取暖器的製作方法
2023-12-10 13:50:32 1
專利名稱:取暖器的製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機械領域,尤其涉及一種取暖設備。
背景技術:
現有的取暖設備很多,尤其是被俗稱為「小太陽」的家庭取暖器,由於其價格低廉, 加熱速度快的原因,深受廣大用戶歡迎。傳統的發熱元件一般都是通過支架安裝在反射鍋上,這樣支架會佔用反射鍋上一 定的反射面積,從而不僅會影響反射效果,而且還會加大安裝難度,增加維修成本。
發明內容本實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種取暖器,該實用新型不僅可以提供反射效率,而且 還可以方便安裝,降低維修成本。本實用新型的目的是通過以下技術方案實現的本實用新型提供一種取暖器,所述取暖器包括前網罩和與之能夠扣合的後罩、設 置在前網罩和後罩之間的發熱管、控制所述發熱管的控制開關和電源線;固定在所述前網 罩內側的中間圓環支架;固定在所述中間圓環支架上的折射環;承託在所述折射環上的發 熱管;緊鄰所述後罩內側設置的球弧形的反射鍋。其中,更進一步優選地,所述中間圓環支架包括法蘭板和支架底板;所述法蘭板 的中心線與所述支架底板的中心線的夾角大於零。其中,更進一步優選地,所述法蘭板的中心線與所述支架底板的中心線的夾角為 2度至12度之間的任意角度。其中,更進一步優選地,所述取暖器還包括設置在所述前網罩內側的出線管。其中,更進一步優選地,所述中間圓環支架還包括環板,所述環板上設置有用於出 線的孔;所述支架底板的中心處設置有用於出線的孔。其中,更進一步優選地,所述取暖器還包括支撐所述後罩的支架;固定所述支架 的底座。其中,更進一步優選地,所述取暖器還包括支撐所述後罩的支架;控制所述支架 轉向的電機;控制所述電機的轉向開關;固定所述電機的底座。其中,更進一步優選地,所述取暖器還包括將發熱管固定在所述折射環上的發熱 管支架。其中,更進一步優選地,所述取暖器還包括將發熱管固定在所述折射環上的發熱 管支架。由上述本實用新型提供的技術方案可以看出,本實用新型作為新一代速熱高效取 暖器,通過將發熱管、中間圓環支架、折射環安裝在前網罩上,不僅安裝方便、能夠降低維修 成本,而且還避免了安裝支架佔用反射鍋的反射面積,從而能夠充分利用反射鍋的反射面 積,提高取暖器的反射熱效率。
[0016]圖1為本實用新型第一-實施例中提供的取暖器的結構示意圖;[0017]圖2為本實用新型第一-實施例中提供的前網罩的俯視圖;[0018]圖3為本實用新型第一-實施例中提供的前網罩的主視圖;[0019]圖4為本實用新型第一-實施例中提供的中間圓環支架的主視圖[0020]圖5為本實用新型第一-實施例中提供的中間圓環支架的左視圖[0021]圖6為本實用新型第一-實施例中提供的折射環的主視圖;[0022]圖7為本實用新型第一-實施例中提供的折射環的仰視圖;[0023]圖8為本實用新型第一-實施例中提供的折射環的左視圖;[0024]圖9為本實用新型第一-實施例中提供的反射鍋的主視圖;[0025]圖10為本實用新型第-一實施例中提供的反射鍋的左視圖;[0026]圖11為本實用新型第—二實施例中提供的中間圓環支架的主視圖[0027]圖12為本實用新型第—二實施例中提供的中間圓環支架的左視圖[0028]圖13為本實用新型第_三實施例中提供的取暖器的結構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以下結合附圖對本實用新型提供的具體實施例進行詳細地描述。本實用新型提供的第一實施例是第一種取暖器,其結構如圖1所示,包括出線管 1、前網罩2、中間圓環支架3、折射環4、發熱管支架5、發熱管6、反射鍋7、牛角支架8、後罩 9、底座13。前網罩2的結構如圖2和圖3所示,可以看出,前網罩2上設置有長孔201,出線管 1。出線管1可以通過鎖扣連接在前網罩2上,用來保護連接於發熱管6的電源線。