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旋風除塵器水氣分離器的製造方法
2023-12-12 06:55:02 3
一種旋風除塵器水氣分離器的製造方法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公開了一種旋風除塵器水氣分離器,包括上環板、吊柱、纖維環刷、中柱、布氣板、下環板、裙套、連接盤、吊板、導流槽和導流孔;所述上環板設有吊板,所述吊板上設有吊柱,所述吊柱下端與纖維環刷板連接;所述纖維環刷交替錯位設置,外側設置有裙套,其上端與上環板連接固定;所述吊板正中設有中柱,所述中柱下端與連接盤焊接,所述連接盤與布氣板尖端連接,所述布氣板之間,沿圓周均勻分布,彼此錯位傾斜裝配,所述布氣板上方設置有導流槽;所述布氣板外端與所述的下環板固定,均勻分布於的所述的下環板上,所述下環板外周置有多個導流孔。本新型水氣分離效果完全,提高水氣分離效果和水體疏導,實現水氣完全分離。
【專利說明】一種旋風除塵器水氣分離器
【技術領域】
[0001]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工業煙氣除塵技術設備領域,特別涉及一種旋風除塵器水氣分離器。
【背景技術】
[0002]隨著工業技術的不斷提高,各領域所涉及到的工業煙塵越來越多,對工業煙氣中粉塵的處理受到各方面的關注,涉及到企業環境汙染和對操作人員健康的影響。為此,在工業煙塵除塵技術與設備領域,為了有效的處理工業煙塵,大部分除塵設備均涉及到氣水分離問題。
[0003]氣水分離的效果與否直接關係到煙氣排放是否達標,也關係到進一步的淨化處理;除塵器中的氣水分離裝置,均受到設備本身的空間限制,特別是有效空間就更少;同時,為了發揮出氣水分離裝置的效果,又必須考慮氣水分離裝置的有效面積;所以,現有技術中大部分氣水分離裝置在氣水分離效果上不理想,氣水分離後的水導流設計不良,造成分離水二次再循環。
[0004]現有專利中,CN201735298U,公開了一種旋風除塵器水氣分離器百頁柵式氣水分離裝置,是用於單純的水氣分離裝置,採用了分離柵、一次分離板和二次分離板,佔用了大部分的設備空間,不適合除塵器內置氣水分離。CN202942733U,公開了一種旋風除塵器水氣分離器水氣分離器,是利用檔板、檔塊和旋流板的構造實現氣水分離,缺點是佔用有效空間、有效接觸面積小。
實用新型內容
[0005]為解決上述技術問題,本實用新型提供了一種旋風除塵器水氣分離器,採用的纖維環刷錯層設置,使水氣分離效果完全;同時採用扇形布氣板和分離出的水體導流槽設計,來增加氣流中的水份與氣水分離裝置的碰撞、收集與導流,從而提高水氣分離的效果,增加氣流與分離裝置的有效接觸面積,實現氣水完全分離。
[0006]為達到上述目的,本實用新型的技術方案如下:一種旋風除塵器水氣分離器,包括上環板、吊柱、纖維環刷A、纖維環刷B、中柱、布氣板、下環板、裙套、連接盤、吊板、導流槽和導流孔;其特徵在於:
[0007]所述的上環板是環形金屬板,其外徑與旋風除塵器內徑相匹配,通過焊接或者法蘭固定於除塵器內部;所述上環板上面連接有十字吊板,所述十字吊板上連接有各纖維環刷的吊柱,各層環刷上的吊柱下端與纖維環刷板連接;所述的纖維環刷A與纖維環刷B交替錯位設置,所述的纖維環刷A的最外一環纖維環刷層外側設置有裙套,所述裙套為薄金屬板桶狀結構,其上端面與上環板連接固定,下端面自然下垂,其長度與中柱長度一致;所述裙板起到沿除塵器邊緣導氣作用;所述吊板正中,設置有中柱,所述中柱下端與連接盤焊接,所述連接盤與多個布氣板尖端連接,所述布氣板之間,沿圓周均勻分布,彼此錯位傾斜裝配,所述布氣板上方設置有導流槽(示標出),用於對纖維環刷收集分離出來的水進行導流;所述布氣板外端與所述的下環板固定,均勻分布於的所述的下環板上,所述的下環板為一環形金屬板,其外徑尺寸與所述的除塵器內徑相匹配,所述的下環板外周邊均勻設置有多個導流孔,所述導流孔為半圓孔,所述半圓孔位置與所述布氣板位置相對應。
[0008]所述的上環板、吊板和下環板:寬度為30---60 ;厚度為3.0---6.0 ;由金屬材料製作。
