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抽水馬桶的製作方法
2023-12-01 17:15:01 3
專利名稱:一種抽水馬桶的製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衛生潔具領域,具體地說涉及到一種抽水馬桶。
就目前現有技術和市場而言,為排除人方便時產生的臭氣,通常採用在窗上或專用風道上安裝換氣扇,其不足之處在於排便者還是要首先聞到不利於健康的臭氣,而後臭氣迷漫整個衛生間才逐漸被換氣扇排走,因此不利健康也浪費電力,為此本人發表了申請號為98102709.1,名稱為「一種馬桶」的專利技術,其後又發表了名稱為「一種衛生節水馬桶」,申請號為99213894.9的專利技術。這兩項技術的主旨都是馬桶體系中設置抽氣風機,將抽氣風機的進氣口與設置在座圈內的環行抽氣管路聯通,將抽氣風機的排氣口與馬桶的排汙管聯通,從而將臭氣有效直接地排走。在上述第二項技術內容中,還闡述了將座圈內的環行抽氣管路和環行衝水管路做適當溝通,以便衝水時有少部分水可以衝洗抽氣管路和向排氣管路中為防止排汙管內汙氣回逆而設置的水封排氣室內補水的內容。綜觀上述二項專利技術,對於座圈內環行衝水和環行抽氣管路之間結構闡述的不多,對於設置在座圈前端或者座圈後部即平臺中的用以對環行抽氣管路抽氣的抽氣口的結構也未涉及。
本發明即是對上述二項技術的進一步完善和補充。
本發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種抽水馬桶,它使桶體座圈中環行抽氣管路與環行衝水管路間具有多種結構形式和使座圈中環行抽氣管路外通的抽氣孔有數種指向,從而可以較好地完成通過座圈中環行抽氣管路及其抽氣孔抽取排除臭氣的工作。
本發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種抽水馬桶,它使得座圈內環行抽氣與環行衝水管路的結構關係和造型更為豐富,為更好完成通過座圈中環行抽氣管路抽取排除臭氣的工作提供了更多的可能。
本發明的目的是提供了一種抽水馬桶,它在桶體座圈前端的下部設置用以抽取環行抽氣管路中空氣的抽氣總管,它使得本發明提供的第一二種馬桶中一部分環行抽氣管路和上文提到的本人以前曾發表的二項專利技術中的部分方案得以實行。
本發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種抽水馬桶,它在座圈前端下部設置用以抽取環行抽氣管路中空氣的抽氣總管,它使得本發明提供的第一二種馬桶中另一部分環行抽氣管路和上文提到的本人以前曾發表的兩項專利技術中的部分方案得以實行。
本發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種抽水馬桶,它在座圈平臺壁上設置抽氣口,平臺為空腔體並與通入平臺空腔體中的抽氣管路內部相通。它使得本發明提供的第一二種馬桶中一部分抽氣管路的結構方案和上文提到的本人以前著曾發表的兩項專利技術中的部分方案得以實行。
本發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種抽水馬桶,它在座圈平臺壁上設置抽氣口,平臺為空腔體並與通入平臺空腔體中的抽氣管路內部相通。它使得本發明提供的第一二種馬桶中一部分抽氣管路的結構方案和上文提到的本人以前曾發表的兩項專利技術中的部分方案得以實行。
本發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種抽水馬桶,它將座圈中抽氣管路內部與座圈平臺的空腔體聯通,座圈平臺的上部壁面、下部壁面或者後部立壁面均可開設抽氣口,而座圈中的抽氣管路或可以環行於座圈內或也可以未達到對接環行,而只布設在座圈後部一定範圍內。
本發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種抽水馬桶,它在座圈外下部上接周圈外下沿,下接漏鬥狀衝水池的部分外壁,沿座圈周圈圍成一抽氣管路空間,該空間在座圈前端下部形成一抽氣口,而在座圈後部實現該空間與座圈平臺內空腔聯通。本目的使得本發明提供的部分座圈內抽氣管路的技術方案和本人以前曾發表的兩項專利技術中在馬桶前端下部體內設置抽氣風機的技術方案得以實行。
