驚蟄一到春耕始(驚蟄躬耕田園)
2023-10-06 12:32:32 8
(歡迎轉發與分享!未經許可,嚴禁轉載與引用)
「驚蟄」節,不停歇!
春雷乍響,蟄蟲驚醒,萬物生長,凍融交替,春耕備耕,天氣回暖……
今年3月5日驚蟄
(常年為3月4~7日),是24節氣中的第3個節氣(二月節),太陽到達黃經345°時,天氣轉暖,雨水增多,漸有春雷,以打雷驚醒蟄伏冬蟲而出,標誌著仲春時節的開始(氣候學要求日均溫10℃以上為春天開始),我國大部分地區進入春耕大忙季節。除東北、西北外的其它地區平均氣溫回升到0℃以上,華北為3~6℃,沿江江南≥8℃,西南華南已達10~15℃。但冷暖交替不穩定,氣溫波動甚大。【節氣農事歌】
1、「驚蟄天暖地氣開,冬眠蟄蟲甦醒來,春管春耕春繁忙,為國多打豐收糧。」(適用於江淮地區)
2、「驚蟄天暖地氣開,冬麥返青蟲醒來,抓緊劃鋤施肥水,春管春耕早安排。」(適用於黃淮海地區)
3、「一聲霹靂醒蛇蟲,幾陣瀟瀟染綠紅。九九江南風送暖,融融翠野啟春耕。」(適用於南方地區)
4、「驚蟄來臨烏鴉叫,檢修農具馬加料。良種材料選購齊,化肥農藥準備好。」(適用於西北地區)
一、【節候特徵】
驚蟄三候:一候桃始華;二候倉庚鳴;三候鷹化為鳩(jiū )。對應的花信為桃花、棠梨、薔薇。此節氣隨著氣溫回暖,桃花開始吐蕊、紛紛綻放,黃鶯(黃鸝)鳥枝頭鳴叫,鷹躲起來繁育後代,附近蟄伏的鳩開始求偶,就像布穀鳥鳴叫一樣。
驚蟄三候特徵圖
二、【節氣農俗】
春雷響,萬物長,農夫忙……
麥田踏青放風箏
【節日】
●龍抬頭:農曆二月初二。古稱中和節。
●花朝節:花朝節是漢族紀念百花生日的傳統節日,簡稱花朝,俗稱「花神節」「百花生日」「花神生日」「挑菜節」,流行於東北、華北、華東、中南等地,一般於農曆二月初二、二月十二或二月十五舉行。節日期間,人們結伴到郊外遊覽賞花,稱為「踏青」,姑娘們剪五色彩紙粘在花枝上,稱為「賞紅」。
2019年3月16日南京花朝節在古林公園舉行
●國際勞動婦女節:全稱「聯合國婦女權益和國際和平日」或「聯合國女權和國際和平日」,在中國又稱「國際婦女節」「三八節」和「三八婦女節」,每年3月8日為慶祝婦女在經濟、政治和社會等領域做出的重要貢獻和取得的巨大成就而設立的節日。
●植樹節:按照法律規定宣傳保護樹木並組織動員群眾積極參加植樹造林等活動的節日,可可分為植樹日、植樹周和植樹月,共稱為國際植樹節。我國的植樹節由凌道揚和韓安、裴義理等林學家於1915年倡議設立,最初定在清明節。1928年國民政府為紀念孫中山逝世3周年將植樹節改為3月12日。新中國成立後的1979年,在鄧小平提議下,第五屆全國人大常委會第六次會議決定每年3月12日為我國的植樹節。
●國際消費者權益日:國際消費者聯盟組織1983年確定於每年的3月15日,旨在國際範圍內擴大宣傳消費者權益保護,促進各國和地區間的合作與交往。
【驚蟄習俗】
●祭白虎:中國的民間傳說白虎是口舌、是非之神,每年都會在這天出來覓食,開口噬人,犯之則在這年內常遭邪惡小人興風作浪,阻撓你前程發展,引致百般不順。為尋求順利,便在驚蟄那天祭白虎,即祭拜用紙繪製的白老虎,一般為黃色黑斑紋,口角畫有一對獠牙,以肥豬血餵之,使其吃飽後不再出口傷人,繼而以生豬肉抹在紙老虎嘴上,使之充滿油水,不能張口說人是非。
祭白虎
●蒙鼓皮:驚蟄由雷聲引起,古人想像雷神是位鳥嘴人身、長翅膀的大神,一手持錘,一手連擊環繞周身的許多天鼓,發出隆隆雷聲。驚蟄這天,天庭有雷神擊天鼓,人間也藉此時蒙鼓皮。可見,不但百蟲生態與一年四季運行相契合,萬物之靈的人類也要順應天時。
