾除空氣中的大顆粒雜質;活性炭纖維層120用於吸附空氣中的有毒氣體;粘附纖維層130用於粘附空氣中的粉塵;駐電極熔噴布層140用於濾除病毒、細菌及PM2.5等微顆粒;納米銀抗菌無紡層150具有抗菌防臭作用;第二醫用無紡布層160用於與人體鼻部和臉部接觸。為了方便呼氣時二氧化碳等氣體的排出,同時減少呼出氣體從口罩本體100排出的量,特在口罩本體100上設置呼出軟管400。吸氣時,在負壓的作用下,呼出軟管400內的活塞500向內移動,將呼出軟管400堵塞,外部空氣只能透過口罩本體100進入人體鼻部;呼氣時,在正壓的作用下,活塞500 向外移動,將呼出軟管400打開,呼出的氣體從呼出軟管400排出,大部分的呼出氣體從呼出軟管400排出,從而保障佩戴本口罩時呼吸順暢。也減少了大量呼出氣體從口罩本體100排出時,對活性炭纖維層120、粘附纖維層130、駐電極熔噴布層140和納米銀抗菌無紡層150帶來不良影響。
本實施例中,所述呼出軟管400內壁上設置有限位塊,通過限位塊可以限制活塞500在呼出軟管400內的最大移動距離,防止活塞500從呼出軟管400內噴出。
參照圖1所示,所述掛耳300上設置有鬆緊調節裝置310,通過鬆緊調節裝置310可以調節掛耳300的長度,以便滿足不同人群的需要。
本實施例中,所述粘附纖維層130以聚氨酯或聚酯纖維、粘膠無紡布為基材層,基材層表面塗覆一層過濾粘液,過濾粘液具有很強的吸附性,可將空氣中的粉塵、病毒、細菌及PM2.5等微顆粒進行濾除,以增強本口罩的過濾效果。
以上所述為本實用新型的較佳實施例而已,但本實用新型不應局限於該實施例和附圖所公開的內容,所以凡是不脫離本實用新型所公開的精神下完成的等效或修改,都落入本實用新型保護的範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