詭異的歷史記載「冤魂附體」大案,小鬼復仇送雜役上了斷頭臺
2023-04-01 19:43:02 2
我國古時候,十分崇奉神明,認為人死後會變成鬼,附在一些人的身上,講述自己的委屈。而我國的文獻記載中,就有這樣一個被殺死的冤魂,最終附身在殺戮自己的人身上,為自己伸張怨氣的故事。
這個歷史故事的開頭,便是官吏在查辦一起宮廷的失竊案,失竊的東西,是一塊名貴的寶玉,這玉佩價值連城。所以朝廷加緊辦案,把所有的雜役都召集在一起,問他們一些問題。
在詢問他們的過程中,有一個雜役突然間抽搐了起來,他慢慢倒在了地上,就好像有是什麼疾病突發了。眾人都被嚇了一大跳,把他安撫下來沒過多久,他張開了嘴,可是說話的口氣卻像一個小孩子。
這個人,用像小孩子的口吻,說雜役殺戮了自己。那一天正好是兩個人出去,晚上回來的時分,雜役對小孩子動手動腳,而小孩子十分驚恐,最終仍是掙脫開了。
臨走的時分,孩子說自己要告知自己的父母,要去報官,這個雜役一聽就不幹了,這是坐牢的工作,所以就對他威逼利誘,可惜沒能成功。
就把他拖去一個當地,殺戮了。殺戮之後,拿走了他身上所有的錢財,還把他的屍身埋在了一個小橋邊上的老樹下面。
本來,小鬼的魂靈是一直跟著這個雜役的,因為是他殺戮了自己,自己要去報仇,可是,這個雜役的身上很熱,以至於小鬼一直沒有辦法太過靠近雜役,更沒有辦法上雜役的身。
可是沒想到,今日,當大官來詳細詢問這些雜役的時分,小鬼突然間覺得,這個人身上的溫度沒有那麼高了,就強忍著,上了雜役的身,來訴說自己的委屈。
古人是很信服鬼神之說的,他們也信任世界上的確有鬼魂。聽見這樣一樁事,所以就去小橋邊上找那棵樹,沒想到,的確挖出了一具現已改頭換面的屍身,屍身大概放了現已有半個月了。
再去詳細詢問雜役的時分,只要呼喊雜役的名字,讓小鬼暫時不要說話,雜役就會用他自己的聲音來說話,可是只要想詳細詢問小鬼的話,只要呼喊小鬼的名字,雜役就會用小孩子的聲音來說話。
一時之間,這個故事流傳開來,人們對於死後真的有鬼神這件工作,更是堅信不疑。這個小鬼,說了不少工作,最終,小鬼的父親也來看望他,兩個人失聲痛哭。
監管這個雜役的人說,這個人有的時分用小鬼的口氣和他說話,有的時分又用成年人的口氣說話,還有的時分,他會講出來小鬼和他死去的親人的對話。這一時間,讓人害怕不已。
雜役最終仍是被判了死刑,在雜役上斷頭臺的前幾分鐘,這個小鬼顯得十分高興,他用自己原來經常哼的小調來表達,這個時分,小鬼的父親也聽出來了,這便是兒子經常哼的那個調子,也不由得淚流滿面。
這件詭異的案子在《閱微草堂筆記》《子不語》《邸抄》都有記載,前兩部的作者是乾隆年間的兩位文學巨匠紀曉嵐和袁枚,雖然是筆記小說,但其中包含大量實在且價值很高的史料案例記載,其實這個歷史故事告知我們「善惡終有報」雜役因為殺了一個少年而長期擔負沉重的心思和精神壓力,當事發東窗他的最終一根稻草被壓倒,可能會產生所謂的性情分裂也說不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