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培育大規格鱔魚苗種的方法
2023-12-08 15:42:21 1
專利名稱:一種培育大規格鱔魚苗種的方法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一種培育大規格鱔魚苗種的方法,屬漁業科學應用技術領域。
背景技術:
鱔魚是我國近年養殖發展十分迅速的名優魚類之一,其主要養殖產區遍布於長江中下遊的湖北、湖南、安徽、江西、浙江等省。鱔魚養殖已成為這些區域水產養殖業的主導產業之一。
在鱔魚規模化人工養殖過程中,人工繁育的苗種十分短缺,目前投放的種苗以野生鱔苗為主。養殖野生鱔魚種苗,在生產上存在著養殖存活率低,且野生種苗的數量及來源等方面也均不能滿足鱔魚養殖規模化和產業化的要求。鱔魚種苗的人工繁育技術雖在近期有所突破,但將人工孵化出的鱔苗從稚鱔培育到個體體長15 20cm、體重5 8g的大規格種苗成活率低,還不能進行規模化的生產。
發明內容
為了克服現有技術的不足,本發明的目的在於提供一種培育大規格鱔魚苗種的方法,鱔魚苗種培育存活率可提高到80% 90%;可為鱔魚規模化養殖提供大批量、高質量的大規格鱔魚苗種,以滿足規模化生產大規格鱔苗種的要求。
本發明是通過如下技術方案來實現上述目的的。
(I)、培育池塘的準備
培育鱔魚苗種的池塘選擇在鱔魚繁育場地附近,面積666. 7 2000m2為宜,池深1. 2 1. 5m,池底淤泥15 20cm ;在稚鱔苗投放前15天,用每畝75 IOOkg生石灰徹底清池。
(2)、培育網箱的製作及安裝
培育鱔魚苗種的網箱用40目的乙綸網片製作,網箱規格為ImX ImX Im或 2mX ImX Im ;池塘內網箱成排排列布置,排與排之間的間距為2 3m ;每排網箱中網箱之間的間距為I 1. 5m ;網箱為固定式設置,網箱頂部高出水面40 50cm。
(3)、稚鱔的投放
稚鱔通過網箱人工繁育方式取得;當發現親鱔在網箱內築巢產卵後,細心觀察胚胎發育情況,當水溫在25 V 28°C時,在親鱔築巢產卵後第10 12天,稚鱔已孵化出且卵黃囊尚未完全消失、或已完全消失但稚鱔還在繁育網箱內的水葫蘆根須內聚集而未擴散時,用盆將根須聚集有稚鱔的水葫蘆撈出,並迅速將水葫蘆放入培育網箱中,注意此過程不要抖動水葫蘆,避免稚鱔落入盆底,導致稚鱔受傷或死亡;稚鱔投放密度控制在4000 5000尾/m2 ;每個網箱內投放規格一致的稚鱔。
(4)、大規格鱔種的培育
稚鱔投放到培育網箱後,若稚鱔卵黃囊沒有消失,待其消失後開始投餵飼料,若卵黃囊已消失,則第二天開始投餵飼料,所投飼料為動物活餌料水蚯蚓;在培育階段的前10天,每萬尾稚鱔每天投餵水蚯蚓500g ;培育階段的第10 20天,每萬尾稚鱔每天投餵水蚯蚓IOOOg ;培育階段的第20 30天,每萬尾稚鱔每天投餵水蚯蚓2000g ;每天投餵3次,即早、中、晚分別投餵I次;投餵水蚯蚓時,先將其放在盆內,用水稀釋並用手攪拌均勻後,潑灑到水葫蘆葉面上,然後用水潑灑葉面,使其落入到水葫蘆根須部;培育30天以後,每天投餵次數只需I次,即在每天下午5時後投喂,投餵量按照種苗體重的8% 10%投餵;待到 11月中旬水溫低於12°C時停止投喂。
(5)、培育管理
做好日常觀察和檢查,堅持早晚巡塘;要經常仔細檢查箱體,是否被水老鼠咬破, 如有漏洞應及時修補;要定期撈取網箱內過多的水葫蘆,防止水葫蘆生長過旺;要注意池塘水位變化,特別是夏季下暴雨或高溫乾旱時,應及時調整網箱位置;隨著黃鱔個體長大, 應及時篩選分養,調整密度,防止黃鱔以大吃小,每隔30天分養I次;為保證鱔苗安全越冬, 在每年8月底要將網箱內的水葫蘆逐步替換為水花生,至11月中旬黃鱔開始越冬時,網箱內全部為水花生覆蓋。