[0009]所述的纖維環刷材質為玻璃纖維或碳纖維,所述的纖維線徑為1.0mm-5.0mm ;纖維刷長度為200mm—800mm ;所述纖維刷密度為4---100根/cm2。
[0010]所述的纖維環刷寬度為50mm--100mm ;所述的纖維刷A與纖維刷B錯位高度差為纖維刷長度的二分之一。
[0011]所述的布氣板設置至少六塊,傾角15---60度;凹面向上設置,所述的導流槽位於布氣板凹面內。
[0012]所述的導流孔孔徑為所述下環板寬度的三分之一,至少設置有六個。
[0013]通過上述技術方案,本實用新型技術方案的有益效果是:採用纖維環刷錯層設置,使水氣分離效果完全,通過調整纖維環刷的纖維絲線徑、長度和密度,可以更好的發揮環形刷體水氣分離的作用;同時採用扇形布氣板和分離出的水體導流槽設計,來增加氣流中的水份與氣水分離裝置的碰撞、收集與導流,並設置與布氣板相匹配的導流孔,從而提高水氣分離效果和已經分離出 來的水體疏導,增加氣流與分離裝置的有效接觸面積,實現氣水完全分離。
【專利附圖】
【附圖說明】
[0014]為了更清楚地說明本實用新型實施例或現有技術中的技術方案,下面將對實施例或現有技術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圖作簡單地介紹,顯而易見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圖僅僅是本實用新型的一些實施例,對於本領域普通技術人員來講,在不付出創造性勞動的前提下,還可以根據這些附圖獲得其他的附圖。
[0015]圖1為本實用新型實施例所公開的一種旋風除塵器水氣分離器結構示意圖;
[0016]圖2為本實用新型實施例所公開的一種旋風除塵器水氣分離器纖維環刷俯視圖示意圖;
[0017]圖3為本實用新型實施例所公開的一種旋風除塵器水氣分離器纖維環刷剖面圖示意圖;
[0018]圖4為本實用新型實施例所公開的一種旋風除塵器水氣分離器布氣板俯視圖示意圖;
[0019]圖5為本實用新型實施例所公開的一種旋風除塵器水氣分離器布氣板主視圖示意圖。
[0020]圖中數字和字母所表示的相應部件名稱:
[0021]1.上環板 2.吊柱 3.纖維環刷A 4.纖維環刷B
[0022]5.中柱 6.布氣板7.下環板 8.裙套
[0023]9.連接盤 10.吊杆 11.導流槽 12.導流孔
【具體實施方式】[0024]下面將結合本實用新型實施例中的附圖,對本實用新型實施例中的技術方案進行清楚、完整地描述,顯然,所描述的實施例僅僅是本實用新型一部分實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實施例。基於本實用新型中的實施例,本領域普通技術人員在沒有作出創造性勞動前提下所獲得的所有其他實施例,都屬於本實用新型保護的範圍。
[0025]根據圖1、圖2、圖3、圖4和圖5,本實用新型提供了一種旋風除塵器水氣分離器,包括上環板1、吊柱2、纖維環刷A3、纖維環刷B4、中柱5、布氣板6、下環板7、裙套8、連接盤
9、吊板10、導流槽11和導流孔12 ;其特徵在於:
[0026]所述的上環板I是環形金屬板,其外徑與旋風除塵器內徑相匹配,通過焊接或者法蘭固定於除塵器內部;所述上環板I上面連接有十字吊板10,所述十字吊板10上連接有纖維環刷A3與纖維環刷B4的吊柱2,各層環刷上的吊柱2下端與纖維環刷板連接;所述的纖維環刷A3與纖維環刷B4交替錯位設置,所述的纖維環刷A3的最外一環纖維環刷層外側設置有裙套8,所述裙套8為薄金屬板桶狀結構,其上端面與上環板I連接固定,下端面自然下垂,其長度與中柱5長度一致;所述裙套8起到沿除塵器邊緣導氣作用;所述吊板10正中,設置有中柱5,所述中柱5下端與連接盤9焊接,所述連接盤9與多個布氣板6尖端連接,所述布氣板6之間,沿圓周均勻分布,彼此錯位傾斜裝配,所述布氣板6上表面設置有導流槽(示標出),用於對纖維環刷A3與B4收集分離出來的水進行導流;所述布氣板6外端與所述的下環板7固定,均勻分布於的所述的下環板7上,所述的下環板7為一環形金屬板,其外徑尺寸與所述的除塵器內徑相匹配,所述的下環板7外周邊均勻設置有多個導流孔12,所述導流孔12為半圓孔,所述半圓孔位置與所述布氣板6位置相對應。