依照本發明的目的提供的第一種抽水馬桶,這種抽水馬桶是這樣實現的,即桶體內部有環行衝水管路和與之相分隔的環行抽氣管路,上述二管路為左右相隔或上下相隔或斜向相隔,環行抽氣管路的管壁上有一圈斜向衝水池內下側或斜向衝水池外下側或水平朝向衝水池內,亦或垂直向下的抽氣孔。當環行抽氣管路上下相隔並且環行抽氣管路管壁上的抽氣孔,其指向為斜向衝水池內下側或水平指向衝水池內時,環行抽氣管路與環行衝水管路之間的相隔壁上有一定數目的聯通孔,而當抽氣孔的指向為垂直向下或斜向衝水池外下側方向時,環行抽氣管路與環行衝水管路間的相隔壁上,即可以有一定數目的聯通孔,也可以沒有;當環行抽氣管路與環行衝水管路為左右相隔或斜向相隔時,不論抽氣孔的指向如何,環行抽氣管路與環行衝水管路間的相隔壁上,即可以有一定數目的聯通孔,也可以沒有。
同原有技術相比,本發明提供的第一種抽水馬桶使得原有技術中的技術方案更加成熟和完善。
依照本發明的目的提供的第二種抽水馬桶,這種抽水馬桶是這樣實現的,即座圈內除有一條環行衝水管路外,還有一條環行抽氣管路,二管路互相分隔,其分隔壁使抽氣管路對衝水管路做至少1/4範圍的包圍或反過來衝水管路對抽氣管路做至少1/4範圍的包圍,環行抽氣管路與環行衝水管路之間即可以彼此分隔互不相通,也可以在分隔壁上分布一定數量導致彼此聯通的聯通孔。
同原有技術相比,本發明提供的第二種抽水馬桶是對原有技術的豐富完善,它對在座圈內設置抽氣管路的所有技術方案提供了多種可能性和選擇性。
依照本發明的目的提供的第三種抽水馬桶,這種抽水馬桶是這樣實現的,即座圈內部設置了一條與環行衝水管路相分隔的環行抽氣管路,當座圈的外圈側壁僅成為環行抽氣管路的一個側壁,或同時成為環行衝水與抽氣管路共用的一個側壁時,在座圈正前端有一抽氣總管,該總管的頂部封死成為座圈頂部平面的一部分,該總管的外側壁向上與座圈頂部平面相交,向下向左右向後四周伸展,將座圈前端外壁和下部衝水池的部分外壁在一定範圍內包圍成具一定體積的空間,其空間下部敞口成為抽氣口,並且被包圍在此空間範圍內的環行抽氣管路的外圈側壁被去掉,從而形成一個向下可以聯通抽氣風機的進氣口,向上內通整條環行抽氣管路的抽氣總管。
本發明提供的第三種抽水馬桶,使得在座圈前端設置抽氣總管,用以對整條環行抽氣管路內抽氣和在馬桶體前端內下部設置抽氣風機的所有技術方案得以完整實施,另外它還使本發明第一二種馬桶提供的多種環行抽氣管路方案得以實施。
依照本發明的目的提供的第四種抽水馬桶,這種抽水馬桶是這樣實現的,在座圈內有相互分隔的環行抽氣管路和環行衝水管路,當座圈的外圈側壁僅成為環行衝水管路的一個側壁,或同時成為環行衝水與抽氣管路共用的一個側壁,但屬於環行抽氣管路的側壁其壁高很小時,在座圈的正前端有抽氣總管,該總管的頂部封死成為座圈頂部平面的一部分,該總管的外側壁上與座圈頂部平面相交,向下向左右向後四周伸展,將座圈前端外壁和下部衝水池的外壁在一定範圍內包圍成具一定體積的空間,其空間下部敞口成為抽氣口,在上述空間範圍內環行衝水管路被隔板b分隔成上下兩層,上層兩側被隔板a′與隔板a將環行衝水管路分隔,夾持在隔板a′與a之間的並處於隔板b上層的座圈的外側壁和環行衝水管路的內側壁被去掉,從而形成一個完整的抽氣總管。
依照本發明的目的提供的第五種抽水馬桶,這種抽水馬桶是這樣實現的,座圈內部有抽氣管路和環行衝水管路,抽氣管路環行於座圈內,或者座圈中的抽氣管路只布置在座圈後部一定區域內,座圈通入平臺的空腔中,並與之交融成一體,通入平臺空腔中的抽氣管路的外側壁被去掉,使抽氣管路內部與平臺空腔連通,座圈平臺空腔有外通的抽氣口。
依照本發明的目的提供的第六種抽水馬桶,這種抽水馬桶是這樣實現的,在座圈內部有抽氣管路和環行衝水管路,二管路之間互相分隔,抽氣管路環行於座圈內,或者座圈內的抽氣管路只布置在座圈後部一定區域內,內具抽氣管路的座圈通入座圈平臺的空腔體中,座圈的頂壁面與座圈平臺的頂壁面連成一體,座圈的外側壁面與座圈平臺兩側側立壁相交連成一體,處於座圈平臺空腔中的座圈內的環行衝水管路在一定水平高度上被一塊隔板分成上下兩層,上層環行衝水管路的兩側在座圈通入平臺空腔體中時,已被座圈平臺兩側的側立壁封死,處於上層的座圈的外側壁(實際也是環行衝水管路的外側壁)和處於上層的用以將環行衝水管路與抽氣管路分隔的分隔壁均被去掉,座圈平臺空腔有外通的抽氣口。
依照本發明的目的提供的第七種抽水馬桶,這種抽水馬桶是這樣實現的,座圈內部有彼此相隔的抽氣管路和衝水管路,座圈後部的平臺為一空腔體,座圈通入該空腔體中並且成為一體,該空腔體與所述抽氣管路聯通,在座圈平臺或者上部壁面或者下部壁面或者後部立壁面上形成有抽氣口。衝水管路與抽氣管路全都環行於座圈內部,或者衝水管路環行於座圈內,而抽氣管路只布設在座圈平臺所夾定的範圍內或者布設在超出座圈夾定的某一弧度範圍,但卻未達到對接環行的程度。抽氣管路與衝水管路或者彼此完全分隔或者彼此間有一定數目的聯通孔。