本發明與現有的技術相比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應用本發明的方法,鱔魚苗種培育存活率可提高到80% 90%;通過10個月的培育,個體規格平均可達到8 10g,可為鱔魚規模化養殖提供大批量、高質量的大規格鱔魚苗種,具有良好的應用前景。
具體實施例方式
實施本發明,以江漢平原地區為例,可按以下步驟進行
(I)、培育池塘的準備
培育鱔魚苗種的池塘選擇在鱔魚繁育場地附近,面積在IOOOm2左右,池深1. 5m,池底淤泥15cm ;在稚鱔苗投放前15天,用每畝75 IOOkg生石灰徹底清池。
(2)、培育網箱的製作及安裝
培育鱔魚苗種的網箱用40目的乙綸網片製作,網箱規格為ImXlmXlm ;池塘內網箱成排排列布置,排與排之間的間距為3m ;每排網箱中網箱之間的間距為1. 2m,網箱為固定式設置,網箱頂部高出水面50cm。
(3)、稚鱔的投放
稚鱔通過網箱人工繁育方式取得;當發現親鱔在網箱內築巢產卵後,細心觀察胚胎發育情況,當水溫在25°C 28°C時,在親鱔築巢產卵後第10 12天,稚鱔已孵化出且卵黃囊尚未完全消失、或已完全消失但稚鱔還在繁育網箱內的水葫蘆根須內聚集而未擴散時,用盆將根須聚集有稚鱔的水葫蘆撈出,並迅速將水葫蘆放入培育網箱中,注意此過程不要抖動水葫蘆,避免稚鱔落入盆底,導致稚鱔受傷或死亡;稚鱔投放密度控制在4000 5000尾/m2 ;每個網箱內投放規格一致的稚鱔。
(4)、大規格鱔種的培育
稚鱔投放到培育網箱後,若稚鱔卵黃囊沒有消失,待其消失後開始投餵飼料,若卵黃囊已消失,則第二天開始投餵飼料,所投飼料為動物活餌料水蚯蚓;在培育階段的前10 天,每萬尾稚鱔每天投餵水蚯蚓500g ;培育階段的第10 20天,每萬尾稚鱔每天投餵水蚯蚓IOOOg ;培育階段的第20 30天,每萬尾稚鱔每天投餵水蚯蚓2000g ;每天投餵3次,即早、中、晚分別投餵I次;投餵水蚯蚓時,先將其放在盆內,用水稀釋並用手攪拌均勻後,潑灑到水葫蘆葉面上,然後用水潑灑葉面,使其落入到水葫蘆根須部;培育30天以後,每天投餵次數只需I次,即在每天下午5時後投喂,投餵量按照種苗體重的8% 10%投餵;待到 11月中旬水溫低於12°C時停止投喂。
(5)、培育管理
做好日常觀察和檢查,堅持早晚巡塘;要經常仔細檢查箱體,是否被水老鼠咬破, 如有漏洞應及時修補;要定期撈取網箱內過多的水葫蘆,防止水葫蘆生長過旺;要注意池塘水位變化,特別是夏季下 暴雨或高溫乾旱時,應及時調整網箱位置;隨著黃鱔個體長大, 應及時篩選分養,調整密度,防止黃鱔以大吃小,每隔30天分養I次;為保證鱔苗安全越冬, 在每年8月底要將網箱內的水葫蘆逐步替換為水花生,至11月中旬黃鱔開始越冬時,網箱內全部為水花生覆蓋。
權利要求
1.一種培育大規格鱔魚苗種的方法,其特徵在於包括以下步驟 (1)、培育池塘的準備 培育鱔魚苗種的池塘選擇在鱔魚繁育場地附近,面積666. 7 2000m2,池深1. 