性能弱功耗高 Intel ATOM已無存在價值
2025-03-16 11:55:24
隨著平板手機、平板電腦以及各類筆記本電腦的興起,傳統的計算機設備面臨著前所未有的挑戰,廠商們紛紛推出不同形式的計算機產品來爭奪市場份額,比如搭載入門配置的低端PC產品和U盤大小的電腦棒產品。
現如今,市面上的一些低端PC通常都會搭載Intel旗下的Atom處理器,哪怕它的性能並不是那麼出色,甚至連流暢運行Windows系統都無法做到。既然這樣,Atom處理器還有存在的必要嗎?
2008年,Atom處理器以超低電壓晶片的形態正式亮相,被應用於三星推出的7英寸迷你PC產品Q1。從那個時候開始,Atom處理器進入了飛速發展的階段,到了第二年,我們已經可以在各式各樣的上網本中看到這款處理器的身影。
但是,到了2012年,上網本已經無法滿足消費者的使用需求,這類產品也因此被市場淘汰掉。儘管如此,Atom處理器仍然存活了下來,並且其載體開始轉向了低端筆記本、平板以及智慧型手機等設備。
Atom處理器這一路走來,跟成功這兩個字似乎一點關係都沒有,因為它沒能讓搭載它的產品成為市場的主流,其性能是最重要的因素,沒有之一。
外媒DigitalTrends將搭載Atom處理器的微軟Surface 3、Intel PC棒以及宏碁Aspire Switch 10E這三款設備跟內置Intel酷睿i5處理器的戴爾XPS13進行了一次跑分對比,其結果表明,三款Atom設備的性能表現還達不到酷睿i5的一半,差異主要體現在開機、軟體載入速度以及在線視頻播放等方面。
而定位行動裝置市場的ARM處理器正在不斷地變強,搭載A9X處理器的蘋果iPad Pro在單核性能測試方面甚至已經超過了Intel的酷睿M移動處理器,儘管它離i系列還有一定的距離,但是已經讓我們看到了iPad Pro等移動產品的光明前景。
從目前的情況來看,搭載ARM處理器的智慧型手機、平板電腦等行動裝置會不斷搶奪採用Atom處理器、運行Windows系統的設備的市場份額。
一個顯而易見的事實是,傳統的PC產品已經逐漸衰敗,而Intel和微軟等廠商只能通過低端、廉價的PC產品來對如日中天的iOS和Android產品進行牽制,Atom處理器在這其中扮演著非常重要的角色。
然而,性能方面的不足使得Atom處理器無法滿足用戶的使用需求,系統流暢度也受到了非常大的影響,這並不是消費者願意看到的。從這一點上來說,Atom產品線已經找不到繼續存活的理由,Intel要想在移動市場有所作為,就必須開發更加強勁的處理器產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