會話處理方法及裝置的製作方法
2023-12-07 04:48:51 2
專利名稱:會話處理方法及裝置的製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通信技術領域,尤其涉及一種會話處理方法及裝置。
背景技術:
IMS(IP Multimedia Subsystem, IP多媒體子系統)作為下一代電信網絡體系 架構,是一種多業務的應用架構。為了有效控制和處理IMS中存在的多業務交互問題, 3GPP (Third Generation Partnership Project,第三代合作夥伴計劃)在IMS體系中引入 SCIM (Service Capability interactionManager,業務能力交互管理)的功能實體,該功能 實體也被形象的稱為業務經紀人(Service Broker)。Service Broker通過增加新的交互邏輯,無需對現有業務修改,實現將不同網絡 的業務統一組合形成一個新的業務包,豐富用戶的體驗。如主叫方、被叫方處於不同的網絡中,例如主叫方是CS(CircuitSwitching,電路 交換)域終端,被叫方是IMS域終端,主叫方希望與被叫方建立會話,Service Broker接收 到CS域核心網觸發的請求消息,以及IMS域核心網(IMS Core)觸發的請求消息,Service Broker將這兩個請求消息關聯起來,進而建立主叫方與被叫方之間的會話。但是,由於不同 網絡觸發的請求消息都需要通過krvice Broker關聯起來,則會存在較多的信令交互,增 大了網絡負荷。
發明內容
本發明的實施例提供了一種會話處理方法及裝置,實現減少建立不同網絡終端之 間會話的信令交互。本發明實施例提供了一種會話處理方法,接收來自第一網絡的終端發送的請求消 息,所述請求消息為請求建立第一網絡的終端與第二網絡的終端之間會話,為所述會話分 配會話ID ;將所述會話ID發送到所述第一網絡,通過所述第一網絡將所述會話ID傳遞到所 述第二網絡的終端;接收來自所述第二網絡的終端發送的請求消息,所述請求消息攜帶所述會話ID, 根據所述會話ID,建立所述第一網絡的終端與所述第二網絡的終端之間的會話。相應的,本發明實施例還提供了一種會話處理裝置,包括會話ID分配單元,用於接收來自第一網絡的終端發送的請求消息,所述請求消息 為請求建立第一網絡的終端與第二網絡的終端之間會話,為所述會話分配會話ID ;發送單元,用於將所述會話ID發送到所述第一網絡,通過所述第一網絡將所述會 話ID傳遞到所述第二網絡的終端;會話建立單元,用於接收來自所述第二網絡的終端發送的請求消息,所述請求消 息攜帶所述會話ID,根據所述會話ID,建立所述第一網絡的終端與所述第二網絡的終端之 間的會話。
由上述本發明的實施例提供的技術方案可以看出,通過將第一網絡終端請求的會 話ID傳遞給第二網絡的終端,使得第二網絡的終端發送包含該會話ID的請求消息,從而使 得會話處理裝置不再需要關聯不同網絡觸發的請求消息,避免了較多的信令交互,減少了 網絡負荷。
為了更清楚地說明本發明實施例的技術方案,下面將對實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 的附圖作簡單地介紹,顯而易見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圖僅僅是本發明的一些實施例,對於本 領域普通技術人員來講,在不付出創造性勞動性的前提下,還可以根據這些附圖獲得其他 的附圖。圖1為本發明實施例一種會話處理方法流程示意圖;圖2為本發明實施例一種會話處理裝置結構示意圖;圖3為本發明實施例一種會話處理方法的流程示意圖。
