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過載的扭力傳感器的製造方法
2023-12-09 13:18:26 4
防過載的扭力傳感器的製造方法
【專利摘要】本發明公開了一種防過載的扭力傳感器,包括:第一立板、第二立板、扭力傳感器,第一立板和第二立板平行設置並且第二立板能夠擺動,扭力傳感器位於第一立板和第二立板構成的平行間隙內並且與第二立板固定連接,第二立板設有一個向第一立板方向延伸的凸塊,第一立板上設有位於凸塊兩側的限位擋塊,當第二立板位於原位時,限位擋塊對稱地位於凸塊兩側。有益之處在於:通過限位擋塊與凸塊的配合,確保檢測到的力矩不會超出量程,有效防止過載,大大延長了傳感器的使用壽命;同時,扭力傳感器外周還環繞設置一軸承,這樣一來,測試過程中,傳感器只會感應到旋轉的扭力,消除了振動對於傳感器的影響,測量結果更加精確,測量曲線更加圓滑。
【專利說明】防過載的扭力傳感器
【技術領域】
[0001]本發明涉及一種傳感器,具體涉及一種防止過載的扭力傳感器,對傳感器起到了有效的保護。
【背景技術】
[0002]傳感器(transducer/sensor)是一種檢測裝置,能感受到被測量的信息,並能將檢測感受到的信息按一定規律變換成為電信號或其他所需形式的信息輸出,以滿足信息的傳輸、處理、存儲、顯示、記錄和控制等要求,是實現自動檢測和自動控制的首要環節,在現代化的工業生產中應用十分廣泛。
[0003]顧名思義,扭力傳感器是測試使材料或產品產生扭轉變形時所施加的力矩,實際使用過程中,如果力矩超出了傳感器的量程,即過載,則極易造成傳感器損壞,而傳感器一旦損壞,更換起來費時費力而且成本昂貴,所以,對於傳感器的防過載保護十分重要。
【發明內容】
[0004]為解決現有技術的不足,本發明的目的在於提供一種具有過載保護的扭力傳感器,有效防止過載,延長了使用壽命。
[0005]為了實現上述目標,本發明採用如下的技術方案:
防過載的扭力傳感器,包括:第一立板、第二立板、扭力傳感器,所述第一立板和第二立板平行設置並且第二立板能夠擺動,所述扭力傳感器位於第一立板和第二立板構成的平行間隙內並且與第二立板固定連接,所述第二立板設有一個向第一立板方向延伸的凸塊,所述第一立板上設有位於凸塊兩側的限位擋塊,當第二立板位於原位時,所述限位擋塊對稱地位於凸塊兩側。
[0006]前述第二立板上設有出線孔,所述扭力傳感器的信號線從出線孔引出。
[0007]前述限位擋塊靠近凸塊的一面設有緩衝墊片。
[0008]前述限位擋塊形成有貫穿至彼此之間的空隙的螺紋孔,螺紋孔內安裝一螺栓,所述螺栓能夠旋入或退出螺紋孔。
[0009]前述螺栓的自由端設有緩衝墊片。
[0010]前述凸塊與限位擋塊之間的距離使第二立板的可擺動角度為±2.5°。
[0011]前述扭力傳感器外周還環繞設置一軸承。
[0012]本發明的有益之處在於:本發明的扭力傳感器,通過限位擋塊與凸塊的配合,確保檢測到的力矩不會超出量程,有效防止過載,大大延長了傳感器的使用壽命;同時,扭力傳感器外周還環繞設置一軸承,這樣一來,測試過程中,傳感器只會感應到旋轉的扭力,消除了振動對於傳感器的影響,測量結果更加精確,測量曲線更加圓滑。
【專利附圖】
【附圖說明】
[0013]圖1是本發明的防過載的扭力傳感器的一個具體實施例的立體結構示意圖。[0014]圖2是圖1所示實施例的側視圖。
[0015]圖中附圖標記的含義:1、第一立板,2、第二立板,3、扭力傳感器,4、凸塊,5、限位擋塊,6、出線孔,7、螺栓,8、軸承。
【具體實施方式】
[0016]以下結合附圖和具體實施例對本發明作具體的介紹。