[0027]優選的,所述的上環板1、吊板10和下環板6:寬度為45 ;厚度為4.5 ;由鐵板製作。
[0028]優選的,所述的纖維環刷A3與纖維環刷B4材質為玻璃纖維,所述的纖維線徑為
1.0 ;維刷長度為400 ;所述纖維刷密度為80根/cm2。
[0029]優選的,所述的纖維環刷A3與纖維環刷B4寬度為60 ;所述的纖維刷A與纖維刷B錯位高度差為纖維刷長度為200。
[0030]所述的布氣板6設置至少16,傾角30度;凹面向上設置,所述的導流槽11位於布氣板6凹面內。
[0031]所述的導流孔12孔徑為所述下環板7寬度為15,設置有16個。
[0032]本實用新型採用纖維環刷錯層設置,使水氣分離效果完全,通過調整纖維環刷的纖維絲線徑、長度和密度,可以更好的發揮環形刷體水氣分離的作用;同時採用扇形布氣板和分離出的水體導流槽設計,來增加氣流中的水份與氣水分離裝置的碰撞、收集與導流,並設置與布氣板相匹配的導流孔,從而提高水氣分離效果和已經分離出來的水體疏導,增加氣流與分離裝置的有效接觸面積,實現氣水完全分離。
[0033]對所公開的實施例的上述說明,使本領域專業技術人員能夠實現或使用本實用新型。對這些實施例的多種修改對本領域的專業技術人員來說將是顯而易見的,本文中所定義的一般原理可以在不脫離本實用新型的精神或範圍的情況下,在其它實施例中實現。因此,本實用新型將不會被限制於本文所示的這些實施例,而是要符合與本文所公開的原理和新穎特點相一致的最寬的範圍。
【權利要求】
1.一種旋風除塵器水氣分離器,其特徵在於,包括上環板、吊柱、纖維環刷A、纖維環刷B、中柱、布氣板、下環板、裙套、連接盤、吊板、導流槽和導流孔;所述上環板上連接有吊板,所述吊板上連接有纖維環刷的吊柱,各層環刷上的吊柱下端與纖維環刷板連接;所述的纖維環刷A與纖維環刷B交替錯位設置,所述的纖維環刷A的最外一環纖維環刷層外側設置有裙套,其上端面與上環板連接固定,下端面自然下垂;所述吊板正中,設置有中柱,所述中柱下端與連接盤焊接,所述連接盤與多個布氣板尖端連接,所述布氣板之間,沿圓周均勻分布,彼此錯位傾斜裝配,所述布氣板上方設置有導流槽(示標出);所述布氣板外端與所述的下環板固定,均勻分布於的所述的下環板上,所述的下環板為一環形金屬板,所述的下環板外周邊均勻設置有多個導流孔,所述導流孔為半圓孔,所述半圓孔位置與所述布氣板位置相對應。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旋風除塵器水氣分離器,其特徵在於,所述的上環板、吊板和下環板:寬度為30mm—60mm ;厚度為3.0mm—6.0mm ;由金屬材料製作。
3.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旋風除塵器水氣分離器,其特徵在於,所述的纖維環刷材質為玻璃纖維或碳纖維,所述的玻璃纖維或碳纖維線徑為1.0mm—5.0mm ;長度為200mm—800mm ;密度為 4—100 根 /cm2。
4.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旋風除塵器水氣分離器,其特徵在於,所述的纖維環刷寬度為50mm--100mm ;所述的纖維刷A與纖維刷B錯位高度差為纖維刷長度的二分之一。
5.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旋風除塵器水氣分離器,其特徵在於,所述的布氣板設置至少六塊,傾角15---60度;凹面向上設置,所述的導流槽位於布氣板凹面內。
6.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旋風除塵器水氣分離器,其特徵在於,所述的導流孔孔徑為所述下環板寬度的三分之一,至少設置有六個。
【文檔編號】B01D45/08GK203710813SQ201320848237
【公開日】2014年7月16日 申請日期:2013年12月20日 優先權日:2013年12月20日
【發明者】連玉田 申請人:蘇州俊景環保科技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