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彈性接觸件的製作方法
2023-11-03 19:09:57 1
一種彈性接觸件的製作方法
【專利摘要】一種彈性接觸件,構成如下:插孔組件和插針組件;其中:插針組件為衝壓成型剛性件,中部方形結構,所述方形結構上設置有定位凸臺(1),方形結構一端連接有尾部插針(2),另一端連接有插合插針(3),所述插孔組件為銅合金帶材料衝壓成型的彈性件,插孔組件尾部設置有衝壓成型的具有彈性的用於與印製板的強壓固定安裝的強壓固定孔(4),所述所述插針組件和插孔組件通過插合插針(3)穿過「唇形」接觸結構(2)固定在插孔(6)內彈性電連接,所述彈性接觸件可靠性更高,使用時採用專用的夾具安裝,方便快捷,效率很高。
【專利說明】一種彈性接觸件
【技術領域】
[0001]本實用新型涉及接觸件的結構設計和應用【技術領域】,特別提供了一種彈性接觸件。
【背景技術】
[0002]現有技術中,適應各種需要的電連接器多種多樣,但連接器所用的接觸件都為簡單的剛性圓形插針與彈性的插孔接觸件,但這類接觸件可以傳輸常規的信號,對於目前在連接器領域用需求的高速差分傳輸,這類接觸件還不能滿足傳輸要求,還欠缺很多新的接觸件結構設計方案。
[0003]人們迫切希望獲得一種技術效果優良的可傳輸高速差分信號的彈性接觸件。實用新型內容
[0004]本實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種技術效果優良的彈性接觸件。
[0005]本實用新型提供了一種彈性接觸件,主要應用於2mm間距的矩形連接器中,可實現高速差分信號的傳輸,所述彈性接觸件構成如下:插孔組件和插針組件;其中:
[0006]插針組件為衝壓成型剛性件,中部方形結構,所述方形結構上設置有定位凸臺1,方形結構一端連接有尾部插針2,另一端連接有插合插針3,與印製板連接的為尾端插針2,與插孔組件連接的為插合插針3,尾部插針2上設置有具有彈性的用於與印製板固定安裝的強壓固定孔4,所述插針組件與印製板之間利用強壓固定孔4採用強壓式過盈配合固位;採用此種結構避免了焊接固定,保證高速差分信號傳輸的可靠性;尾部插針2和插合插針3端部設置有為引導插針組件與印製板、插針組件與插孔組件準確插合的錐形結構5 ;所述錐形結構5提高插接的準確性及與背板安裝的穩定;所述尾部插針2與尾部插針2之間,插合插針3與插合插針3之間按照2mm等間距平行排列;
[0007]所述插孔組件為銅合金帶材料,即:鈹青銅帶衝壓成型的彈性件,插孔組件尾部設置有衝壓成型的具有彈性的用於與印製板的強壓固定安裝的強壓固定孔4,所述插孔組件尾部為插孔組件與印製板連接端,所述插孔組件與印製板之間利用強壓固定孔I採用強壓式過盈配合固位;採用此種結構避免了焊接固定,保證高速差分信號傳輸的可靠性;插孔組件的插合端設置有插孔6,插合端為插孔組件與插針組件連接端,插孔6與插合插針3連接處為最外端開口,向內貼合的彈性的唇形接觸結構7 ;所述插孔6與插孔6之間按照2_等間距平行排列;
[0008]所述所述插針組件和插孔組件通過插合插針3穿過「唇形」接觸結構2固定在插孔6內彈性電連接。
[0009]所述插孔組件的製成方法步驟如下:
[0010]1、採用高速級進模具一次衝壓成型;
[0011]2、插孔成型後,在尾部及插合端增加連接處,連接處可保證插孔在實際的裝配中易於實現機械自動化裝配,提高生產效率,保證產品質量一致性,之後進行熱處理和表面處理,待完成所有的熱處理及表面處理後,將連接處採用專用的衝壓夾具將其衝切掉得到初級插孔組件;
[0012]3、插孔為了提高產品的接觸可靠性,將插孔組件的插合端尺寸進行了減薄處理,將原帶料厚度在模具中受力減薄後,再進行「唇形」接觸結構的成型。確保了插孔端部的彈性,保證了接觸的可靠性,以滿足高速差分信號的傳輸。
[0013]為了滿足插孔組件在連接器中的安裝及使用成型方式,插孔組件除插合端的唇形接觸結構7及尾端的強壓固定孔4相同外,中間部分的尺寸形式均各不相同,但為了保證高速差分信號傳輸的穩定性,中間部分雖然尺寸不同,但均是2mm等間距排列,且相互之間平行設置。
[0014]本實用新型所述彈性接觸件的安裝方式代替了過去依靠焊接與印製板安裝的產品,可靠性更高,使用時採用專用的夾具安裝,方便快捷,效率很高。
[0015]所述彈性接觸件採用的結構設計方案,在實際生產中,均由模具生產,具有生產效率高,質量一致性好,成本低的優點。
【專利附圖】
【附圖說明】
[0016]下面結合附圖及實施方式對本實用新型作進一步詳細的說明:
[0017]圖1為插針組件結構示意圖;
[0018]圖2為定位凸臺示意圖;
[0019]圖3為插孔組件結構示意圖;
