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用於混合動力汽車電機轉子磁鋼束封的灌膠裝置的製作方法
2023-12-01 06:14:21 4

本實用新型涉及電機轉子技術領域,具體來說是一種用於混合動力汽車電機轉子磁鋼束封的灌膠裝置。
背景技術:
混合動力汽車現已廣泛應用於生活,其中混合動力汽車電機的空間布置非常緊湊,其轉子採用無壓板的結構,較傳統的純電動汽車電機轉子的壓板結構有所不同,因此磁鋼在轉子運轉的過程中增加了脫落的風險,其對轉子磁鋼的束封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同時,混合動力汽車電機轉子採用4段疊壓的形式,要求實現無縫壓裝,這樣就對轉子鐵芯的表面平整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需在轉子磁鋼束封之後,表面無凸起殘留的膠,否則在壓裝時就會出現縫隙,影響電機的性能和質量。因此如何將熱固化材料(膠)成功地壓入束封間隙,以實現對的磁鋼有效固定已經成為急需解決的技術問題。
技術實現要素: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是為了解決現有技術中磁鋼難以束封在電機轉子內的缺陷,提供一種用於混合動力汽車電機轉子磁鋼束封的灌膠裝置來解決上述問題。
為了實現上述目的,本實用新型的技術方案如下:
一種用於混合動力汽車電機轉子磁鋼束封的灌膠裝置,包括圓形底板、左護套和右護套,左護套與右護套兩者結構相同,
所述左護套的側部為半圓形結構且半圓形結構由上至下分為左上半圓和左下半圓,左上半圓的半徑小於左下半圓的半徑,左護套的左下半圓與右護套的右下半圓夾在圓形底板的側壁上且兩者呈鏡像對應,左護套的左上半圓與右護套的右上半圓所組成圓形的直徑與轉子鐵芯的外徑相同,轉子鐵芯放置在圓形底板上且位於左護套與右護套內,轉子鐵芯的束封口內均放置有磁鋼片;
流道板為圓形,流道板的底部設有鍵槽,流道板上表面的圓心處設有入膠口和若干條流道,若干條流道基於入膠口呈中心發散狀布置,流道的一端與入膠口相通,流道的另一端設有注膠口,流道板安裝在轉子鐵芯上且流道板的鍵槽與轉子鐵芯的鍵相配合,當流道板安裝在轉子鐵芯上時,若干個注膠口分別位於轉子鐵芯的若干個束封間隙上方。
還包括位於流道板上方的上蓋板,上蓋板上設有灌膠口,螺栓從上至下依次貫穿安裝在上蓋板、流道板、圓形底板上,上蓋板的灌膠口位於流道板的入膠口正上方。
所述的注膠口縱向剖視為倒梯形結構,注膠口底部為腰形孔,腰形孔的寬為0.5mm-1mm。
所述流道板的底部還設有若干個凹槽,當流道板安裝在轉子鐵芯上時,若干個凹槽分別位於轉子鐵芯的若干個矽鋼片扣點上方。
有益效果
本實用新型的一種用於混合動力汽車電機轉子磁鋼束封的灌膠裝置,與現有技術相比能夠方便、高效地將熱固化材料壓入磁鋼的束封間隙,有效地實現了對磁鋼在電機轉子上的穩固固定。
附圖說明
圖1為本實用新型的結構爆炸圖;
圖2為本實用新型中流道板的俯視結構圖;
圖3為本實用新型中流道板的仰視結構圖;
圖4為圖2的A-A向剖視圖;
圖5為圖2的B-B向剖視圖;
圖6為本實用新型所涉及的方法順序圖;
其中,1-上蓋板、2-流道板、3-左護套、4-右護套、5-轉子鐵芯、6-螺栓、7-圓形底板、11-入膠口、12-若干條流道、13-注膠口、14-灌膠口、15-凹槽、16-左上半圓、17-左下半圓、18-右下半圓、19-右上半圓。
具體實施方式
為使對本實用新型的結構特徵及所達成的功效有更進一步的了解與認識,用以較佳的實施例及附圖配合詳細的說明,說明如下:
如圖1所示,本實用新型所述的一種用於混合動力汽車電機轉子磁鋼束封的灌膠裝置,包括圓形底板7、左護套3和右護套4,圓形底板7、左護套3和右護套4均用於限位轉子鐵芯5。左護套3與右護套4兩者結構相同,左護套3的側部為半圓形結構且半圓形結構由上至下分為左上半圓16和左下半圓17,即右護套4的側部也為半圓形結構,並且其半圓形結構也由上至下分為右上半圓19和右下半圓18。