中間圓環支架3的結構如圖4和圖5所示,可以看出,其形狀象「帽」,包括法蘭板 301、支架底板302、環板303。在法蘭板301上設置有與長孔201相配合第一安裝孔304,在 支架底板302上設置有與折射環4配合安裝的第二安裝孔305以及在中心處設置有用於出 線的孔306,在環板303上設置有穿過出線管1的孔307。通過長孔201和第一安裝孔304, 可以通過螺釘將前網罩2和中間圓環支架3固定在一起。折射環4的結構如圖6、圖7和圖8所示,可以看出,折射環4上設置有與所述第二 安裝孔305配合的第三安裝孔401、與發熱管支架5配合的母扣402。發熱管支架5的一端設置有公扣,用來與母扣402扣合,使發熱管支架5固定在折 射環4上;發熱管支架5的另一端設置有開口圓環,使用該開口圓環,可以方便地將發熱管 6裝入並固定於發熱管支架5上。發熱管6可以是滷素管,碳氈管,碳素管,石英管等。反射鍋7的結構如圖9和圖10所示,可以看出,其形狀類似於封頭,內部向下凹, 底部中間部分為一平面501,周邊法蘭上設置有用於與後罩9連接的安裝孔502。反射鍋7 表面可做成光面,這樣集熱、反射效果更好。後罩9上設置有用於將後罩9固定於牛角支架8上的銷孔、用於將反射鍋7固定 於後罩9上的安裝孔。
4[0038]牛角支架8固定在底座13上。底座13上設置有控制開關。通過該控制開關可以控制發熱管的檔位、開與關。在安裝第一實施例時,可以按照如下安裝順序實施通過銷孔,將後罩9活動連接於牛角支架8上;並且,將出線管1安裝於前網罩2 上;通過發熱管支架5,將發熱管6安裝在折射環4上;將折射環4安裝在中間圓環支 架3上,將中間圓環支架3固定於前網罩2上。將前網罩2、反射鍋7,與後罩9固定連接。將發熱管6的電源線沿著折射環4導出,再從中間圓環支架3的中心孔306穿出, 然後從環板上的孔307引出線,穿過出線管1,最後與牛角支架8的底座上的控制開關連接, 通過控制開關與電源插座聯接主電源。第一實施例的工作原理如下將電源插頭接入電源,打開控制開關;發熱管6因電源導通而加熱;熱量的一部分 直接作用於反射鍋7,通過反射鍋7將熱量反射出來;另一部分熱量通過折射環4,作用於中 間圓環支架3上,經中間圓環支架3反射,這部分熱量再次作用於反射鍋7,通過反射鍋7將 熱量反射出來。本實用新型提供的第二實施例是第二種取暖器,該取暖器與第一實施例的區別之 處在於中間環支架3,本實施例中,中間環支架3的結構參見圖11和圖12所示,可以看出, 該中間環支架3中,法蘭板301的中心線和支架底板302的中心線不再重合,而是成一定的 夾角,該夾角較佳是2度至12度之間的角度。由於支架底板302,不再平行於法蘭板301, 這樣發熱管6的一部分熱量通過折射環4作用於中間圓環支架3上後,再經中間圓環支架3 反射再次作用於反射鍋7時,直接作用於反射鍋7側面圓弧與底部平面501之間的交接位 置,然後再通過反射鍋7將這部分熱量折射出來。由於熱量作用於反射鍋7側面圓弧與底部平面之間的交接位置,使得該第二實施 例折射熱效率更高。本實用新型提供的第三實施例是第三種取暖器,該取暖器與上述實施例的區別之 處在於,該第三種取暖器增加了轉向功能,其結構如圖13所示,包括出線管1、前網罩2、中間圓環支架3、折射環4、發熱管支架5、發熱管6、反射鍋7、 牛角支架8、後罩9、轉盤10、同步套11、同步電機12、底座13、底板14。其中出線管1、前網罩2、中間圓環支架3、折射環4、發熱管支架5、發熱管6、反射 鍋7、牛角支架8、後罩9,與上述第一實施例和第二實施例中的相關描述類似,這裡不再詳 細描述。牛角支架8連接於轉盤10 ;轉盤10通過同步套11,與同步電機12的輸出軸相連 接,該同步電機固定在底座13上,該底座13上設置有控制開關和轉向開關,其中控制開關 的功能與上述實施例中的相關描述雷同,這裡不再詳細描述;轉向開關的電源線與同步電 機12的電源輸出板連接,通過轉向開關的切換,可以控制牛角支架8旋轉一定的角度。