具體實施例方式下面將結合本發明實施例中的附圖,對本發明實施例中的技術方案進行清楚、完 整地描述,顯然,所描述的實施例僅僅是本發明一部分實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實施例。基於 本發明中的實施例,本領域普通技術人員在沒有做出創造性勞動前提下所獲得的所有其他 實施例,都屬於本發明保護的範圍。基於現有技術中,由於不同網絡觸發的請求消息都需要通過會話處理裝置關聯起 來,則會存在較多的信令交互,增大了網絡負荷的缺陷。本發明的實施例提供了一種會話處 理方法及裝置,通過將第一網絡終端請求的會話ID傳遞給第二網絡的終端,使得第二網絡 的終端發送包含該會話ID的請求消息,從而會話處理裝置不再需要關聯不同網絡觸發的 請求消息,避免了較多的信令交互,減少了網絡負荷,該會話處理裝置可以具體為Service Broker0如圖1所示,本發明實施例提供一種會話處理方法,包括11、接收來自第一網絡的終端發送的請求消息,所述請求消息為請求建立第一網 絡的終端與第二網絡的終端之間會話,為所述會話分配會話ID。12、將所述會話ID發送到所述第一網絡,通過所述第一網絡將所述會話ID傳遞到 所述第二網絡的終端。13、接收來自所述第二網絡的終端發送的請求消息,所述請求消息攜帶所述會話 ID,根據所述會話ID,建立所述第一網絡的終端與所述第二網絡的終端之間的會話。本發明實施例會話處理的方法的執行主體,可以是義!^丨⑶Broker。通過將第一 網絡終端請求的會話ID傳遞給第二網絡的終端,使得第二網絡的終端直接發送包含該會 話ID的請求消息,從而krvice Broker不再需要關聯不同網絡觸發的請求消息,避免了較 多的信令交互,減少了網絡負荷。可選的,第一網絡可以為PSTN(Public Switched Telephone Network,公共交換 電話網絡)或GSM(Global System for Mobile Communications,全球移動通訊系統)網 絡,第二網絡可以為IMS網絡。
或者,第一網絡可以為IMS網絡,第二網絡可以為PSTN或GSM網絡。步驟11中,如krvice Broker接收第一網絡的終端發送的請求消息,該請求消息 為請求建立第一網絡的終端與第二網絡終端之間會話,Service Broker為所述會話分配會 話ID。會話ID可以是按照某種預定規則生成的,不受限制。對於全局而言,每個會話都有 一個唯一的會話ID以用於區分不同的會話,而相同的會話對應的會話ID是相同的。基於步驟12中,Service Broker將所述會話ID發送到所述第一網絡,通過所述第 一網絡將所述會話ID傳遞到所述第二網絡的終端,可選的該過程可以包括將所述會話ID 通過ID傳遞消息發送到所述第一網絡,所述第一網絡通過所述ID傳遞消息將所述會話ID 發送到所述第二網絡的終端,該ID傳遞消息中擴展有會話ID參數項,以攜帶所述會話ID。步驟13中,如krvice Broker接收來自第二網絡的終端發送的請求消息,所述請 求消息攜帶所述會話ID,Service Broker根據所述會話ID獲得對應的會話;確認該會話ID 為第一網絡的終端發起的會話,則Service Broker建立所述第一網絡的終端與第二網絡的 終端之間的會話,實現將不同網絡的終端之間建立會話。可選的,第二網絡終端發送的請求 消息中擴展有會話ID參數項,以攜帶所述會話ID。第一網絡為PSTN或GSM網絡,則ID傳遞消息可以為INAP(IntelligentNetwork Application Protocol,智能網應用協議)或 CAP (CAMELApplication Part,是 CAMEL 的應 用部分)協議的CONNECT消息。第二網絡為IMS網絡,則第二網絡的終端發送的請求消息 可以為 SIP(Sessiornnitiation Protocol,會話初始協議)的 INVITE 消息。 或者,第一網絡為IMS網絡,第一消息為SIP協議的INVITE消息,第二網絡為 PSTN網絡或GSM網絡,第二網絡的終端發送的請求消息可以為INAP協議或CAP協議的 IDPdnitial Detective Point,初始檢測點)消息。可見,本發明實施例會話處理方法,第一網絡和第二網絡的消息中擴展有會話ID 參數項以攜帶所述會話ID,實現對標準INAP、CAP、SIP協議能力的擴展,沒有增加額外網絡 操作。由上述本發明的實施例提供的技術方案可以看出,通過將第一網絡終端請求的會 話ID傳遞給第二網絡的終端,使得第二網絡的終端發送包含該會話ID的請求消息,從而使 得會話處理裝置不再需要關聯不同網絡觸發的請求消息,避免了較多的信令交互,減少了 網絡負荷。