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能新風的製造方法
2023-12-11 06:04:02 6
地能新風的製造方法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所述的地能新風機,包括框架與連接管,框架內安裝盤管和液體分流器,盤管位於液體分流器四周,盤管與液體分流器通過固定管連接,液體分流器分別與第一進水管和第二進水管連通,框架上部開設連接孔,連接孔上安裝風機,風機的出風口與連接管連接。本實用新型通過源供水支管輸送地表淺層源水給液體分流器和盤管,使框架內空氣中的熱量迅速與液體分流器和盤管交換,通過風機將冷或熱風吹出,調節室內溫度,地表淺層水再注入地表中,有效利用地能的可再生能量,對水進行循環使用,對環境無汙染;本實用新型僅通過連接管與室內進行連接,不會佔用室內的體積,節約空間。
【專利說明】地能新風機
【技術領域】
[0001]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換熱裝置,具體地說是地能新風機。
【背景技術】
[0002]隨著經濟社會的發展,空調已經成為了人們生活的必須品,然而目前所使用的空調存在能源多採用電能,目前我國的電能是由煤炭燃燒轉換而來,這間接的採用了不可再生資源,煤炭發電造成空氣汙染等問題。現在使用的空調分為室外機和室內機,室內機佔據室內有限的空間。
實用新型內容
[0003]為解決上述問題,本實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種地能新風機。
[0004]本實用新型為實現上述目的,通過以下技術方案實現:包括框架與連接管,框架內安裝盤管和液體分流器,盤管位於液體分流器四周,盤管與液體分流器通過固定管連接,液體分流器分別與第一進水管和第二進水管連通,框架上部開設連接孔,連接孔上安裝風機,風機的出風口與連接管連接。
[0005]為進一步實現本實用新型的目的,還可以採用以下技術方案:所述的風機的出風口上安裝內管,連接管的下端設置外管,外管與內管配合,外管上安裝弧形的擋環,擋環兩端均固定安裝擋片,擋片上設置連杆,連杆穿過兩個擋片,連杆一端設置螺紋,螺紋上設置螺母,連杆另一端與連接環固定連接,連接環內設置連接軸,連接軸固定在把手上,把手一端開設固定槽,連接環位於固定槽內,把手開設固定槽的一端端面設置弧面,連接軸與弧面豎直方向的距離為L1,連接軸與弧面水平方向的距離為L2A1大於L2 ;所述的框架外壁上安裝百葉簾;所述的第一進水管和第二進水管兩條進水管中至少一根進水管上設置壓縮機。
[0006]本實用新型的優點在於:本實用新型通過源供水支管輸送地表淺層源水給液體分流器和盤管,使框架內空氣中的熱量迅速與液體分流器和盤管交換,通過風機將冷或熱風吹出,調節室內溫度,地表淺層水再注入地表中,有效利用地能的可再生能量,對水進行循環使用,對環境無汙染;本實用新型僅通過連接管與室內進行連接,不會佔用室內的體積,節約空間。本實用新型還具有結構簡潔緊湊、安裝使用簡便和製造成本低廉的優點。
【專利附圖】
【附圖說明】
[0007]圖1是本實用新型結構示意圖;圖2是沿圖1的A-A線剖視結構示意圖;圖3是沿圖1的B-B線剖視放大結構示意圖。
[0008]附圖標記:1框架2連接孔3風機4連接管5百葉簾6盤管7液體分流器10壓縮機11固定管12第一進水管13第二進水管14外管15內管16擋環17擋片18把手19固定槽20連接軸21連接環22連杆23弧面24螺母。
【具體實施方式】[0009]地能新風機,包括框架I與連接管4,框架I內安裝盤管6和液體分流器7,如圖2所示,盤管6位於液體分流器7四周,盤管6與液體分流器7通過固定管11連接,液體分流器7分別與第一進水管12和第二進水管13連通,框架I上開設連接孔2,連接孔2上安裝風機3,風機3的出風口與連接管4連接。這種結構使風機3快速將通過盤管6與液體分流器7進行熱交換的空氣送至用戶所需場所。本實用新型通過源供水支管輸送地表淺層源水給液體分流器和盤管,使框架內空氣中的熱量迅速與液體分流器和盤管交換,通過風機將冷或熱風吹出,調節室內溫度,地表淺層水再注入地表中,有效利用地能的可再生能量,對水進行循環使用,對環境無汙染;本實用新型僅通過連接管與室內進行連接,不會佔用室內的體積,節約空間。
