促進科技創新、實體經濟和現代金融良性循環
2023-03-31 22:36:32 3
科技廳聚焦深化科技和金融深度融合,研究我省科技創新、實體經濟和現代金融發展的總體現狀,調研了其他省市的先進經驗,根據存在的問題提出促進科技創新、實體經濟和現代金融良性循環的對策建議。
近年來我省以各類科技金融引導基金為核心,引導創投機構向科技型初創企業及高新技術產業投資,設立了四川省創新創業投資引導基金、四川省科技成果轉化投資基金、軍民融合產業基金等一系列政府投資引導基金並積極參股國家新興產業創業投資基金,推進金融支撐實體經濟發展。我省省級產業發展投資引導基金已達20支,募集規模達1036億元。但與發達地區相比,仍然存在科技企業直接融資比例較低、科技信貸產品服務創新不足等突出問題。目前,我省尚未設立天使投資引導基金,「新三板」掛牌企業僅佔全國的3%(332家)。
調研建議從三個方面進一步促進科技創新、實體經濟和現代金融的良性循環:一是要完善投融資服務體系和機制,建立起符合智慧財產權特點的、輕資產抵押特色的「投貸擔保」融資工作機制,降低企業融資信用成本;加強政府與金融機構合作,建立風險資本、銀行信貸、保險、擔保共同參與的間接融資體系;拓寬科技企業直接融資渠道,發揮各類型金融機構的互補優勢,健全民間資本監管機制,助推實體經濟發展。二是要聚集金融創新資源,加快建設區域性金融中心,推動支持金交所、蓉交所等交易機構、現有要素市場做大做強;推動網際網路、大數據、人工智慧與實體經濟和現代金融深度融合,在中高端消費、創新引領、綠色低碳、共享經濟、現代供應鏈、人力資本服務等領域培育新增長點,助推金融產業效益提高。三是加強科技創新與金融創新協同發展,以投代撥,做大做強成果轉化引導基金,引導投資機構、銀行金融機構參與科技成果的轉移轉化;加快運用大數據和人工智慧新技術,推動業務決策和管理模式智能化,開闢金融服務新產品;開展「金融創新實驗室、供應鏈金融、區塊鏈」等項目研究,提高地方金融機構的金融科技理論水平,推進金融回歸為實體經濟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