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四季網

中國四大發明,你一天的愛心可能帶來別人一生的感謝

2023-04-01 18:00:23

四大發明是關於我國科學技能史的一種觀念,指我國古代對國際具有很大影響的造紙術、指南針、火藥及印刷術四種發明。

此一說法最早由英國漢學家艾約瑟提出並為後來許多我國的前史學家所繼承,遍及以為這四種發明對我國古代的政治、經濟、文明的開展發生了巨大的推動效果,且這些發明經由各種途徑傳至西方,對國際文明開展史也發生了很大的影響。[1]

中文名

四大發明

內容

造紙術、指南針、火藥、印刷術

影響

間接加重全球化

屬地

我國

外文名

Four Great Inventions

發明時間

我國古代

提出者

艾約瑟

概況

知乎精選最新

1前史起源

三大發明

四大發明

2指南發明

簡介

前史

設備辦法

3發明造紙

簡介

辦法

前史沿革

推行

4發明火藥

簡介

前史沿革

推行

5發明印刷

簡介

小結

6外界影響

概述

造紙術影響

印刷術的影響

火藥的影響

指南針的影響

7發明含義

8詞條圖冊

1前史起源

三大發明

儘管中華文明有許多重要的成就都以「四大」「五大」等命名,如四大佳人、四大古典小說、四書五經,四大發明的概念卻來源於西方學者,並在之後被我國人承受。

義大利數學家傑羅姆·卡丹早在1550年就第一個指出,我國對國際所具有影響的「三大發明」:是司南(指南針)、印刷術和火藥。並以為它們是「整個古代沒有能與之相匹敵的發明。」

1620年,英國哲學家培根也曾在《新東西》一書中提到:「印刷術、火藥、指南針這三種發明現已在國際規模內把事物的悉數面貌和情況都改變了。」

而後,在1861~1863年,馬克思和恩格斯更是將這些發明的含義推到了一個高峰,馬克思在《機械、天然力和科學的運用》中寫道:「火藥、指南針、印刷術——這是預告資產階級社會到來的三大發明。火藥把騎士階層炸得粉碎,指南針打開了國際市場並建立了殖民地,而印刷術則變成了新教的東西,總的來說變成了科學復興的手段,變成對精神開展發明必要前提的最強大的槓桿。」

恩格斯則在《德國農民戰役》中明確指出:「一系列的發明都各有或多或少的重要含義,其間具有光芒的前史含義的便是火藥。現在現已毫無疑義地證明晰,火藥是從我國經過印度傳給阿拉伯人,又由阿拉伯人和火藥兵器一道經過西班牙傳入歐洲。」

英國漢學家麥都思指出:「我國人的發明天才,很早就表現在多方面。我國人的三大發明(帆海羅盤(司南),印刷術,火藥),對歐洲文明的開展,供給與眾不同的推動力。」

四大發明

來華傳教士、漢學家艾約瑟最先在上述三大發明中加入造紙術,他在比較日本和我國時指出「咱們有必要永遠記住,他們(指日本)沒有好像印刷術、造紙、指南針和火藥那種卓越的發明。這個發明清單被後來的聞名英國生化學家、前史學家和漢學家李約瑟發揚光大。

2指南發明

簡介

指南針是用以判別方位的一種簡單儀器。前身是司南。主要組成部分是一根裝在軸上能夠自在滾動的磁針。磁針在地磁場效果下能保持在磁子午線的切線方向上。磁針的北極指向地輿的北極,運用這一功能能夠辨別方向。常用於帆海、大地丈量、遊覽及軍事等方面。指南針的N指北方,E指東方,W指西方,S指南邊。

我國是國際上公認發明指南針(Compass)的國家。指南針的發明是我國古代勞動人民在長期的實踐中對物體磁性知道的成果。由於生產勞動,人們接觸了磁鐵礦,開端了對磁性質的了解。人們首要發現了磁石招引鐵的性質,後來又發現了磁石的指向性。經過多方面的試驗和研討,終於發明晰實用的指南針。最早的指南針是用天然磁體做成的,這說明我國古代勞動人民很早就發現了天然磁鐵及其吸鐵性。據古書記載,遠在春秋戰國時期,由於正處在奴隸制社會向封建社會過渡的大變革時期,生產力有了很大的開展,特別是農業生產更是昌盛興旺,因而促使了採礦業、冶煉業的開展。在長期的生產實踐中,人們從鐵礦石中知道了磁石。最早的指南針是司南。

前史

「我國最早的指南針理論,是建立在陰陽五行學說根底上的『感應說』。」關增建介紹,11世紀中葉時我國大科學家沈括還對指南針感到匪夷所思,他的《夢溪筆談》介紹了指南針的人工磁化辦法、磁偏角的發現和指南針的架起辦法,但對指南針為什麼會指南卻沒有一點概念——「磁石之指南……莫可原其理!」隨後,文人學者們從陰陽五行學說動身,結合其時人們對大地形狀的知道,提出各種指南針理論。例如,最晚成書於宋代的《管氏地輿指蒙》,首要提出如下邏輯:

「磁針是鐵打磨成的,鐵屬金,按五行生剋說,金生水,而北方屬水,因而北方之水是金之子。鐵發生於磁石,磁石是受陽氣的孕育而發生的,陽氣屬火,位於南邊,因而南邊相當於磁針之母。這樣,磁針既要眷顧母親,又要眷戀子女,天然就要指向南北方向。」

