照相機用閃光燈裝置的製作方法
2023-07-06 18:15:31 1
專利名稱:照相機用閃光燈裝置的製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一種照相機用閃光燈裝置,具體涉及具有AF(自動聚焦)測距用輔助光發光功能和減輕紅眼現象用發光功能的照相機用閃光燈裝置。
背景技術:
眾所周知,在具有AF測距功能的AF照相機中,被攝體暗時不能測距,因此通過從照相機側向被攝體照射AF測距用輔助光,對從被攝體來的反射光進行測距,即使光量不足,AF功能也能工作。
另一方面,一般知道具有所謂減輕紅眼現象用(以下稱減輕紅眼用)發光功能的照相機,在拍攝前,通過閃光燈裝置向被攝體照射低亮度光,使人或動物等被攝體的眼睛瞳孔縮小。
但是,儘管發出的AF測距用輔助光和減輕紅眼光是少量的光,還是要使用蓄積在閃光燈裝置的主電容器中的能量。這樣,在發出AF測距用輔助光和減輕紅眼光後,如果進行此次拍攝時的正式發光,則由於閃光燈裝置的主電容器蓄積的能量減少,恐怕閃光燈光量會不足。
為防止該閃光燈光量不足,在發出AF測距用輔助光和減輕紅眼光後,實際應用再次充電來達到要發光的能量,但充電需要時間,因此存在AF測距所需時間變長、拍攝的總時間延長,從而錯過按快門的機會這樣的問題。
另外,還知道用閃光燈裝置以外的燈等發出AF測距用輔助光和減輕紅眼光,但燈配裝在照相機殼體之內時,需要有與閃光燈裝置不同的專用空間,因此存在照相機機體變大、及成本提高的擔心。
發明內容
本發明是鑑於上述問題而被提出的,其目的在於提供一種照相機用閃光燈裝置,即使在發出AF測距用的輔助光和減輕紅眼用光後,正式發光的光量也不會降低,且可以縮短AF測距所需的時間。
為達成上述目的,本發明的照相機用閃光燈裝置,其特徵是具有放電管,發出用於照射被攝體的閃光燈燈光;第1發光構件,通過蓄積在上述主電容器中的能量使上述放電管發光;第2發光構件,不通過上述主電容器而只通過電池使上述放電管發光;及控制構件,其進行控制,以便在拍攝時使上述放電管發光時,使用上述第1發光構件進行,在拍攝前使上述放電管發光時,使用上述第2發光構件進行,另外,上述第2發光構件控制上述放電管的發光,用於減輕紅眼現象,再有,上述第2發光構件控制上述放電管的發光,用作自動聚焦的輔助光。
另外,本發明的照相機,其特徵是,在具有自動聚焦功能的照相機中具有放電管,發出用於照射被攝體的閃光燈燈光;第1發光構件,使上述放電管發光;及第2發光構件,使上述放電管發光;曝光時通過上述第1發光構件進行發光,被攝體亮度低時在曝光前通過上述第2發光構件照射被攝體;另外,上述第1發光構件是提供蓄積在電容器中的能量而使放電管發光的構件,而且,上述第2發光構件是與振蕩變壓器的周期連動而使放電管發光的構件,再有,在不能進行距離測量時,使通過上述第2發光構件的發光時間慢慢地增加。
另外,本發明的照相機用閃光燈裝置,其特徵是,在照相機用閃光燈裝置中具有放電管,發出用於照射被攝體的閃光燈燈光;第1發光構件,使上述放電管發光;及第2發光構件,使上述放電管發光;曝光時,通過上述第1發光構件進行發光,曝光前進行預定發光時,通過上述第2發光構件進行發光,另外,上述第1發光構件是將蓄積在發光用主電容器中的能量提供給放電管而使該放電管發光的構件,上述第2發光構件是將振蕩變壓器的直接電流提供給放電管而使該放電管發光的構件,另外,其特徵還有曝光前進行的一定的發光是減輕紅眼現象用的預先發光。
另外,本發明的照相機,其特徵是,在具有減輕紅眼現象功能的照相機中,具有放電管,發出用於照射被攝體閃光燈燈光;第1發光構件,使上述放電管發光;第2發光構件,使上述放電管發光;曝光時,通過上述第1發光構件進行發光,選擇減輕紅眼現象時,通過上述第2發光構件進行發光後,用上述第1發光構件進行曝光。
圖1是從具有本發明第1實施例所示閃光燈裝置的照相機的右側斜上方看到的外觀立體圖。
