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治療淋巴結核的中藥製劑的製作方法
2023-12-03 08:33:31 1
一種治療淋巴結核的中藥製劑的製作方法
【專利摘要】本發明公開了一種治療淋巴結核的中藥製劑,屬於中藥領域。其是由下述重量份的原料藥製成:赤小豆8、蒲公英8、馬鞭草10、秦皮8、仙鶴草8、黃藤10、地錦草8、延胡索6、降香8、川心蓮8、芥子8、川木通8、茜草6、薤白6、桔梗8、蘆根6、鬱金8、淡竹葉8。本發明採用天然中藥為原料,療效確切,價格低廉且無毒副作用,能有效治癒淋巴結核且不易復發,有效率達97%。
【專利說明】—種治療淋巴結核的中藥製劑
【技術領域】
[0001]本發明涉及一種治療淋巴結核的中藥製劑,屬於中藥領域。
【背景技術】
[0002]淋巴結核,中醫稱之為瘰癧,是體現於肌表的毒塊組織,是由肝肺兩方面的痰毒熱毒凝聚所成。西醫則指,人體內有專事於清毒殺毒從而保護血管,組織的淋巴系統,遭遇來自體內外無法清除殺滅的毒菌,凝聚和集結於肌表組織形成的毒瘤。多在頸部一側或雙側長出疙瘩,逐漸長大,不痛不癢,推入滑動,無明顯壓痛,如身體抵抗力低則逐漸增大,皮膚發變紫,最終破潰流水樣膿液並排出黃濁樣乾酪樣膿液,中醫稱之謂「老鼠瘡」。反覆潰爛少,部分病人可有低熱、盜、汗食欲不振、消瘦等全身中毒症狀。
[0003]目前,對於淋巴結核的治療主要是以西醫為主,西醫治療普遍採用抗結核用藥方案,但抗結核藥物大多因難以穿透病變組織而使組織中藥物濃度難於達到有效的殺菌濃度,不能實現有效抑殺菌作用;或因肝功能損害等不良反應而使治療失敗。。手術治療配合抗結核藥物治療,一定程度上可提高療效,但術前術後用藥時間久,療程較長,一旦停藥,常易復發,費用也較昂貴。
【發明內容】
[0004]本發明的目的在於提供一種治療淋巴結核的中藥製劑,該中藥製劑療效確切、見效快、價格低廉且無毒副作用。
[0005]本發明的技術方案是:
[0006]一種治療淋巴結核的中藥製劑,是由下述重量份的原料藥製成:赤小豆8、蒲公英8、馬鞭草10、秦皮8、仙鶴草8、黃藤10、地錦草8、延胡索6、降香8、川心蓮8、芥子8、川木通8、茜草6、薤白6、桔梗8、蘆根6、鬱金8、淡竹葉8。
[0007]配製及服用方法:水煎服,每日一劑,分早晚兩次飯後服用。
[0008]各中藥的藥理作用:
[0009]赤小豆:甘、酸,平。歸心、小腸經。功效與主治:利水消腫,解毒排膿。用於水腫脹滿,腳氣肢腫,黃疸尿赤,風溼熱痺,癰腫瘡毒,腸癰腹痛。
[0010]蒲公英:苦、甘,寒。歸肝、胃經。功效與主治:清熱解毒,消腫散結,利尿通淋。用於疔瘡腫毒,乳癰,瘰癧,目赤,咽痛,肺癰,腸痛,溼熱黃疸,熱淋澀痛。
[0011]馬鞭草:苦,涼。歸肝、牌經。功效與主治:活血散瘀,截瘧,解毒,利水消腫。於癥瘕積聚,經閉痛經,瘧疾,喉痺,癰腫,水腫,熱淋。
[0012]秦皮:苦、潘,寒。歸肝、膽、大腸經。功效與主治:清熱燥溼,收澀,明目。用於熱痢,洩瀉,赤白帶下,目赤腫痛、目生翳膜。
[0013]仙鶴草:苦、澀,平。歸心、肝經。功效與主治:收斂止血,截瘧,止痢,解毒。用於咯血,吐血,崩漏下血,瘧疾,血痢,脫力勞傷、癰腫瘡毒、陰癢帶下。
[0014]黃藤:苦,寒。歸心、肝經。功效與主治:清熱解毒,瀉火通便。用於熱毒內盛,便秘,瀉痢,咽喉腫痛,目赤紅腫,癰腫瘡毒。
[0015]地錦草:辛,平。歸肝、大腸經。功效與主治:清熱解毒,涼血止血。用於痢疾,洩瀉,咯血,尿血,便血,崩漏,瘡癤癰腫。
[0016]延胡索:辛、苦,溫。歸肝、脾經。功效與主治:活血,利氣,止痛。用於胸脅、脘腹疼痛,經閉痛經,產後瘀阻,跌扑腫痛。
