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端午需要插艾草的傳說故事,你知道多少?
2023-04-01 19:40:45 7
端午的風俗之一是端午這天要插艾草,而艾草能夠驅蚊闢邪,那麼大家了解過端午插艾草的傳說嗎?接下來就一起來看看,端午插艾草的的傳說故事以及艾草有什麼成效吧!
端午插艾草的傳說故事
黃巢與草葉的故事
唐朝末年,戰亂連連,冤魂很多,人心惶惶,到處都是避禍的人。一天農人軍首領黃巢見到一位大嫂手攜著一個小孩子,背上背著一個大孩子,心懷好奇,便問大嫂道:「你背上背的何人,手上攜的又是何人?」大嫂流著淚答道:「背上大點是我小叔子,手中所攜小點是我親生兒子。」
黃巢聽後不解為何大嫂不是將自己的親兒背著,又問道:「這到底為何?」大嫂又答道:「小叔子雖然比我兒子年歲大,但我公婆已逃散,年老體弱生死未卜,無再生育能力,我年歲輕,便是把兒子丟了,以後還會生育,小叔子如被黃巢殺了,那就斷了一門香火……」
黃巢一聽,面紅耳赤,自覺慚愧,心想:一個婦道人家尚能這樣孝順並懂得做人道理。我何不順水推舟,賣個情面,饒了她們吧。便對大嫂說:「大嫂,難得你有這般好心,為避殺身之禍,你可在端午節那天在門首上掛菖蒲、艾葉作標記,自會有用的。」
別了黃巢,大嫂攜兒背叔回到自己村上,並沿路將此話告知眾鄉鄰。一夜之間傳遍江南一帶,尤其是台州地界。端午節那天,黃巢指揮大軍殺奔江南而來,只見家家戶戶門上都掛菖蒲劍、艾葉,無法下手,如殺下去,又恐錯殺大嫂一家,有失諾言。故而,令手下兵將繞道而過,不可打亂台州大眾。
所以後來,每當端午節台州各地大眾每家每戶都在門上掛菖蒲插艾葉,成為當地風俗。並且有詩為證。艾葉為旗招百福,菖蒲似劍祛千邪。
為了留念這件事,爾後每到端午節,人們就在門上插菖蒲、艾草,這個風俗一直流傳到今日,而且從河南一直傳到各地,幾乎傳遍整個我國。
孝子與艾草的故事
早年有個孝子,這天和他老娘去趕集,走著走著就走不動,孝子彎下腰背著老娘就走,這情景被路過的一土匪看見了,土匪很感動。因為端午節這天土匪們要下山搶劫,土匪不想傷了這個孝子,於是土匪告知孝子,端午這天在門上插艾蒿可保平安。
孝子回去後就告知全村的人,讓他們端午節這天在門上插上艾蒿可保平安。全村人都照做了。端午節這天,土匪果然來搶劫,動身前土匪頭子有命,不許碰門上插艾蒿的人家。當他們來到孝子所在的村莊時,見每戶人家門上都插有艾蒿,想起頭頭的吩咐,所以他們就沒有搶那個村莊。從此端午節門上插艾蒿防土匪的事迅速傳播。到後來,雖然現已沒有土匪了,但人們仍是保留個這個習慣,聽說能夠驅邪。
艾草的成效
艾草苦燥辛散,能理氣血、溫經脈、逐寒溼、止冷痛,為婦科要藥。用治脘腹冷痛,經寒不調,宮冷不孕等證,如艾附暖宮丸。炒炭止血,可用治虛寒性月經過多,崩漏帶下,妊娠胎漏,如膠艾湯。本品搗絨,製成艾條、艾柱,外灸能散寒止痛,溫煦氣血。煎湯外洗可治溼瘡疥癬,祛溼止癢。
關於艾葉的性能,《本草》載:「艾葉能灸百病。」《本草重新》說:「艾葉苦辛,生溫,熟熱,純陽之性,能回垂絕之陽,通十二經,走三陰,理氣血,逐寒溼,暖子宮,……以之灸火,能透諸經而除百病。」說明用艾葉作施灸材料,有通經活絡,祛除陰寒,消腫散結,回陽救逆等效果。
艾草的效果
艾草,又名家艾,艾蒿。它的莖、葉都含有揮發性芳香油,產生奇特的芳香,可驅蚊蠅、蟲蟻,淨化空氣。中醫學上常以艾入藥,有理氣血、暖子宮、祛寒溼的功用。中醫針灸裡面的灸法,把艾葉加工成的「艾絨」放在穴道上進行灼燒來看病。
別的,艾葉預防瘟疫已有幾千年的歷史,中草藥能夠就地取材,且現代醫學的藥理研究標明艾葉是一種廣譜抗菌抗病毒的藥物,它對好多病毒和細菌都有抑制和殺傷效果,對呼吸系統疾病有必定的防治效果。艾葉煙薰防疫法是一種簡便易行的防疫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