圖2是沿II-II′線的剖視圖。
圖3是表示圖1照相機內部結構的概要的透視立體圖。
圖4是表示圖3照相機中閃光燈發光部結構的剖視圖。
圖5是表示圖1照相機的閃光燈裝置的發光電路的電路圖。
圖6是表示對圖5發光電路中的主電容器充電時的各部分動作輸出波形的時序圖。
圖7是說明用圖5發光電路發出AF測距用輔助光時的發光動作的流程圖。
圖8是表示發出AF測距用輔助光時的發光電路的各部分動作輸出波形時序圖。
圖9是說明用圖5發光電路發出減輕紅眼光時的發光動作的流程圖。
圖10是表示發出減輕紅眼光時的發光電路的動作輸出波形的時序圖。
圖11是說明圖5所示發光電路的正式發光動作的時序圖。
圖12是從具有本發明第2實施例所示閃光燈裝置的照相機的右側斜上方看到的外觀立體圖。
圖13是沿圖12中的XIII-XIII′線的剖視圖。
圖14是表示圖12照相機的內部結構的透視立體圖。
圖15是表示圖12照相機的閃光燈發光部結構的剖視圖。
圖16是表示圖12照相機的閃光燈裝置的發光電路的電路圖。
圖17是表示圖16所示發光電路的AF測距用輔助光或減輕紅眼光的發光動作的各部分輸出波形的時序圖。
具體實施例方式
以下參照
本發明的實施例。
圖1是從具有本發明第1實施例所示閃光燈裝置的照相機的右側斜上方看到的外觀立體圖,圖2是沿II-II′線的剖視圖,圖3是表示圖1照相機內部結構的概要的透視立體圖。
如圖1所示,在形成照相機機身的外殼1的前面中央部分,配有具有用於拍攝被攝體的攝影光學系統的透鏡鏡筒8,在其上方配有用於光學觀察被攝體的取景窗4,再有,在上述透鏡鏡筒8的右側斜上方,配有用於向被攝體照射閃光燈燈光的閃光燈發光窗3。
另外,在上述照相機外殼1的上面左側,配有用於使攝影開始的釋放(release)按鈕5,而且,在上述照相機外殼1的背面左側上部配有縮放按鈕6,該縮放按鈕6用於在攝影人攝影時驅動上述透鏡鏡筒8對被攝體設定任意的攝影倍率。
另外,在本第1實施例中,規定上述照相機外殼1的長度方向的長度為「1」。
如圖2所示,在照相機外殼1的內部,在中央部分配有上述透鏡鏡筒8,其可以在光軸方向O上自由移動,在其左側設有膠捲盒室9,而且,在該上述透鏡鏡筒8的右側,配有捲曲膠捲用捲軸室7,並且,在該上述透鏡鏡筒8的背面,配有焦平面快門10。另外,在上述膠捲盒室9的左側,配有閃光燈用主電容器17。
另外,如圖3所示,在上述透鏡鏡筒8的上方,設有包含取景窗4的取景光學系統4a,而且,在該取景光學系統4a的右側,上述照相機外殼1的前面右側上部的位置,配有包含上述閃光燈發光窗3的閃光燈發光部3a,並且,在該閃光燈發光部3a的背面配有電池11,給整個照相機驅動裝置提供電源。
上述閃光燈發光部3a如圖4所示由下面幾個部分構成反射傘15、發光放電管(以下稱Xe管)12、該Xe管的電極端子13、由該Xe管12的外壁形成的觸發電極。上述反射傘15用來向預定的照射範圍反射從上述Xe管12發出的光,而且,上述Xe管12通過由後述的控制電路130(參照圖5)發出的控制信號開始發光。而且,在本第1實施例中,規定上述Xe管的長度方向的長度為「m」。
圖5所示是表示圖1照相機閃光燈裝置的發光電路的電路圖,圖6所示是表示圖5所示發光電路的對主電容器充電動作的各部分的輸出的時序圖,圖7所示是說明用圖5所示發光電路發出AF測距用輔助光時的發光動作的流程圖,圖8所示是表示圖7的發光動作的各部的輸出的時序圖,圖9所示是說明用圖5發光電路發出減輕紅眼光時的發光動作的流程圖,圖10所示是圖9的發光動作的各部的輸出的時序圖,圖11所示是說明圖5示出的發光電路的該發光動作的各部輸出的時序圖。
如圖5所示,該第1實施例的閃光燈裝置的發光電路由以下部分構成電源電池100;具有輸出端子140、150、160、170的控制電路130;充電用開關元件200、230;由第1初級線圈241、第2初級線圈242、及次級線圈243構成的振蕩變壓器240;橋式整流二極體250;發光切換用繼電器開關260;電阻110;發光用開關元件120;觸發電容器290;由初級線圈281、及次級線圈282構成的觸發線圈280;閃光燈用主電容器17;及表面塗有透明電極(觸發電極)301的Xe管12。
