餘甘子膠囊製備工藝的製作方法
2023-12-08 11:16:51 1
專利名稱:餘甘子膠囊製備工藝的製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發明屬於藥學技術領域,涉及一種中成藥膠囊製造方法。
技術背景中醫藥所稱消渴病是指以多飲、多食、多尿、身體消痩、尿有甜味為特徵 的疾病。藏醫藥的病症中沒有明確的病症對應中醫的消渴病,屬於隆病和培根病的範疇,具體分屬於隆病的麥娘姆隆病;培根登切病和培根尼牙切病;在藏 醫藥典籍中,沒有與中醫藥相對應的症候群,因此,長期以來不能聯合中藥用 於消渴病。中醫藥和藏醫藥分屬於兩個不同的醫療理論體系,但其中又有非常 密切的聯繫,因為藏醫藥理論的病理、生理、致病因素與中醫藥的認識非常接 近,但同時又有很大的不同,因此二者的治療方法和用藥有很大區別。目前存在的問題是,中藥和藏藥在預防和治療消渴病方面沒有充分發揮 二者的長處,沒有聯合應用,故未能達到本方案的先進效果;二是,常規中醫 方藥多為病發之後治療用,故不宜用來預防消渴病的發生;第三,中藥和藏藥 沒有在聯合配比的情況下採用先進的提取工藝,致使藥物活性成分含量較低, 不能達到理想的治療效果。 發明內容為了克服現有技術的不足,本發明提供一種餘甘子膠囊製備工藝,以解決 現有技術未將中藥和藏藥有機結合併釆用現代製藥技術提高其有效成分含量等 問題。本發明解決其技術問題所採用的技術方案是突破藏藥中藥不相容的理論,
將藏藥、中藥、生物醫藥相結合,採用了純天然生物藥物,使藏藥和中藥的活 性成分得到了高度濃縮,應用藏藥和中藥組合製備現代生物牛成藥劑,其中成藥配方配比為餘甘子10-50kg、蜂王漿粉9-40kg、苦瓜提取物8-35kg、桑葉 提取物5-30kg、枸杞子提取物3-25kg、動物胰腺乾粉7-40kg、玉米須7-40kg、 阿膠3-20kg、鱉甲3-20kg、山藥7-35kg、黃精5-30kg、玉竹5-30kg、茯薈 5-30kg、黑芝麻2-10kg、 50%-75°/。食用乙醇16-109kg。具體製備工藝1、 粉碎將上述物料除蜂王漿粉、苦瓜提取物、桑葉提取物、枸杞子提取物、 動物胰腺乾粉、50%-75%食用乙醇之外的9種藥材按配方比例混合後粉碎為 60-100目粉,過篩後備用(料粉一);2、 配料按料粉一的出粉重量比率,按比例稱取蜂王漿粉、苦瓜提取物、桑葉 提取物、枸把子提取物、動物胰腺乾粉與料粉一配料;3、 混料將配料後的混合物置於三維混合罐中以每分鐘10-20轉的轉速,混合 20-30分鐘。4、 制粒取混料後的粉料79-435g,放置於高效溼法制粒機中,加入50°/。-75% 食用乙醇18-105g,蓋好加料器頂蓋,在攪漿轉速220rpm-330rpm、切刀轉速 1500rpm-3000rpm的情況下,攪拌1分鐘-5分鐘,然後出料。5、 烘乾將製備好的溼顆粒,均勻的平鋪在微波爐的乾燥料盤中,加料完畢, 選定烘乾溫度為40-60攝氏度,微波爐烘乾時間每次5分鐘-15分鐘;待放涼後, 出料,半制品檢驗水分含量6-9%。6、 整粒過篩將檢驗合格的烘乾粉整粒,然後過40-60目篩。7、 填充硬膠囊將檢驗合格的物料用硬膠囊填充即可。8、 裝量檢查抽取樣品,檢查填充裝量。9、包裝按產品包裝規格進行分裝,封蓋,噴碼,裝盒,7成品檢驗,合格後 入庫。釆用本發明的積極效果是將藏藥和重要有機配合組成新配方和製備工 藝,解決了中醫藥在預防和治療消渴病方面不能與藏藥聯合應用的模式,而是 融入藏藥(例如餘甘子等)聯合使用;同時,常規中醫方藥多為病發之後治療 用,故不宜用來預防消渴病的發生,本方案主要釆用了中藥、藏藥當中藥食兩 用藥材,可以長期食用而不傷人體元氣和臟腑功能,又可以起到預防消渴病的 發生,劑型質量穩定,服用攜帶方便;釆用先進的提取工藝,所生產餘甘子膠 囊治療消渴病效果顯著,實驗應用123例,總有效率86%,治癒率63%。
具體實施方式