蒙鼓皮
●打小人:驚蟄象徵二月份開始,會平地一聲雷,喚醒冬眠的蛇蟲鼠蟻。古時人們會手持清香艾草燻家中四角,以驅趕蛇蟲蚊鼠和黴味,演變成不順心者拍打對頭人和驅趕黴運的習慣。
打小人
【節令美食與禁忌】
●吃梨:民間素有「驚蟄吃梨」的傳說與習俗,主要原因是此時氣候比較乾燥,易口乾舌燥、外感咳嗽,梨可以生食、蒸、榨汁、烤或煮水食用,可助益脾氣,令五臟平和,以增強體質抵禦病菌的侵襲。也有人說「梨」諧音「離」,可讓蟲害遠離莊家,保全年豐收。
●吃炒豆:山東一些地區的農民在驚蟄日要在庭院中生火爐烙煎餅,意為煙燻火燎整死害蟲。陝西一些地區要吃炒豆,用鹽水浸泡黃豆放在鍋中爆炒,發出「噼啪」之聲,象徵蟲在鍋中受熱煎熬蹦跳。
●吃炒蟲:廣西金秀縣的瑤族在驚蟄日家家戶戶要吃炒蟲,全家人圍坐在廳堂邊吃炒熟的「蟲」(其實就是玉米)邊喊:「吃炒蟲了!」,還要比誰吃得快、嚼得響,祝賀他為消滅害蟲立了功。
●驚蟄飲食禁忌:宜清淡甘甜,忌生冷酸辣。
三、【農時動態】
驚蟄前後乍寒乍暖,江淮地區處於小麥生物學拔節期(倒4葉期,基部第1節間開始伸長),大麥物候學拔節期(倒3葉期,基部第2節間開始伸長),油菜蕾薹期,蠶豆、豌豆處現蕾至二次分枝高峰期,露地蔬菜苗期,大棚蔬菜旺長結果期。果樹萌芽、開花。花卉播種育苗。
【江淮地區】
【黃淮海地區】
【東北地區】
【江南華南地區地區】
【西南地區】
【西北地區】
四、【農時提醒】
【江淮地區】
◎麥田拔節前清溝理墒、春季化除、旺苗化控,油菜清溝培土、重施薹肥等掃尾;注意施用恢復肥補救倒春寒凍害。
清溝培土
◎大麥及淮南小麥物候學拔節期(倒3葉期,基部第2節間開始伸長)普施重施拔節肥,畝施45%複合肥15~20公斤及尿素5~10公斤。
◎小(大)麥拔節初期用井岡黴素或己唑醇、戊唑醇、丙環唑等藥劑防治紋枯病,若用井岡黴素需大劑量(5%井岡黴素水劑300~500克/畝)、大水量(50公斤/畝)潑澆或粗噴霧。
◎蠶豆剪去主莖、無頭枝、病蟲枝、幼嫩小分枝,每米行長留25~30條健壯分枝。蠶豌豆在第2分枝高峰、株高及營養生長量接近最大時,可收穫作為青貯飼料或綠肥還田。
蠶豆整枝
◎棉花、水稻苗床培肥及床土、營養土準備。春播備種選購良種要「四看」:一看良種說明書,應通過審定並在許可的適宜區域內種植,才有較好的適應性;二看種子純度,應達95%以上;三看種子雜質,種子淨重比(淨度)應在97%以上;四看種子發芽率,在適宜溫度中7天後計發芽數比率(發芽率)應在95%以上。
◎對露地越冬菠菜、大蒜、洋蔥、韭菜等蔬菜清除雜草,結合中耕培土、澆返青水等追施返青肥,畝施尿素5~10公斤、硫酸鉀5~10公斤。韭菜先清墩、澆水後灌藥防韭蛆,施用盡勝、樂斯本或石灰氮不但能殺滅韭蛆還有增施鈣和氮的作用。
◎果樹注意春灌,保墒提溫,追施催芽肥,刮樹皮、防治腐爛病及其它病蟲害,噴石硫合劑,新園補株、換株,摘除蟲芽、病芽,樹盤覆膜。
◎做好春季重大動物疫病防疫工作,加強疫病監測。
【黃淮海地區】
【東北地區】
【江南華南地區】
【西南地區】
【西北地區】
五、【農諺解讀】
1、【驚蟄麥返青,春分麥起身】
【拼音】 jīng zhé mài fǎn qīng,chūn fēn mài qǐ shēn
【英譯】 Wheat plants returngreen in Insect Awaken season and become erect in Vernal Equinox season.