依照本發明的目的提供的第八種抽水馬桶,這種抽水馬桶是這樣實現的,座圈內有環行衝水管路和在座圈內有抽氣管路,該抽氣管路在座圈內環行或者未達到對接環行的程度,在座圈的外下部,上接座圈外下部,下接漏鬥狀衝水池的部分外壁,由桶體的體壁沿座圈周圈圍成一抽氣空間,圍成該空間的壁伸展至座圈平臺下部時,將之下底壁包圍,並且座圈平臺底壁開口於所圍成的空間內,或者圍成該空間的壁伸展至平臺下部時它本身就成為座圈平臺的下底壁或下底壁的一部分從而使座圈內部空腔與所圍成的抽氣空間連通,圍成該空間的壁伸展至座圈前端下部時,形成一抽氣口。
下面通過給出附圖並對照附圖結合實施例對本發明作出說明。
圖1(A,B),圖2,圖3(A,B),圖4(A,B),圖5(A,B,C),圖6(A,B,C,D)都是本發明提供的第一種馬桶及其實施例的附圖,所有上述圖形均為馬桶座圈內部環行衝水管路和環行抽氣管路相互分隔結構關係的局部側剖示意圖。
圖7(A~O)和圖8(A~I)均為本發明提供的第二種抽水馬桶及其實施例的附圖,所有上述圖形均為座圈內部環行衝水管路和環行抽氣管路相互分隔結構關係的局部側剖示意圖。
圖9(A,B,C)和圖10(A,B,C)均是本發明提供的第三種抽水馬桶及其實施例的附圖,其中圖9A和圖10A分別為兩種不同類型抽水馬桶的前部俯視下局部外觀示意圖,圖9B和圖10B分別是圖9A和圖10A的側面示意圖,圖9C和圖10C分別為圖9(A,B),圖10(A,B)中截斷面部位座圈內部的結構示意圖。
圖11(A,B,C)和圖12(A,B,C)均是本發明提供的第四種抽水馬桶及其實施例的附圖,其中的A圖部分分別為兩種不同類型抽水馬桶座圈前端抽氣總管內部與環行抽氣管路和環行衝水管路的結構關係示意圖,B圖部分均是各自A圖部分的側面示意圖,而C圖部分分別為各自A,B圖中截斷面部位座圈的側剖示意圖。
圖13A是本發明提供的第五種抽水馬桶實施例的上部俯視示意圖,也是圖13B和圖14(A,B)的上部俯視示意圖,圖13B是抽水馬桶的側剖局部示意圖。
圖14(A,B)分別是本發明提供的第六種抽水馬桶兩個實施例的兩種不同類型的抽水馬桶的局部側剖示意圖。
圖15(A,B,C,D)是本發明提供的第七種抽水馬桶的四個實施例座圈平臺的局部側剖示意圖。
圖16(A,B)分別為本發明提供的第八種抽水馬桶及其實施例的前視示意圖和側視示意圖。
下面結合附圖1(A,B),附圖2對本發明提供的第一種抽水馬桶及在圖1(A,B)和圖2三圖中,1為座圈,2為漏鬥狀衝水池的一個局部壁面,3為座圈1內的環行抽氣管路,7為座圈內的環行衝水管路,8為將環行衝水管路與環行抽氣管路分隔的分隔壁。5為環行抽氣管路的抽氣孔,4為環行衝水管路的衝水孔,6為環行抽氣管路與環行衝水管路間的聯通孔。
在上述三圖中,抽氣孔都沿座圈一圈間隔分布,在本發明提供的以下各個抽水馬桶中全都如此,因而在以後的各個篇幅中不再贅述。圖1(A,B)的抽氣孔5都指向漏鬥狀衝水池的內下側方向,而聯通孔6的開設布位不同,圖2中抽氣孔5的指向為水平指向漏鬥狀衝水池內的方向。
在環行衝水管路與抽氣管路間設置一定數目的的聯通孔有如下的目的和作用,一、在對環行抽氣管路抽氣的風機未啟動,操縱水箱放水時會有少量的水進入環行抽氣管路,可以使環行抽氣管路和抽氣孔得到一定程度洗刷;二、當抽氣風機啟動而未從水箱放水時,環行衝水管路及衝水孔,可作為輔助抽氣管路和抽氣孔用,當抽氣風機啟動,而同時也從水箱放水時,進入環行抽氣管路的少量的水,被環行抽氣管路中急速的氣流吹成很多小水珠和水霧,它們可以較強勁地衝刷環行抽氣管路和抽氣風機的風機室、風機扇葉及風機排氣口以後的排氣管路;三、另外在本人曾申請的申請號為99213894.9,申請名稱為「一種衛生節水馬桶」的專利技術中,在抽氣風機排氣管路中有可防汙氣回逆的水封排氣室,因而環行衝水與環行抽氣管路間的聯通孔可以使水箱衝水時的少量水進入水封排氣室,用以補充和更換水封排氣室中所封存的水。
在圖3(A,B)和圖4(A,B)四幅圖中,除標記5與圖1(A,B)、圖2中的標記5的含義略有區別外,其餘標記和含義均為相同。在圖3(A,B),圖4(A,B)中,5為抽氣管孔,也就是說它是一端聯通環行抽氣管路內,一端開口於漏鬥狀衝水池內的小管,這些小管也沿座圈一周間隔排布。圖3(A,B)中的抽氣管孔指向為漏鬥狀衝水池外下側方向,並且A圖沒有使環行抽氣管3與環行衝水管7聯通的聯通孔6,而B圖有。圖4(A,B)中的抽氣管孔5垂直向下於漏鬥狀衝水池內,並且A圖沒有聯通孔6,而B圖有。
