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四季網

智慧型手機的發展史 帶你了解第一架智慧型手機

2025-04-23 06:16:24

手機在當今的生活中已經變成了人們必不可少的東西,幾乎可以說任何事情都需要用到手機,那麼你知道手機的發展歷史是怎樣的嗎?下面小編來給大家詳細的說明一下我們用的智慧型手機是怎樣慢慢變化過來的。

智慧型手機的定義

智慧型手機,是指像個人電腦一樣,具有獨立的作業系統,獨立的運行空間,可以由用戶自行安裝軟體、遊戲、導航等第三方服務商提供的程序,並可以通過移動通訊網絡來實現無線網絡接入手機類型的總稱。

智慧型手機具有優秀的作業系統、可自由安裝各類軟體(僅安卓系統)、完全大屏的全觸屏式操作感這三大特性,其中Google(谷歌)、 蘋果、三星、諾基亞、HTC(宏達電) 這五大品牌在全世界最廣為皆知。

世界上第一架智慧型手機

「世界上第一款智慧型手機是什麼呢?」相信很多人的答案是愛立信的R380或諾基亞的7650,但都不對,真正的首款智慧型手機是由摩託羅拉在2000年生產的名為天拓A6188的手機,它是全球第一部具有觸控螢幕的PDA手機,它同時也是第一部中文手寫識別輸入的手機,但最重要的是A6188採用了摩託羅拉公司自主研發的龍珠(DragonballEZ)16MHzCPU,支持WAP1.1無線上網,採用了PPSM(PersonalPortableSystemsManager)作業系統。

龍珠(DragonballEZ)16MHzCPU也成為了第一款在智慧型手機上運用的處理器,雖然只有16MHz,但它為以後的智慧型手機處理器奠定了基礎,有著裡程碑的意義。而之所以大家都認為諾基亞7650是第一款智慧型手機,是因為其影響力也是非常巨大,尤其在塞班粉絲心中的地位無可取代,它是世界上首部2.5G基於SymbianOS作業系統的智慧型手機,並首次將攝像功能置於其身,該機採用了ARM的處理器,主頻為104MHz,在那個年代運行速度可謂是飛快啊。

智慧型手機的發展史

1902年,一個叫做「內森·斯塔布菲爾德」的美國人在肯塔基州默裡的鄉下住宅內製成了第一個無線電話裝置,這部可無線移動通訊的電話就是人類對「手機」技術最早的探索研究。

1917年,第一次世界大戰期間,德軍士兵在防空洞使用野戰電話。可以說許多技術、科學發明都起源於一戰,野戰電話以及無線通信的首次使用就是在一戰期間,主要用於協調軍事行動。

1973年4月3日,首部手持式行動電話原型機摩託羅拉DynaTAC,它的發明者馬丁·庫帕因此被譽為「手機之父」,這是首部民用手機。

1983年6月13日,摩託羅拉終於推出了世界上第一臺可攜式手機,這臺名為Dyna TAC 8000X的手機重794克,長33釐米,標價2995美元。最長通話時間是一個小時,可以存儲30個電話號碼。手機的誕生,從研發成功到投入市場,這一小步卻耗費了摩託羅拉公司整整10年時間。

1989年,摩託羅拉推出了微型個人電話,設計了一個可摺疊的天線和翻蓋。可以說是第一個真正的可攜式手機,並引出了手機使用的消費群體。

1995年,世界上第一款翻蓋手機摩託羅拉8900上市。面世之初便引起相當大轟動,為後來的設計者提供了諸多靈感。

1997年,飛利浦公司推出數位化智慧型手機,能夠無線接入到電子郵件、網際網路和傳真。

1998年,第一款內置遊戲的手機諾基亞變色龍6110上市。該款手機內置三款遊戲,其中「貪吃蛇」遊戲一直流傳至今,不僅是開天闢地的遊戲功能,諾基亞這款機子的綠色屏幕和軟橡膠的數字鍵代表了一個時代,之後許多產品延續類似的設計。

1999年,諾基亞又率先推出了第一款WAP手機7110,它擁有150條簡訊存儲空間、280條備忘提醒、1000條電話簿,強大功能使其當仁不讓地登上了商務手機的第一寶座,同時該款手機佔手機正面1/3面積的超大屏幕讓人眼前一亮,這在那個年代是絕無僅有的。

2002年,安裝有網頁瀏覽器、電子郵件以及即時通訊的行動電話問世。同時,還配備了數碼攝像頭以及視頻遊戲。

2007年1月9日,蘋果公司執行長史蒂夫·賈伯斯在舊金山推出了iPhone,自此改變了用戶與他們的隨身設備的關係。2007年1月9日,蘋果公司執行長史蒂夫·賈伯斯在舊金山推出了iPhone,自此改變了用戶與他們的隨身設備的關係。

至今,手機成為了大眾生活、拍攝、記錄工具。

同类文章
 僅僅找好釣點是完全不夠的,你真的會調漂嗎?

僅僅找好釣點是完全不夠的,你真的會調漂嗎?

