球型閥的製作方法
2023-06-14 06:40:56 2
專利名稱:球型閥的製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有關於一種球型閥,尤指一種維持球閥室應有的設計空間, 讓設置其中的球閥,保持應有的活動效果,以使球閥啟、閉更順暢的球型 閥。
背景技術:
市售的球形閥,如圖l所示;或如美國專利第7, 108,243 B2,包含-本體1,本體1為一體成型,本體1設有球閥室10,球閥室可供球閥2設 置,球閥室10設環壁面100,位於環壁面100內側並分別設有止漏O形環 101,又於球閥室10兩側設銜接部11,銜接部ll並與管路銜接,銜接部形 成本球型閥的液體入口 110與出口 111部位,已知結構中,為讓球閥室10 可以與銜接部11順利銜接,因此,於球閥室10的環壁面100形成中間的 厚度D最小,而越往兩側其厚度D1逐漸增厚的型態,目的為了與銜接部ll 銜接順暢,外觀平滑。又塑料原料經射出成型機或押出型機等設備將原料 高壓快速的送入成型本體的成型模具中,於成型模具的公母模具所形成的 成型空間,就是本體要成型後的形狀,而塑料進入成型模具的成型空間後, 必須待塑料原料稍微冷卻才能開啟成型模具,讓公母模具分離,進而取出 成型成品。然而,如前述,塑料成型時,原料會於成型模具中冷卻才會成 型,而讓成品得以被取出。但,塑料原料於模具中的冷卻速度,會因為成 型壁面的厚度而不同,此時較會發生,厚度較薄者,冷卻成型速度非常快, 但厚度較厚者,冷卻速度較慢,且因為冷卻時,實際上是由外向內逐漸冷 卻,因此壁面厚度較厚的部位,其冷卻速度就會因為內部尚未冷卻完成,但模具可能早已被開啟,進行成品取出的動作,造成尚未完全冷卻成型的 壁面產生收縮的現象,即所謂的縮水現象。此時,因為該縮水現象,除了 會破壞塑料成品表面,產生不平整的凹陷或突出現象外,端視受外部環境接觸而冷卻的各部位而定。更重要的,可能影響球閥室10的內部空間設計, 如前述已知的球閥室的環壁面100的中間厚度厚度D最小,其冷卻成型速 度最快,但越往最外側其厚度D1最厚的部位,冷卻速度最慢,就會於最外 側部位產生縮水現象,此時就會影響整體球閥室應有的活動空間設計,而 因為球閥2是於本體1成型前,就被放置於本體1的成型模具中,因此, 當本體成型,並於球閥室的環壁面產生縮水現象時,就造成球閥2的閥體 20與本體1球閥室的環壁面100內壁緊緊牴觸的問題,造成球閥2無法被 順暢轉動的問題,形成不良品。為此,本發明人積數十年相關製品的設計、研發與製造經驗,特針對 前述已知的缺點,加以研究而創作出本實用新型。發明內容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在於提供一種球型閥,該球型閥的球閥預先成型, 並於本體成型前,被預先置入於成型模具中,待本體成型後得以被設置於 本體的球閥室中,且為讓球閥室得以保持應有的空間,於銜接部設置有突 出環圍,讓本體成型過程中得以將塑料縮水狀態移轉於該突出環圍,而避 免球閥室變形,造成球閥與本體間的結合轉動更順暢,並保持球閥應有的 活動效果。本實用新型的目的是這樣實現的, 一種球型閥,該球型閥至少包含 本體,本體設球閥室,球閥室設環壁面,環壁面設為均等厚度;球閥室兩側設有銜接部,銜接部與管路銜接,銜接部形成本球型閥的液體入口 與出口;銜接部設有突出環圍,突出環圍具有較厚的管壁厚度;球閥,球閥設閥體,閥體設有與前述本體的入、出口對應運作的孔,閥體與一閥軸為一體成型,閥軸向上延伸與一把手固設。 本體球閥室的環壁面厚度設有容許的誤差值。 本體球閥室的的環壁面厚度小於突出環圍的管壁的厚度。 由上所述,本實用新型的球型閥,是利用銜接部的突出環圍,得以吸
納讓本體成型時的縮水現象,保持球閥室應有的設置,讓球閥保持應有的
活動效果,使球閥啟、閉更順暢。
圖1:已知結構的剖視圖。 圖2:本實用新型的側視圖。 圖3:圖2中A —A剖視圖。 圖4:本實用新型的組合視圖。 附圖標號-
