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高效節料單元幕牆掛件結構的製作方法
2023-12-11 02:07:17 1
一種高效節料單元幕牆掛件結構的製作方法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公開了一種高效節料單元幕牆掛件結構,包括:通過第一緊固件與預埋在鋼筋混凝土內的槽式埋件連接的第一L型連接件;通過第二緊固件與單元幕牆型材連接的第二L型連接件;以及通過第三緊固件和第四緊固件分別與所述第一L型連接件、第二L型連接件連接的第三L型連接件;其中,第一L型連接件、第二L型連接件、第三L型連接件分別與所述第一緊固件、第二緊固件、第三緊固件、第四緊固件配合的連接邊上均設置有調節腰形孔。本實用新型承重性能好,可以方便快捷的完成單元幕牆的安裝,而且也不受結構的限制,便於調節,同時節約了造價成本。
【專利說明】一種高效節料單元幕牆掛件結構
【技術領域】
[0001]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單元幕牆掛件,特別涉及一種高效節料單元幕牆掛件結構。
【背景技術】
[0002]目前,單元式幕牆一般都採用樓板面安裝和純鋁結構,即將單元幕牆的掛件支座安裝於樓層面板上,而且基本都是純鋁結構。當單元幕牆安裝時,通過單元幕牆框上的掛件與轉接系統連接,進而完成單元幕牆的安裝與調試。現有的單元幕牆雙掛件掛接系統存在著安裝方式材料成本高、安裝工時長、安裝與調節需要分兩步完成的缺點,而且會影響室內使用空間。
[0003]為了解決上述問題,目前有中國專利申請公布號CN103243843A (申請公布日2013.08.14)公開了一種單元幕牆的單掛件掛接系統,包括有由埋件、轉接件、弧形墊框、擴張墊框、螺栓組件組成的掛件,其特點是只在單元一側的公豎框上設置有掛件,其中弧形墊框掛在轉接件上,弧形墊框靠緊單元幕牆的公豎框,擴張墊框設置在單元幕牆的公豎框腔內側,通過螺栓組件將幕牆公豎框與轉接件固定在一起,轉接件再與預埋件連接。本發明給出的單元幕牆由於採用了單掛件形式,每樘單元幕牆只在公豎框上設置有一個掛件,另一側靠單元插芯承擔總量,因而可以方便快捷的完成單元幕牆的安裝,同時節約了造價成本。
[0004]但是上述專利只靠一個掛件承重,承重力不足,且螺栓組件與各連接件之間通過普通墊板連接,容易發生移位情況。
實用新型內容
[0005]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在於針對現有單元幕牆掛件結構的不足和缺陷,提供一種裝配方便、節約成本、承重性能好的高效節料單元幕牆掛件結構,以解決上述問題。
[0006]本實用新型所解決的技術問題可以採用以下技術方案來實現:
[0007]一種高效節料單元幕牆掛件結構,包括:
[0008]通過第一緊固件與預埋在鋼筋混凝土內的槽式埋件連接的第一 L型連接件;
[0009]通過第二緊固件與單元幕牆型材連接的第二 L型連接件;以及
[0010]通過第三緊固件和第四緊固件分別與所述第一 L型連接件、第二 L型連接件連接的第三L型連接件;
[0011]其中,第一 L型連接件、第二 L型連接件、第三L型連接件分別與所述第一緊固件、第二緊固件、第三緊固件、第四緊固件配合的連接邊上均設置有調節腰形孔。
[0012]在本實用新型的一個優選實施例中,所述第一 L型連接件的第一邊通過所述第一緊固件與所述槽式埋件連接,所述第一 L型連接件的第二邊通過所述第三緊固件與所述第三L型連接件的第一邊連接,所述第三L型連接件的第二邊通過所述第四緊固件與所述第二 L型連接件的第一邊連接,所述第二 L型連接件的第二邊通過所述第二緊固件與所述單元幕牆型材連接。
[0013]在本實用新型的一個優選實施例中,所述第一緊固件包括第一螺栓、第一墊板和第一螺母,所述第一螺栓的一端固定在所述槽式埋件內,另一端依次穿過所述第一 L型連接件的第一邊上的調節腰形孔、第一墊板後與所述第一螺母旋緊,所述第一螺母將所述第一 L型連接件的第一邊壓緊在所述槽式埋件上;