如圖2所示,對應於上述本發明實施例提供的會話處理方法,本發明實施例提供 一種會話處理裝置,包括會話ID分配單元21,用於接收來自第一網絡的終端發送的請求消息,所述請求消 息為請求建立第一網絡的終端與第二網絡的終端之間會話,為所述會話分配會話ID ;發送單元22,用於將所述會話ID發送到所述第一網絡,通過所述第一網絡將所述 會話ID傳遞到所述第二網絡的終端;會話建立單元23,用於接收來自所述第二網絡的終端發送的請求消息,所述請求 消息攜帶所述會話ID,根據所述會話ID,建立所述第一網絡的終端與所述第二網絡的終端 之間的會話。本發明實施例會話處理裝置,可以與krvice Broker設置為一體。一個具體的例子,上述發送單元22進一步用於將會話ID通過ID傳遞消息發送到所述第一網絡,所述第一網絡通過所述ID傳遞消息將所述會話ID發送到所述第二網絡的終端。一個具體的例子,會話建立單元,進一步用於根據所述會話ID,確認所述會話ID 為第一網絡的終端發起的會話,建立所述第一網絡的終端與所述第二網絡的終端之間的會 話。可見,本發明實施例會話處理裝置實現了對標準INAP、CAP、SIP協議能力的擴展, 沒有增加額外網絡操作。可選的,所述第一網絡為公共交換電話網絡PSTN或全球移動通訊系統GSM網絡, 所述ID傳遞消息為智能網應用協議INAP或CAP協議的CONNECT消息,所述第二網絡為 IP多媒體子系統IMS網絡,所述第二網絡的終端發送的請求消息為會話初始協議SIP的 INVITE 消息;或者,所述第一網絡為IP多媒體子系統IMS網絡,所述ID傳遞消息為會話初始協 議SIP的INVITE消息,所述第二網絡為公共交換電話網絡PSTN或全球移動通訊系統GSM 網絡,所述第二網絡的終端發送的請求消息為智能網應用協議INAP或CAP協議的初始檢測 點IDP消息。需要說明的是,以上會話處理裝置的實施方式中,各功能模塊的劃分僅是舉例說 明,實際應用中可以根據需要,比如相應硬體的配置要求或者軟體的實現的便利考慮,而將 上述功能分配由不同的功能模塊完成,即將所述的會話處理裝置的內部結構劃分成不同的 功能模塊,以完成以上描述的全部或者部分功能。而且實際應用中,本實施例中的相應的功 能模塊可以是由相應的硬體實現,也可以由相應的硬體執行相應的軟體完成,例如,發送單 元22,可以為具有執行前述功能的硬體,比如,具有該發送能力的發送器,以及其他通用的 能夠執行前述功能的發送裝置,也可以是能夠執行相應電腦程式從而完成前述功能的一 般處理器,或者其他硬體設備。由上述本發明的實施例提供的技術方案可以看出,通過將第一網絡終端請求的會 話ID傳遞給第二網絡的終端,使得第二網絡的終端發送包含該會話ID的請求消息,從而使 得會話處理裝置不再需要關聯不同網絡觸發的請求消息,避免了較多的信令交互,減少了 網絡負荷。如圖3所示,本發明實施例會話處理方法應用場景示意圖,其中,第一網絡為GSM 網絡,應用的協議為CAP協議,主叫終端A為GSM網絡終端。第二網絡為IMS網絡,應用的 協議為SIP協議,被叫終端B為IMS網絡終端。主叫終端A的用戶籤約有VPN業務,PPS業 務和PoC業務。被叫終端B的用戶籤約有VPN業務。主叫終端A呼叫被叫終端B的信令流程如下31、MSC 發送 IDP 消息到 Service Broker。GSM網絡核心網接收終端A發送到請求與終端B進行PoC業務通話的請求, GSM網絡核心網接收到該請求後,觸發一個請求消息到krvice Broker,如MSC(Mobile Switching Center,移動交換中心)發送IDP消息到ServiceBroker,其中,IDP (b,Α)消息 中A為主叫終端A的長號,為b為被叫終端B的短號。32、Service Broker 生成一個會話 ID。Service Broker收到MSC發送的IDP (b,Α)消息,根據IDP (b,Α)消息中主叫終端A的長號,被叫終端B的短號,Service Broker可以獲知主叫終端A與被叫終端B之間需要 建立會話,Service Broker生成一個唯一識別該會話的會話ID,標識要建立的會話是主叫 終端A與被叫終端B之間的會話,以區別於其他終端間的會話。