在圖5(A,B,C)、圖6(A,B,C,D)中,各圖標記含義與圖1的標記含義相同,只是在圖5(A,B,C)中,分隔壁8將環行衝水管路與環行抽氣管路左右分隔,前者在外圈,而後者在內圈。在圖6(A,B,C,D)中,分隔壁將環行衝水管路和環行抽氣管路斜向分隔,但究其本質仍然是環行衝水管路在外圈,而環行抽氣管路在內圈。在圖5(A,B,C)各圖中,構造無太大區別,在分隔壁8上即可以設置聯通孔6,也可以不設置,而抽氣孔5的開設位置顯然也並不限於圖中所標示的位置。在圖6(A,B,C,D)中A,B,C三圖中分隔的傾斜方向與D圖的不同,但無本質區別,在分隔壁8上可以有聯通孔,也可以沒有。
需要指出的是,不僅在本發明目的提供的第一種抽水馬桶中,在以後提供的各種抽水馬桶中,只要抽氣孔5開設在座圈底壁上,無論其開口指向如何,都具有隱蔽性,不易從外部看到和不易使汙物進入環行抽氣管路的優點,而抽氣孔開在其它位置並且不同指向方案都依次差之。
下面結合附圖7(A→O)、附圖8(A→I)對本發明提供的第二種抽水馬桶及實施例做出說明。
圖7(A,B,C)三圖中分隔壁8將座圈內部空間進行分隔,分隔的結果使得A圖中環行衝水管路被環行抽氣管路圍在座圈的外下部,B圖被圍在內下側,而C圖所示的是環行抽氣管路將環行衝水管路圍在中間下部,上述三圖中除了B圖中的抽氣孔5隻能有一個開孔位置,而A,C兩圖中的抽氣孔5除了有圖中所示的開孔位置外,還有多種位置開孔的方案。上述三圖中分隔壁8上均可在多種位置開設使環行抽氣管路3和環行衝水管路聯通的聯通孔,或者不設之。在圖7(D→O)中,3均為環行抽氣管路,7均為環行衝水管路,8均為使環行抽氣管路和衝水管路分隔的分隔壁,這些分隔壁的各自形狀不同,但分隔的結果都使得環行抽氣管路3將環行衝水管路7做至少1/4程度的包圍。而在圖8(A→I)中,情況恰好相反,環行衝水管路7對環行抽氣管路3做至少1/4程度的包圍。在圖7(D→O),圖8(A→I)中均未畫出環行抽氣管路對外的抽氣孔及其所在位置,因為這些問題很顯然明了,所以均被省略。另外分隔壁8上也均未畫聯通孔6,因為聯通孔6在這些實例中即可以有,也可沒有,而且即使有其開孔的位置,也有很多靈活選擇的位置,所以此處也均被略掉。
下面結合附圖9(A,B,C)和附圖10(A,B,C)對本發明提供的第三種抽水馬桶及實施例做出說明。
圖9A是提供的第三種抽水馬桶第一實施例的座圈的前端局部外觀俯視圖,圖9B是圖9A的側面示意圖,圖9C是圖9A和圖9B座圈截斷面的局部剖視示意圖,圖9A中1為座圈,在圖9B和圖9C中3均為環行抽氣管路,圖9B中3的一部分空間與抽氣總管9聯通,可以認為它亦成為抽氣總管9的一部分,8均為將環行抽氣管與環行衝水管分隔的分隔壁,7均為環行衝水管路,5均為抽氣孔,4均為衝水孔,2均為漏鬥狀衝水池的池壁,但B圖中的2表示馬桶前端部位的衝水池壁,而C圖中的表示A圖和B圖中截斷面的衝水池壁,10為抽氣總管9在下部形成的一個抽氣口,該抽氣口下部將會聯通位於其下部的抽氣風機的抽氣口,然後經風機排氣口、排氣管路等實現與漏鬥狀衝水池水封部位以後的排汙管聯通,在此處不做詳細介紹。因此從圖9(A,B,C)三圖可以看出,馬桶前端聯通於整條環行抽氣管路的抽氣總管是這樣形成的,即在馬桶正前端又多出了一個夾壁空間,該空間將馬桶座圈前端左右兩側涵蓋在一定區域內,因而使得圖9A的座圈前端變形加寬,其中的小月牙狀區域既是多出的夾壁空間,當然該夾壁空間的上頂壁(即抽氣總管的上頂壁)與座圈的整個上頂壁是一體化的,而左右兩側弧形伸展的壁與座圈的外圈側壁也相銜接和一體化,圍成該空間的壁向下向後向左右四周伸展並將其下端衝水池2的外壁也包圍成具一定體積的空間,最後形成抽氣口10,被圍在上述空間內的座圈的部分外圈側壁同時也是屬於環行抽氣管3的外圈側壁被去掉(此時可用圖9C中被重點描黑的部位來做示意),最後抽氣管路得以完成,即使整條環行抽氣管路與抽氣口10貫通。
圖10(A,B,C)是本發明提供的第三種抽水馬桶的另一實施例示意圖,其中各圖的標記及含義完全等同於圖9(A,B,C)各圖,並且本實施例的完成方式也與上例完全相同,兩實施方案中唯一的不同點是座圈內環行抽氣管路與環行衝水管路間的構造不同而已,即圖9(A,B,C)表示的實施例是座圈的外圈側壁成為環行衝水管路與環行抽氣管路共用一個側壁的情形,而圖10(A,B,C)所表示的實施例是座圈的外圈側壁僅成為環行抽氣管路的一個側壁的情形。
