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學用渦流紡紗器模型的製作方法
2023-10-08 02:14:04 1
專利名稱:教學用渦流紡紗器模型的製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涉及紡織行業的教學模具,可以引導學員達到生動教學的目的。
背景技術:
目前紡織車間使用的渦流紡紗器,不利於學生現場觀摩,達不到及時教學目的。 發明內容本實用新型所要解決的技術問題是克服現有技術的不足,提供一種新型教學用渦流紡紗器模型,實用新型解決其技術問題所採用的技術方案是本實用新型的結構包括引紗孔、紡紗器堵頭、輸送孔、進風孔、渦流管、螺釘、真空泵接頭,其特徵在於渦流管呈中空圓柱型,一端裝有紡紗器堵頭,另一端接真空泵接頭,渦流管上設置有進風孔,進風孔的位置靠近真空泵接頭,紡紗器堵頭內設置有引紗孔,輸送孔與渦流管切向配置,輸送孔與渦流管的管壁與紡紗器堵頭之間的通道連通。工作原理輸送孔與渦流管切向配置,纖維切向進入渦流管的管壁與紡紗器堵頭之間的通道,並以螺旋運動下滑進入渦流管中,渦流管下端通過真空泵接頭接風機抽氣,空氣從進風孔、切向輸送孔和引紗孔進入,兩切向氣流同向旋轉匯合於紡紗器下部,形成一穩定渦流場。本實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本裝置模擬了實際生產中渦流紡紗器的結構,通過氣流輸入形成相對穩定渦流場,模擬纖維環的形成過程,方便教學中使用。
圖1 本實用新型實施例結構示意圖;圖中引紗孔1、紡紗器堵頭2、輸送孔3、進風孔4、渦流管5、螺釘6、真空泵接頭 7。
具體實施方式
參照附圖說明對本實用新型作以下具體的詳細說明;如附圖所示,本實用新型的結構包括引紗孔1、紡紗器堵頭2、輸送孔3、進風孔4、渦流管5、螺釘6、真空泵接頭7,其特徵在於渦流管呈中空圓柱型,一端裝有紡紗器堵頭2,另一端接真空泵接頭7,渦流管5上設置有進風孔4,進風孔4的位置靠近真空泵接頭7,紡紗器堵頭2內設置有引紗孔1,輸送孔 3與渦流管5切向配置,輸送孔3與渦流管5的管壁與紡紗器堵頭2之間的通道連通。上面所述的實施例僅僅是對本實用新型的優選實施方式進行描述,並非對本實用新型的構思和範圍進行限定,在不脫離本實用新型設計構思的前提下,本領域中普通工程技術人員對本實用新型的技術方案作出的各種變型和改進,均應落入本實用新型的保護範圍,本實用新型請求保護的技術內容,已經全部記載在權利要求書中。
權利要求1.教學用渦流紡紗器模型,包括引紗孔(1)、紡紗器堵頭(2)、輸送孔(3)、進風孔(4)、 渦流管(5)、螺釘(6)、真空泵接頭(7),其特徵在於渦流管呈中空圓柱型,一端裝有紡紗器堵頭(2),另一端接真空泵接頭(7),渦流管(5)上設置有進風孔(4),進風孔(4)的位置靠近真空泵接頭(7),紡紗器堵頭⑵內設置有引紗孔(1),輸送孔(3)與渦流管(5)切向配置,輸送孔(3)與渦流管(5)的管壁與紡紗器堵頭(2)之間的通道連通。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教學用渦流紡紗器模型,包括引紗孔、紡紗器堵頭、輸送孔、進風孔、渦流管、螺釘、真空泵接頭,其特徵在於渦流管呈中空圓柱型,一端裝有紡紗器堵頭,另一端接真空泵接頭,渦流管上設置有有進風孔,進風孔的位置靠近真空泵接頭,紡紗器堵頭內設置有引紗孔,輸送孔與渦流管切向配置,輸送孔與渦流管的管壁與紡紗器堵頭之間的通道連通。本實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本裝置模擬了實際生產中渦流紡紗器的結構,通過氣流輸入形成相對穩定渦流場,模擬纖維環的形成過程,方便教學中使用。
文檔編號D01H4/02GK202000047SQ20112006420
公開日2011年10月5日 申請日期2011年3月14日 優先權日2011年3月14日
發明者張會青 申請人:德州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