採用軸流風扇系統的空調室外機的製作方法
2023-12-05 20:22:46 1
專利名稱:採用軸流風扇系統的空調室外機的製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空調室外機,更具體地說是一種採用軸流風扇系統的空調室外機。
背景技術:
現有家用空調器的室外機一般由箱體內裝的換熱器、風扇電機、軸流風扇、壓縮機、控制系統等構成,採用風冷的方法。由於風與換熱器的換熱效率低,不便於空調系統的優化,提高空調系統的EER(即製冷能效比=空調製冷量/空調消耗功率)。如果要提高空調系統的EER,就必須增加空調換熱器的換熱面積,勢必將換熱器做的很大,導致空調成本的上升,和國家銅、鋁資源的浪費。現有家用空調室外機因單純採用風冷,存在換熱效率低的問題。
發明內容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是解決現有技術存在的問題,提供一種能夠改善換熱效果的採用軸流風扇系統的空調室外機。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是這樣實現的它包括箱體內裝有換熱器、風扇電機、軸流風扇、壓縮機、控制系統,還包括箱體內裝有的水冷換熱機構,水冷換熱機構由水泵、水箱、潛熱換熱器、補水組件組成;水泵進水口置入水箱中,其出水口置於潛熱換熱器上;水箱裝在箱體下部,潛熱換熱器排布在箱體內的左部及後部,潛熱換熱器下部置於水箱內;換熱器位於潛熱換熱器和軸流風扇後面之間,換熱器部分置於水箱內。
本實用新型由於充分的利用水的汽化潛熱,提高了空調系統的EER,改善換熱效果,減小換熱器的換熱面積,有效的避免了國家的銅、鋁資源的浪費,節能環保。
圖1為本實用新型實施例1俯視的結構示意圖圖2為本實用新型實施例1正面的結構示意圖圖3為本實用新型實施例2正面的結構示意圖圖4為本實用新型實施例3正面的結構示意圖圖5為本實用新型的潛熱換熱器結構示意圖圖6為本實用新型的有方孔的潛熱換熱器結構示意圖圖7為本實用新型的有方孔的潛熱換熱器結構示意圖圖8為本實用新型的補水組件設置在水箱中的結構示意圖圖中潛熱換熱器1換熱器2電機3第二換熱器4水泵組件5補水組件6軸流風扇7壓縮機8控制系統9水箱10小單元11孔12傳感器13低水位線13′傳感器14高水位線14′電磁閥15進水通道16下面綜合附圖及實施範例對本實用新型進一步說明。
具體實施方式
實施例1參照圖1、圖2,實施例1是包括箱體、換熱器2、電機3、軸流風扇7、壓縮機8、控制系統9、水冷換熱機構。水冷換熱機構由潛熱換熱器1、水泵組件5、補水組件6、水箱10組成。潛熱換熱器是由一個一個連為一體的小單元11構成,每一個小單元11為空心長六面體結構如圖5所示,風沿著小單元11中空方向通過。如圖6所示,潛熱換熱器1的每個小單元11的空心長六面體上面可以布設孔12,每個六面體上面開的孔12可以是方形的孔如圖7所示,也可以開的是其他形狀的孔,如三角形的孔等等。潛熱換熱器1由防水紙、溼膜等吸水性、透水性較好的材料製成。圖1中,以軸流風扇7的送風方向作為方向參考,與送風方向正對的為軸流風扇的前面,與送風方面背對的則為軸流風扇的後面。箱體的整個下部裝水箱,在箱體內的左部及後部都有潛熱換熱器1,潛熱換熱器1下部置於水箱內,但整個潛熱換熱器的主體部分在箱體後部。換熱器2位於潛熱換熱器1和軸流風扇7的後面之間,換熱器2的下部置於水箱內;電機3位於換熱器2的前面及軸流風扇7的後面裝在箱體的中部;水泵組件5裝在箱體的右面,其進水口置入水箱中,其出水口置於潛熱換熱器1的上面;補水組件6位於箱體的右面裝在水箱上;軸流風扇7位於箱體的前部,軸流風扇7與電機3電連接;壓縮機8位於箱體的右面裝在水箱的上面;控制系統9位於箱體的右面,裝在壓縮機8的上方,通過電線與各用電部件連接;軸流風扇7背對潛熱換熱器1的主體部分,由外部進入的風先沿每個小單元11空心長六面體通過,並與整個潛熱換熱器中的水進行充分的熱交換,將部分水分蒸發,利用水蒸發吸熱的特點,使水本體的溫度降低,最後進入水箱;同時也使風本身的溫度降低,溼度增大。此時,溫度降低、溼度增大的風再與換熱器2進行熱交換。最後再由軸流風扇7從C方向送出。從圖1中可以看出,本實施例中,空調室外機同時從A、B方向進風,從C向出風。換熱器2部分淹沒於水中時,本空調室外機與空調室內機結合做製冷循環時,製冷系統內的製冷劑流向如下壓縮機8——換熱器2——節流裝置——室內機換熱器——壓縮機8。其基本原理是當高溫高壓的製冷劑氣體由壓縮機排出後,先進入換熱器2與和潛熱換熱器1發生熱交換後的溫度降低、溼度增大的風進行熱交換,再在換熱器2中與水進行熱交換,得到高壓低溫的製冷劑液體,經過節流裝置降壓,得到低溫、低壓的製冷劑,流過室內機換熱器,最後回到壓縮機8,完成一個製冷循環。