上述電源電池100與下述兩個電路並聯,即,上述振蕩變壓器240的上述第1初級線圈241與上述充電用開關元件200串聯的電路、及上述振蕩變壓器240的上述第2初級線圈242與上述充電用開關元件230串聯的電路。
另外,上述充電用開關元件200的柵極端子與上述控制電路130的上述輸出端子150連接,而且,上述充電用開關元件230的柵極端子與上述控制電路130的上述輸出端子140連接,而且,上述振蕩變壓器240的上述次級線圈243的兩端與上述橋式整流二極體250的輸入端連接。
上述橋式整流二極體250的輸出端與下述三個電路並聯,即,上述發光切換用繼電器開關260與上述閃光燈用主電容器17串聯的電路、上述Xe管12與上述發光用開關元件120串聯的電路、及上述電阻110與上述觸發電容器290與上述觸發線圈280的初級線圈281串聯的電路。
另外,上述發光切換用繼電器開關260的控制端子與上述控制電路130的輸出端子160連接,而且,上述發光用開關元件120的柵極端子與上述控制電路130的輸出端子170連接,而且,上述Xe管12和上述發光用開關元件120的連接點與上述電阻110和上述觸發電容器290的連接點連接。
接下來,用圖5和圖6的時序圖來說明對如上所述構成的閃光燈發光電路的主電容器進行充電的動作。
在初始狀態下,從上述控制電路130的上述輸出端子160輸出導通(ON)信號「H」時(參照圖6-b),上述發光切換用繼電器開關260閉合,從而可以對上述主電容器17充電。
接下來,從上述控制電路130的上述輸出端子150輸出導通信號「H」時(參照圖6-c),電流從上述電源電池100流向上述振蕩變壓器240的第1初級線圈241、上述充電用開關元件200。
電流流向上述第1初級線圈241時,在初級線圈中產生電能,該電能通過電磁感應作用傳遞給上述振蕩變壓器240的次級線圈243,通過該次級線圈243磁能被轉換成電能,電流流過次級線圈243。該電流通過上述橋式整流二極體250被轉換成直流,在上述主電容器17和上述觸發電容器290中蓄積電荷。
由上述第1初級線圈241產生的能量釋放結束時,使從上述控制電路130的輸出端子150來的導通信號變成截止(OFF)(參照圖6-c),同時從上述控制電路130的輸出端子140,輸出導通信號(參照圖6-d)。
從上述輸出端子140輸出導通信號「H」時,電流從上述電池100流向上述振蕩變壓器240的第2初級線圈242、上述充電用開關元件230。
電流一流過上述第2初級線圈242,就在初級線圈中產生電能,該電能通過電磁感應作用傳遞給上述振蕩變壓器240的次級線圈243,通過該次級線圈243磁能被轉換成電能,電流流過次級線圈243,該電流通過上述橋式整流二極體250在上述主電容器17和上述觸發電容器290中蓄積電荷。
這樣,通過使上述控制電路130的上述輸出端子150、140交替導通、截止(參照圖6-c、d),上述充電用開關元件200、230交替導通、截止,在上述主電容器17和上述觸發電容器290中蓄積電荷而進行充電。然後,上述主電容器17的充電電壓(V)達到預定電壓(Va)(參照圖6-e)時,上述控制電路130就停止輸出。之後,從上述控制電路130的輸出端子160輸出截止信號「L」(參照圖6-b),使上述發光切換用繼電器開關260斷開,使充電動作結束。而且,上述控制電路130的輸出端子170在充電期間一直保持截止狀態(參照圖6-a)。
接下來,用圖5、圖7、圖8來詳細說明採用本發明的上述閃光燈發光電路進行的AF測距用輔助光發光的動作。
如圖7所示,在圖6說明的充電動作結束後,在步驟S1中,通過按動上述圖1的釋放按鈕5導通第1釋放開關時(參照圖8-a),在步驟S2進行測光、測距動作,並移至步驟S3。
