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型創可貼的製作方法
2023-07-23 17:07:31 1
專利名稱:新型創可貼的製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創可貼,屬於醫用敷料技術領域。
背景技術:
目前市場上大部分創可貼存在如下缺陷1.抗菌性能不是很強。2.傷口需消毒處理,否則傷口易感染化膿。3.常因血液凝固而附著於傷口面上,換藥物時,傷口新生肉芽反覆受損壞,延長了傷口癒合時間。4.創可貼的膠布和皮膚接觸面積大,撕下創可貼時比較費力,同時給患者也帶來了一定的痛苦。
發明內容為了解決上述存在的問題,本實用新型提供一種具有抗菌消炎作用,加速傷口癒合,並且容易撕下,節約材料的新型創可貼。本實用新型的發明目的是通過下述技術方案實現的新型創可貼,在基體上塗覆一層醫用膠,在基體中央部位設置墊層,在基體上粘貼保護膜,保護膜將墊層覆蓋,其特徵在於所述的墊層上設有一層藥膜,所述的基體兩側呈45飛0°的尖角。所述的基體為菱形。所述的基體為不等邊六邊形。所述的藥膜是由羧甲基殼聚糖和雲南白藥混合組成。本實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本新型創可貼以醫用防水透氣的材料為基體,在創可貼基體中央部位設置墊層,墊層上方覆蓋一層藥膜,藥膜是由羧甲基殼聚糖和雲南白藥組成。其中羧甲基殼聚糖具有很好的成膜性,生物降解性,抗菌性;雲南白藥具有化瘀止血、活血止痛、解毒消腫之功效,能發揮羧甲基殼聚糖和雲南白藥的雙重功效,使傷口能及時得到藥物的治療,抑制致病微生物生長,而且具有生物活性,可以生物降解,由於羧甲基殼聚糖形成的凝膠粘度和彈性大於血漿,可阻止血液在組織表面凝結從而阻止粘結。藥膜貼敷創面可逐漸被組織吸收,其中所含藥物不斷釋放出來,加速創口癒合,並可減少疤痕。基體設置成兩側尖角狀,即菱形或不等邊六邊形,在不影響粘貼效果的情況下,減少膠布和身體接觸面積,撕下創可貼時更容易,使人的疼痛感減輕,尤其適合兒童,同時減少了膠布的使用量,節約成本。本新型創可貼結構簡單,成本低、便於生產。
圖I是新型創可貼的側視圖。圖2是基體為菱形的創可貼結構圖。圖3是基體為不等邊六邊形的創可貼結構圖。
具體實施方式
新型創可貼,在基體I上塗覆一層醫用膠2,在基體I中央部位設置墊層3,在墊層3上設有一層藥膜4,在基體I上粘貼保護膜5,保護膜5將墊層3及藥膜4覆蓋,為了方便撕開,將基體I的製成從中間逐漸向兩側變窄直至兩側45飛0°的尖角,具體製作時,可將基體I製成菱形或不等邊六邊形。其中藥膜4由羧甲基殼聚糖和雲南白藥混合組成。本實用新型的製備方法首先稱取適量的羧甲基殼聚糖粉末溶於純水中,配成適宜濃度(1%_3%)的鑄膜液,過濾,備用,雲南白藥溶於水中製成懸濁液,然後根據上述鑄膜液中羧甲基殼聚糖的用量加入雲南白藥懸濁液並充分攪拌,靜置脫泡,待上述混合液脫泡完畢,在鑄模機上制膜,乾燥,起膜,規格裁切,按質檢標準抽檢後包裝。鑄模時可以鑄成純膜或在支撐體上成膜,支撐體可以選對人體無不良影響的無紡布,織物等。乾燥時可以在室溫下乾燥,也可以用冷凍乾燥機乾燥。藥膜製備完畢後,以醫用防水透氣的材料為基體,在創可貼基體上塗有醫用膠粘齊U,在創可貼基體中央部位設置墊層(也可不用墊層),墊層上方覆蓋一層藥膜,創 可貼基體兩端的膠粘劑及藥膜上設置保護膜。創可貼的形狀是菱形或不等邊六邊形。
權利要求1.新型創可貼,在基體上塗覆ー層醫用膠,在基體中央部位設置墊層,在基體上粘貼保護膜,保護膜將墊層覆蓋,其特徵在於所述的墊層上設有ー層藥膜,所述的基體兩側呈45 60。的尖角。
2.根據權利要求I所述的新型創可貼,其特徵在於所述的基體為菱形。
3.根據權利要求I所述的新型創可貼,其特徵在於所述的基體為不等邊六邊形。
專利摘要新型創可貼,屬於醫用敷料技術領域。在基體上塗覆一層醫用膠,在基體中央部位設置墊層,在基體上粘貼保護膜,保護膜將墊層覆蓋,其特徵在於所述的墊層上設有一層藥膜,所述的基體兩側呈45~60°的尖角。所述的基體為菱形或不等邊六邊形。藥膜是由羧甲基殼聚糖和雲南白藥混合組成。本新型創可貼墊層上方覆蓋一層藥膜,藥膜是由羧甲基殼聚糖和雲南白藥組成。能發揮羧甲基殼聚糖和雲南白藥的雙重功效,使傷口能及時得到藥物的治療,抑制致病微生物生長,而且具有生物活性,可以生物降解,加速創口癒合,並可減少疤痕。基體兩側設置成尖角狀,減少膠布和身體接觸面積,撕下創可貼時更容易,使人的疼痛感減輕。
文檔編號A61M35/00GK202458908SQ20122005831
公開日2012年10月3日 申請日期2012年2月22日 優先權日2012年2月22日
發明者遲田昊 申請人:遲田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