南宋人的指南針原理,仍以為「指南針之所指,即陽氣之所在」,僅僅圍繞磁偏角現象,立論依據更多轉向地輿方位的坐標體系——我國古人以為地是平的、大小有限,這樣地表面必然有個中心,過該中心的那條子午線便是僅有的南北方向。南宋人曾三異等以為,一旦丈量地址不在這條南北線上,指南針所指向天然「少偏」。到明代,有人假託南唐人作品指出,指南正針由大當位置體系決議,而偏角則由天體方位區分體系所決議。關增建以為,這種說法「表現了傳統指南針理論在陰陽感應學說和磁偏角的存在這一對立面前所表現出來的困頓」。

明萬曆年間(公元1573~1620年),傳教士來華,帶來西方的指南針理論、地球學說以及相關科技常識。受其影響,我國學者開端從新的視角討論指南針理論問題,在此進程中,陰陽五行的效果不斷淡化,力學視點的剖析不斷增加,但吉爾伯特1600年提出的科學理論連西方學界都沒一致,更談不上入主東土。傳教士中,1658年抵華的比利時耶穌會士南懷仁的指南針理論最體系,但他以為決議磁針指向的是地球的地輿南北兩極自身,理論仍然局限在古代科學的規模,而不像吉爾伯特知道到地球自身存在一個磁體。南懷仁理論在我國影響深遠,直到19世紀中葉,我國仍有學者用它解說指南針問題。而此時,清末來華的傳教士已開端著手把西方近代磁學常識介紹給我國了。

先秦時代咱們的祖先現已積累了許多這方面的知道,在探尋鐵礦時常會遇到磁鐵礦,即磁石(主要成分是四氧化三鐵)。這些發現很早就被記載下來了。《管子》的數篇中最早記載了這些發現:「山上有磁石者,其下有金銅。」其他古籍如《山海經》中也有類似的記載。磁石的吸鐵特性很早就被人發現,《呂氏春秋》九卷精通篇就有:「慈招鐵,或引之也。」那時的人稱「磁」為「慈」他們把磁石招引鐵看作慈母對子女的招引。並以為:「石是鐵的母親,但石有慈和不慈兩種,慈愛的石頭能招引他的子女,不慈的石頭就不能招引了。」聽說秦始皇一致六國後,在鹹陽鄰近修阿房宮,宮中有一座門是用磁石做成,假如有人身穿盔甲,隱藏兵器,入宮行刺,就會被磁石門吸住。這個故事告知咱們,古代勞動人民很早就把握了磁學常識。

當把兩塊磁鐵放在一同彼此靠近時,有時分互相招引,有時分彼此排擠。人們都知道磁體有兩個極,一個稱N極,一個稱S極。同性極彼此排擠,異性極彼此招引。那時的人們並不知道這個道理,但對這個現象仍是能夠察覺到的。

到了西漢,有一個名叫欒大的方士,他運用磁石的這個性質做了兩個棋子般的東西,經過調整兩個棋子極性的彼此方位,有時兩個棋子彼此招引,有時彼此排擠。欒大稱其為「鬥棋」。他把這個新奇的玩意獻給漢武帝,並當場演示。漢武帝驚奇不已,龍心大悅,竟封欒大為「五利將軍」。欒大運用磁石的性質,製作了新奇的玩意矇騙了漢武帝。

指南針的始祖大約呈現在戰國時期。它是用天然磁石製成的。姿態像一把湯勺,圓底,能夠放在平滑的「地盤」上並保持平衡,且能夠自在旋轉。當它停止的時分,勺柄就會指向南邊。古人稱它為「司南」,其時的作品《韓非子》中就有:「先王立司南以端朝夕。」「端朝夕」便是正四方、定方位的意思。《鬼谷子》中記載了司南的運用,鄭國人採玉時就帶了司南以保證不迷失方向。

春秋時代,人們現已能夠將硬度5度至7度的軟玉和硬玉琢磨成各種形狀的器具,因而也能將硬度只要5.5度至6.5度的天然磁石製成司南。東漢時的王充在他的作品《論衡》中對司南的形狀和用法做了明確的記載。司南是用整塊天然磁石經過琢磨製成勺型,勺柄指南極,並使整個勺的重心恰好落到勺底的正中,勺置於潤滑的地盤之中,地盤外方內圓,四周刻有幹支四維,合成二十四向。這樣的設計是古人仔細調查了許多天然界有關磁的現象,積累了很多的常識和經歷,經過長期的研討才完結的。司南的呈現是人們對磁體指極性知道的實踐運用。但司南也有許多缺陷,天然磁體不易找到,在加工時簡單因打擊、受熱而失磁。所以司南的磁性比較弱,並且它與地盤接觸處要十分潤滑,否則會因滾動衝突阻力過大,而難於旋轉,無法達到預期的指南效果。並且司南有必定的體積和分量,帶著很不便利,這可能是司南長期未得到廣泛運用的主要原因。