在步驟S3中,基於上述步驟S2的測光、測距結果判定被攝體是否是低亮度。判定是低亮度時,移至步驟S4,如果不是低亮度,則不需要發出AF測距用輔助光,因此跳到步驟S14,返回。
在上述步驟S3判定被攝體是低亮度時,在步驟S4,上述控制電路130的輸出端子160保持截止(參照圖8-b),從輸出端子170發出導通信號(參照圖8-e),接收到該導通信號後上述發光用開關元件120導通,然後移至步驟S5。該發光用開關元件120一導通,蓄積在上述觸發電容器290上的電荷就流過發光用開關元件120、上述觸發線圈280的初級線圈281。
電流流過上述觸發線圈280的初級線圈281時,由於電磁感應作用,次級線圈282中產生感應電流。該次級線圈282與上述Xe管12的外壁301的觸發電極連接著,上述Xe管12由於有非常大的電阻值,因此在上述觸發線圈280的次級線圈282中,感應能量轉換為電壓,從而對上述Xe管12的外壁301的觸發電極施加高電壓。上述Xe管12的觸發電極一被施加高電壓,就激勵Xe管12內的氙氣,絕緣電阻變小。
另外,在續上述步驟S4之後的步驟S5中,設定發光次數(初次設為2次),然後移至步驟S6開始測距動作。該測距動作在接下來的步驟S7中,通過從上述控制電路130的輸出端子150輸出導通信號(參照圖8-c),在如上所述的上述振蕩變壓器240的第1初級線圈241產生能量,能量被傳給次級線圈243,電流Ixe(參照圖8-g)經過上述橋式整流二極體250流向上述Xe管12。電流一流過該Xe管12,上述Xe管12就進行第1次的多次的發光。
在此,由於上述振蕩變壓器240的第1初級線圈241產生的能量小,因此上述Xe管12的發光時間短(參照圖8-c、g)。
因此,在接下來的步驟S8中,使上述控制電路130的輸出端子150截止的同時,從上述輸出端子140輸出導通信號(參照圖8-c、d),由上述振蕩變壓器240的第2初級線圈242產生能量,將能量傳給上述次級線圈243。電流Ixe經過上述橋式整流二極體250流向上述Xe管12(參照圖8-g)。電流一流過該Xe管12,上述Xe管12就進行第2次的多次的發光。
這樣,進行在上述步驟S5中設定的用於測距的兩次發光,並進行AF測距(參照圖8-f),然後移至步驟S9。而且,規定此時兩次發光的發光量為n1。
在步驟S9中,判定是否達到上述步驟S5設定的發光次數。如果未達到,則返回步驟S7,如果已經達到,則移至步驟S10,使上述控制電路的輸出端子150、140都截止,並停止測距動作,而且使上述發光用開關元件120截止,停止發光(參照圖8-c、d、e、f、g)。然後,移至步驟S11,進行用於測距的運算,之後,移至步驟S12。
在步驟S12中,判定在上述步驟S5中設定的發光次數下測距是否完成。如果在上述步驟S5中開始設定的兩次發光下測距完成,則移至步驟S14返回。在兩次發光後測距還沒完成時,移至步驟S13,增加發光次數,例如4次,然後返回步驟S6,進行再次測距動作。
這樣,通過使上述控制電路130的輸出端子150、140交替地導通、截止4次、6次、8次…直到測距結束,上述振蕩變壓器240的第1初級線圈241、第2初級線圈242交替地反覆產生能量(參照圖8-c、d),因此在上述放電管12中電流Ixe只流過了增加了的次數(參照圖8-g),在步驟S6~步驟S12之間反覆進行發光動作。然後,在上述步驟S12中,如果判定在增加的發光次數下測距結束了,就移至步驟S14返回。而且,輸出端子160在該測距用輔助光的發光動作之間一直保持截止(參照圖8-b)。
接下來,通過圖5、圖9、圖10詳細地說明使用上述閃光燈發光電路來減輕紅眼用的預發光動作。
如圖9所示,圖6說明的充電結束後,在步驟S20使上述輸出端子160截止(參照圖10-a),並使發光切換用繼電器開關260截止。然後,移至步驟S21,判定該發光是否是減輕紅眼用的預發光。