本體3 球閥室30 環壁面300 厚度D 0形環31 銜接部32 入口 33 出口 34
突出環圍35 管壁350 厚度D1 球閥4 閥體40 孔400
閥軸41 把手5 0形環4具體實施方式
如圖2 圖4所示,本實用新型的球型閥包含:本體3,本體3為一體成型製成,且本體3設有球閥室30,球閥室30 設環壁面300,環壁面300設為均等厚度D,或者其厚度也可存在部分容許 的誤差值。又位於環壁面300的內側分別設有止漏O形環31,以防止液體 滲漏。又於球閥室30的兩側設有銜接部32,銜接部32與外接的管路銜接, 銜接部32並形成本球型閥的液體入口 33與出口 34部位;又於銜接部32 設有突出環圍35,該突出環圍35具有較厚的管壁350,其厚度為D1,最好 的是該管壁350的厚度Dl大於前述環壁面300的厚度D,讓突出環圍35的 冷卻速度比球閥室的環壁面稍快速,得以讓球閥室的環壁面300維持一定 的冷卻速度,若有發生縮水現象時,得讓該縮水現象往突出環圍35方向為 之,以保持球閥室30應有的空間設置,讓球閥得以與球閥室保持應有的活 動效果。
球閥4,球閥4設閥體40,閥體40設孔400以與前述本體的入、出口 33、 34對應運作,以使液體可流通,閥體40與閥軸41為一體成型,且閥 軸41並向上延伸以與把手5固設,閥軸並設止漏0形環42,以產生止水效 果。
如此,當本體3成型前,將球閥4放置於本體3的成型模具中,待本 體3成型時,讓球閥的閥體40適被設置於前述本體3的球閥室30中,且 利用前述銜接部32的突出環圍35得以讓本體與球閥間保持應有的設置狀 態,保持球閥應有的活動效果,以使球閥啟、閉更順暢。而此項結構特徵, 主要是利用塑料原料於成型模具中,因為壁面厚度的不同,而產生不同的 冷卻成型速度,且於無法充分克服壁面厚度不同,冷卻成型速度不同,而 造成的縮水現象之前,為了保持球型閥的外觀,及為了讓球閥得以啟、閉 順暢,有必須於銜接部設置有突出環圍,以充分吸收縮水現象,讓球型閥 的球閥與本體的球閥室保持最佳狀態,減低不良品的產生,並維持球閥應
有的結構特徵。
權利要求1.一種球型閥,其特徵在於該球型閥至少包含本體,本體設球閥室,球閥室設環壁面,環壁面設為均等厚度;球閥室兩側設有銜接部,銜接部與管路銜接,銜接部形成本球型閥的液體入口與出口;銜接部設有突出環圍,突出環圍具有較厚的管壁厚度;球閥,球閥設閥體,閥體設有與前述本體的入、出口對應運作的孔,閥體與一閥軸為一體成型,閥軸向上延伸與一把手固設。
2. 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球型閥,其特徵在於本體球閥室的的環壁面 厚度小於突出環圍的管壁的厚度。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為一種球型閥,該球型閥包含本體,本體設球閥室,球閥室裝設球閥,球閥室設環壁面,環壁面設為均等厚度,位於環壁面內側分別設有止漏O形環;於球閥室兩側設銜接部,銜接部與管路銜接並形成球型閥的液體入口與出口;又於銜接部設突出環圍,該突出環圍具有較厚的管壁厚度;球閥設閥體,閥體設孔以與前述本體的入、出口對應,閥體與閥軸為一體成型,閥軸向上延伸與把手固設,閥軸設止漏O形環;如此,當本體成型前,必須將球閥放置於本體的成型模具中,待本體成型時,球閥的閥體被設置於前述本體的球閥室中,且利用前述銜接部的突出環圍得以讓本體與球閥間保持應有的設置狀態,保持球閥應有的活動效果,以使球閥啟、閉更順暢。
文檔編號F16K27/06GK201133487SQ20072015320
公開日2008年10月15日 申請日期2007年7月24日 優先權日2007年7月24日
發明者蔡琪隆 申請人:蔡琪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