上面介紹的僅是兩種內部具不同構造的座圈在前端實施抽氣總管(即在前端對整條環行抽氣管路抽氣)的實施例,實際上在馬桶座圈內部構造具有如圖1(A,B)、圖2、圖3(A,B)、圖4(A,B)、圖7(B,E,H,I,J,K,L,M,N,O)和圖8(F)形式時均可以採用上述方式形成馬桶前端的抽氣總管,此處不再一一圖示說明。
圖11(A,B,C)是本發明提供的第四種抽水馬桶及其實施例的附圖,下面結合附圖作出說明。
圖11A為第一實施例抽水馬桶前端座圈內部形成抽氣總管的內部結構示意圖,圖11B是圖11A的側面示意圖,圖11C是圖11A和圖11B座圈的一個截斷面示意圖。
圖11A中7為環行衝水管路,3為環行抽氣管路,5為抽氣孔,標有陰影線的b為將7上下分隔的隔板,a′與a為兩塊直立隔板,將上層兩端的環行衝水管路7封死,在b板上層,a′與a板所夾的範圍內環行衝水管7的外側壁(當然它也是座圈的外側壁)被去掉,同時在此範圍內環行衝水和環行抽氣管路的分隔壁8也被去掉只剩下b板以下標陰影的部分,如此在a′與a和b所夾持的上層空間中,環行衝水管路7中的水不能進入,水只能進入隔板b的下層中,並從衝水孔對漏鬥狀衝水池池壁衝出,而顯然環行抽氣管路3中的空氣可以越過b板上層進入圖11A中所畫的弧線範圍內(也就是圖11B的抽氣總管9中),圖11A中的座圈應是弧形的,此處為圖示方便將其變形近似拉直,因而使得前端表示抽氣總管的弧線與座圈的銜接很不協調,實際上它如圖9A和圖10A所示出的那樣是順滑銜接的,最終形成抽氣總管的方式與本發明提供的第三種馬桶的圖9(A,B,C)所介紹的完全一樣,此處不再贅述,只將附圖11B和11C的圖中標記作簡單介紹,二圖中4均為環行衝水管路7的衝水孔,5均為環行抽氣管路3的抽氣孔,2均為漏鬥狀衝水池的池壁,但B圖中的2表示的是馬桶前端衝水池的池壁,C圖中的2表示B圖中截斷面處衝水池的池壁,8均為將環行衝水管路與抽氣管路分隔的分隔壁,B圖中處於隔板b以上處,分隔壁8的那部分被去掉,9為抽氣總管,10為抽氣總管的抽氣口。
圖12(A,B,C)三圖中各圖標記與含義完全相同於圖11(A,B,C),並且抽氣總管的形成方式也完全相同,因此就不再一一重複。可採用上述方式形成抽氣總管的座圈並不限於上述兩種構造形式,對於圖5(A,B,C)、圖6(A,B,C,D)、圖7(D,F,G)、圖8(A,B,C,D,E,G,H,I),均可採用這種方式在座圈前端形成抽氣總管,這裡需要說明的是圖12(A,B,C)中,分隔壁8將環行抽氣管路3和環行衝水管路7分隔的結果使得它們共用座圈的外圈側壁,但上部屬於環行抽氣管路的側壁其高度很小,這種情況雖然也可以按圖9(A,B,C)所述的方式形成抽氣總管,但環行抽氣管路3與外圍抽氣總管之間的通道僅為一很窄狹縫,為不使通過氣流通道的截面積太小,就只能將座圈前端兩側更大範圍包含在抽氣總管所圍成的空間內,使得座圈前端在很大範圍內變寬,因此就不如以圖12(A,B,C)所圖示說明的在座圈前端的形成抽氣總管方式更有效實際,另外上述所共用座圈的外圈側壁中,屬於環行抽氣管路3的外側壁(此時可用圖12C中塗黑的那段示意)也被去掉。
下面結合圖13(A,B)對本發明提供的第五種抽水馬桶做出說明。
圖13A是第五種抽水馬桶實施例的上部俯視示意圖,也是圖13B的上部俯視示意圖,圖13B則是抽水馬桶的側剖局部示意圖。
圖13A中,1為座圈,11為座圈平臺,13為通入座圈平臺空腔體並與平臺空腔體中的座圈內的環行衝水管路聯通的衝水管,圖中大環雙向箭頭表示座圈內的抽氣管路未達到環行,只在雙向箭頭所標出的區域內,當然這種區域可以再擴大或縮小,未達到對接環行均可,圖中的小環雙向箭頭表示座圈內的抽氣管路只在座圈平臺所夾的範圍內,當把大環和小環雙向箭頭均去掉時,則表示座圈內的抽氣管路為環行抽氣管路,圖13B中,3為環行抽氣管路,7為環行衝水管路,2為漏鬥狀衝水池的池壁,11為座圈後部的平臺,13為平臺空腔體中通入環行衝水管路並為之供水的衝水管,12為平臺11下部開設的一個使平臺內空腔外通的一個抽氣口,圖中左側所顯現的座圈內部結構就是除通入座圈平臺內那段座圈以外整個座圈的內部結構,該座圈通入平臺體11的空腔中,座圈頂壁成為座圈平臺11頂壁面的一部分,該座圈的內圈側壁面即面向漏鬥狀衝水池內的壁面也同時成為座圈平臺的內側壁面,而座圈平臺兩側的壁面分別與通入11內的座圈的外圈側壁面相銜接並成為一體,通入平臺11內的座圈的環形抽氣管路的外圈側壁(此時可用圖中左側座圈外側壁被塗黑的那一段示意),如此整條座圈內的環行抽氣管路內部與座圈平臺11中的空腔溝通,當有抽氣風機聯接座圈平臺11的外抽氣口時,即可以實現抽氣的目的。