[0020]圖4為插孔組件與插針組件插合狀態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0021]實施例1
[0022]本實施例所述種彈性接觸件,主要應用於2mm間距的矩形連接器中,可實現高速差分信號的傳輸,所述彈性接觸件構成如下:插孔組件和插針組件;其中:
[0023]插針組件為衝壓成型剛性件,中部方形結構,所述方形結構上設置有定位凸臺1,方形結構一端連接有尾部插針2,另一端連接有插合插針3,與印製板連接的為尾端插針2,與插孔組件連接的為插合插針3,尾部插針2上設置有具有彈性的用於與印製板固定安裝的強壓固定孔4,所述插針組件與印製板之間利用強壓固定孔4採用強壓式過盈配合固位;採用此種結構避免了焊接固定,保證高速差分信號傳輸的可靠性;尾部插針2和插合插針3端部設置有為引導插針組件與印製板、插針組件與插孔組件準確插合的錐形結構5 ;所述錐形結構5提高插接的準確性及與背板安裝的穩定;所述尾部插針2與尾部插針2之間,插合插針3與插合插針3之間按照2mm等間距平行排列;
[0024]所述插孔組件為銅合金帶材料,即:鈹青銅帶衝壓成型的彈性件,插孔組件尾部設置有衝壓成型的具有彈性的用於與印製板的強壓固定安裝的強壓固定孔4,所述插孔組件尾部為插孔組件與印製板連接端,所述插孔組件與印製板之間利用強壓固定孔I採用強壓式過盈配合固位;採用此種結構避免了焊接固定,保證高速差分信號傳輸的可靠性;插孔組件的插合端設置有插孔6,插合端為插孔組件與插針組件連接端,插孔6與插合插針3連接處為最外端開口,向內貼合的彈性的唇形接觸結構7 ;所述插孔6與插孔6之間按照2_等間距平行排列;
[0025]所述所述插針組件和插孔組件通過插合插針3穿過「唇形」接觸結構2固定在插孔6內彈性電連接。
[0026]所述插孔組件的製成方法步驟如下:
[0027]1、採用高速級進模具一次衝壓成型;
[0028]2、插孔成型後,在尾部及插合端增加連接處,連接處可保證插孔在實際的裝配中易於實現機械自動化裝配,提高生產效率,保證產品質量一致性,之後進行熱處理和表面處理,待完成所有的熱處理及表面處理後,將連接處採用專用的衝壓夾具將其衝切掉得到初級插孔組件;
[0029]3、插孔為了提高產品的接觸可靠性,將插孔組件的插合端尺寸進行了減薄處理,將原帶料厚度在模具中受力減薄後,再進行「唇形」接觸結構的成型。確保了插孔端部的彈性,保證了接觸的可靠性,以滿足高速差分信號的傳輸。
[0030]為了滿足插孔組件在連接器中的安裝及使用成型方式,插孔組件除插合端的唇形接觸結構7及尾端的強壓固定孔4相同外,中間部分的尺寸形式均各不相同,但為了保證高速差分信號傳輸的穩定性,中間部分雖然尺寸不同,但均是2mm等間距排列,且相互之間平行設置。
[0031]本實施例所述彈性接觸件的安裝方式代替了過去依靠焊接與印製板安裝的產品,可靠性更高,使用時採用專用的夾具安裝,方便快捷,效率很高。
[0032]所述彈性接觸件採用的結構設計方案,在實際生產中,均由模具生產,具有生產效率高,質量一致性好,成本低的優點。
【權利要求】
1.一種彈性接觸件,其特徵在於:所述彈性接觸件構成如下:插孔組件和插針組件;其中: 插針組件為衝壓成型剛性件,中部方形結構,所述方形結構上設置有定位凸臺(1),方形結構一端連接有尾部插針(2),另一端連接有插合插針(3),尾部插針(2)上設置有具有彈性的用於與印製板固定安裝的強壓固定孔(4),所述插針組件與印製板之間利用強壓固定孔(4)採用強壓式過盈配合固位;尾部插針(2)和插合插針(3)端部設置有為引導插針組件與印製板、插針組件與插孔組件準確插合的錐形結構(5);所述尾部插針(2)與尾部插針(2)之間,插合插針(3)與插合插針(3)之間按照2mm等間距平行排列; 所述插孔組件為銅合金帶材料衝壓成型的彈性件,插孔組件尾部設置有衝壓成型的具有彈性的用於與印製板的強壓固定安裝的強壓固定孔(4),所述插孔組件與印製板之間利用強壓固定孔(I)採用強壓式過盈配合固位;插孔組件的插合端設置有插孔(6),插孔(6)與插合插針(3)連接處為最外端開口,向內貼合的彈性的唇形接觸結構(7);所述插孔(6)與插孔(6)之間按照2mm等間距平行排列; 所述所述插針組件和插孔組件通過插合插針(3 )穿過「唇形」接觸結構(2 )固定在插孔(6)內實現彈性電連接。
【文檔編號】H01R13/11GK203481428SQ201320514521
【公開日】2014年3月12日 申請日期:2013年8月20日 優先權日:2013年8月20日
【發明者】申學良, 孫豔冬, 劉廣明, 于慧敏 申請人:瀋陽興華航空電器有限責任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