司南由青銅盤和天然磁體製成的磁勺組成,青銅盤上刻有二十四向,置磁勺於盤中心圓面上,停止時,勺尾指向為南。

每塊磁鐵兩頭都有不同的磁極,一頭叫S極,另一頭叫N極。咱們寓居的地球,也是一塊天然的大磁體,在南北兩頭也有不同的磁極,靠近地球北極的是S極,靠近地球南極的是N極,也正是由於地磁極和地輿兩級不完全重合,才呈現了地磁偏角現象。咱們知道,同性磁極相斥,異性磁極相招引,所以,不論在地球表面的什麼當地,拿一根能夠自在滾動的磁針,它的N極總是指向北方,S極總是指向南邊。

二千多年以前,也便是春秋戰國時分,我國現已用鐵來製作耕具了。勞動人民在尋覓鐵礦的時分,就發現了磁鐵,並且知道它能夠吸鐵。

《夢溪筆談》是沈括(1031—1095年)所著的有關我國古代科學技能的作品,書中談到磁學和指南針的一些問題。他在《夢溪筆談》的補筆談中談到了衝突法磁化時發生的各種現象:「以磁石摩針鋒,則銳處常指南,亦有指北者,恐石性亦不……,南北相反,理應有異,未深考耳。」這是說,用磁石去衝突縫衣針後,針鋒有時指南,也有時指北。磁石都有N和S兩個極,磁化時縫衣針針鋒的方位不同,則磁化後的指向也就不同。但沈括並不知道這個道理,他真實的記載了這個現象並率直供認自己沒有做深入思考。以希望後人能進一步討論。

設備辦法

關於磁針的設備辦法,沈括介紹了四種辦法:

1.漂浮法指南針——將磁針上穿幾根燈心草浮在水面,就能夠指示方向。

2.碗唇旋定法指南針——將磁針擱在碗口邊緣,磁針能夠旋轉,指示方向。

3.指甲旋定法指南針——把磁針擱在手指甲上面由於指甲面潤滑,磁針能夠旋轉自如,指示方向。

4.縷懸法指南針——在磁針中部塗一些蠟,粘一根蠶絲,掛在沒有風的當地,就能夠指示方向了。

5. 支撐式指南龜——將指南針換做為一個龜形磁石,頭指南,尾指北【與縷懸法指南針無較大差異】

指南龜是其時盛行的一種新設備,將一塊天然磁石放置在木刻龜的腹內,在木龜腹下方挖一潤滑的小孔,對準並放置在直立於木板上的頂端尖滑的竹釘上,這樣木龜就被放置在一個固定的、能夠自在旋轉的支點上了。由於支點處衝突力很小,木龜能夠自在滾動指南。其時它並沒有用於帆海指向,而用於幻術。可是這便是後來呈現的旱羅盤的先聲。

指南龜發明時代不晚於1325年。木塊刻成龜型,龜腹部中心嵌以磁體,木龜安放在尖狀立拄上,停止時首尾分指南北。

要確定方向除了指南針之外,還需求有方位盤相配合。開端運用指南針時,可能沒有固定的方位盤,跟著測方位的需求,呈現了磁針和方位盤一體的羅盤。羅盤有堪輿用的羅經盤和水羅盤、旱羅盤。

盤面周圍刻二十四方位,內裡盛水,磁針橫穿燈草,浮於水面。

人們現已知道,地球的兩個磁極和地輿的南北極僅僅接近,並不重合。磁針指向的是地球磁極而不是地輿的南北極,這樣磁針指的就不是正南、正北方向而略有誤差,這個視點就叫磁偏角。又由於地球近似球形,所以磁針指向磁極時必向下傾斜,和水平方向有一個夾角,這個夾角稱為磁傾角。不同地址的磁偏角和磁傾角都不相同。成書於北宋的《武經總要》在談到用地磁法製作指南針時,就注意運用了磁傾角。沈括在《夢溪筆談》談到指南針不全指南,常微偏東。指出了磁偏角的存在。磁偏角和磁傾角的發現使指南針的指向愈加準確。

魏晉南北朝時,我國先民對磁石的性質已有了許多知道。就連其時的詩人曹植在矯志詩中也用了「磁石引鐵,於金不連。」的語句。可見他也了解磁石的性質。南北朝梁代的陶弘景在《名醫別錄》中提出了磁力丈量的辦法,他指出:優良磁石出產在南邊,磁性很強,能招引三、四根鐵針,使幾根針首尾相連掛在磁石上。磁性更強的磁石,能招引十多根鐵針,甚至能吸住一、二斤刀器。陶弘景不僅提出了磁性有強弱之分,並且指出了丈量辦法。這可能是國際上有關磁力丈量的最早記載。

磁石吸鐵是由於每塊磁石兩頭都有不同的磁極,一頭叫正極,另一頭叫負極。人類寓居的地球也是一塊天然大磁鐵,地球的南北兩頭也有不同的磁極,地球的北極是負磁極,地球南極為正磁極。依據同性磁極相排擠,異性磁極相招引的原理,拿一根能夠自在滾動的磁針,無論站在地球的什麼當地,它的正極總是指北,負極總是指南。

戰國時期,人們運用磁石指示南北的特性製成了指南東西──司南。可是,戰國時期的司南是什麼姿態無法考證。《我國前史》講義插圖──「司南」,是依據我國前史博物館展品「漢代司南模型」製作的。這個模型是後人依據史書記載以及地下出土的漢代地盤實物製成的。地盤是青銅做成的,內圓外方,中心圓面磨得十分潤滑,以保證勺體指示方向的準確性。中心圓外圍順次布列八卦、天幹、地支和二十八宿,共計二十四個方位。地盤中心的小勺是用整塊的天然磁鐵磨成的,磁鐵的正極磨成司南的長柄,勺頭底部是半球面,十分潤滑。運用時先把地盤放平,再把司南放在地盤中心,用手撥動勺柄,使它滾動,比及司南停下來,勺柄所指方向便是南邊。這種勺形司南直到八世紀時仍在運用。