[0017]參見圖1和圖2,本發明的防過載的扭力傳感器,包括:第一立板1、第二立板2、扭力傳感器3。其中,第一立板I和第二立板2平行設置,第一立板I固定,第二立板2能夠擺動,扭力傳感器3位於第一立板I和第二立板2構成的平行間隙內並且與第二立板2固定連接。這樣一來,當扭力傳感器3受到扭力作用時,便會帶動第二立板2 —起擺動。
[0018]為了防止扭力傳感器3過載,在第二立板2設有一個向第一立板I方向延伸的凸塊4,並且凸塊4與第一立板I是不接觸的,而第一立板I上設有位於凸塊4兩側的限位擋塊5,當第二立板2位於圖1所示的原位(即第二立板2沒有發生擺動)時,限位擋塊5對稱地位於凸塊4兩側,進而保證順時針和逆時針的擺動角度相同,本發明通過限制扭力傳感器3的擺動角度,實現了過載保護,結構簡單,構思巧妙而新穎。作為一個具體的實施例,凸塊4與限位擋塊5之間的距離使第二立板2的可擺動角度為±2.5°。
[0019]傳感器的信號要傳輸給控制器進行後續處理,所以,在第二立板2上設有出線孔6,扭力傳感器3的信號線從出線孔6引出。
[0020]優選地,限位擋塊5靠近凸塊4的一面設有緩衝墊片,從而防止凸塊4與限位擋塊5之間發生撞擊,這是因為撞擊造成的振動會對扭力傳感器3的測量造成很大的不良影響。
[0021]作為本發明的一種改進,如圖1所示,限位擋塊5形成有貫穿至彼此之間的空隙的螺紋孔,螺紋孔內安裝一螺栓7,螺栓7能夠旋入或退出螺紋孔。這樣的話,就能夠通過旋轉螺栓7,控制螺栓7的一端旋入空隙中的長度,從而調整第二立板2的擺動角度,也就是調節了扭力傳感器3的測量範圍。同樣,為了防止撞擊造成的振動對於測量的影響,在螺栓7的自由端也設有緩衝墊片。
[0022]進一步地,在扭力傳感器3外周還環繞設置一軸承8,使之在測試的過程中只會檢查到旋轉的扭力,而不會受左側裝置物重力的影響,消除了振動等其他因素對於傳感器的影響,測量結果更加精確,測量曲線更加圓滑。
[0023]以上顯示和描述了本發明的基本原理、主要特徵和優點。本行業的技術人員應該了解,上述實施例不以任何形式限制本發明,凡採用等同替換或等效變換的方式所獲得的技術方案,均落在本發明的保護範圍內。
【權利要求】
1.防過載的扭力傳感器,其特徵在於,包括:第一立板、第二立板、扭力傳感器,所述第一立板和第二立板平行設置並且第二立板能夠擺動,所述扭力傳感器位於第一立板和第二立板構成的平行間隙內並且與第二立板固定連接,所述第二立板設有一個向第一立板方向延伸的凸塊,所述第一立板上設有位於凸塊兩側的限位擋塊,當第二立板位於原位時,所述限位擋塊對稱地位於凸塊兩側。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防過載的扭力傳感器,其特徵在於,所述第二立板上設有出線孔,所述扭力傳感器的信號線從出線孔弓I出。
3.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防過載的扭力傳感器,其特徵在於,所述限位擋塊靠近凸塊的一面設有緩衝墊片。
4.根據權利要求3所述的防過載的扭力傳感器,其特徵在於,所述限位擋塊形成有貫穿至彼此之間的空隙的螺紋孔,螺紋孔內安裝一螺栓,所述螺栓能夠旋入或退出螺紋孔。
5.根據權利要求4所述的防過載的扭力傳感器,其特徵在於,所述螺栓的自由端設有緩衝墊片。
6.根據權利亞歐1-5任一項所述的防過載的扭力傳感器,其特徵在於,所述凸塊與限位擋塊之間的距離使第二立板的可擺動角度為±2.5°。
7.根據權利要求6所述的防過載的扭力傳感器,其特徵在於,所述扭力傳感器外周還環繞設置一軸承。
【文檔編號】G01L5/24GK103852205SQ201410034992
【公開日】2014年6月11日 申請日期:2014年1月24日 優先權日:2014年1月24日
【發明者】張旻鬱 申請人:崑山洺九機電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