[0010]為了調節連接管4的高度及角度,方便用戶安裝,所述的風機3的出風口上安裝內管15,連接管4的下端設置外管14,外管14與內管15配合,外管14上安裝弧形的擋環16,擋環16兩端均固定安裝擋片17,擋片17上設置連杆22,連杆22穿過兩個擋片17,連杆22一端設置螺紋,螺紋上設置螺母24,連杆22另一端與連接環21固定連接,連接環21內設置連接軸20,連接軸20固定在把手18上,把手18 —端開設固定槽19,連接環21位於固定槽19內,把手18開設固定槽19的一端端面設置弧面23,連接軸20與弧面23豎直方向的距尚為L1,連接軸20與弧面23水平方向的距尚為L2,L1大於L2。用戶女裝如,將連接管4 一端與用戶連接,再轉動把手18,使把手18繞連接軸20運動,把手18與擋片17的距離由L1變為L2,兩個擋片17間距離變大,擋環16的直徑變大,再將擋環16移動到外管14與內管15重合部分,轉動把手18鎖緊擋環16,由此將外管14與內管15鎖緊。該結構無需藉助其他工具即可完成鎖緊和拆卸任務,使用方便快捷,提高工作效率。
[0011]為了使框架I與外界空氣流通方便且不受外界雨水灰塵影響,所述的框架I外壁上安裝百葉簾5,百葉簾5對空氣中的汙染顆粒進行過濾處理,提高吸入的空氣的質量,保持空氣的清新。
[0012]為了滿足用戶快速製冷或制熱的需求,所述的第一進水管12和第二進水管13兩條進水管中至少一根進水管上設置壓縮機10,壓縮機10首先對水進行一次降溫或升溫,使水溫更低或者更高,提高空氣與水之間的溫度差,從而加快換熱的效率,達到迅速製冷或者制熱的目的。
[0013]本實用新型的技術方案並不限制於本實用新型所述的實施例的範圍內。本實用新型未詳盡描述的技術內容均為公知技術。
【權利要求】
1.地能新風機,其特徵在於:包括框架(I)與連接管(4),框架(I)內安裝盤管(6)和液體分流器(7 ),盤管(6 )位於液體分流器(7 )四周,盤管(6 )與液體分流器(7 )通過固定管(11)連接,液體分流器(7 )分別與第一進水管(12 )和第二進水管(13 )連通,框架(I)上部開設連接孔(2 ),連接孔(2 )上安裝風機(3 ),風機(3 )的出風口與連接管(4 )連接。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地能新風機,其特徵在於:所述的風機(3)的出風口上安裝內管(15),連接管(4)的下端設置外管(14),外管(14)與內管(15)配合,外管(14)上安裝弧形的擋環(16),擋環(16)兩端均固定安裝擋片(17),擋片(17)上設置連杆(22),連杆(22)穿過兩個擋片(17),連杆(22)—端設置螺紋,螺紋上設置螺母(24),連杆(22)另一端與連接環(21)固定連接,連接環(21)內設置連接軸(20 ),連接軸(20 )固定在把手(18 )上,把手(18)—端開設固定槽(19),連接環(21)位於固定槽(19)內,把手(18)開設固定槽(19)的一端端面設置弧面(23),連接軸(20)與弧面(23)豎直方向的距離為L1,連接軸(20)與弧面(23)水平方向的距離為L2,L1大於L2。
3.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地能新風機,其特徵在於:所述的框架(I)外壁上安裝百葉簾(5)。
4.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地能新風機,其特徵在於:所述的第一進水管(12)和第二進水管(13)兩條進水管中至少一根進水管上設置壓縮機(10)。
【文檔編號】F24F5/00GK203605383SQ201320777177
【公開日】2014年5月21日 申請日期:2013年12月2日 優先權日:2013年12月2日
【發明者】楊曉峰, 楊敬東 申請人:山東天巨建設工程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