33、Service Broker調用VPN業務來取得被叫終端B的長號。主叫終端A的用戶籤約有VPN業務,Service Broker發送IDP (b,Α)消息到VPN 伺服器,VPN 伺服器發送 RRBE (Request Report BCSM Event,請求報告 BCSM(Basic call state model,基本呼叫狀態模型)事件)消息以及C0N(B,A)消息到krvice Broker, Service Broker獲得被叫終端B的長號。Service Broker調用VPN業務中的上述各消息 的作用,在此不作贅述。圖3中,CONNECT消息簡單表示為C0N。34、Service Broker調用PPS業務來進行主叫終端A的計費。主叫終端A的用戶籤約有PPS業務,Service Broker發送IDP (B, Α)消息到PPS 伺服器,PPS伺服器確定主叫費率,將餘額折算成通話時長,發送SCI (Subscription CAMEL Information, CAMEL 籤約信息)、RRBE 消息以及 CON 消息到 Service Broker。Service Broker調用PPS業務中的上述各消息的作用,在此不作贅述。35、Service Broker 填寫會話 ID 到 CONNECT 消息。CONNECT消息擴展增加有會話ID參數項,以攜帶會話ID。ServiceBroker將為主 叫終端A與被叫終端B之間的會話生成的會話ID填寫到CONNECT消息中,標識要建立的會 話是主叫終端A與被叫終端B之間的會話。由於被叫終端B為IMS域終端,krvice Broker需要根據IMS域的號碼範圍取一 個可用的號碼,如R-IMS,把被叫終端B的長號修改成IMS域的號碼,這樣,MSC的觸發請求 消息可以接續到IMS Core.可見,通過擴展增加CONNECT消息的會話ID參數項,對CAP協議能力進行擴展,沒 有增加額外的信令。36、Service Broker 發送攜帶會話 ID 的 CONNECT 消息到 MSC。Service Broker 發送 C0N(R_IMS,A,會話 ID)消息到 MSC,CON 消息中攜帶會話 ID、 被叫終端B在IMS域的可用號碼R-IMS。37、MSC 將 C0N(R_IMS,Α,會話 ID)消息路由到 IMS Core。MSC根據被叫終端B在IMS域的號碼R-IMS路由C0N(R_IMS,Α,會話ID)消息到 IMS Core。38、IMS Core 發送攜帶會話 ID 的 INVITE 消息到 krvice Broker。IMS Core收到C0N(R_IMS,A,會話ID)消息,得知該會話ID對應的會話為主叫終 端A與被叫終端B之間的會話,發送攜帶會話ID的INVITE消息到krvice Broker.這裡,IMS網絡的協議和GSM網絡的協議不同,需要將GSM網絡的CONNECT消息轉 換成IMS網絡的INVITE消息。INVITE消息也可以擴展增加會話ID參數項,攜帶會話ID。可見,通過擴展增加會 話ID參數項,對SIP協議能力進行擴展,沒有增加額外的信令。39、Service Broker 獲得會話 ID。Service Broker 收到攜帶會話 ID 的 INVITE 消息,獲得會話 ID。ServiceBroker根據INVITE消息攜帶的會話ID,得知該會話ID對應的會話為主叫終端A與被叫終端B之 間的會話,獲得被叫終端B的長號。可見,Service Broker通過會話ID可以得到對應的會話,從而ServiceBroker不 再需要關聯不同網絡觸發的請求消息,避免了較多的信令交互,減少了網絡負荷。310、Service Broker 調用 PoC 業務。Service Broker根據被叫終端B的長號向PoC伺服器發送INVITE消息,請求對講 業務。PoC 伺服器發送 INVITE 消息至Ij Service Broker, Service Broker 路由 INVITE 消息 到 IMS Core。