釣魚雖然說是一件將就陶冶情操的事情,但是其實也有競技釣這一說,這就是會發生在一些黑坑等其他的場所,很多人並排在一起,大家有說有笑來釣魚也是不可以的,這其中會發生的一個現象,那就是往往大家明明各種前提都差不多,但是卻發現有的人可以一直連竿自己卻不行,想要有口就有魚?僅僅找好釣點是完全不夠的,你真的會調

黑坑釣場老闆到底隱瞞了什麼秘密?釣友:難怪上魚這麼難

由於冬季環境低下,所以很多釣友早已封竿,或轉戰室內的大棚黑坑進行垂釣。為什麼冬季不進行野釣呢?首先因為冬季溫度低,導致魚口輕或者魚兒的遊動率低下,另外的原因也很簡單,在野外釣魚吹風也很冷。這個時候很多釣友為了「解毒」,去黑坑垂釣也是首要的選擇,儘管如此有些黑坑的老闆也會使用一些小手段,讓釣友們魚獲變

小魚鬧窩怎麼辦?學會兩招上大物不再是問題

小魚鬧窩是常有的事,每個釣魚人都必免不了小魚鬧窩的情況,除了冬季小魚鬧窩的情況比較少之外,春夏秋這是哪個季節難免不會碰到小魚鬧窩的情況,今天就來跟大家來聊聊小魚鬧窩的情況,大家對這些也有全面的了解。一、小魚的特性小雜魚,品種很多,最常見的比如餐條、鰟鮍、趴地虎等。其中餐條最多,防止鬧小魚在很大程度上
 四個跡象證明大魚進窩,想要上大物這些條件缺一不可

四個跡象證明大魚進窩,想要上大物這些條件缺一不可

釣魚人垂釣的目標魚,都是想搏大物的心態,並不是說要釣一條大物的心態,而是在釣魚的生涯之中留下一點痕跡。但是很多釣友因為自身能力的原因,而導致垂釣的失誤,運氣好的只留下魚鱗證明過自己垂釣過大物,運氣不好只留下多副被切斷的子線,那麼大魚入窩會有明顯的預兆嗎?答案是肯定的,今天就跟大家說說上大物的前奏是什
 浮漂沒動作卻中魚,只是釣得太鈍?

浮漂沒動作卻中魚,只是釣得太鈍?

相信大家在釣魚的時候都遇到過這樣一種情況,明明浮漂看起來沒動作,但是打算換餌的時候提竿卻中魚了。有的新手釣友甚至覺得這是運氣好,浮漂不動居然也能釣上魚來。另外一些有經驗的釣友會認為調釣出了問題,通過改變調釣來改善這種情況。難道問題就這麼簡單?改變調釣就可以改善這種情況?不一定!因為出現浮漂沒動作卻中
 打太極拳要做到「力線貫通」,這樣練功你會有所收穫

打太極拳要做到「力線貫通」,這樣練功你會有所收穫

一語道破天機,真情方見真淳。找到自身問題,把問題縮小。方法是,先學習他人經驗,再進行篩選整合,最終形成自己,一套東西。沉勁與沉勁,會有不同,這是武術的魅力。有人的沉,透著整,能催能轟。有人的沉,含著活,能拔人根,處處落空。沒有哪種更好,練到家最好。人是這樣,不可能各方面都突出,認準一門,花功夫深入,
 冬季釣魚技巧,水庫釣魚怎麼選擇釣位?

冬季釣魚技巧,水庫釣魚怎麼選擇釣位?

冬釣找釣點就是為了尋找冬魚窩冬的棲息點,經過不少冬釣釣友的總結,什麼背風、向陽、有草,仿佛只要符合這三個條件,就一定釣上魚,但是正如不少釣友發自肺腑的感慨,要有魚、要有魚、要有魚!水裡沒魚,1000個必要因素都是扯談,所以我們現在與其說那些因素是都魚群棲息的條件,不如直接點,直接說地形特徵,有沒有咱
 冬季釣魚打窩還用打窩器?用上這幾招魚兒早就進窩了

冬季釣魚打窩還用打窩器?用上這幾招魚兒早就進窩了

冬天釣魚,最難的就是「聚魚」,為了能夠將魚兒聚集到窩子裡,很多釣友都選用精準打窩的方式,用打窩器將窩料直接投放到釣點裡。這種方法雖然簡單,但是對窩量有比較高的要求,而且發窩的時間相對較長。那麼還有沒有別的方法聚魚呢?其實很多老釣友都選擇「抽窩子」的方法來聚魚和誘魚。什麼叫抽窩子?就是釣魚人用較快的速

冬季釣魚怎麼垂釣鰱鱅?三個方面很關鍵

鰱鱅是鰱魚和鰱鱅的合稱,因為這類魚的個頭大力量強,是釣魚人常常垂釣的對象,尤其是冬季釣鰱鱅,個頭都比加大,在提竿遛魚的時候都比較有樂趣,但是冬季釣鰱鱅也需要一定的技巧才能上魚,特別是魚口輕的季節,鰱鱅跟鯽魚一樣吃口輕,並且釣竿和釣位要選擇到位,才會有大鰱鱅垂釣上來。一、宜用海竿或磯竿有句話說得好「大

魅力奧運人文奧運 萬裡長城萬人太極拳表演

          「魅力北京、人文奧運,居庸關萬裡長城萬人太極表演活動」今天上午隆重開幕,來自四面八方的近萬名太極拳愛好者齊聚雄偉的居庸關長城腳下,共同上演了一幕氣勢恢宏的壯觀場景。   本次活動是北京奧組委首屆文化節的系列活動之一,簡短的開幕式之後,首先進行的是具有濃鬱民族特色的鑼鼓表演,之後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