在步驟S21中,如果判定不是減輕紅眼用的預發光,則移至步驟S22,讀取上述圖7、圖8說明的用於測距的AF輔助光發光的發光時間,然後移至步驟S24。如果是減輕紅眼用的預發光,則轉至步驟S23,將發光時間設定為0~1秒,然後移至步驟S24。
在步驟S24中,上述步驟S22或上述步驟S23所設定的發光時間,設定上述控制電路130的上述輸出端子150為導通,然後移至步驟S25,在步驟S25中,上述步驟S22或上述步驟S23所設定的發光時間,同樣設定上述控制電路130的上述輸出端子140為導通,然後移至步驟S26。
在步驟S26中,上述控制電路130的輸出端子160保持截止(參照圖10-a),從輸出端子170輸出導通信號(參照圖10-d)。接受該導通信號後上述發光用開關元件120導通,蓄積在上述觸發電容器290中的電荷流過發光用開關元件120、上述觸發線圈280的初級線圈281。
當電流流過上述觸發線圈280的初級線圈281時,在該初級線圈281產生電能,並且該電能通過電磁感應作用被傳到次級線圈282,電流流過次級線圈282。由於該次級線圈282與上述Xe管12外壁的觸發電極301連接著,上述Xe管12電阻變得非常高,因此傳到上述觸發線圈280的次級線圈282的電能被轉換為電壓,將高電壓施加給上述Xe管12的觸發電極301。上述Xe管12的觸發電極301一被施加高電壓,Xe管內的氙氣就被激勵且絕緣電阻減小。
在接下來的步驟S27中,從上述控制電路130的輸出端子150、140交替地輸出在上述步驟S24、25中所設定的時間份兒的導通信號(圖10-b、c)。這樣,如上所述,在上述振蕩變壓器240的第1初級線圈241產生能量,因此,在次級線圈243產生感應能量,電流Ixe經過上述橋式整流二極體250流向上述Xe管12(參照圖10-e)。該電流一流過該Xe管12,上述Xe管12就進行減輕紅眼用的多次預發光。並且,規定此時的發光量為n2。
這樣,減輕紅眼用的預發光只進行上述步驟S23所設定的時間,接下來,移至步驟S28。
在該步驟28中,判定是否達到上述步驟S23設定的發光時間。如果未達到,就一直進行發光直到達到發光時間,如果達到發光時間,就移至步驟S29,使上述控制電路的輸出端子150、140都截止(參照圖10-b、c),從而停止振蕩,移至步驟S30,通過使上述控制電路130的輸出端子170截止(參照圖10-d),使上述發光用開關元件120截止,從而停止發光(參照圖8-e),之後返回。
之後,使上述發光切換用開關元件260導通,在使焦平面快門打開的期間(參照圖10-f)進行正式發光。
接下來,用圖5以及圖11的時序圖來說明用該閃光燈發光電路的主電容器進行大容量發光的正式發光動作。
圖6中說明的充電完成後,通過上述圖1的釋放按鈕5的按動操作,釋放信號被輸入到圖中未示出的CPU中時(參照圖11-a),通過上述控制電路130的輸出端子160輸出導通信號(參照圖11-b),通過使發光切換用繼電器開關260導通,上述主電容器17和上述Xe管12成導通狀態。
在該狀態下,從上述輸出端子170輸出導通信號時(參照圖11-e),接受該導通信號從而上述發光用開關元件120導通,蓄積在上述觸發電容器290中的電荷流過上述發光用開關元件120、上述觸發線圈280的初級線圈281。
上述觸發線圈280的初級線圈281上流過電流時,該初級線圈281的電能被傳給觸發線圈280的次級線圈282,由於該次級線圈282與上述Xe管12外壁的觸發電極301連接,而且上述Xe管12的電阻非常高,因此傳給上述觸發線圈280的次級線圈282的電能被轉換成電壓,從而上述Xe管12外壁的觸發電極301被施加高壓。
上述Xe管12外壁的觸發電極301被施加高壓時,Xe管內部的氙氣就被激勵,從而絕緣電阻變小,上述主電容器17中蓄積的電荷流過上述Xe管12,並作為電流Ixe流經發光用開關元件120,(參照圖11-f)。電流一流過該Xe管12,上述Xe管12就發光。