小麥返青期長勢
小麥起身拔節期長勢
【註解】 春季氣溫逐步回升,我國北方地區冬小麥開始萌發新生葉片和分櫱,麥田顏色在驚蟄節氣前後由黃轉綠,稱為返青。此後小麥進入生物學拔節,麥苗由匍匐在地錶轉為直立,其過程形象地稱為「起身」。而南方麥區冬季氣溫相對較高,小麥仍緩慢生長,春季返青、起身過程不明顯,季節也早於北方。
2、【驚蟄有雨並閃雷,麥積場中如土堆】
【拼音】 jīng zhé yǒu yǔbìng shǎn léi,mài jī cháng zhōng rú tǔ duī
【英譯】 Thunder and rain inInsect Awaken season predict a good wheat harvest.
春季雨後麥苗茁壯生長
【註解】我國北方地區常年易出現春旱,春季降雨有利於補充土壤墒情,滿足越冬小麥春季生長需要,取得豐收。類似農諺有「雷打驚蟄穀米賤,驚蟄聞雷米如泥」等。
3、【驚蟄春雷響,農夫閒轉忙】
【拼音】jīng zhé chūn léixiǎng,nóng fū xián zhuǎn máng
【英譯】The spring thundersounds in Insect Awaken season. Peasants begin to be busy with field work.
春管與春耕備耕場景
【註解】驚蟄節氣天氣轉暖,南北冷暖氣流交匯,漸有春雷,冬眠動物出土活動,春耕季節到來,農民要由閒轉忙幹農活。
4、【過了驚蟄節,春耕(犁地)不能歇】
【拼音】guò le jīng zhé jié,chūn gēng ( lí dì ) bù néng xiē
【英譯】After Insect Awaken Day, field practices, such asspring ploughing, are busily scheduled.
春耕
【註解】 驚蟄節氣以後,我國大部分地區氣溫明顯回升,土壤多已解凍,雨水增多,正是春耕春種的好時機,人畜、機械都不能停歇了,比喻各種農活紛至沓來。
5、【九九加一九,耕牛遍地走】
【拼音】 jiǔ jiǔ jiā yì jiǔ,gēng niú biàn dì zǒu
【英譯】 From the ninetieth day after Winter Solstice day ,farming cattle are busily working in the fields.
南方「耕牛遍地走」
【註解】 古人把冬至後的81天分成9個時段,每9天一個時段,並依次定名為一九、二九……一直數到九九。九九之後,再過9天就是春分,到了春耕季節,農民都要趕牛犁地,開展春季生產活動。
6、【驚蟄犁頭地,春分地通氣】
【拼音】 jīng zhé lí tóu dì,chūn fēn dì tōng qì
【英譯】Ploughing in Insect Awaken season is good for soilaeration in Vernal Equinox season.