3發明造紙

簡介

造紙術是我國四大發明之一,人類文明史上的一項出色的發明發明。我國是國際上最早養蠶織絲的國家。我國古代勞動人民以上等蠶繭抽絲織綢,剩餘的惡繭、病繭等則用漂絮法製取絲綿。漂絮結束,篾席上會留傳一些殘絮。當漂絮的次數多了,篾席上的殘絮便積成一層纖維薄片,經晾乾之後剝離下來,可用於書寫。這種漂絮的副產物數量不多,在古書上稱它為赫蹏或方絮。這標明晰我國造紙術的起源同絲絮有著根由聯繫。

造紙術(也稱蔡侯紙)蔡倫改善。東漢和帝元興元年(公元105年),蔡倫在總結前人製作絲織晶的經歷的根底上,用樹皮、破漁網、破布、麻頭號作為質料,製作成了適合書寫的植物纖維紙,改善了造紙術,才使紙成為人們遍及運用的書寫資料。被稱為「蔡侯紙」。對紙的概念有個一致知道。什麼樣的物品叫「紙」。

我國古代四大發明之一的紙張,很大可能是起源於我國南邊,並且和嶺南區域特別是環珠江口周圍6000多年前呈現的豐富的樹皮布文明體系有密切聯繫。我國自上世紀90時代環珠江口包括香港出土很多石拍,其間,深圳鹹頭嶺遺址出土的不同時期石拍,科學測年標明距今6800年前或更早,是迄今所知國際上最早的樹皮布製作石拍,提醒出我國嶺南區域是國際樹皮布文明起源地。 研討證明樹皮能經過敲打,做成像紙一樣的載體,其存在可能已有數千年之久。樹皮布在南我國很早已存在,東南亞和中美洲也有運用樹皮紙的傳統。

辦法

在古代,埃及有紙草紙,歐洲有羊皮紙,我國前史上有絲絮紙和作書寫用的縑帛紙和蔡侯紙,其間只要植物纖維製作的蔡侯紙對國際造紙業的開展及人類文明的傳達具有深遠影響,其根本工藝一向沿用至今。依據史書記載和後人研討,蔡倫造紙術的根本點,歸納起來便是用植物纖維為質料,經過堵截,漚煮、漂洗、舂搗、簾抄、枯燥等步驟製成的纖維薄片。沒有經過造紙根本步驟處理的纖維薄片,不具備紙的根本功能,就不能稱之為我國古代傳統概念上的紙。國際上最早的紙是埃及的紙莎草紙,而歐洲中世紀則遍及運用羊皮紙,這兩種紙由於質料單一,改善地步有限,被運用複數種類資料的我國紙所替代。如今還有單個的當地還運用造紙術來造紙。

前史沿革

大約在3500多年前的商朝,我國就有了刻在龜甲和獸骨上的文字,稱為甲骨文。到了春秋時,用竹片和木片替代龜甲和獸骨,稱為竹簡和木牘。甲骨和書本都很粗笨,戰國時思想家惠施喜愛讀書,每次外出遊學身後都跟著五輛裝滿竹簡的大車,所以有博大精深的典故。西漢時在宮廷貴族中又用縑帛或綿紙寫字。縑是細絹、帛是絲織品的總稱吏一方縑帛上寫字時,便於書寫,不光比書本寫得多,並且還能夠在上面作畫,可是價格昂貴,只能供少量王宮貴族運用。

人們都知道蔡倫造紙,實踐上,在東漢蔡倫大規模造紙之前,我國人就現已發明晰造紙術,20世紀在我國各地出土的許多西漢時期的古紙片,能夠證明這一點。這並非否定蔡倫造紙之功,而是說蔡倫的造紙術並非是突然之間的發明,它有一個技能積累的進程。西漢時期出土的植物纖維紙,是蔡倫造紙的前身。蔡倫擴展了造紙質料的規模,破布、魚網、樹皮、麻頭號都能夠造紙,其間樹皮造紙更是他的發明。他的造紙工藝更為精密,造紙術到他這裡,擺脫了紡織品附庸的位置——此前都是運用紡織之後拋棄的副產品來造紙的,蔡倫將造紙開展為一種獨立的工藝。

推行

造紙術在7世紀經朝鮮傳到日本。8世紀中葉傳到阿拉伯聯合大公國。到12世紀,歐洲才效法我國的辦法開端設廠造紙[2]。

4發明火藥

簡介

一種黑色或棕色的炸藥,由硝酸鉀、木炭和硫磺機械混合而成,開端均製成粉末狀,今後一般製成大小不同的顆粒狀,可供不同用途之需,在選用無煙火藥以前,一向用作僅有的軍用發射藥。

前史沿革

火藥是我國古代煉丹家發明於隋唐時期,距今已有一千多年了。火藥的研討開端於古代道家煉丹術,古人為求長生不老而煉製丹藥,煉丹術的意圖和動機都是超前的,但它的試驗辦法仍是有可取之處,最後導致了火藥的發明。