以製備100000萬粒餘甘子膠囊為例,所需各原料配比為餘甘子30kg、蜂王 漿粉20kg、苦瓜提取物25kg、桑葉提取物15kg、枸杞子提取物15kg、動物胰 腺乾粉20kg、玉米須25kg、阿膠10kg、鱉甲10kg、山藥25kg、黃精l化g、 玉竹15kg、茯荅10kg、黑芝麻6kg、 6W食用乙醇51kg。具體製備工藝1、 粉碎將上述物料除蜂王漿粉、苦瓜提取物、桑葉提取物、枸杞子提取物、 動物胰腺乾粉、68%食用乙醇之外的9種藥材按配方比例混合後粉碎為80目粉, 過篩後備用(料粉一);2、 配料按料粉一的出粉重量比率,按比例稱取蜂王漿粉、苦瓜提取物、桑葉 提取物、枸杞子提取物、動物胰腺乾粉與料粉一配料;3、 混料將配料後的混合物置於三維混合罐中以每分鐘14轉的轉速,混合25 分鐘。4、 制粒取混料後的粉每次40kg,放置於高效溼法制粒機中,加入68%食用乙
醇9. 2kg,蓋好加料器頂蓋,在攪漿轉速230rpm、切刀轉速1500rpm的情況 下,攪拌3分鐘,然後出料。5、 烘乾將製備好的溼顆粒,均勻的平鋪在微波爐的乾燥料盤中,加料完畢, 選定烘乾溫度為45攝氏度,微波爐烘乾時間每次8分鐘;待放涼後,出料,半 製品檢驗水分含量6-9%。6、 整粒過篩將檢驗合格的烘乾粉整粒,然後過60目篩。7、 填充膠囊將檢驗合格的物料用硬膠囊填充即可。8、 裝量檢査抽取樣品,檢查填充裝量。9、 包裝按產品包裝規格進行分裝,封蓋,噴碼,裝盒。成品檢驗,合格後入 庫。
權利要求
1、餘甘子膠囊製備工藝,涉及一種中成藥膠囊製造方法,將藏藥、中藥、生物醫藥相組合,應用現代技術製成中成藥劑,其原料配方配比為餘甘子10-50kg、蜂王漿粉9-40kg、苦瓜提取物8-35kg、桑葉提取物5-30kg、枸杞子提取物3-25kg、動物胰腺乾粉7-40kg、玉米須7-40kg、阿膠3-20kg、鱉甲3-20kg、山藥7-35kg、黃精5-30kg、玉竹5-30kg、茯苓5-30kg、黑芝麻2-10kg、50%-75%食用乙醇16-109kg;具體製備工藝。
2、 按照權利要求l所述的餘甘子膠囊製備工藝,其特徵是製備工藝有以下 工序組成(1) 粉碎將上述物料除蜂王漿粉、苦瓜提取物、桑葉提取物、枸杞子提取物、 動物胰腺乾粉、50%-75%食用乙醇之外的9種藥材按配方比例混合後粉碎為 60-IOO目粉,過篩後備用(料粉一);(2) 配料按料粉一的出粉重量比率,按比例稱取蜂王漿粉、苦瓜提取物、桑 葉提取物、枸杞子提取物、動物胰腺乾粉與料粉一配料;(3) 混料將配料後的混合物置於三維混合罐中以每分鐘10-20轉的轉速,混 合20-30分鐘;(4) 制粒取混料後的粉料79-435g,放置於高效溼法制粒機中,加入50%-751 食用乙醇18-105g,蓋好加料器頂蓋,在攪漿轉速220rpm-330rpm、切刀轉速 1500rpm-3000rpm的情況下,攪拌1分鐘-5分鐘,然後出料;(5) 烘乾將製備好的溼顆粒,均勻的平鋪在微波爐的乾燥料盤中,加料完畢, 選定烘乾溫度為40-60攝氏度,微波爐烘乾時間每次5分鐘-15分鐘;待放涼後, 出料,半制品檢驗水分含量6-9%; (6) 整粒過篩將檢驗合格的烘乾粉整粒,然後過40-60目篩;(7) 填充膠囊將檢驗合格的物料用硬膠囊填充即可;(8) 裝量檢查抽取樣品,檢查填充裝量;(9) 包裝按產品包裝規格進行分裝,封蓋,噴碼,裝盒,7成品檢驗,合格 後入庫。
全文摘要
一種餘甘子膠囊製備工藝,將藏藥、中藥、生物醫藥相組合,應用現代技術製成中成藥劑,其特徵是原料配方為餘甘子、蜂王漿粉、苦瓜提取物、桑葉提取物、枸杞子提取物、動物胰腺乾粉、玉米須、阿膠、鱉甲、山藥、黃精、玉竹、茯苓、黑芝麻、食用乙醇。具體製備工藝(1)粉碎、(2)配料、(3)混料、(4)制粒、(5)烘乾、(6)整粒過篩、(7)填充膠囊、(8)裝量檢查、(9)包裝。本發明將藏藥和重要有機配合組成新配方和製備工藝,解決了中醫藥在預防和治療消渴病方面不能與藏藥組合應用的模式,採用了中藥、藏藥當中藥食兩用藥材,採用先進的提取工藝,所生產餘甘子膠囊治療消渴病引起的併發症效果顯著,實驗應用123例,總有效率86%,消渴病引起的併發症總治癒率63%。
文檔編號A61K35/64GK101396529SQ200710113118
公開日2009年4月1日 申請日期2007年9月25日 優先權日2007年9月25日
發明者莊肅川 申請人:山東金藏煌藥業集團股份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