左上半圓16的半徑小於左下半圓17的半徑,左護套3的左下半圓17與右護套4的右下半圓18夾在圓形底板7的側壁上且兩者呈鏡像對應,其中左護套3和右護套4可以使用螺釘等安裝部件進行固定。左護套3的左上半圓16與右護套4的右上半圓19所組成圓形的直徑與轉子鐵芯5的外徑相同,左上半圓16和左下半圓17、右上半圓19和右下半圓18的目的是用於夾持圓形底板7和轉子鐵芯5。轉子鐵芯5放置圓形底板7上且位於左護套3與右護套4內,轉子鐵芯5的束封口內均放置有磁鋼片,針對於束封口的磁鋼片需進行固定,即針對束封間隙進行灌膠操作。
流道板2為圓形,流道板2的底部設有鍵槽,鍵槽用於配合轉子鐵芯5的鍵進行限位。流道板2安裝在轉子鐵芯5上,並且流道板2的鍵槽與轉子鐵芯5的鍵相配合。如圖2、圖4和圖5所示,流道板2上表面的圓心處設有入膠口11和若干條流道12,流道12的數量根據轉子鐵芯5上磁鋼數量來定。流道12基於入膠口11呈中心發散狀布置,流道12的一端與入膠口11相通,流道12的另一端設有注膠口13,熱固化材料注入入膠口11後從流道12流入注膠口13。當流道板2安裝在轉子鐵芯5上時,若干個注膠口13分別位於轉子鐵芯5的若干個束封間隙上,注膠口13的數量與轉子鐵芯5的束封間隙相同,熱固化材料(膠)通過注膠口13流入束封間隙進行粘和。
上蓋板1安裝在流道板2的上方,上蓋板1上設有灌膠口14。螺栓6從上至下依次貫穿安裝在上蓋板1、流道板2、圓形底板7上,對裝置進行限位安裝。上蓋板1的灌膠口14位於流道板2的入膠口11正上方,熱固化材料(膠)從灌膠口14灌入入膠口11。注膠口13縱向剖視為倒梯形結構,這樣便於膠的流入,且膠在成形後,殘留在注膠口裡的膠形成了從上至下,膠是從粗至細的形狀,在折斷膠的時候,形成了在轉子鐵芯表面處強度最薄弱,在此處剛好折斷。而注膠口13底部為腰形孔,能將2個注膠口連接在一起,其目的在於增加膠在注膠口裡面的強度,使膠在折斷的時候不易在轉子鐵芯表面上方處折斷,從而造成轉子鐵芯表面產生凸點的情況。腰形孔的寬為0.5mm-1mm,其目的在於這個尺寸在灌膠後易在轉子鐵芯表面處折斷膠,尺寸偏大,轉子鐵芯表面易殘留柱形膠凸點,尺寸偏小,灌膠困難,不易灌滿。
由於轉子鐵芯產品結構的特性,轉子鐵芯表面必然會有鉚接工藝凸點(矽鋼片扣點),這樣就會使得流道板與轉子鐵芯表面結合處會產生縫隙,從而在灌膠的過程中產生溢膠現象。如圖3所示,流道板2的底部還設有若干個凹槽15,當流道板2安裝在轉子鐵芯5上時,若干個凹槽15分別位於轉子鐵芯5的若干個矽鋼片扣點上方,使得流道板與轉子鐵芯緊密配合,避免了溢膠現象。
如圖6所示,在此還提供一種用於混合動力汽車電機轉子磁鋼束封的灌膠裝置的灌澆方法,包括以下步驟:
第一步,灌膠裝置的安裝。將左護套3與右護套4夾裝在圓形底板7上,將轉子鐵芯5放置在圓形底板7上,轉子鐵芯5的束封口內分別放入磁鋼片,在轉子鐵芯5上方安裝流道板2,並使得注膠口13位於轉子鐵芯5的束封間隙上方,再將上蓋板1安裝在流道板2上方。
第二步,熱固化材料的加熱。熱固化材料為熱固化型的塑料,通過加熱材料會發生化學反應以固化。固化後便定型,且固化後的產品有接近鋼材的特性。熱膨脹係數接近鋼,材料機械特性也同樣接近鋼材。由於是高分子材料,粘接力強,抗腐蝕,抗化學能力極好。在此對熱固化材料進行加熱,加至150~190度的溫度,以使得熱固化材料成流體狀。
第三步,熱固化材料的擠入。將熱化後的熱固化材料通過上蓋板1的灌膠口14擠入進行灌膠。
第四步,灌膠壓力的施加。對上蓋板1的灌膠口14施加50 ~ 100 kgf/cm2的壓強,注塑的過程中需要一定壓力以便保證完全注膠和型腔內的氣體排出。
第五步,熱固化材料的固化。熱固化材料進入束封間隙後2分鐘內完全固化,形成對磁鋼的束封固定。
以上顯示和描述了本實用新型的基本原理、主要特徵和本實用新型的優點。本行業的技術人員應該了解,本實用新型不受上述實施例的限制,上述實施例和說明書中描述的只是本實用新型的原理,在不脫離本實用新型精神和範圍的前提下本實用新型還會有各種變化和改進,這些變化和改進都落入要求保護的本實用新型的範圍內。本實用新型要求的保護範圍由所附的權利要求書及其等同物界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