2 1.5m,池底淤泥15 20cm ; (2)、培育網箱的製作及安裝 培育鱔魚苗種的網箱用40目的乙綸網片製作,網箱規格為ImXlmXlm ;池塘內網箱成排排列布置,排與排之間的間距為2 3m ;網箱為固定式設置; (3)、稚鱔的投放 稚鱔通過網箱人工繁育方式取得;當發現親鱔在網箱內築巢產卵後,細心觀察胚胎發育情況,當水溫在25°C 28°C時,在親鱔築巢產卵後第10 12天,稚鱔已孵化出且卵黃囊尚未完全消失、或已完全消失但稚鱔還在繁育網箱內的水葫蘆根須內聚集而未擴散時,用盆將根須聚集有稚鱔的水葫蘆撈出,並迅速將水葫蘆放入培育網箱中,注意此過程不要抖動水葫蘆,避免稚鱔落入盆底,導致稚鱔受傷或死亡;稚鱔投放密度控制在4000 5000尾/m2 ;每個網箱內投放規格一致的稚鱔; (4)、大規格鱔種的培育 稚鱔投放到培育網箱後,若稚鱔卵黃囊沒有消失,待其消失後開始投餵飼料,若卵黃囊已消失,則第二天開始投餵飼料,所投飼料為動物活餌料水蚯蚓;在培育階段的前10天,每萬尾稚鱔每天投餵水蚯蚓500g ;培育階段的第10 20天,每萬尾稚鱔每天投餵水蚯蚓IOOOg ;培育階段的第20 30天,每萬尾稚鱔每天投餵水蚯蚓2000g ;每天投餵3次,即早、中、晚分別投餵I次;投餵水蚯蚓時,先將其放在盆內,用水稀釋並用手攪拌均勻後,潑灑到水葫蘆葉面上,然後用水潑灑葉面,使其落入到水葫蘆根須部;培育30天以後,每天投餵I次,在每天下午5時後投喂,投餵量按照種苗體重的8% 10%投餵;待到11月中旬水溫低於12 °C時停止投餵; (5)、培育管理 做好日常觀察和檢查,堅持早晚巡塘;要經常仔細檢查箱體,是否被水老鼠咬破,如有漏洞應及時修補;要定期撈取網箱內過多的水葫蘆,防止水葫蘆生長過旺;要注意池塘水位變化,特別是夏季下暴雨或高溫乾旱時,應及時調整網箱位置;隨著黃鱔個體長大,應及時篩選分養,調整密度,防止黃鱔以大吃小,每隔30天分養I次;為保證鱔苗安全越冬,在每年8月底要將網箱內的水葫蘆逐步替換為水花生,至11月中旬黃鱔開始越冬時,網箱內全部為水花生覆蓋。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培育大規格鱔魚苗種的方法,其特徵在於在稚鱔苗投放前15天,培育鱔魚苗種的池塘用每畝75 IOOkg生石灰徹底清池。
3.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一種培育大規格鱔魚苗種的方法,其特徵在於培育鱔魚苗種的網箱用40目的乙綸網片製作,網箱規格為2mX ImX lm。
4.根據權利要求3所述的一種培育大規格鱔魚苗種的方法,其特徵在於池塘內網箱成排排列布置,每排網箱中網箱之間的間距為I 1. 5m。
5.根據權利要求4所述的一種培育大規格鱔魚苗種的方法,其特徵在於網箱頂部高出水面40 50cm。
全文摘要
本發明涉及一種培育大規格鱔魚苗種的方法,其特徵在於培育網箱在池塘內成排排列布置,每排網箱中網箱之間的間距為1~1.5m;投放密度為4000~5000尾/m2,所投飼料為動物活餌料水蚯蚓;培育階段的前1個月內,每萬尾稚鱔的日投餵量從500g到2000g逐漸增加,每天投餵3次;培育1個月後,日投餵量為苗體重的8%~10%,每天投餵1次,每年11月中旬水溫低於12℃時停止投餵;培育期間要注意網箱完好無損、按個體大小及時分級飼養以及進入越冬期培育網箱內覆蓋水花生。按照本發明所述方法,鱔魚苗種培育存活率可提高到80%~90%;通過10個月的培育,鱔魚個體規格平均達到8~10g,可為鱔魚規模化養殖提供大批量、高質量的大規格鱔魚苗種。
文檔編號A01K61/00GK103004650SQ20111028779
公開日2013年4月3日 申請日期2011年9月26日 優先權日2011年9月26日
發明者楊代勤, 阮國良, 袁漢文, 陳芳, 蘇應兵, 楊小林 申請人:長江大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