北方:春耕犁地
耙地保墒
【註解】指驚蟄時節土壤已經解凍,是春播耕翻整地的好時機,深鬆土層,有利於通氣保墒、提高地溫、接納雨水。
六、【農詩欣賞】
古詩一
甲戌正月十四日書所見來日驚蟄節
(宋·張元幹)
老去何堪節物催①,放燈中夜忽奔雷。
一聲大震龍蛇起,蚯蚓蝦蟆也出來。
【簡明釋義】
①堪:忍受。
【古文今譯】
年紀大了為什麼還要忍受時節的催促呢,半夜放燈忽然雷聲轟鳴,巨大的雷聲震得龍蛇、蚯蚓和蛤蟆都跑了出來。
打雷
【走近作者】
張元幹(1091—約1161),字仲宗,號蘆川居士、真隱山人,晚年自稱蘆川老隱。蘆川永福人(今福建永泰嵩口鎮月洲村人)。歷任太學上捨生、陳留縣丞。金兵圍汴,秦檜當國時,入李綱麾下,堅決抗金,力諫死守。張元幹與張孝祥一起號稱南宋初期「詞壇雙璧」。張元幹可算是北宋末年和南宋初年的一位承前啟後的重要詞人,他尤長於詞,其作品中的二首《賀新郎》最為著名,被稱為壓卷之作,張元幹博覽群書,文學修養很高,他能詩、能詞、能文,其著作有《蘆川歸來集》10卷、《蘆川詞》2卷,計180餘首。內容十分豐富,有寫景色,歌頌祖國的美麗江山;有抒發與朋友之間的交往和友情;有怒斥昏庸誤國的奸臣;有寫堅決抵抗金兵侵擾等情況,他的著作洋溢著愛國激情,深受人們稱讚。
【主題新讀】
這首詩描寫了驚蟄時節雷聲響、動物驚醒的場景,正所謂「驚蟄節到聞雷聲,震醒蟄伏越冬蟲」。我國勞動人民自古很重視驚蟄節氣,把它視為春耕開始的日子,有農諺「到了驚蟄節,鋤頭不停歇」「過了驚蟄節,春耕不能歇」等。此時,由於華北地區春季晴天多、蒸發強、雨水少,而冬小麥開始返青生長,是最需要水分的時候,因此及時耙地是減少水分蒸發的最好方法。而南方的各種農作物都正處於快速生長期甚至已經開花,對水和肥的要求十分迫切,要及時追肥補水。另外,驚蟄過後,由於氣溫的回升,各種病菌也開始繁殖,正所謂「桃花開,豬瘟來」,家禽家畜的防疫不可忽視。
雷電
青蛙亂鼓叫
古詩二
觀田家
(唐·韋應物)
微雨眾卉新,一雷驚蟄始。
田家幾日閒,耕種從此起。
丁壯俱在野,場圃亦就理。
歸來景常晏①,飲犢西澗水。
飢劬不自苦②,膏澤且為喜③。
倉稟無宿儲④,徭役猶未已。
方慚不耕者,祿食出閭裡⑤。
【簡明釋義】
①景常晏:指天晚。②劬(qú):勞苦。③膏澤:指雨下到田裡。④倉稟:儲藏穀米的倉庫。稟,通「廩(lǐn)」,給予糧食。⑤閭裡:民間、鄉裡。
【古文今譯】
春雨過後,所有的花卉都煥然一新。一聲春雷,蟄伏在土壤中冬眠的動物都被驚醒了。農民沒過幾天悠閒的日子,春耕就開始了。自驚蟄之日起,就得整天起早摸黑地忙於農活了。健壯的青年都到田地裡去幹活了,留在家裡的女人小孩就把家門口的菜園子收拾收拾,準備種菜了。他們每天都忙忙碌碌的,回到家天已經很晚了,還得把牛牽到村子西邊的溪溝裡讓它飲水。這樣又累又餓,他們自己卻不覺得苦,只要看到雨水滋潤過的禾苗心裡就覺得很是歡喜。可是即使他們整日這樣忙碌,家裡也沒有存糧,而勞役卻是沒完沒了。看著這些,我想起自己不從事耕種,但是奉祿卻是來自鄉裡,心中深感慚愧。
春雨後麥苗茁壯生長
春耕春種春管忙
【走近作者】