[0014]所述第二緊固件包括第二螺栓、第二墊板、第二槽形墊板和第二螺母,所述第二螺栓的尾端依次穿過所述第二槽形墊板、所述單元幕牆型材、第二 L型連接件的第二邊上的調節腰形孔、第二墊板後與所述第二螺母旋緊,所述第二螺母和第二螺栓將所述第二 L型連接件的第二邊與所述單元幕牆型材連接;
[0015]所述第三緊固件包括第三螺栓、第三上墊板、第三下墊板和第三螺母,所述第三螺栓的尾端依次穿過所述第三上墊板、第三L型連接件的第一邊上的調節腰形孔、第一 L型連接件的第二邊上的調節腰形孔、第三下墊板後與所述第三螺母旋緊,所述第三螺母和第三螺栓將所述第三L型連接件的第一邊與所述第一 L型連接件的第二邊連接;
[0016]所述第四緊固件包括第四螺栓、第四槽形墊板、第四墊板和第四螺母,所述第四螺栓的尾端依次穿過所述第四槽形墊板、第二 L型連接件的第一邊上的調節腰形孔、第三L型連接件的第二邊上的調節腰形孔、第四墊板後與所述第四螺母旋緊,所述第四螺母和第四螺栓將所述第二 L型連接件的第一邊與所述第三L型連接件的第二邊連接。
[0017]在本實用新型的一個優選實施例中,所述第二 L型連接件的第二邊與所述第二墊板相互接觸的連接面均設置為相互嚙合的第一齒形面,所述第一齒形面的齒形走向與所述第二 L型連接件的第二邊上的調節腰形孔的長度方向平行;
[0018]所述第三L型連接件的第一邊與所述第三上墊板相互接觸的連接面均設置為相互嚙合的第二齒形面,所述第二齒形面的齒形走向與所述第三L型連接件的第一邊上的調節腰形孔的長度方向平行;
[0019]所述第三L型連接件的第二邊與所述第四墊板相互接觸的連接面均設置為相互嚙合的第三齒形面,所述第三齒形面的齒形走向與所述第三L型連接件的第二邊上的調節腰形孔的長度方向平行。
[0020]在本實用新型的一個優選實施例中,所述第三L型連接件的第一邊與所述第一 L型連接件的第二邊之間還設置有橡膠墊片。
[0021]在本實用新型的一個優選實施例中,所述第一 L型連接件、第一墊板、第三下墊板均採用鋼材料製成,所述第二 L型連接件、第三L型連接件均採用鋁材料製成。
[0022]由於採用了如上的技術方案,本實用新型承重性能好,可以方便快捷的完成單元幕牆的安裝,而且也不受結構的限制,便於調節,同時節約了造價成本。
【專利附圖】
【附圖說明】
[0023]為了更清楚地說明本實用新型實施例或現有技術中的技術方案,下面將對實施例或現有技術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圖作簡單地介紹,顯而易見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圖僅僅是本實用新型的一些實施例,對於本領域普通技術人員來講,在不付出創造性勞動的前提下,還可以根據這些附圖獲得其他的附圖。
[0024]圖1是本實用新型一種實施例安裝在鋼筋混凝土的頂部的剖視圖。
[0025]圖2是本實用新型一種實施例安裝在鋼筋混凝土的側部的剖視圖。
[0026]圖3是本實用新型一種實施例的結構分解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0027]為了使本實用新型實現的技術手段、創作特徵、達成目的與功效易於明白了解,下面結合具體圖示,進一步闡述本實用新型。
[0028]參見圖3所示的一種高效節料單元幕牆掛件結構,包括第一 L型連接件100、第二連接件200、第三L型連接件300、第一緊固件51、第二緊固件52、第三緊固件53、第四緊固件54。第一緊固件51將第一 L型連接件100固定在預埋在鋼筋混凝土內的槽式埋件400上;第二連接件200將第二 L型連接件200固定在單元幕牆型材600上;第三緊固件300和第四緊固件400分別將第三L型連接件300與第一 L型連接件100、第二 L型連接件200連接。
[0029]本實施例中,第一緊固件51包括第一螺栓510、第一墊板511和第一螺母513 ;第二緊固件52包括第二螺栓520、第二槽形墊板521、第二墊板523、和第二螺母526 ;第三緊固件53包括第三螺栓530、第三上墊板531、第三下墊板535和第三螺母537 ;第四緊固件54包括第四螺栓540、第四槽形墊板541、第四墊板543和第四螺母546。