煉丹家儘管把握了必定的化學辦法,可是他們的方向是求長生不老之藥,火藥的發明是副產品。煉丹家關於硫磺、砒霜等具有猛毒的金石藥,在運用之前,常用燒灼的辦法「伏」一下,「伏」是降伏的意思。使毒性失去或減低,這種手續稱為「伏火」。

唐初的名醫兼道士孫思邈在「丹經內伏硫磺法」中記有:硫磺、硝石各二兩,研成粉末,放在銷銀鍋或砂罐子裡。掘一地坑,放鍋子在坑裡和地平,四面都用土填實。把沒有被蟲蛀過的三個皂角逐一點著,然後夾入鍋裡,把硫磺和硝石起燒煙火。比及燒不起煙火了,再拿木炭來炒,炒到木碳消去三分之一,就退火,趁還沒冷卻,取入混合物,這就伏火了。

唐朝中期聞名道士清虛子,在「伏火礬法」中提出了一個伏火的方劑:「硫二兩,硝二兩,馬兜鈴三錢半。右為末,拌勻。掘坑,入藥於罐內與地平。將熟火一塊,彈子大,下放裡內,煙漸起。」他用馬兜鈴替代了孫思邈方劑中的皂角,這兩種物質替代碳起焚燒效果的。伏火的方劑都含有碳素,並且伏硫磺要加硝石,伏硝石要加硫磺。這說明煉丹家有意要使藥物引起焚燒,以去掉它們的猛毒。儘管煉丹家知道硫、硝、碳混合點火會發生劇烈的反響,並採取辦法操控反響速度,可是因藥物伏火而引起丹房失火的事端時有發生。

《太平廣記》中有一個故事,說的是隋朝初年,有一個叫杜春子的人去訪問一位煉丹老人。當晚住在那裡。深夜杜春子夢中驚醒,看見煉丹爐內有「紫煙穿屋上」,登時屋子焚燒起來。這可能是煉丹家裝備易燃藥物時疏忽而引起火災。

還有一本名叫《真元妙道要略》的煉丹書也談到用硫磺、硝石、雄黃和蜜一同煉丹失火的事,火把人的臉和手燒壞了,還直衝房頂,把房子也燒了。書中告戒煉丹者要避免這類事端發生。這說明唐代的煉丹者現已把握了一個很重要的經歷,便是硫、硝、碳三種物質能夠構成一種極易焚燒的藥,這種藥被稱為「著火的藥」,即火藥。由於火藥的發明來克己丹配藥的進程中,在火藥發明之後,曾被作為藥類。

《明熹宗實錄》:「天啟二年十二月二十日辛巳,援遼總兵毛文龍以登撫(袁可立)所遣管運參將黃胤恩、推官孟養志等發到糧餉並布匹、軍器、火藥等物,復蒙頒給敕印、旗牌,授以援遼總兵便宜行事,具謝恩。」

《本草綱目》中就提到火藥能治瘡癬、殺蟲,闢溼氣、瘟疫。火藥不能解決長生不老的問題,又簡單著火,煉丹家對他並不感興趣。藥的配方由煉丹家轉到軍事家手裡,就成為我國古代四大發明之一的黑色火藥。

球狀火藥包紮在箭桿頭鄰近,點著引線今後,用弓箭將火藥射出去燒傷敵人。還有把火藥、毒藥,再加上一些瀝青、桐油等,做成毒球,點著今後,用弓箭射出,殺傷敵人是後來的「萬人敵」。到了宋朝,人們將火藥裝填在竹筒裡,火藥背面扎有細小的「定向棒」,點燃火管上的火硝,引起筒裡的火藥敏捷焚燒,發生向前的推力,使之飛向敵陣爆破,這是國際上第一種火藥火箭。今後又發明晰火槍和槍,這些都是用竹管制成的原始管形火器,是近代槍炮的老祖宗。

推行

歐洲人約在13世紀時才懂得黑火藥的效果,而經過數個世紀的開展與改良,主要是粒狀火藥和火帽等發明,黑火藥兵器乃逐步替代冷兵器,在陸地戰役戰術、攻城築城技能以及水兵戰列艦的開展和戰術等各方面,造成革命性的影響,而黑火藥作為爆破藥和推進劑,一向到十九世紀中後期才逐步被無煙火藥、三硝基甲苯、苦味酸、季戊炸藥、旋風炸藥等新發明的炸藥所替代。

5發明印刷

簡介

雕版印刷術:

現在發現最早的雕版印刷成品是一單頁版印度梵文撰寫的《陀羅尼經》,該經是印在亞麻紙上,於650年至670年間出版,且在1974年於西安鄰近的唐代墳墓出土。1966年,考古學家在韓國發現了一本微型《陀羅尼佛經》,該經內含唐朝女皇武則天(約690年-705年)頒行的則天文字。學者判定該經不早於704年,後來被珍藏在一座建於751年一致新羅時代的舍利塔裡。不過,已知最早一般大小的印刷出版書本,是唐代(618年-907年)間刊行的《金剛經》。該經長5.18米(17英尺),捲軸格式,可追溯到唐懿宗鹹通9年陰曆4月15日(即868年)。學者李約瑟和錢存訓(Tsien Tsuen-hsuin)的記述表示唐朝金剛經的書法雕琢技能遠較較早印行的單頁版印度陀羅尼經更為先進,更為精巧。別的,兩個最陳舊的印刷陰曆日期為877年和882年,它們是在其時敦煌被發現。