韋應物(737—約792),長安(今陝西西安)人,田園派詩人。玄宗時,曾在宮廷中任三衛郎,後應舉成進士,歷官滁州、江州、蘇州等地刺史。由於他長期擔任地方行政官吏,親身接觸到戰火離亂的社會現實,所以寫了不少具有一定現實意義的好作品。在宦海浮沉的生活中,他對當時的政治腐敗黑暗的一面有所認識,但又缺乏抗爭的勇氣,感到無可奈何。這樣,就使得他的心情陷於苦悶的矛盾狀態中。其詩多送別、寄贈、感懷之作,情感真摯動人。田園山水諸作,語言簡淡,風格秀朗,氣韻澄澈。著有《韋蘇州集》。
【主題新讀】
這首詩通過對農民終歲辛勞而不得溫飽的具體描述,深刻揭示了當時賦稅徭役的繁重和社會制度的不合理。詩人讚美了田家人勤於勞作的精神,揭露了朝廷、官員對農民剝削的醜惡面目。統治階級看不到農民的辛苦,不體恤勞動人民,才導致農民勞而無獲。現代農民也會「膏澤且為喜」,只是這種高興是看到收穫後發自內心的喜悅,特別是在農業稅取消後,農民收成歸自己所有,農民收入進一步提高。
古詩三
滿江紅·田家四時苦樂歌(其一)
(清·鄭燮)
細雨輕雷,驚蟄後和風動土。
正父老催人早作,東畲南圃①。
夜月荷鋤村犬吠,晨星叱犢山沉霧。
到五更驚起是荒雞②,田家苦。
疏籬外,桃華灼;池塘上,楊絲弱。
漸茅簷日暖,小姑衣薄。
春韭滿園隨意剪,臘醅③半甕邀人酌。
喜白頭人醉白頭扶,田家樂。
【簡明釋義】
①東畲(shē)南圃:泛指田園。②荒雞:古人把以三更前鳴的雞稱為荒雞,詩中指鳴叫的公雞。③臘醅(pēi):冬天釀製的酒。醅,未經過濾的酒。
【古文今譯】
驚蟄節氣過後,春雷始鳴,細雨交加,春風吹拂,大地解凍,老父親催促人們早點開始在田園耕作。勞作到夜晚才頂著月色背著鋤頭回家,驚得村裡的狗都在叫,一大早就披著星光趕著小牛走進沉霧的大山裡。到了五更天被公雞打鳴驚到,農民生活苦啊。桃花輝映疏籬,垂柳倒映池塘。慢慢的,太陽曬得屋子裡越來越暖和,小姑子穿著薄薄的衣裳。隨意在院子裡割些春天的韭菜,打上半甕冬天釀製好的老酒,邀請朋友一起喝。我們這群上了年紀的老朋友喝醉了互相攙扶真是開心啊,農家生活多麼美好啊。
【走近作者】
鄭燮(1693—1765),清代文學家、書畫家。字克柔,號板橋,興化(今屬江蘇)人。公元1736年(乾隆元年)中進士。曾任山東範縣知縣,又調知濰縣。為官同情平民,抑制富豪,初到濰縣,遇大饑荒,即開倉賑貸;乾隆十八年,因請賑觸忤大吏而辭官。去官之日,百姓遮道挽留,並立生祠。有多方面的文學、藝術才能,擅畫竹、蘭、石。又工書法,用隸體參入行楷。其詩、書、畫,人稱為「三絕」。其著作以中華書局1962年版《鄭板橋集》搜集最為完備。
【主題新讀】
鄭板橋的愛民、重農思想及其對家屬、後輩進行重農、愛農教育,是中國古代士人中最明確、最強烈、最典型的。《田家四時苦樂歌》分春夏秋冬四時,詠頌農家的農事活動。這第一首從農家耕作無比辛勞的角度寫「田家苦」。春耕時節,農民五更即起,頭頂晨星勞作,晚上披著月光荷鋤歸家,起早摸黑,極為勞苦;「田家樂」則從田園風光的迷人及生活的閒適落筆,作者以清麗的筆墨潑灑出一幅桃花輝映疏籬、垂柳倒映池塘的美好畫面,並以此為背景,描繪出少女自在玩樂,老翁剪春韭、飲美酒的悠閒自得的生活。「田家苦」著眼於現實,「田家樂」則是詩人理想的歌詠,對照寫來,更突出農家生活的艱辛,表現出作者對農民生活疾苦的關注。
