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國名將有哪些?細數曹操的左右手
2025-04-23 11:54:25
魏國是三國時期曹操執政的一個國家,在三國時期魏國是絕對的王者之師,不僅有曹操這樣的有能力的領導,更大的原因是因為魏國的名將都是數一數二的能手,今天小編就要來給大家介紹一下這些比較著名的魏國名將。
魏國名將
張遼
張遼(169年-222年),字文遠,雁門馬邑(今山西朔州)人。漢末三國時期曹魏名將。曾從屬丁原、董卓、呂布。呂布下邳敗亡後,歸順曹操。此後隨曹操四處徵討,戰功累累。
濡須之戰後,張遼與李典、樂進等鎮守合肥,並多次擊退孫吳的進攻,在建安二十年(215年)的合肥之戰,張遼率800將士衝擊孫權的十萬大軍,打到了孫權的主帥旗下,令孫權聞風喪膽,吳軍披靡潰敗。後以七千之眾大破十萬大軍,差點活捉孫權。經此一役,張遼威震江東,聲名大噪,「張遼止啼」也成為民間流傳的傳奇典故。張遼為歷代推崇,並成為古今六十四名將之一。
曹丕登基後,仍令張遼守御孫權。黃初二年(221年),張遼屯駐雍丘,染病。張遼大病期間,孫權依舊對其非常忌憚。黃初三年(222年),張遼不負眾望,抱病擊破吳將呂範。同年在江都病逝,諡剛侯,享年五十四歲。
典韋
典韋(?-197年),陳留己吾(今河南商丘市寧陵縣己吾城村)人。東漢末年曹操部將,相貌魁梧,膂力過人。本屬張邈,後歸曹操。曹操徵討呂布時被募為陷陣,表現英勇,被拜為校尉,宿衛曹操。建安二年(197年),張繡背叛曹操,典韋為保護曹操而獨擋叛軍,擊殺多人,但最終因寡不敵眾而戰死。
夏侯惇
夏侯惇(?-220年),字元讓,沛國譙(今安徽亳州)人。漢末年三國時期曹魏名將,西漢開國元勳夏侯嬰的後代。
少年時以勇氣聞名於鄉裡。曹操起兵,夏侯惇是其最早的將領之一。與呂布軍交戰時,曾一度被擒為人質,又被流矢射瞎左眼。多次為曹操鎮守後方,曾率軍民阻斷太壽河水,築陂塘灌溉農田,使百姓受益,功勳卓著。歷任折衝校尉、濟陰太守、建武將軍,官至大將軍,封高安鄉侯,追諡忠侯。青龍元年(233年),得以配享太祖(曹操)廟庭。
夏侯惇一生雖多在軍旅,但仍不忘治學。他常親自迎師,虛心求教。他為人儉樸,所得賞賜全部分給將士。一生不置產業,至死家無餘財。
許褚
許褚(chǔ,見《辭海》)字仲康,譙國譙人(今安徽亳州)。長八尺餘,腰大十圍,容貌雄毅,勇力絕人。
年輕時在家鄉聚集了數千戶人家,共同抵禦賊寇。曾有一次因缺糧與賊寇用牛交換糧食,牛到了對方手中後又跑了回來,結果許褚單手倒拖牛尾走了百步,賊寇大驚,不敢要牛就走了。從此淮、汝、陳、梁之地,聽到許褚之名都感到畏懼。
後追隨曹操,自典韋戰死之後,主要負責曹操的護衛工作。官渡之戰時發現欲謀害曹操者,將刺客全部殺掉。
渭南之戰時在身披重甲的情況下左手掩面,右手控船漿令曹操安然成功渡河,上岸才發現早已身中數箭,在與馬超、韓遂會面時只讓許褚相隨,期間馬超欲襲曹操,但聽聞許褚之名兼懷疑從騎就是許褚,便問曹操虎侯安在,曹操指著許褚,許褚怒視馬超以令他放棄。
當曹操去世時許褚哭至吐血,曹丕其遷作武衛將軍,負責宮中安全。曹叡繼位時封其為牟鄉侯,不久去世,諡曰壯侯。
臧霸
臧霸(生卒年不詳),又名奴寇,字宣高,泰山郡華縣(今山東費縣方城鎮)人,三國時期魏國名將。其父名叫臧戒,有二子臧艾與臧舜。年少時曾召集數人將獲罪的父親救出,此後四處流亡。後來成為陶謙麾下的騎都尉,負責募兵抵抗黃巾軍。與孫觀、尹禮等人擁兵駐屯於開陽,自成一股獨立勢力。
於建安二年領兵擊敗蕭建,佔領莒城。導致呂布發兵攻擊臧霸,而後兩人和解。呂布戰敗後,與孫觀等人投降了曹操,被任命為琅邪國相。臧霸在曹操與袁紹、孫權等諸侯的戰役裡,戰功赫赫,官至鎮東將軍。曹魏建立後,臧霸被封為執金吾,領有食邑三千戶。魏明帝時又加封五百戶,死後追諡為「威侯」。
于禁
于禁(?-221年),字文則,泰山鉅平(今山東泰安南)人。三國時期魏國武將。本為鮑信部將,後屬曹操,曾於張繡造反時討伐不守軍紀的青州兵,同時為迎擊敵軍而固守營壘,因此曹操稱讚他可與古代名將相比。
然而在建安二十四年(219年)的襄樊之戰中,于禁在敗給關羽後投降,致使晚節不保。關羽敗亡後,于禁從荊州獲釋到了吳國。黃初二年(公元221年),孫權遣還于禁回魏,同年去世 ,諡曰厲侯,有一子於圭。
徐晃
徐晃(?-227年),字公明,河東楊(今山西洪洞東南)人。三國時期曹魏名將。本為楊奉帳下騎都尉,楊奉被曹操擊敗後轉投曹操,在曹操手下多立功勳,參與官渡、赤壁、關中徵伐、漢中徵伐等幾次重大戰役。樊城之戰中徐晃作為曹仁的援軍擊敗關羽,因於此役中治軍嚴整而被曹操稱讚「有周亞夫之風」。曹丕稱帝後,徐晃被加為右將軍,於公元227年病逝,諡曰壯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