這樣,在焦平面快門從打開到遮光期間(參照圖11-g),上述Xe管12可以進行大容量的發光。
而且,在進行上述大容量發光時,由於在上述主電容器17中積蓄電荷被放電,因此如果規定該發光量為n′,則發光量n′比用上述電源電池100和振蕩變壓器240進行預發光時的發光量n1、n2(參照圖8、圖10)還大很多。
如果正式發光達到規定時間,則使上述控制電路130的輸出端子170截止,停止發光(參照圖11e、f)。而且在該發光期間,上述控制電路130的輸出端子150、140一直保持截止(參照圖11-c、d)。
這樣,在本發明第1實施例的閃光燈裝置中,通過發光切換用釋放開關260導通、截止的切換,發出AF測距用的輔助光和減輕紅眼用光時,不用主電容器17而使用用於升高電源電池100電壓的振蕩變壓器的輸出電壓,進行攝影時的正式發光時,要使用主電容器17,因為可以選擇地使用,因此即使在先於正式發光進行AF用輔助光和減輕紅眼光的發光後,主電容器的電荷也不減少,所以可以進行大容量發光,並且可以縮短AF測距動作所需要的時間。
圖12是從右斜上方看到的具有本發明第2實施例所示的閃光燈裝置的照相機的外觀立體圖,圖13是沿圖12的XIII-XIII′線的剖視圖,圖14是表示圖12內部結構的概要的透視立體圖。
該第2實施例的照相機,該照相機外殼以及照相機內部構成的概況與上述圖1至圖4所示的第1實施例的照相機大致相同,不同點是從照相機外殼內去除了閃光燈用主電容器,配置了閃光燈電路,該閃光燈電路從使電源電池的電壓升高的振蕩電容器直接提供給Xe管能量。因此,只對該不同點進行說明,對與第1實施例相同的構成部件給以相同的符號,並省略其說明。
如圖12所示,從上述照相機外殼1去除閃光燈用主電容器時,上述照相機外殼1的長度方向的長度變為「1′」,比第1實施例中規定的上述外殼1的長度方向的長度「1」還短,從而可以使照相機外殼變小。
另外,圖15是表示圖14的閃光燈發光部3a的構成的剖視圖,去除上述閃光燈用主電容器時,根據發光量規定上述Xe管12A的長度方向的長度為「m′」,比上述圖3所示的上述Xe管12的長度方向的長度「m」還短,從而閃光燈發光部3a的長度方向的長度變短。
圖16是表示本發明第2實施例閃光燈裝置發光電路的電路圖,圖17是說明使用圖16所示的發光電路發出AF測距用輔助光和減輕紅眼用光時的發光動作的發光電路各部分動作的時序圖。
如圖16所示,上述發光電路由電源電池20、控制電路30、開關元件40、50、振蕩變壓器60、及上述Xe管12A構成,該控制電路30具有開關用輸出端子ST1、ST2、及電壓測量端子VB,該開關元件40、50由場效應電晶體(FET)等組成,振蕩變壓器60由第1初級線圈61、第2初級線圈62、比初級線圈61、62的匝數還多的第1次級線圈63、及具有匝數比初級線圈61、62及第1次級線圈63的匝數還多的作為觸發線圈的第2次級線圈64構成,為了易於發光,在該Xe管12A的表面塗敷了透明電極(觸發電極)71。
上述電源電池20與以下兩個電路並聯,即,上述第1初級線圈61與上述開關元件40串聯的電路、及上述第2初級線圈62與上述開關元件50串聯的電路。
另外,上述第1次級線圈63的兩端與充有Xe氣的上述Xe管12A並聯,而且第2次級線圈64的輸出端與上述Xe管12A外壁的觸發電極71連接。
另外,上述控制電路30的輸出端子ST1與上述開關元件40的柵極端子連接,而且,上述輸出端子ST2與上述開關元件50的柵極端子連接。
接下來,對通過這樣構成的閃光燈發光電路發出AF測距用的輔助光、以及減輕紅眼用光的發光動作,與圖17的時序圖說明一起進行說明。
首先,通過上述圖12的釋放按鈕5的按動操作,釋放信號被輸入到圖中未示出的CPU中時,照相機變成拍攝狀態(參照圖17-a)。與此同時,由圖16所示的上述控制電路30的輸出端子ST1輸出導通信號「H」(高)(參照圖17-b),上述開關元件40導通,從上述電源電池20流出的電流經過上述第1初級線圈61流向開關元件40。