另外,圖13B中如果將圖中所畫座圈中的抽氣管路去掉而只剩衝水管路,那麼該圖被改變的結果就可以表示座圈中的抽氣管路只在座圈平臺11空腔體中的那段座圈內,或者表示抽氣管路未達到對接環行的程度,依照上面所述的方式,圖1(A,B)、圖2、圖3(A,B)、圖4(A,B)、圖7(A,B,C,E,H,I,J,K,L,M,N,O)、圖8F所示內部結構的座圈均可依此完成,通過座圈平臺上的外通抽氣口12和平臺11中的空腔對整條環行或者非環行抽氣管路抽氣的目的,另外平臺11的抽氣口12也可以開在平臺的上部或後部,而圖13B中所畫的衝水管13可以伸出平臺11的後立壁,也可以在後立壁上形成開口,當然13也可以是一根能插入和拔出平臺11內與環行衝水管路7內的管,另外13也可以從平臺11的上部壁面伸出,或在上部壁表面形成開口,在此處就不一一圖示說明了。
下面結合附圖14(A,B)對本發明提供的第六種抽水馬桶作出說明,圖14(A,B)兩圖分別是提供的第六種抽水馬桶兩個實施例的側面示意圖。
圖14(A,B)中3為環行抽氣管路,7為環行衝水管路,8為使環行抽氣管路與環行衝水管路分隔的分隔壁,11為座圈平臺,12為座圈平臺內空腔外通的抽氣口,13為對環行衝水管路7內供水的衝水管,8′為將處於座圈平臺內部的環行衝水管路進行上下層分隔的隔板。
圖14A中左側所示為座圈內部的結構,該座圈通入座圈平臺11的空腔中,座圈的上頂壁成為座圈平臺11上頂壁的一部分,座圈的外側圈壁與平臺11兩側壁相交並成為一體,處於平臺11空腔中的座圈內的環行衝水管路被隔板8′分成上下兩層,8′上層空間中兩端在座圈通入平臺空腔中時已被座圈平臺兩側壁封死,處於8′上層的用於將座圈中環行衝水與抽氣管路分隔的隔壁8(此時可用左側座圈中分隔壁8被塗黑的那一段來示意)被去掉,8′上層環行衝水管路7的外側圈壁也被去掉(此時可用左側座圈中環行衝水管路的外側圈壁被塗黑的那一段來示意),這樣使得處於內圈的環行抽氣管路3的內部與平臺11空腔溝通,在本圖14A中座圈平臺11空腔的外通抽氣口12開在座圈平臺上頂壁處,根據實際應用情況,它也可以開在平臺的下底壁或平臺的後側立壁處。圖14B中抽氣口12也可以開在平臺11的上頂壁或下底壁處,而對於圖14AB來說衝水管13的情況正向本發明提供的第五種馬桶實施例中對衝水管13所介紹的情況一樣,可以有多種不同的選擇。
對於圖14B所圖示的實施例,它除了座圈內部結構與圖14A的不同外,其使座圈平臺11的空腔與環行抽氣管路3內部溝通的形成方式與圖14例所闡述的完全一樣,在此不再重複介紹,對於上述兩個實施例,座圈內的抽氣管路為非環行的情況與介紹第五種馬桶實施例中的相應部分是一樣的,在此省略之。
依照上面圖14(A,B)所示的方式,圖5(A,B,C)、圖6(A,B,C,D)、圖7(D,F,G,H)、圖8(A,B,C,D,E,G,H,I)所示內部結構的座圈均可依此方式完成通過平臺11空腔的外通抽氣口12對整條環行或非環行抽氣管路抽氣的目的,在此也沒必要贅述。
下面結合附圖15(A,B,C,D)對本發明提供的第七種抽水馬桶作出說明。
圖15(A,B,C,D)分別是本發明提供的第七種抽水馬桶的四個實施例座圈平臺的局部側剖示意圖,各圖中3均為抽氣管路,7均為環行衝水管路,2均為漏鬥狀衝水池的一個局部壁面,11均為座圈平臺,12均為座圈平臺體壁上開出的抽氣口,13均為對環行衝水管路7內供水的衝水管,這四幅圖中座圈具有相同的構造形式,它們都通入座圈平臺11的空腔中,並與座圈平臺成為一體,而處於座圈平臺空腔內的抽氣管路3的外圈側壁均被去掉,使得抽氣管路3的內部與座圈平臺空腔聯通,通入座圈平臺11內並與之成為一體的抽氣管路3可以是一整條環行於座圈內的抽氣管路,也可以是座圈內一條未達到對接環行程度的抽氣管路,或者僅僅是一條在座圈平臺空腔體範圍內的抽氣管路,抽氣管路3(環行和非環行的)和環行衝水管路7間可以為完全分隔的,也可以在相互間的分隔壁上設置一定數目的聯通孔。