311、被叫終端 B 應答,IMS Core 發送 2000K 到 Service Broker, ServiceBroker 轉發2000K到PoC伺服器。312、PoC 伺服器發送 2000K 到 krvice Broker, Service Broker 轉發 2000K 到 IMS Core。313,Service Broker 產生 Answer 事件,發送 ERB (ANS)消息到 PPS 伺服器,ERB 即 Event Report BCSM, BCSM事件報告,其對應前述步驟34中的RRBE消息,通知PPS系統計 費開始。PPS系統向krvice Broker發送AC (Apply Charging,計費處理響應)消息,RRBE 消息以及CONTINUE消息,PPS系統開始計費。圖3中,CONTINUE消息簡單表示為C0NT。314、IMS Core 發送 ACK(Acknowledge,應答)消息到 ServiceBroker,Service Broker把ACK消息轉發到PoC伺服器。以及krvice Broker把PoC伺服器來的ACK消息 轉發到IMS Core。步驟310-314為krvice Broker調用PoC業務的具體過程,在此不作贅述。本發明實施例提供會話處理方法,也適用於第一網絡為IMS網絡,應用的協議為 SIP協議,主叫終端A為IMS網絡終端,第二網絡為GSM網絡,應用的協議為CAP協議,被叫 終端B為GSM網絡終端的情況。主叫終端A呼叫被叫終端B的信令流程,可以依據上述具 體實施方式得以參考理解。值得注意的是,步驟35中,Service Broker在INVITE消息中填寫會話ID ;步驟 36中,Service Broker通過INVITE消息攜帶會話ID ;步驟39中,Service Broker接收攜 帶會話ID的IDP消息。Service Broker通過會話ID可以得到對應的會話,從而Service Broker不再需要關聯不同網絡觸發的請求消息,避免了較多的信令交互,減少了網絡負荷。需要說明的是,對於前述的各方法實施例,為了簡單描述,故將其都表述為一系列 的動作組合,但是本領域技術人員應該知悉,本發明並不受所描述的動作順序的限制,因為 依據本發明,某些步驟可以採用其他順序或者同時進行。其次,本領域技術人員也應該知 悉,說明書中所描述的實施例均屬於優選實施例,所涉及的動作和模塊並不一定是本發明 所必須的。在上述實施例中,對各個實施例的描述都各有側重,某個實施例中沒有詳述的部 分,可以參見其他實施例的相關描述。本領域普通技術人員可以理解實現上述實施例方法中的全部或部分流程,是可以 通過電腦程式來指令相關的硬體來完成,所述的程序可存儲於一計算機可讀取存儲介質 中,該程序在執行時,可包括如上述各方法的實施例的流程。其中,所述的存儲介質可為磁碟、光碟、只讀存儲記憶體(Read-Only Memory, ROM)或隨機存儲記憶體(Random Access Memory, RAM)等。 以上所述,僅為本發明較佳的具體實施方式
,但本發明的保護範圍並不局限於此, 任何熟悉本技術領域的技術人員在本發明揭露的技術範圍內,可輕易想到的變化或替換, 都應涵蓋在本發明的保護範圍之內。因此,本發明的保護範圍應該以權利要求的保護範圍 為準。
權利要求
1.一種會話處理方法,其特徵在於,包括接收來自第一網絡的終端發送的請求消息,所述請求消息為請求建立第一網絡的終端 與第二網絡的終端之間會話,為所述會話分配會話ID ;將所述會話ID發送到所述第一網絡,通過所述第一網絡將所述會話ID傳遞到所述第 二網絡的終端;接收來自所述第二網絡的終端發送的請求消息,所述請求消息攜帶所述會話ID,根據 所述會話ID,建立所述第一網絡的終端與所述第二網絡的終端之間的會話。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處理方法,其特徵在於,將所述會話ID發送到所述第一網絡, 通過所述第一網絡將所述會話ID傳遞到所述第二網絡的終端,包括將所述會話ID通過ID傳遞消息發送到所述第一網絡,所述第一網絡通過所述ID傳遞 消息將所述會話ID發送到所述第二網絡的終端。
