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評價杜如晦?杜如晦與房玄齡
2023-10-15 10:14:09 1
唐太宗李世民是大唐的第二位皇帝,是歷史上著名的政治家、戰略家和軍事家。李世民在大唐建立過程中立下赫赫戰功,毫不誇張的說大唐的天下,有一半是李世民打下來的。
李世民雖然成為大唐皇帝,但是卻在後世引發了極大的爭議。因為他並不是正統的帝國繼承人,當時的太子是李建成。他之所以成為皇帝,賴於玄武之變。
李世民憑藉自己的聲望,成為大唐新帝。他能夠繼位,與杜如晦和房玄齡離不開關係。
杜如晦是非常出色的政治家和謀士,李世民在徵戰各地和謀奪皇位之時,杜如晦在其中起著不可忽視的作用。
李世民評價杜如晦:「或材推棟梁,謀猷經遠,綢繆帷帳,經綸霸圖;或學綜經籍,德範光茂,隱犯同致,忠讜日聞。」
房玄齡說:「杜如晦聰明識達,王佐才也。」
杜如晦是一個眼光毒辣之輩,說他善於決斷不是說這玩的。杜如晦並不是一開始就在唐朝當官的,他最開始是大隋的預備官員。
杜如晦後來沒有繼續在大隋工作,倒不是因為他不受重用。相反杜如晦的上司很看好他,也有好好栽培他的想法。杜如晦之所以離開大隋,是他自己辭官的結果。
既然杜如晦後來入唐為官,那麼大隋辭官就絕不是因為他淡泊名利。個人認為,他當時之所以選擇離開,應該是看到大隋已經日薄西山,沒有什麼好拼搏的了。
杜如晦的才能不需要多說,他和房玄齡都是李世民最重要的謀士之一。李世民能成事,絕對脫不開二人的功勞。
後世在提起李世民時期名臣之時,常常將房玄齡和杜如晦並列,稱之「房謀杜斷」。在評價其中一人之時,也往往少不了另一人。
李絳:「昔太宗之理天下也,房玄齡、杜如晦輔相聖德。」
劉昫:「房、杜二公,皆以命世之才,遭逢明主,謀猷允協,以致昇平。議者以比漢之蕭、曹,信矣!然萊成之見用,文昭之所舉也。世傳太宗嘗與文昭圖事,則曰」非如晦莫能籌之「。及如晦至焉,竟從玄齡之策也。蓋房知杜之能斷大事,杜知房之善建嘉謀,裨諶草創,東裡潤色,相須而成,俾無悔事,賢達用心,良有以也。若以往哲方之,房則管仲、子產,杜則鮑叔、罕虎矣。」
杜如晦和房玄齡是最好的搭檔,若是少了其中一人,想來李世民的大業不可能那麼輕易的就實現。後世常說「房謀杜斷」,正是因為房玄齡善於謀略,而杜如晦則能抓住時機加以決斷。兩人配合,天衣無縫。
這兩個絕佳搭檔的組成,最開始還源於房玄齡對杜如晦的慧眼識珠。杜如晦因為有才而被召入秦王府,但是當時秦王府人才濟濟,杜如晦並沒有多受到重視。後來李世民受李建成忌憚,上奏皇帝將秦王府謀士遣出之時,杜如晦才在房玄齡的推薦下,進入李世民視線。
房玄齡對李世民說:「杜如晦聰明識達,王佐才也。」
在當時的大致意思,就是失去其他人倒沒什麼大事。只有杜如晦是王佐才也,殿下大事離不開他。李世民於是重用杜如晦,最終有了「房謀杜斷」這一絕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