上述四幅圖中,A圖與B圖衝水管13的構形相同,但抽氣口12的開口位置為A圖在座圈平臺的上頂壁,B圖在座圈平臺的下底壁;C圖與D圖抽氣口12的開口位置均在座圈平臺的後部側立壁上,但衝水管13的構形不同,C圖中衝水管13的一端出於座圈平臺的上頂壁,而D圖中衝水管13的一端出於座圈平臺的後部側立壁,事實上對應於抽氣口12開口位置的所有不同變化,衝水管13均可以有從平臺11後部側立壁上伸出或者在後部側立壁上形成開口;從平臺11的上頂壁上伸出或者在上頂壁上形成開口;從平臺11的下底壁伸出或者在下底壁上形成開口的諸多變化。從上述四幅圖來看,所表示出的是水箱與座圈平臺11或者說是與馬桶本身不是一體化的,但實際上水箱與座圈平臺共鑄成一體化的情況亦包括在本發明提供的這種馬桶範圍內,上述四幅圖中,我們不能把它們看成座圈平臺11的形狀就是如此,以及平臺11的下部就是一個很大的空缺部位,實際上平臺11的形狀可以考慮多種變形的情況,平臺11的下部雖然也不排除有很大空缺的情況,但大多數情況下它的下部的絕大部分或者全部是由馬桶後部桶體的體壁支撐並形成一體的,另外不論抽氣管路與環行衝水管路間為何種結構關係的座圈,也不論抽氣管路是否環行於座圈內,都適合於本發明提供的第七種抽水馬桶中,對於上面所記述的諸多情況,由於問題簡單明了易於理解,再此就不一一圖示了。
下面結合圖16A和B對本發明提供的第八種抽水馬桶做介紹。
圖16A是第八種抽水馬桶實施例的前視示意圖,圖16B是圖16A的側視示意圖。圖16A和B中,1為座圈,其內具有環行衝水管路和環行或非環行抽氣管路,抽氣管路與環行衝水管路間可以相互完全分隔也可以在相互間分隔壁上設置一定數目的聯通孔,14為抽氣管路空間,它由馬桶體壁,上接座圈1的外下沿,下接漏鬥狀衝水池的部分外壁沿座圈周圈伸展所圍成,圍成抽氣管路空間14的壁伸展至座圈平臺11的下部時,將平臺11的下底壁包圍在其內,平臺11的下底壁開口於圍住它的空間14中,即圖16B中的標記12,或者圍成抽氣管路空間14的壁伸展至平臺11的下部時,它本身就成為平臺11的下底壁,圍成空間14的壁伸展至馬桶座圈前端下部時形成一抽氣口15,座圈平臺11內部為空腔體,它與通入其中的座圈內的抽氣管路聯通,至此我們可以清楚地看到當在馬桶前端下部的體內設置抽氣風機並使風機的排氣口與漏鬥狀衝水池下部的水封排汙管聯通,使風機的抽氣口與抽氣口15聯通,那麼即可以通過抽氣管路空間14、通入座圈平臺11空腔體內的環行或非環行抽氣管路、抽氣管路上間隔分布的朝向漏鬥狀衝水池內抽氣的抽氣孔,最終達到排除臭氣的目的。
從上面對本發明提供的八種抽水馬桶及其實施例的介紹,可以較清楚地看到它們為實施通過座圈內的環行或非環行抽氣管路對抽水馬桶排除臭氣的設想提供了較豐富完善和可選擇的技術支持體系,它們為具有有效除臭作用抽水馬桶的最終面世,為提高國民生活品質將會做出應有的貢獻。
權利要求
1.一種抽水馬桶包括桶體,桶體內漏鬥狀衝水池,桶體上部的座圈,座圈內部的環行衝水管路,其特徵在於在座圈內部,還有一條與環行衝水管路相隔的環行抽氣管路,該環行抽氣管路與環行衝水管路為左右相隔或上下相隔或斜向相隔,並且環行抽氣管路的管壁上有一圈斜向衝水池內下側或斜向衝水池外下側或水平朝向衝水池內亦或垂直向下的抽氣孔。
2.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抽水馬桶,其特徵在於當座圈內的環行抽氣管路與環行衝水管路上下相隔,並且環行抽氣管路上的抽氣孔其指向為斜向衝水池內下側或水平指向衝水池內時,環行抽氣管路與環行衝水管路之間相隔壁上有一定數目的連通孔;而當抽氣孔的指向為垂直向下或斜向抽水池外下側時,環行抽氣管路與環行衝水管路間的相隔壁上即可以有一定數目的連通孔,也可以沒有。
3.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抽水馬桶,其特徵在於當座圈內的環行抽氣管路與環行衝水管路為左右相隔或斜向相隔時,不論抽氣孔的指向如何,環行抽氣管路與環行衝水管路間的相隔壁上即可以有一定數目的連通孔,也可以沒有。
4.一種抽水馬桶,包括桶體,桶體內漏鬥狀衝水池,桶體上部的座圈,在座圈內的環行衝水管路,其特徵在於在座圈內部還有一條環行抽氣管路,該環行抽氣管路與環行衝水管路互相分隔,其分隔壁使抽氣管路對衝水管路做至少1/4的包圍或者分隔壁使衝水管路對抽氣管路做至少1/4的包圍。
5.如權利要求4所述的一種抽水馬桶,其特徵在於所述的環行於座圈內的抽氣管路和衝水管路之間即可以彼此分隔互不相通,也可以分布一定數量的導致彼此聯通的聯通孔。