古詩四
題耕織圖二十四首奉懿旨撰(其二)
(元·趙孟頫)
東風吹原野,地凍亦已消。
早覺農事動,荷鋤過相招。
遲遲朝日上,炊煙出林梢。
土膏脈既起①,良耜利若刀②。
高低遍翻墾,宿草不待燒。
幼婦頗能家,井臼常自操③。
散灰緣舊俗,門徑環周遭④。
所冀歲有成,殷勤在今朝。
【簡明釋義】
①土膏:肥沃的土地。脈:地脈,指泉水。②耜(sì):古代耜曲柄起土的農器,即手犁。《詩經·周頌》中描寫,當時的農奴所使用的耒耜的犁頭是用金屬製作的。③井臼:汲水舂米。④古時農家有在門前路上灑石灰或草木灰以祈求豐收的習俗。
【古文今譯】
春風吹遍大地,積凍消融,大地復甦。一早就發現農民開始幹活了,農夫背著鋤頭下地。過了很久,朝陽才緩緩升起,樹梢上也冒出嫋嫋炊煙。肥沃的土地上開始流淌著潺潺泉水,耕地的犁頭像刀一樣鋒利。田裡高高低低都翻墾了個遍,那些陳年枯草也不用燒掉。小姑娘也很會持家,經常自己幹汲水舂米的活。按照舊的風俗,在門前路上和四周撒上草木灰祈福。希望今天的辛勤勞動,帶來這年好的收成。
【走近作者】
趙孟頫(fǔ)(1254—1322),元代著名畫家,楷書四大家(歐陽詢、顏真卿、柳公權、趙孟頫)之一。字子昂,號松雪道人、水精宮道人,諡文敏,浙江吳興(今浙江湖州)人。宋太祖子秦王德芳之後,因賜第湖州(今浙江),故為湖州人。入元後,官至翰林學士承旨。封魏國公。趙孟頫博學多才,能詩善文,懂經濟,工書法,精繪藝,擅金石,通律呂,解鑑賞。特別是書法和繪畫成就最高,開創元代新畫風,被稱為「元人冠冕」。他也善篆、隸、真、行、草書,尤以楷、行書著稱於世。詩文創作亦有成就。有《松雪齋文集》。
【主題新讀】
本篇描寫春耕開始時的勞動生活情景。詩人非常熟悉農事生產情況,寫來句句如繪,親切有味。作者具有書畫家和詩人的雙重身份,其作品果然亦詩亦畫。既寫景,又點時節。「早覺農事動」至「宿草不待燒」寫春耕情景,作者選取翻地整田幾個畫面,將春耕的忙碌景象描繪得極真切生動。「幼婦」兩句寫婦女孩子操持家務,側寫春耕的忙碌。尾四句寫農家灑灰祈求豐收的習俗,及農家「一年之計在於春」的心情。這首詩感情真切,境界超遠,極富詩情畫意,體現出作者奇逸和婉的一貫詩風。
耕翻整地、播種、澆水和施肥是農作物播栽的重要環節,並以耕整地為先。近年來,我國大部分地區推廣了少免耕法,但這種做法,耕地得不到深耕、深翻。據研究,深翻有利於土壤微生物活動和土壤養分轉化,有利於作物根系向縱深發展。尤其能增強作物生育後期植株的吸水供水能力,深耕還能改善土壤的通透性,增強土壤的保水、保肥性能,也可免除和減輕病蟲草危害,是一項有效的增產措施。因此,少免耕法要與輪耕深翻相配合,建議每隔2~3年深耕1次,深度達到20釐米以上,確保耕地質量和可持續生產能力。
—————— END ——————
你想跟隨時節,第一時間了解【農時動態】【農事提醒】【農諺解讀】【農詩欣賞】【躬耕微課】【躬耕分析】【躬耕研究】【躬耕發布】【躬耕紀錄】【躬耕直播】嗎?
請轉發,分享給更多人知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