在本實施例中,水的循環如下水箱中的水先由水泵組件抽到潛熱換熱器的上面,靠重力的作用向下流動,並在此過程中,與風發生熱交換,部分蒸發,水本體的溫度降低,最後回到水箱,完成一個循環。在本實施例中,當水箱中的水量下降到一定程度時,可以有補水組件6自動對水箱10進行補水。從圖8中可以看出,補水組件6主要由裝在水箱10內的測低水位線13′的傳感器13、測高水位線14′的傳感器14、控制系統9、電磁閥15組成。當控制系統9通過傳感器13採集到水箱中的水面下降到低水位線13′以下的信號時,控制系統9再打開電磁閥15,對水箱10進行補水。當控制系統9通過傳感器14採集到水箱10中的水面上升到高水位線14′以上的信號時,控制系統9再關閉電磁閥15,斷開進水通道16。
實施例2參照圖3,實施例2與實施例1結構相同,只是所述的水箱內設置第二換熱器4,換熱器2的下部至於水箱10內。換熱器2的部分淹沒於水中時,本空調室外機與空調室內機結合做製冷循環時,製冷系統內的製冷劑流向如下壓縮機8——換熱器2——第二換熱器4——節流裝置——室內機換熱器——壓縮機8。其基本原理是當高溫高壓的製冷劑氣體由壓縮機排出後,先進入換熱器2與和潛熱換熱器1發生熱交換後的溫度降低、溼度增大的風進行熱交換,再在換熱器2中與水進行熱交換,接著進入第二換熱器4與水箱10中的水進行熱交換後,得到高壓低溫的製冷劑液體,經過節流裝置降壓,得到低溫、低壓的製冷劑,流過室內機換熱器,最後回到壓縮機8,完成一個製冷循環。
實施例3參照圖4,實施例3與實施例1結構相同,只是所述的水箱內設置第二換熱器4,換熱器2安置在水箱10外面的箱體中,本空調室外機與空調室內機結合做製冷循環時,製冷系統內的製冷劑流向如下壓縮機8——換熱器2——第二換熱器4——節流裝置——室內機換熱器——壓縮機8。其基本原理是當高溫高壓的製冷劑氣體由壓縮機排出後,先進入換熱器2與和潛熱換熱器1發生熱交換後的溫度降低、溼度增大的風進行熱交換,接著進入第二換熱器4與水箱10中的水進行熱交換後,得到高壓低溫的製冷劑液體,經過節流裝置降壓,得到低溫、低壓的製冷劑,流過室內機換熱器,最後回到壓縮機8,完成一個製冷循環。
權利要求1.一種採用軸流風扇系統的空調室外機,它包括箱體內裝有換熱器、風扇電機、軸流風扇、壓縮機、控制系統,其特徵在於還包括箱體內裝有的水冷換熱機構,水冷換熱機構由水泵(5)、水箱(10)、潛熱換熱器(1)、補水組件(6)組成;水泵(5)進水口置入水箱(10)中,其出水口置於潛熱換熱器(1)上;水箱(10)裝在箱體下部,潛熱換熱器(1)排布在箱體內的左部及後部,潛熱換熱器(1)下部置於水箱(10)內;換熱器(2)位於潛熱換熱器(1)和軸流風扇(7)後面之間,換熱器(2)部分置於水箱(10)內。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採用軸流風扇系統的空調室外機,其特徵在於水箱(10)內設置第二換熱器(4)。
3.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採用軸流風扇系統的空調室外機,其特徵在於水箱內設置第二換熱器(4),換熱器(2)安置在水箱(10)外面的箱體中。
4.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新型的空調室外機,其特徵在於,潛熱換熱器是由一個一個連為一體的小單元(11)構成,每一個小單元(11)為空心長六面體。
5.根據權利要求4所述的採用軸流風扇系統的空調室外機,其特徵在於潛熱換熱器的每個小單元(11)的空心長六面體上面布設孔(12)。
6.根據權利要求1或4或5所述的採用軸流風扇系統的空調室外機,其特徵在於所述的潛熱換熱器(1)是由防水紙、溼膜等吸水性、透水性較好的材料製成。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採用軸流風扇系統的空調室外機,還包括箱體內裝有的水冷換熱機構,水冷換熱機構由水泵(5)、水箱(10)、潛熱換熱器(1)、補水組件(6)組成;水泵(5)進水口置入水箱(10)中,其出水口置於潛熱換熱器(1)上;水箱(10)裝在箱體下部,潛熱換熱器(1)排布在箱體內的左部及後部,潛熱換熱器(1)下部置於水箱(10)內;換熱器(2)位於潛熱換熱器(1)和軸流風扇(7)後面之間,換熱器(2)下部置於水箱(10)內。本實用新型充分利用了水蒸發可以吸收大量熱量的特點,使目前家用空調器室外機換熱效率大大提高。
文檔編號F24F1/00GK2919090SQ200620060299
公開日2007年7月4日 申請日期2006年6月14日 優先權日2006年6月14日
發明者李興浩, 尤順義 申請人:廣東志高空調股份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