電流一流過上述變壓器60的初級線圈,在初級線圈上就產生電能,該電能通過電磁感應作用傳給次級線圈63。
傳給次級線圈63的磁能被轉換成電能,電流從該次級線圈63流向上述第2次級線圈64。此時,成為如下狀態,即,上述第1次級線圈63的下端63a(圖16中)的電壓變成最低,上述第2次級線圈64的上端64b(圖16中)的電壓變成最高。而且,在該狀態下,上述Xe管12A上無電流流過,因此電阻變成無窮大,次級線圈63的輸出側成高阻狀態。
另外,在該狀態下,在次級線圈側與初級線圈61上流過的電流反向地產生電能,轉換成電壓,因此,在上述第1次級線圈的上端63b(圖16中)上產生高壓,而且在上述第2次級線圈的上端64b上產生的電壓比在上述第1次級線圈的上端63b上產生的電壓還高。因此,上述Xe管12A外壁的觸發電極71被施加高電壓,從而激勵上述Xe管12A。
在此,只通過上述開關元件40,上述Xe管12A不能被激勵,因此,在從上述輸出端子ST1輸出截止信號「L」(低)(參照圖17-b)的同時,在上述輸出端子ST2上輸出導通信號「H」(參照圖17-c)。這樣,流過開關元件40以及第1初級線圈61的電流截止,上述開關元件50導通,因此從上述電池20流出的電流經過上述第1初級線圈62流向開關元件50。
電流一流過上述初級線圈62,就在初級線圈上產生電能,該電能通過電磁感應作用被傳給次級線圈64。
傳給次級線圈64的磁能被轉換成電能,電流從該次級線圈64流向上述第2次級線圈63。在此,流過上述第2初級線圈62的電流,由於與上述第1初級線圈61中流過的電流的方向相反,因此在次級線圈63、64上產生的能量,也與從上述輸出端子ST1輸出導通信號時產生的能量的方向相反。這樣,在上述Xe管12A外壁的觸發電極71上被施加了高電壓,該高電壓的符號與從上述輸出端子ST1輸出導通信號時相反(參照圖17-d)。
這樣,通過從上述控制電路30的輸出端子ST1、ST2交替地輸出任意次數的導通信號「H」(參照圖17-b、c),上述Xe管12A的氙氣變成激勵狀態,從而電阻減小。電阻一減小,上述第1次級線圈63兩端的電阻就變小,上述Xe管12A上將流過電流Ixe(參照圖17-e)。而且,由於上述控制電路30的輸出端子ST1、ST2象這樣交替地反覆輸出導通、截止信號,因此上述Xe管12A上流過的電流Ixe的電流方向也隨著上述輸出端子每次輸出的導通、截止信號而反轉。
而且,隨著上述Xe管12A的電阻的降低,從上述第1次級線圈63兩端流出電流Ixe,使上述Xe管12A發光。上述Xe管12A一發光,上述變壓器60的次級線圈側的抵抗也降低,所以上述變壓器60的初級線圈側流過的電流急劇增加。因此,上述初級線圈的電流一增加,上述電源電池20的電壓就產生變動。上述控制電路30的VB測量端子監測該電壓來確認發光(參照圖17-g),按照上述電池20的電壓,使上述輸出端子ST1、ST2輸出導通、截止信號的輸出周期慢慢地變化(參照圖17-b、c)。
如果這樣控制閃光燈發光電路,就可以在拍攝之前使用測距用AF輔助光和減輕紅眼用光。而且,使上述Xe管12A開始發光,在上述控制電路30中,從未示出的控制裝置發送發光停止信號,使上述控制電路30的上述ST1、ST2同時截止(參照圖17-b、c),從而發光停止(參照圖17-e)。
另外,在上述第2實施例中,規定AF測距用輔助光發光一次,但並不限於此,當然可以如上述第1實施例那樣,反覆發光多次直到AF測距成功。
另外,在該第2實施例中的發光例中,雖然發光量小,但由於變成了可以持續一定秒數的多次發光的泛光發光,因此使用焦平面快門照相機時,可以用作使用閃光燈拍攝時的閃光燈燈光,快門秒數比閃光燈同步時更快。
這樣在本發明第2實施例所示的照相機用閃光燈裝置中,在Xe管的發光不使用電容器,因此,可以減小照相機外殼,而且可以實現低成本化。