3.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處理方法,其特徵在於,所述會話ID攜帶在所述ID傳遞消息 和第二網絡的終端發送的請求消息的會話ID參數項中。
4.根據權利要求2或3所述的會話處理方法,其特徵在於,所述第一網絡為公共交換 電話網絡PSTN或全球移動通訊系統GSM網絡,所述ID傳遞消息為智能網應用協議INAP或 CAP協議的CONNECT消息,所述第二網絡為IP多媒體子系統IMS網絡,所述第二網絡的終端 發送的請求消息為會話初始協議SIP的INVITE消息;或者,所述第一網絡為IP多媒體子系統IMS網絡,所述ID傳遞消息為會話初始協議 SIP的INVITE消息,所述第二網絡為公共交換電話網絡PSTN或全球移動通訊系統GSM網 絡,所述第二網絡的終端發送的請求消息為智能網應用協議INAP或CAP協議的初始檢測點 IDP消息。
5.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會話處理方法,其特徵在於,所述根據所述會話ID,建立所述 第一網絡的終端與所述第二網絡的終端之間的會話,包括根據所述會話ID,確認所述會話ID為第一網絡的終端發起的會話,建立所述第一網絡 的終端與所述第二網絡的終端之間的會話。
6.一種會話處理裝置,其特徵在於,包括會話I D分配單元,用於接收來自第一網絡的終端發送的請求消息,所述請求消息為請 求建立第一網絡的終端與第二網絡的終端之間會話,為所述會話分配會話ID ;發送單元,用於將所述會話ID發送到所述第一網絡,通過所述第一網絡將所述會話ID 傳遞到所述第二網絡的終端;會話建立單元,用於接收來自所述第二網絡的終端發送的請求消息,所述請求消息攜 帶所述會話ID,根據所述會話ID,建立所述第一網絡的終端與所述第二網絡的終端之間的 會話。
7.根據權利要求6所述的會話處理裝置,其特徵在於,所述發送單元,進一步用於將會 話ID通過ID傳遞消息發送到所述第一網絡,所述第一網絡通過所述ID傳遞消息將所述會 話ID發送到所述第二網絡的終端。
8.根據權利要求6或7所述的會話處理裝置,其特徵在於,所述第一網絡為公共交換 電話網絡PSTN或全球移動通訊系統GSM網絡,所述ID傳遞消息為智能網應用協議INAP或 CAP協議的CONNECT消息,所述第二網絡為IP多媒體子系統IMS網絡,所述第二網絡的終端發送的請求消息為會話初始協議SIP的INVITE消息;或者,所述第一網絡為IP多媒體子系統MS網絡,所述ID傳遞消息為會話初始協議 SIP的INVITE消息,所述第二網絡為公共交換電話網絡PSTN或全球移動通訊系統GSM網 絡,所述第二網絡的終端發送的請求消息為智能網應用協議INAP或CAP協議的初始檢測點 IDP消息。
9.根據權利要求6所述的會話處理裝置,其特徵在於,會話建立單元,進一步用於根據 所述會話ID,確認所述會話ID為第一網絡的終端發起的會話,建立所述第一網絡的終端與 所述第二網絡的終端之間的會話。
全文摘要
本發明實施例涉及一種會話處理方法及裝置,其中,一種會話處理方法,包括接收來自第一網絡的終端發送的請求消息,請求消息為請求建立第一網絡的終端與第二網絡的終端之間會話,為會話分配會話ID;將會話ID發送到第一網絡,通過第一網絡將所述會話ID傳遞到第二網絡的終端;接收來自第二網絡的終端發送的請求消息,請求消息攜帶會話ID,根據該會話ID,建立第一網絡的終端與第二網絡的終端之間的會話。通過將會話ID傳遞給第二網絡的終端,使得第二網絡的終端直接上報包含該會話ID的請求消息,會話處理裝置不再需要關聯不同網絡觸發的請求消息,避免了較多的信令交互,減少了網絡負荷。
文檔編號H04L29/06GK102118369SQ20091026076
公開日2011年7月6日 申請日期2009年12月31日 優先權日2009年12月31日
發明者尹英雄, 羅恩良 申請人:華為技術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