廚房呼吸區送風末端的製作方法
2023-12-04 21:23:11 1
專利名稱:廚房呼吸區送風末端的製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廚房的通風系統,尤其是一種廚房呼吸區送風末端。
背景技術:
目前,在住宅廚房中,一般的廚房排氣罩的排煙效率大約只有70%,而且這是最大效率。所以,剩餘的大約30%以上的煙氣隨著烹調熱而上升並擴散到其它區域,其中必有部分會被人體吸入。另外,可能有些會在排氣罩的前端採取氣幕隔斷,但是這並不能完全抑制煙氣擴散至人體呼吸區,而且風量較大,風機能耗較高。此外,現有住宅廚房的通風是一種無組織送風,室外新風不能直接被人體吸入,而是與室內的汙染空氣混合後被人體吸入。綜上所述,傳統的廚房通風系統無法避免烹飪油煙進入人體呼吸區,進而被人體吸入。烹飪油煙含有多種有毒化學成分,對人體具有肺臟毒性、免疫毒性、致癌性,對人體健康的危害應引起高度重視。
發明內容
本發明的目的在於提供一種廚房呼吸區送風末端,可調節新風量、改變風向,使用者可通過該裝置按照自己的舒適要求來調節新風量大小以及出風口的方向,從而可以改善人體呼吸區的空氣品質;同時改善人體局部熱環境,提高熱舒適。為達到以上目的,本發明所採用的解決方案是一種廚房呼吸區送風末端,其包括進風口、軟管和出風裝置,進風口一端從外部引入新風,另一端與軟管相連;軟管另一端與出風裝置相連通。進一步,所述軟管內設有調節風量的調節閥。所述出風裝置的上部設有不均勻孔板,中間為穩壓段,穩壓段的末端設有均勻出風口。所述均勻出風口為格柵型或者縫隙型。所述出風裝置為圓臺形結構,其直徑較小端與軟管相連,上部的不均勻孔板開孔面積與其對應的末端出風口的面積成比例,其穩壓段的末端設有格柵。所述出風裝置為近圓柱形結構,其柱體的柱向中心與軟管相連,上部的不均勻孔板開孔面積與其對應的末端出風口的面積成比例,其穩壓段的末端設有縫隙。由於採用了上述方案,本發明具有以下特點本發明可以調節風速,改變風向;特別是可以將室外的新鮮空氣送到人體呼吸區,改善人體呼吸區的空氣品質,從而保障人體健康;同時,還可以改善人體局部熱環境,提高熱舒適。
圖I為射流理論示意圖。圖2為本發明一個實施例的結構示意圖。
圖3為住宅廚房內新風射流示意圖。圖4為本發明另一個實施例的結構示意圖。
具體實施例方式以下結合附圖所示實施例對本發明作進一步的說明。如圖I所示,射流理論出口 流體在射流邊界線內流動發展,起始段L內有一勢流核,勢流核內,初始速度Utl不發生變化,不與外界流體摻混;隨著速度的衰減,起始端L後的速度分布為ux。所以,在本發明的廚房呼吸區送風末端中,要控制出口參數,使射流到達人體呼吸區時處於射流起始段L內。如圖2所示,本發明廚房呼吸區送風末端的一個實施例,其包括進風口 I、軟管3、和出風裝置4。進風口 I 一端與住宅外部相連通,從而引入新風,另一端與軟管3相連;軟管3另一端與出風裝置4相連通。在軟管3內設有調節閥2,其可以靠近進風口 I設置,用於調節進風的風量大小;且軟管3可扭轉,用於調節出風裝置4的方向。出風裝置4為一圓臺形結構,其直徑較小端與軟管3相連,出風裝置4的上部為不均勻孔板5,用於使出風口斷面的風量均衡;中間為穩壓段6,用於使得氣流穩定;穩壓段6的末端,也就是出風裝置4的底部設有格柵出風口 7,用於使得氣流均勻。