另外,可以提供能不用主電容器而從電池直接發光的閃光燈裝置。
發明效果如以上說明那樣,本發明可以提供一種照相機用閃光燈裝置,通過選擇提供給放電管的發光供給源,即使在發出AF測距用輔助光和減輕紅眼用發光之後,也可以不使拍攝時的正式發光的光量降低,而且可以縮短AF測距所需要的時間。
權利要求
1.一種照相機用閃光燈裝置,具有發出用於照射被攝體的閃光燈光的放電管,其特徵是具備第1發光部,通過蓄積在主電容器中的能量使上述放電管發光;第2發光部,不用上述主電容器而只用電池使上述放電管發光;及控制部,進行控制,以便在拍攝時通過上述第1發光部使上述放電管發光,在拍攝前通過上述第2發光部使上述放電管發光。
2.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照相機用閃光燈裝置,其特徵是上述控制部為了減輕紅眼現象,通過第2發光部使上述放電管發光。
3.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照相機用閃光燈裝置,其特徵是上述控制部通過第2發光部使上述放電管發光,作為自動聚焦用輔助光。
4.一種照相機,具有自動聚焦部,其特徵是具備放電管,發出用於照射被攝體的閃光燈光;第1發光部,使上述放電管發光;第2發光部,使上述放電管發光;及控制部,進行控制,以便在曝光時通過上述第1發光部使上述放電管發光,在被攝體亮度低時在曝光前通過上述第2發光部使上述放電管發光來照射被攝體。
5.如權利要求4所述的照相機,其特徵是上述第1發光部提供蓄積在電容器中的能量而使上述放電管發光,上述第2發光部與振蕩變壓器的周期連動而使上述放電管發光。
6.如權利要求4所述的照相機,其特徵是上述自動聚焦部照射上述被攝體的距離測量失敗時,上述控制部在再次進行距離測量時,使通過上述第2發光部的發光時間增加。
7.一種照相機用閃光燈裝置,具有用於發出照射被攝體的閃光燈光的放電管,其特徵是具備第1發光部,使上述放電管發光;第2發光部,使上述放電管發光;及控制部,進行控制,以便在曝光時通過上述第1發光部使上述放電管發光,在曝光前進行預定的發光時,通過上述第2發光部使上述放電管發光。
8.如權利要求7所述的照相機用閃光燈裝置,其特徵是上述第1發光部將蓄積在發光用主電容器中的能量提供給放電管使放電管發光,上述第2發光部從振蕩變壓器向放電管直接提供電流使放電管發光。
9.如權利要求7所述的照相機用閃光燈裝置,其特徵是上述控制部為了減輕紅眼現象,在曝光前通過第2發光部使上述放電管預先發光。
10.一種照相機,具有紅眼現象減輕部,其特徵是具備放電管,發出用於照射被攝體的閃光燈光;第1發光部,使上述放電管發光;第2發光部,使上述放電管發光;及控制部,進行控制,以便在曝光時通過上述第1發光部使上述放電管發光,在選擇減輕紅眼現象時,在曝光前通過上述第2發光部使上述放電管發光。
全文摘要
提供一種照相機用閃光燈裝置,即使在發出AF測距用輔助光和減輕紅眼用光之後,可以不降低拍攝時正式發光的光量,且可以縮短AF測距所需要的時間,另外,可以不使用主電容器而由電池直接發光。其具有放電管(12),發出閃光燈燈光;第1發光構件,通過蓄積在主電容器(17)中的能量使上述放電管(12)發光;第2發光構件,不使用上述主電容器只通過電池(100)使上述放電管發光;控制構件(130),進行控制,以便在拍攝時使上述放電管(12)發光之際,使用上述第1發光構件進行,而在拍攝前使上述放電管(12)發光之際,使用上述第2發光構件進行。
文檔編號G03B13/36GK1472587SQ0314582
公開日2004年2月4日 申請日期2003年7月11日 優先權日2002年7月12日
發明者寺田洋志, 土田啟一, 一 申請人:奧林巴斯光學工業株式會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