[0017]降香:辛,溫。歸肝、脾經。功效與主治:行氣活血,止痛,止血。用於脘腹疼痛,肝鬱脅痛,胸痺刺痛,跌扑損傷,外傷出血。
[0018]川心蓮:苦,寒。歸心、肺、大腸、膀胱經。功效與主治:清熱解毒,涼血,消腫。用於感冒發熱,咽喉腫痛,口舌生瘡,頓咳勞嗽,洩瀉痢疾,熱淋澀痛,癰腫瘡瘍,毒蛇咬傷。
[0019]芥子:辛,溫。歸肺經。功效與主治:溫肺豁痰利氣,散結通絡止痛。用於寒痰喘咳,胸脅脹痛,痰滯經絡,關節麻木、疼痛,痰溼流注,陰疽腫毒。
[0020]川木通:淡、苦,寒。歸心、肺、小腸、膀胱經。功效與主治:清熱利尿,通經下乳。用於水腫.淋病小便不通,關節痺痛,經閉乳少。
[0021]茜草:苦,寒。歸肝經。功效與主治:涼血,止血,祛瘀,通經。用於吐血,衄血,崩漏,外傷出血,經閉瘀阻,關節痺痛,跌扑腫痛。
[0022]薤白:辛、苦,溫。歸肺、胃、大腸經。功效與主治:通陽散結,行氣導滯。用於胸痺疼痛,痰飲咳喘,洩痢後重。
[0023]桔梗:苦、辛,平。歸肺經。功效與主治:宣肺,利咽,祛痰,排膿。用於咳嗽痰多、胸悶不暢,咽痛,音啞,肺癰吐膿,瘡瘍膿成不潰。
[0024]蘆根:甘,寒。歸肺、胃經。功效與主治:清熱生津,除煩,止嘔,利尿。用於熱病煩渴,胃熱嘔噦,肺熱咳嗽,肺癰吐膿,熱淋澀痛。
[0025]鬱金:辛、苦,寒。歸肝、心、肺經。功效與主治:行氣化瘀,清心解鬱,利膽退黃。用於經閉痛經,胸腹脹痛、刺痛,熱病神昏,癲癇發狂,黃疸尿赤。
[0026]淡竹葉:甘、淡,寒。歸心、胃、小腸經。功效與主治:清熱除煩,利尿。用於熱病煩渴,小便赤澀淋痛,口舌生瘡。
[0027]本發明的有益效果是:本發明採用天然中藥為原料,療效確切,價格低廉且無毒副作用,能有效治癒淋巴結核且不易復發,有效率達97%。
[0028]以下結合臨床試驗對本發明進一步說明。
[0029]一、臨床試驗
[0030]1、臨床資料:2012年6月至2014年6月兩年間,共觀察18_62歲的淋巴結核患者100例,其平均年齡為34.5歲。
[0031]2、治療方法:其中治療組服用本發明中藥,水煎服,每日一劑,分早晚兩次飯後服用,7天為1個療程。
[0032]3、療效判定標準:
[0033]痊癒:腫塊消散或潰瘍、竇道癒合,全身症狀消失;
[0034]有效:膿腫明顯縮小並無潰破傾向;潰瘍、竇道較前好轉,全身症狀改善;
[0035]無效:臨床症狀及體徵無明顯改善。
[0036]4、治療結果:在臨床使用本發明藥物,服藥的100例患者,服藥2個療程後,症狀明顯緩解,繼續服藥2個療程後,痊癒82例,有效15例,總有效率為97%。
【具體實施方式】
[0037]實施例1
[0038]配比(單位:重量份):
[0039]赤小豆8、蒲公英8、馬鞭草10、秦皮8、仙鶴草8、黃藤10、地錦草8、延胡索6、降香8、川心蓮8、芥子8、川木通8、茜草6、薤白6、桔梗8、蘆根6、鬱金8、淡竹葉8。
[0040]配製及服用方法:水煎服,每日一劑,分早晚兩次飯後服用。
【權利要求】
1.一種治療淋巴結核的中藥製劑,其特徵在於,是由下述重量份的原料藥製成:赤小豆8、蒲公英8、馬鞭草10、秦皮8、仙鶴草8、黃藤10、地錦草8、延胡索6、降香8、川心蓮8、芥子8、川木通8、茜草6、薤白6、桔梗8、蘆根6、鬱金8、淡竹葉8。
【文檔編號】A61K36/9066GK104367952SQ201410652554
【公開日】2015年2月25日 申請日期:2014年11月17日 優先權日:2014年11月17日
【發明者】張慶吉, 丁元霞 申請人:丁元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