如圖4所示,本發明廚房呼吸區送風末端的另一個實施例,其與圖2所示的實施例的區別僅在於出風裝置4的結構不同,本例中,出風裝置4為一近圓柱形結構,其柱體結構的柱向中心與軟管3相連,出風裝置4的上部為不均勻孔板5,用於使出風口斷面的風量均衡;中間為穩壓段6,用於使得氣流穩定;穩壓段6的末端,也就是出風裝置4的底部開有柱向縫隙出風口 7,用於使得氣流均勻。本發明的廚房呼吸區送風末端運行時,經過處理的室外新風經外部風管由進氣口I進入軟管3,使用者按照自己的舒適要求,通過調節調節閥2的開度來改變新風量的大小,扭轉軟管3來改變出風口的方向,如圖3所示,因為出風口距離呼吸區較近,在滿足人體舒適度的要求下,送風速度不會很大,同時可以保證射流到達人體呼吸區時處於射流起始段L內,減少新風與廚房汙染空氣的摻混。從而,使烹飪環境得到改善,大大減少油煙進入人體呼吸區進而被人體吸入,改善了人體呼吸區的空氣品質;同時可以改善人體局部熱環境,提高熱舒適。本發明中,廚房送風系統的送風量為排氣罩風量的10% _20%,用以保證廚房負壓,防止廚房內的煙氣向住宅其他區域擴散,影響室內空氣品質。同時控制末端風口尺寸及出口風速,可以保證出風口的流動為近層流狀態,防止卷吸菸氣,汙染新風。上述的對實施例的描述是為便於該技術領域的普通技術人員能理解和應用本發明。熟悉本領域技術的人員顯然可以容易地對這些實施例做出各種修改,並把在此說明的一般原理應用到其他實施例中而不必經過創造性的勞動。因此,本發明不限於這裡的實施例,本領域技術人員根據本發明的揭示,不脫離本發明的範疇所做出的改進和修改都應該在本發明的保護範圍之內。
權利要求
1.一種廚房呼吸區送風末端,其特徵在於其包括進風口、軟管和出風裝置,進風口一端從外部引入新風,另一端與軟管相連;軟管另一端與出風裝置相連通。
2.如權利要求I所述的廚房呼吸區送風末端,其特徵在於所述軟管內設有調節風量的調節閥。
3.如權利要求I所述的廚房呼吸區送風末端,其特徵在於所述出風裝置的上部設有不均勻孔板,中間為穩壓段,穩壓段的末端設有均勻出風口。
4.如權利要求3所述的廚房呼吸區送風末端,其特徵在於所述不均勻孔板的開孔面積與其對應的末端出風口的面積成比例。
5.如權利要求3所述的廚房呼吸區送風末端,其特徵在於所述均勻出風口為格柵型或者縫隙型。
6.如權利要求3所述的廚房呼吸區送風末端,其特徵在於所述出風裝置為圓臺形結構,其直徑較小端與軟管相連,其穩壓段的末端設有格柵。
7.如權利要求3所述的廚房呼吸區送風末端,其特徵在於所述出風裝置為近圓柱形結構,其柱體的柱向中心與軟管相連,其穩壓段的末端設有縫隙。
全文摘要
本發明公開了一種廚房呼吸區送風末端,其包括進風口、軟管和出風裝置,進風口一端從外部引入新風,另一端與軟管相連;軟管另一端與出風裝置相連通;軟管內設有調節風量的調節閥;出風裝置的上部設有不均勻孔板,中間為穩壓段,穩壓段的末端設有均勻出風口,均勻出風口可以為格柵型或者縫隙型。本發明通過調節調節閥的開度來改變新風量的大小,扭轉軟管來改變出風口的方向,使烹飪環境得到改善,大大減少油煙進入人體呼吸區進而被人體吸入,改善了人體呼吸區的空氣品質;同時可以改善人體局部熱環境,提高熱舒適。
文檔編號F24F13/06GK102644995SQ20121001983
公開日2012年8月22日 申請日期2012年1月20日 優先權日2011年11月23日
發明者曹昌盛, 高軍 申請人:同濟大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