[0030]參見圖1至圖3所示,本實用新型可以安裝在鋼筋混凝土的頂部410 (如圖2所示),也可以安裝在鋼筋混凝土的側部420 (如圖3所示)。本實用新型裝配時,先在單元幕牆型材600上打孔,第二螺栓520的尾端依次穿過第二槽形墊板521的孔522、單元幕牆型材600、第二 L型連接件200的第二邊220上的調節腰形孔222、第二墊板523的孔525後與第二螺母526旋緊,第二螺母526和第二螺栓520將第二 L型連接件200的第二邊220與單元幕牆型材600連接。第二槽形墊板521能夠容納第二螺栓520的頭部,起到防旋轉作用。為了進一步防止裝配後螺栓的移位,第二 L型連接件200的第二邊230與第二墊板523相互接觸的連接面均設置為相互嚙合的第一齒形面221、524,第一齒形面221、524的齒形走向與第二 L型連接件200的第二邊220上的調節腰形孔222的長度方向平行。為了加強連接強度,本實施例中的第二螺栓520為一對,且沿第二槽形墊板521長度方向間隔布置。
[0031]而在施工現場,第一螺栓510的一端固定在槽式埋件400內,另一端依次穿過第一L型連接件100的第一邊110上的調節腰形孔111、第一墊板511的孔512後與第一螺母513旋緊,第一螺母513將第一 L型連接件100的第一邊110壓緊在槽式埋件400上。然後,第三螺栓530的尾端依次穿過第三上墊板531的孔532、第三L型連接件300的第一邊310上的調節腰形孔312、第一 L型連接件100的第二邊120上的調節腰形孔(圖中未示出)、第三下墊板535的孔後與第三螺母537旋緊,第三螺母537和第三螺栓530將第三L型連接件300的第一邊310與第一 L型連接件100的第二邊120連接。為了進一步防止裝配後螺栓的移位,第三L型連接件300的第一邊310與第三上墊板531相互接觸的連接面均設置為相互嚙合的第二齒形面311、533,第二齒形面311、533的齒形走向與第三L型連接件300的第一邊310上的調節腰形孔312的長度方向平行。為了加強連接強度,本實施例中的第三螺栓530為一對,且沿第三上墊板531長度方向間隔布置。
[0032]接著,先將單元板塊通過吊裝裝置吊起,將第二 L型連接件200的第一邊210與第三L型連接件300的第二邊320對準,使得第四螺栓540的尾端依次穿過第四槽形墊板541、第二 L型連接件200的第一邊210上的調節腰形孔211、第三L型連接件300的第二邊320上的調節腰形孔322、第四墊板543的孔545後與第四螺母546旋緊,第四螺母546和第四螺栓540將第二 L型連接件200的第一邊210與第三L型連接件300的第二邊320連接。為了進一步防止裝配後螺栓的移位,第三L型連接件300的第二邊320與第四墊板543相互接觸的連接面均設置為相互嚙合的第三齒形面321、544,第三齒形面321、544的齒形走向與第三L型連接件300的第二邊320上的調節腰形孔321的長度方向平行。可以根據安裝需要,在第三L型連接件300的第一邊310與第一 L型連接件100的第二邊120之間還設置有橡膠墊片534,起到隔離、緩衝、防腐蝕作用。
[0033]本實施例中,第一 L型連接件100、第一墊板511、第三下墊板535均採用鋼材料製成,第二 L型連接件200、第三L型連接件300均採用鋁材料製成,節約了鋁材的使用量,降低了成本。
[0034]本實用新型的三維調整如下:
[0035]進深方向:通過第一 L型連接件100的第二邊120上的調節腰形孔和第三L型連接件300的第一邊310上的調節腰形孔312來調節,通過第三上墊板531、第三下墊板535定位;
[0036]左右方向:通過槽式埋件400和第二 L型連接件200的第一邊210的調節腰形孔211調節,採用第四螺栓540左右移動加第四墊板543定位固定;
[0037]上下方向:通過第一 L型連接件100的第一邊110上的調節腰形孔111和第三L型連接件300的第二邊310上的調節腰形孔322來調節,可以第一螺栓510加第一墊板511定位固定,也可用第四螺栓540上下移動加第四墊板543定位固定。
[0038]本實用新型的適用範圍:
[0039]適用於豎料為開腔和閉腔單元幕牆;
[0040]適用於側埋式結構;
[0041]適用於豎框和主體結構邊緣距離較大的幕牆,且插接橫框與樓板面有足夠距離和操作空間;
[0042]適用於在單元的室內方有主體結構牆或柱的掛接形式;