依據前史學家鄧廣銘考證,雕版印刷術發明於唐朝,唐朝是我國前史上最興旺的黃金時期,許多道士參與印刷術的研發與立異,並在唐朝中後期開端遍及運用。宋代儘管發明晰活字印刷術,可是遍及運用的仍然是雕版印刷術。

活字印刷術:

北宋科學家、政治家、道家學者沈括曾在《夢溪筆談》中有一篇文章叫《活板》,其間詳細介紹了活板印刷術的全進程,通俗易懂,十分詳細。在他寫於1088年的作品《夢溪筆談》中,將此發明歸於不知名的工匠畢升(990年-1051年)。隨著燒結陶土字符的運用,沈括描述畢升製作字形、撿字擺放、印刷、並在印刷後拆解留待後來運用。宋代儘管發明晰活字印刷術,可是遍及運用的仍然是雕版印刷術。畢升曾測驗木製活字,但木製活字一向要到元朝(1271年–1368年)王禎(活躍於1290年至1333年)的木模才趨完善。王禎亦將文字依照音韻組合置於有小隔間的轉輪排字盤以便利撿字。至於銅版活字要比及明朝(1368年-1644年)華燧(1439年至1513年)於1490年的印刷作品才趨完美

木活字:

元代,聞名道家學者、農學家與機械學家王禎發明晰木活字,並發明出比較簡捷的適於漢字雜亂特點的轉盤排字辦法;後又發明晰金屬活字,使活字印刷得到了改善。唐代的雕琢印本傳到日本,8世紀後期日本完結了木板《陀羅尼經》今後又傳到朝鮮、中東一帶和東歐。15世紀,德國人學會了用合金鑄字,從此畢升初次發明的活字印刷在歐洲各地推行開來。

小結

我國是國際上最早發明印刷術的國家。早期的印刷是把圖文刻在木板上用水墨印刷的,木版水印畫仍用此法,統稱「刻版印刷術」(亦稱「雕版印刷術」)刻版印刷的前身是公元前盛行的印章捺印和後來呈現的拓印碑石等。造紙和制墨等生產技能呈現之後,逐步發明晰刻版印刷技能。

依據前史學家鄧廣銘考證,雕版印刷術發明於唐朝,並在唐朝中後期開端遍及運用。宋代儘管發明晰活字印刷術,可是遍及運用的仍然是雕版印刷術。

國際上現存最早的印刷物是唐鹹通九年(公元868年)印製的《金剛經》(它全鄭長4877毫米,高244毫米,由七張粘連起來而成一卷。卷首有釋迦說法圖,末有「鹹通九年四月十五日王玠為二親敬造普施」題記。原藏於甘肅敦煌千佛洞,1899年發現。1907年為英國人斯坦因盜去,現存於英國倫敦不列顛博物館)。

它與造紙術一樣對常識的保存和流轉造成影響。別的,印刷術的開展與早期的印章無直接聯繫,古代印章在古埃及、古希臘、兩河流域都有運用。美國考古學家在中亞土庫曼斯坦安納烏曾於2000年10月發掘出距今4300年的中亞印章,其文字仍有待考。

6外界影響

概述

我國的四大發明在歐洲近代文明發生之前連續傳入西方,對西方科技開展發生必定影響。火藥和火器的選用摧毀了歐洲中世紀天主教的思想枷鎖。指南針傳到歐洲帆海家的手裡,使他們有可能發現美洲和實現舉世飛行,為西方奠定了國際貿易和工場手工業開展的根底。

而李約瑟對這四大發明的讚許和強調,使得這一說法獲得了我國的很大認同,並被寫進了教科書。

恩格斯在1857年宣布的《炮兵》中寫道:「在我國,還在很早的時期就用硝石和其他引火劑混合製成了煙火藥,並把它運用在軍事上和盛大儀式中」

火藥最早在公元9世紀晚唐時期的煉丹書本中就有記載。

公元904年,楊行密軍攻擊豫章(今江西南昌),部將鄭璠命所部「發機飛火,燒龍沙門,率壯士突火先登入城,焦灼被體」,這是火藥最早運用於軍事記載,最早的火藥兵器則呈現在五代時期的敦煌巖畫。

十世紀五代時期的敦煌(時屬歸義軍)巖畫,現在所知最早的關於火槍和手榴彈的描繪。國際上最早的金屬火銃出土於我國黑龍江,製作時代為1288年,現藏黑龍江省博物館。

造紙術影響

早在西漢時,我國勞動人民就已造紙。東漢時,蔡倫在總結前人經歷的根底上,改善了造紙術,他用樹皮,麻頭,破布和舊漁網等資料製成植物纖維紙。蔡倫他曾被封為「龍亭侯」,所以人們把他發明的這紙叫做「蔡侯紙」。從6世紀開端,造紙術逐步傳往朝鮮、日本,今後又經阿拉伯、埃及、西班牙傳到歐洲的希臘、義大利等地。1150年,西班牙開端造紙,建立了歐洲第一家造紙廠。爾後,法國(1189)、義大利(1276)、德國(1391)、英國(1494)、荷蘭(1586)、美國(1690)都先後建廠造紙。到16世紀,紙張已盛行歐洲。中世紀的歐洲,聽說抄一本《聖經》要用300多張羊皮,文明信息的傳達因資料的約束,規模極端狹小,紙的發明為其時歐洲蓬勃開展的教育、政治、商業等方面的活動供給了極為有利的條件。