6.一種抽水馬桶,包括桶體,桶體內漏鬥狀衝水池,桶體上部的座圈,座圈內的環行衝水管路和與之分隔的環行抽氣管路,其特徵在於當座圈的外圈側壁僅成為環行抽氣管路的一個側壁時,或同時成為環行衝水與抽氣管路共用的側壁時,在座圈正前端有一抽氣總管,該總管的頂部封死成為座圈頂部平面的一部分,該總管的外側壁上與座圈頂部平面相交,向下向左右向後四周伸展,將座圈前端外壁和下部衝水池的外壁在一定範圍內包圍成具一定體積的空間,其空間下部敞口成為抽氣口,並且被包圍在此空間範圍內的環行抽氣管路的外圈側壁被去掉,從而形成一個完整的抽氣總管。
7.一種抽水馬桶,包括桶體,桶體內漏鬥狀衝水池,桶體上部的座圈,座圈內部的環行抽氣管路和環行衝水管路,環行抽氣管路與環行衝水管路互相分隔,其特徵在於當座圈的外圈側壁僅成為環行衝水管路的一個側壁時,或同時成為環行衝水與抽氣管路共用的側壁,但上部屬於環行抽氣管路的側壁其壁高很小時,座圈的正前端有抽氣總管,該總管的頂部封死成為座圈頂部平面的一部分,該總管的外側壁上與座圈頂部平面相交,向下向左右向後四周伸展,將座圈前端外壁和下部衝水池的外壁在一定範圍內包圍成具一定體積的空間,其空間下部敞口成為抽氣口,在上述空間範圍內環行衝水管路被隔板b分隔成上下兩層,上層兩側被隔板a′與隔板a將環行衝水管路分隔,夾持在隔板a′與a之間的並處於隔板b上層的座圈的外側壁和環行衝水管路的內側壁被去掉,從而形成一個完整的抽氣總管。
8.一種抽水馬桶,包括桶體、桶體內漏鬥狀衝水池、桶體上部的座圈,座圈平臺,座圈內部的抽氣管路和環行衝水管路,其特徵在於抽氣管路環行於座圈內,或者座圈內的抽氣管路只布置在座圈後部一定區域內,內具抽氣管路的座圈通入平臺的空腔中,並與之交融成一體,通入平臺空腔中的抽氣管路的外側壁被去掉,使抽氣管路內部與平臺空腔連通,座圈平臺空腔有外通的抽氣口。
9.一種抽水馬桶,包括桶體、桶體內漏鬥狀衝水池、桶體上部的座圈,座圈平臺,座圈內抽氣管路和環行衝水管路,二管路之間互相分隔,其特徵在於抽氣管路環行於座圈內,或者座圈內的抽氣管路只布置在座圈後部一定區域內,內具抽氣管路的座圈通入座圈平臺的空腔體中,座圈的頂壁面與座圈平臺的頂壁面連成為一體,座圈的外側壁面與座圈平臺兩側側立壁相交連成為一體,處於座圈平臺空腔中的座圈內的環行衝水管路在一定水平高度上被一塊隔板分成上下兩層,上層環行衝水管路的兩側在座圈通入平臺空腔體中時,已被座圈平臺兩側的側立壁封死,處於上層的座圈的外側壁(實際也是環行衝水管路的外側壁)和處於上層的用以將環行衝水管路與抽氣管路分隔的分隔壁均被去掉,座圈平臺空腔有外通的抽氣口。
10.一種抽水馬桶,包括桶體、桶體內漏鬥狀衝水池、桶體上部的座圈,座圈平臺,其特徵在於座圈內部有彼此相隔的抽氣管路和衝水管路,座圈通入座圈平臺的空腔體中並且成為一體,該空腔體與處於其中的座圈內的抽氣管路內部聯通,在座圈平臺或者上部壁面或者下部壁面或者後部立壁面上形成有抽氣口。
11.如權利要求10所述的一種抽水馬桶,其特徵在於所述的衝水管路與抽氣管路全都環行於座圈內部,或者抽水管路環行於座圈內,而抽氣管路只布設在座圈平臺所夾定的範圍內或者布設在超出座圈夾定的某一弧度範圍,但卻未達到對接環行的程度。
12.如權利要求10所述的一種抽水馬桶,其特徵在於所述的抽氣管路與衝水管路或者彼此完全分隔或者彼此間有一定數目的聯通孔。
13.一種抽水馬桶,包括桶體上部的座圈,桶體內漏鬥狀衝水池,座圈內的環行衝水管路,其特徵在於在座圈內有抽氣管路,該管路在座圈內環行或者未達到對接環行的程度,在座圈的外下部,上接座圈外下部,下接漏鬥狀衝水池的部分外壁,由桶體的體壁沿座圈周圈圍成一抽氣空間,圍成該空間的壁伸展至座圈平臺下部時,將之下底壁包圍,並且座圈平臺底壁開口於所圍成的空間內,或者圍成該空間的壁伸展至平臺下部時它本身就成為座圈平臺的下底壁或下底壁的一部分而使座圈平臺內部空腔與所圍成的抽氣空間連通,圍成該空間的壁伸展至座圈前端下部時,形成一抽氣口。
全文摘要
一種抽水馬桶屬衛生潔具領域,座圈內有環行或非環行抽氣管路,抽氣管路與衝水管路間有多種構型,可在座圈前端形成總抽氣管和可在座圈平臺處形成抽氣口,用以對座圈內抽氣管路抽氣,它為實施通過風機抽取排除臭氣的技術方案提供了基礎技術支持體系。
文檔編號E03D9/04GK1318677SQ0010607
公開日2001年10月24日 申請日期2000年4月20日 優先權日2000年4月20日
發明者李世維 申請人:李世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