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塑模具的模內壓縮裝置的製作方法
2023-12-10 20:04:02 1
專利名稱:注塑模具的模內壓縮裝置的製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注塑模具的壓縮裝置,具體是指一種在位於注塑模具內進行 二次壓縮的模內壓縮裝置。
背景技術:
模具包括有能相對開合的定模和動模,在定模和動模之間形成有與注塑產品形狀 相吻合的型腔,模具上設置一注口,該注口通過流道與上述型腔相貫通,需要注塑成型時, 模具在合模狀態下,塑料經注口流入型腔中加以成型,然後經保壓、冷卻等相應工藝後開 模,再通過模具中的頂出機構將產品從型腔中頂出。但在採用普通注塑機進行注塑保壓時,在鄰近注口端,由於壓力損耗小,所以對注 塑產品的壓力較大。而在遠離注口端,由於壓力損耗大,故對注塑產品的壓力較小。這樣對 同一個注塑產品而言,由於壓力不一樣,從而導致注塑產品收縮不一致,造成注塑後的產品 變形翅曲,進而影響後序的組裝等工序作業。如圖4所示中的電動汽車電池蓋,由於電動汽 車的電池是由很多塊組成,所以對電動汽車電池蓋的各組成單元的尺寸及形狀要求高,若 電動汽車電池蓋稍有變形都會造成組裝困難,或影響其功能。目前,消除注塑產品變形的辦法是通烘烤校正、治具校正、模具預變形等幾種方 法。如針對電鍍類的注塑產品,一般工廠都是採用烘烤校正外形的方式來達到消除產品的 變形。但這種措施會在生產中多出一道工序,進而增加企業成本,而且經過烘烤後的注塑產 品使用時間久了,還會產生二次變形。尤其是,普通注塑機用普通方式注塑成型薄壁類的注塑產品時,產品會出現缺膠, 燒焦等現象而無法成型出合格的產品來。為了使成型後的注塑產品獲得更加精確的尺寸,人們設計出新的注塑模具來,如 中國專利授權公告號為CN201317088的《塑料模具二次壓縮裝置》就披露了這樣一種模具。 該模具主要在於在塑料模具的上公模板與下公模板間增設了可活動位移的滑塊,滑塊表 面設置數道相鄰並列的凹部及凸部,在公模板與滑塊接觸的表面上設置數道相鄰並列的凹 部及凸部,上公模板、下公模板之間的導柱套設有盤型彈簧。在第一階段注塑完成後,利用 滑塊位移,使滑塊與下公模板之間產生間隙,進而使可動側的下固定板、模腳、下公模板及 下模仁再一次位移,對於已注入的塑料進行二次壓縮動作,使其能達到精確控制注塑產品 尺寸的功效。
實用新型內容本實用新型所要解決的技術問題是針對上述現有技術現狀,而提供一種同樣在注 塑薄壁類產品時能確保注塑產品尺寸的注塑模具的模內壓縮裝置。本實用新型解決上述技術問題所採用的技術方案為該注塑模具的模內壓縮裝置 包括設置在注塑模具的動模板和支承板之間活動位移的滑塊,其特徵在於所述滑塊的前 端部上表面設計成上斜面而使滑塊的前端部形成前端薄的斜鍥塊,並且該滑塊的前端部位於設置在動模板內的動模鑲件之下,該動模鑲件下底面則設計成與所述的滑塊上斜面相配 合滑動的下斜面。所述的滑塊和動模鑲件之間設置有相互配合的導滑槽和導滑肋,以確保動模鑲件 隨著滑塊的移動而能順利移動。所述的注塑模具上還可以固定有油缸,所述油缸的活塞杆與所述滑塊的後端部相 固連,以便給滑塊的移動提供動力,當然也可以通過其它方式帶動滑塊按需移動。與現有技術相比,由於本實用新型增設的滑塊與動模鑲件之間為斜面配合,因而 在第一階段注塑完成後,推動滑塊,可以迫使動模鑲件繼續向上移動,致使模具型腔內的產 品受到動模鑲件的擠壓,即以各向相同的壓力對型腔作進一步充填,使注塑後的產品無應 力殘留,產品變形小,能確保成型後的產品尺寸精度。尤其是,當普通注塑機使用了本實用 新型後,就可以代替低壓注塑機成型出薄壁或變形小的注塑產品來,從而可明顯地降低生 產成本,故具有較好的實用性。