印刷術的影響

我國唐朝時期,人們把刻制印章從刻石上拓印文字兩種辦法結合起來,發明晰雕版印刷術。唐代留下的《金剛經》,精巧清晰,是國際上最早的標有確切日期的雕版印刷品(868年)。11世紀中期的宋代,畢昇發明晰活字印刷術,使印刷術得到遍及推行。我國的雕版印刷大約在11世紀今後由阿拉伯傳的歐洲,12世紀左右傳到埃及,跟著造紙術的傳達,紙張先後替代了埃及的紙草,印度的樹葉以及歐洲的羊皮等,引發了國際書寫資料的巨大變革,14至15世紀歐洲開端盛行印刷術。

歐洲現存最早的有確切日期的雕版印刷品,是德國南部的《聖克利斯託菲爾》畫像(1423年),晚於我國約600年。1450年前後,德國人受我國活字印刷術的影響,創製了歐洲拼音文字的活字,用來印刷書本,比畢昇晚了400年。印刷術傳到歐洲後,改變了本來只要修道士才能讀書和承受較高教育的情況,為歐洲的科學從中世紀漫長黑夜之後突飛猛進開展以及文藝復興運動的呈現供給了一個重要的物質條件。

1584年西班牙前史學家,傳教士岡薩雷斯· 德·門多薩在所著《中華大帝國史》中提出,古騰堡受到我國印刷技能影響;我國的印刷術,經過兩條途徑傳入德國,一條途徑是經俄羅斯傳入德國,一條途徑是經過阿拉伯商人帶著書本傳入德國。中世紀歐洲書寫都用羊皮紙卷,並無「書本」和「印刷」的概念。古騰堡以這些我國書本,作為他的印刷的藍本。門多薩的書很快被翻譯成法文、英文、義大利文,在歐洲發生很大影響。法國前史學家路易·勒·羅伊,文學家米歇爾·德·蒙田等,都同意門多薩的論點。法國漢學家安田樸曾以「歐洲中心論詐騙行為的代表作:所謂古登堡可能是印刷術的發明人」為題,論證歐洲的活字印刷術來源於我國。([法]安田樸《我國文明西傳歐洲史》)

火藥的影響

我國在唐朝時期就已發明晰火藥,並最早用於軍事。10世紀初的唐未,呈現了火炮、火箭,宋時火器遍及用於戰役。蒙古人從與宋、金作戰中學會了製作火藥、火器的辦法,阿拉伯人從與蒙古人作戰中學會了製作火器。歐洲人大約於13世紀後期,又從阿拉伯人的書本中獲得了火藥常識,到14世紀前期,又從對回教國家戰役中學到了製作火藥、運用火器的辦法。火器在歐洲城市市民對立君主專制中發揮了巨大效果。火藥的發明大大的推進了前史開展的進程,是歐洲文藝復興的重要支柱之一。

恩格斯指出:「火器一開端便是城市和以城市為依託的新式君主政體對立封建貴族的兵器。以前一向攻不破的貴族城堡的石牆抵不住市民的大炮;市民的槍彈射穿了騎士的盔甲,貴族的統治跟身披盔甲的貴族騎兵隊同歸於盡了。」

指南針的影響

早在戰國時代,我國道家人士就現已依據磁石指示南北的特性製成了「司南」,這是國際上最早的指南儀器。北宋時期,人們發明晰用人工磁化鐵針的辦法,製成指南針,並開端運用於帆海。南宋時,指南針遍及運用於帆海,同時傳到阿拉伯。13世紀初指南針傳入歐洲。指南針在帆海上運用,導致了今後哥倫布發現美洲新大陸的飛行和麥哲倫的舉世飛行。這大大加快了國際經濟開展的進程。

7發明含義

四大發明是我國古代先民為國際留下的一串光耀的腳印,是人類文明進步作出巨大貢獻的標誌

① 造紙術的發明:為人類供給了經濟﹑便利的書寫資料,掀起一場人類文字載體革命;

② 雕版印刷術的發明:大大促進了文明的傳達;

③ 指南針的發明:為歐洲帆海家的帆海活動,供給了條件;

④ 火藥兵器的發明:火藥兵器的運用,改變了作戰方式,協助歐洲資產階級摧毀了封建堡壘,加快了歐洲的前史進程。

同类文章
 霍金承認有鬼神,並給出科學依據解釋

霍金承認有鬼神,並給出科學依據解釋

人們對鬼神總是有各種各樣的爭論,有的人相信鬼神的存在,並對此深信不疑,害怕獨自行走於黑暗之中,有什麼奇怪的風吹草動,他們都會覺得是鬼在作祟。但在如今的二十一世紀,很多人都開始相信科學,認為鬼神一說實乃封建迷信。但是英國著名的物理學家霍金,卻發表言論說其實是有鬼神的存在的。關於霍金史蒂芬·威廉·霍金,
 唐玄宗簡介,李隆基怎麼死的,和武則天是什麼關係?

唐玄宗簡介,李隆基怎麼死的,和武則天是什麼關係?