底 板14與底座13扣合,底板14底部可設置有多個橡膠貼,這樣放置在家中任何檯面上時,可 以防止劃傷臺面。上述牛角支架8,也可以是雷達形狀或者是其它形狀的支架。[0054]由上述本實用新型提供的技術方案可以看出,本實用新型作為新一代速熱高效取 暖器,通過將發熱管、中間圓環支架、折射環安裝在前網罩上,不僅安裝方便、能夠降低維修 成本,而且還避免了安裝支架佔用反射鍋的反射面積,從而能夠充分利用反射鍋的反射面 積,提高取暖器的反射熱效率。另外,本實用新型將中間圓環支架進行偏角設置,這樣使得熱折射效率得到提高。另外,本實用新型通過設置在前網罩上的出線管,可以保護電源線,提高電氣設備 的安全係數。另外,由於本實用新型通過設置的轉盤和同步電機,使得取暖器增加了轉向功能。以上所述,僅為本實用新型較佳的具體實施方式
,但本實用新型的保護範圍並不 局限於此,任何熟悉本技術領域的技術人員在本發明揭露的技術範圍內,可輕易想到的變 化或替換,都應涵蓋在本實用新型的保護範圍之內。因此,本實用新型的保護範圍應該以權 利要求的保護範圍為準。
權利要求一種取暖器,其特徵在於,所述取暖器包括前網罩(2)和與之能夠扣合的後罩(9)、設置在前網罩(2)和後罩(9)之間的發熱管(6)、控制所述發熱管(6)的控制開關和電源線;其特徵在於,所述取暖器還包括固定在所述前網罩(2)內側的中間圓環支架(3);固定在所述中間圓環支架(3)上的折射環(4);承託在所述折射環(4)上的發熱管(6);緊鄰所述後罩(9)內側設置的球弧形的反射鍋(7)。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取暖器,其特徵在於,所述中間圓環支架(3)包括 法蘭板(301)和支架底板(302);所述法蘭板(301)的中心線與所述支架底板(302)的中心線的夾角大於零。
3.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取暖器,其特徵在於,所述法蘭板(301)的中心線與所述支架 底板(302)的中心線的夾角為2度至12度之間的任意角度。
4.根據權利要求1、2或3所述的取暖器,其特徵在於,所述取暖器還包括 設置在所述前網罩(2)內側的出線管(1)。
5.根據權利要求4所述的取暖器,其特徵在於,所述中間圓環支架(3)還包括環板 (303),所述環板(303)上設置有用於出線的孔;所述支架底板(302)的中心處設置有用於 出線的孔。
6.根據權利要求5所述的取暖器,其特徵在於,所述取暖器還包括 支撐所述後罩(9)的支架(8);固定所述支架(8)的底座(13)。
7.根據權利要求6所述的取暖器,其特徵在於,所述取暖器還包括 支撐所述後罩(9)的支架(8);控制所述支架⑶轉向的電機(12); 控制所述電機的轉向開關; 固定所述電機(12)的底座(13)。
8.根據權利要求6所述的取暖器,其特徵在於,所述取暖器還包括 將發熱管(6)固定在所述折射環(4)上的發熱管支架(5)。
9.根據權利要求7所述的取暖器,其特徵在於,所述取暖器還包括 將發熱管(6)固定在所述折射環(4)上的發熱管支架(5)。
專利摘要一種取暖器,其包括包括前網罩和與之能夠扣合的後罩;設置在前網罩和後罩之間的發熱管;控制所述發熱管的控制開關和電源線;固定在所述前網罩內側的中間圓環支架;固定在所述中間圓環支架上的折射環;承託在所述折射環上的發熱管;緊鄰所述後罩內側設置的球弧形的反射鍋。可以看出,本實用新型作為新一代速熱高效取暖器,通過將發熱管、中間圓環支架、折射環安裝在前網罩上,不再佔用反射鍋的反射面積,從而能夠提高取暖器的反射熱效率。
文檔編號F24D13/00GK201688492SQ20102020613
公開日2010年12月29日 申請日期2010年5月27日 優先權日2010年5月27日
發明者楊曉金 申請人:楊曉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