圖1為本實用新型實施例在保壓前的狀態結構示意圖;圖2為本圖1中A-A向剖視圖;圖3為圖2中在保壓時滑塊移動後的狀態結構示意圖;圖4為電動汽車電池蓋的立體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以下結合附圖實施例對本實用新型作進一步詳細描述。如圖1和圖2所示,該注塑模具包括依次從上而下設置的定模座板1、定模板2、動 模板3、支承板4、墊塊5和動模座板6,動模板內設有動模鑲件7,動模鑲件、動模板和定模 板之間形成與產品8形狀相吻合的型腔,墊塊內設置有固定板9和推板10,用來固定推桿 (圖中未示),以便在注塑成型後,推動推板及固定板,使推桿上移將產品從型腔內頂出。而 模內壓縮裝置包括設置在動模板和支承板之間的滑塊11,該滑塊的前端部上表面設計成上 斜面而使滑塊的前端部形成前端薄的斜鍥塊,並且該滑塊的前端部位於動模鑲件7之下, 該動模鑲件7下底面則設計成與滑塊上斜面相配合滑動的下斜面。該滑塊的後端部與油缸 12的活塞杆相固連,油缸12固定在動模板3及支承板4上,油缸動作後,可以推動滑塊11 左右活動位移,進而可使動模鑲件7上下移動。為了確保鑲件的順利滑動,在滑塊和動模鑲件之間還設置有相互配合的導滑槽和 導滑肋。在本實施例中,導滑槽13設置在動模鑲件上,而導滑肋14設置在滑塊上。當塑料經注口、流道15流入型腔中加以成型,此時如圖2所示,油缸處於拉開狀態,型腔 的高度T要大於產品最終狀態的厚度t。當注塑完成進入保壓階段時,這時,壓縮裝置運動如下 油缸動作,推動滑塊向右(即按水平箭頭方向)移動,動模鑲件在斜鍥塊向上作用力下按豎直箭 頭的方向向上運動,如圖3所示,此時模具型腔內的產品受到動模鑲件的擠壓,由於保壓時產品各 向受力相同,因而動模鑲件的擠壓即以各向相同的壓力使型腔作進一步充填。至此,模內壓縮完 成,按此方式生產的注塑產品無應力殘留,在減小產品變形的同時,還保證了產品的強度,使用在 普通注塑機上,可以使普通注塑機能像低壓注塑機一樣成型薄壁或變形很小的注塑產品。
權利要求一種注塑模具的模內壓縮裝置,包括設置在注塑模具的動模板和支承板之間活動位移的滑塊,其特徵在於所述滑塊的前端部上表面設計成上斜面而使滑塊的前端部形成前端薄的斜鍥塊,並且該滑塊的前端部位於設置在動模板內的動模鑲件之下,該動模鑲件下底面則設計成與所述的滑塊上斜面相配合滑動的下斜面。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注塑模具的模內壓縮裝置,其特徵在於所述的滑塊和動模 鑲件之間設置有相互配合的導滑槽和導滑肋。
3.根據權利要求1或2所述的注塑模具的模內壓縮裝置,其特徵在於所述的注塑模 具上還固定有油缸,所述油缸的活塞杆與所述滑塊的後端部相固連。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注塑模具的模內壓縮裝置,包括在注塑模具的動模板和支承板之間設置可活動位移的滑塊,其特徵在於所述滑塊的前端部上表面設計成上斜面而使滑塊的前端部形成前端薄的斜鍥塊,並且該滑塊的前端部位於設置在動模板內的動模鑲件之下,該動模鑲件下底面則設計成與滑塊上斜面相配合滑動的下斜面。由於滑塊與動模鑲件之間為斜面配合,因而在注塑完成後,推動滑塊可以迫使動模鑲件繼續向上移動,致使模具型腔內的產品受到動模鑲件的擠壓以進一步充填型腔,使注塑後的產品無應力殘留,產品變形小,能確保產品尺寸精度。尤其是,可以使普通的注塑機代替低壓注塑機成型出薄壁或變形小的注塑產品來,從而可明顯地降低生產成本,故具有較好的實用性。
文檔編號B29C45/57GK201669862SQ201020183980
公開日2010年12月15日 申請日期2010年5月7日 優先權日2010年5月7日
發明者康銀成, 蔡政顏, 黃順華 申請人:嘉興信元精密模具科技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