[0043]以上顯示和描述了本實用新型的基本原理和主要特徵和本實用新型的優點。本行業的技術人員應該了解,本實用新型不受上述實施例的限制,上述實施例和說明書中描述的只是說明本實用新型的原理,在不脫離本實用新型精神和範圍的前提下,本實用新型還會有各種變化和改進,這些變化和改進都落入要求保護的本實用新型範圍內。本實用新型要求保護範圍由所附的權利要求書及其等效物界定。
【權利要求】
1.一種高效節料單元幕牆掛件結構,其特徵在於,包括: 通過第一緊固件與預埋在鋼筋混凝土內的槽式埋件連接的第一 L型連接件; 通過第二緊固件與單元幕牆型材連接的第二 L型連接件;以及 通過第三緊固件和第四緊固件分別與所述第一 L型連接件、第二 L型連接件連接的第三L型連接件; 其中,第一 L型連接件、第二 L型連接件、第三L型連接件分別與所述第一緊固件、第二緊固件、第三緊固件、第四緊固件配合的連接邊上均設置有調節腰形孔。
2.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高效節料單元幕牆掛件結構,其特徵在於,所述第一L型連接件的第一邊通過所述第一緊固件與所述槽式埋件連接,所述第一 L型連接件的第二邊通過所述第三緊固件與所述第三L型連接件的第一邊連接,所述第三L型連接件的第二邊通過所述第四緊固件與所述第二 L型連接件的第一邊連接,所述第二 L型連接件的第二邊通過所述第二緊固件與所述單元幕牆型材連接。
3.如權利要求2所述的一種高效節料單元幕牆掛件結構,其特徵在於,所述第一緊固件包括第一螺栓、第一墊板和第一螺母,所述第一螺栓的一端固定在所述槽式埋件內,另一端依次穿過所述第一 L型連接件的第一邊上的調節腰形孔、第一墊板後與所述第一螺母旋緊,所述第一螺母將所述第一 L型連接件的第一邊壓緊在所述槽式埋件上; 所述第二緊固件包括第二螺栓、第二墊板、第二槽形墊板和第二螺母,所述第二螺栓的尾端依次穿過所述第二槽形墊板、所述單元幕牆型材、第二 L型連接件的第二邊上的調節腰形孔、第二墊板後與所述第二螺母旋緊,所述第二螺母和第二螺栓將所述第二 L型連接件的第二邊與所述單元幕牆型材連接; 所述第三緊固件包括第三螺栓、第三上墊板、第三下墊板和第三螺母,所述第三螺栓的尾端依次穿過所述第三上墊板、第三L型連接件的第一邊上的調節腰形孔、第一 L型連接件的第二邊上的調節腰形孔、第三下墊板後與所述第三螺母旋緊,所述第三螺母和第三螺栓將所述第三L型連接件的第一邊與所述第一 L型連接件的第二邊連接; 所述第四緊固件包括第四螺栓、第四槽形墊板、第四墊板和第四螺母,所述第四螺栓的尾端依次穿過所述第四槽形墊板、第二 L型連接件的第一邊上的調節腰形孔、第三L型連接件的第二邊上的調節腰形孔、第四墊板後與所述第四螺母旋緊,所述第四螺母和第四螺栓將所述第二 L型連接件的第一邊與所述第三L型連接件的第二邊連接。
4.如權利要求3所述的一種高效節料單元幕牆掛件結構,其特徵在於,所述第二L型連接件的第二邊與所述第二墊板相互接觸的連接面均設置為相互嚙合的第一齒形面,所述第一齒形面的齒形走向與所述第二 L型連接件的第二邊上的調節腰形孔的長度方向平行; 所述第三L型連接件的第一邊與所述第三上墊板相互接觸的連接面均設置為相互嚙合的第二齒形面,所述第二齒形面的齒形走向與所述第三L型連接件的第一邊上的調節腰形孔的長度方向平行; 所述第三L型連接件的第二邊與所述第四墊板相互接觸的連接面均設置為相互嚙合的第三齒形面,所述第三齒形面的齒形走向與所述第三L型連接件的第二邊上的調節腰形孔的長度方向平行。
5.如權利要求2至4任一權利要求所述的一種高效節料單元幕牆掛件結構,其特徵在於,所述第三L型連接件的第一邊與所述第一 L型連接件的第二邊之間還設置有橡膠墊片。
6.如權利要求5所述的一種高效節料單元幕牆掛件結構,其特徵在於,所述第一 L型連接件、第一墊板、第三下墊板均採用鋼材料製成,所述第二 L型連接件、第三L型連接件均採用鋁材料製成。
【文檔編號】E04B2/88GK204139387SQ201420522332
【公開日】2015年2月4日 申請日期:2014年9月11日 優先權日:2014年9月11日
【發明者】吳志平, 趙華, 平飛 申請人:上海高新鋁質工程股份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