強大的唐朝,雄圖大略的唐玄宗!唐朝,是中國最強大的朝代之一,因此中國人也被世界各國成為唐人!而唐朝之所以是中國最強大的時代之一,其中之一就是唐朝的統治者有很多都是勵精圖治,雄圖大略的君主,其中就包括唐玄宗,李隆基!唐玄宗治下的開元盛世,是唐朝最強盛的時候,而唐玄宗本人和擁有「政啟開元,治宏貞觀」成就
 五色旗是中國國旗嗎?孫中山為什麼要換國旗呢

五色旗是中國國旗嗎?孫中山為什麼要換國旗呢

中國成立的時候一共有3面國旗,第一面是五色旗第二面是晴天白日旗,第三面是現在的五星旗.在推翻清朝的時候使用的五色旗為什麼國父孫中山卻不喜歡呢,而用了青天白日旗來代替呢小編來為你們說說民國的那些事.五色旗的來歷1912年1月3日到10日,新建立的民國各省代表會議與臨時參議院先後通過以五色旗為中華民國國
 隆裕太后和袁世凱是什麼關係?臨死之前對溥儀說什麼了?

隆裕太后和袁世凱是什麼關係?臨死之前對溥儀說什麼了?

隆裕太后,葉赫那拉氏,滿洲鑲黃旗人,是慈禧的侄女,後來被欽定成婚第二年成為皇后,裕隆太后雖然沒有慈禧太后的政治天賦,但也絕不是一無是處的人,在最後還是權力保存了清皇室的威嚴退位讓國,之後便成為了袁世凱的妾,這裡面還有一段不為人知的故事,下面讓我們一起去看看吧。隆裕太后個人簡介:隆裕太后,葉赫那拉氏,
 1998年印尼屠華事件的傷亡是多少,華裔婦女遭遇了什麼?

1998年印尼屠華事件的傷亡是多少,華裔婦女遭遇了什麼?

大家還記得98年的那場印尼事件嗎?那個被稱為「黑色五月暴動」的事情還有人知道了解嗎?這是我們國家建國以來華人受到最嚴重的傷害的事件。你知道當時我國政府是什麼放應嗎?當時的華裔婦女遭遇了什麼?傷亡有多少?下面一起喝小編來了解一下吧!1998印尼屠華事件在1998年的5月13日,印度尼西亞這個國家中的棉
 清朝歷史上最悲催的一個皇帝\"光緒\"

清朝歷史上最悲催的一個皇帝\"光緒\"

大清朝統治了中國上百年,其中不乏出現了一些一代明君.比如什麼康熙乾隆之類的.不過在清末的時候.有一個清國皇帝是一個悲劇,他就是被後世熟知的光緒皇帝.清朝歷史上最悲催的一個皇帝光緒光緒帝,愛新覺羅·載湉,清德宗,光緒皇帝,清朝第十一位皇帝。四歲登基,起初由慈安、慈禧兩宮太后垂簾聽政,光緒七年慈安太后崩
 司馬懿怎麼死的?墓地在哪裡

司馬懿怎麼死的?墓地在哪裡

說起司馬懿評論大多是包含著貶義,因為 本人城府太深,又善於心計。並且極能隱忍。所以才會成就他卓著的一生。那麼這樣一位擁有豐功偉績的人物關於他的死因歷史上是如何記載的呢!是真實的麼?司馬懿怎麼死的?民間傳說他是被報復致死的。這就和諸葛亮很有關係了,因為他是唯一能與諸葛亮抗衡的人,並且唐唐孔明都被他氣死
 尼布楚條約是中國得第一個不平定條約你可知道?

尼布楚條約是中國得第一個不平定條約你可知道?

大清朝在康熙皇帝手中可以說是蒸蒸日上飛速發展,開啟了中國歷史上最後一代王朝,以大清朝當時的實力可以說沒有一個國家能匹敵,但就是這樣一個國家卻籤訂了一份中國第一個不平等的條約。什麼是尼布楚條約?尼布楚條約是清朝和俄羅斯帝國之間籤訂的第一份邊界條約,由領事為內大臣索額圖、佟國綱等人同俄羅斯使團籤訂,內容
 我國保存最完整的東漢墓,塵封千年,謎團仍未解開。

我國保存最完整的東漢墓,塵封千年,謎團仍未解開。

在中國考古的歷史裡,海昏侯墓,是目前為止,保存最完整的東漢墓,墓主的身份,是漢代的一位君王,他叫劉賀。他可以說是歷史上幾個在位最短的皇帝之一,僅僅在位27天,就因荒淫和無作為被廢,看來作為漢武大帝的孫子,後世之臣仍然不會留些情面,史稱劉賀為漢廢帝,海昏侯,這些字眼真的含有一些貶義。不管怎麼說,海昏侯
 諸葛亮墓在哪?劉伯溫為何不敢挖諸葛亮墓?

諸葛亮墓在哪?劉伯溫為何不敢挖諸葛亮墓?

諸葛亮一生可以說是富有傳奇色彩,也為蜀漢政權的確立立下不小的功勞,而諸葛亮生前神機妙算,死後也早就猜到了定會有人來挖他的墳,諸葛亮墓到底在哪,有沒有被挖過呢,下面跟著小編一起去看看吧。諸葛亮墓傳聞:在諸葛亮死後曾留下三個計謀,一是斬魏延、二是退司馬、三是隱藏自己的墓,諸葛亮讓姜維找來11個人為他挖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