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四季網

圖書館戰爭最後的任務在哪裡(圖書館的生與死)

2023-10-09 13:31:02 5

相信很多讀者都看過日本電影《圖書館戰爭》,由作家有川浩的同名科幻小說改編而成。這部電影講述的是,在1989年的日本,為了改善混亂墮落的社會風氣,政府頒布《媒體良化法》,成立特殊部門,對所有可能影響身心健康的書籍進行查封與銷毀;與此同時,言論自由也遭到粗暴遏制和打壓。為了捍衛自由思想,名為「圖書館自衛組織圖書隊」的組織應運而生,他們為保護書籍拿起武器,也因此獻出了生命。圍繞風紀約束和言論自由,圖書館自衛隊與媒體良化對展開了激烈的拉鋸戰……

實際上,倘若對圖書或文化抱有敵意,總是能夠找到各種荒誕的理由:無論是防止精神汙染,還是保護國民大腦。在公元640年,伊斯蘭教歷史上的第二任哈裡發奧馬爾·伊本·哈塔卜,當他領導穆斯林軍隊攻打埃及時,在著名的亞歷山大圖書館面前,他給將軍們的命令是如此的「無懈可擊」:如果藏書與《古蘭經》相矛盾,那它們理應被銷毀;如果藏書是證實了《古蘭經》的內容,那它們就是多餘的,同樣沒有存在的必要……

全世界已經消失的圖書館名單,長得可以寫成一本書;戰爭,則是圖書館最大的殺手。比如發生在晚清中國的太平天國戰爭,就導致江南各大藏書樓遭受了難以估量的焚毀與損失。在二戰期間,被摧毀的書籍和圖書館數量,比人類歷史上其他任何時期都要多。僅德國納粹黨執政的十二年時間裡,就有大約一億冊書被銷毀。德國詩人海因裡希·海涅多年前的警示闡明了這一事實:「有人在這裡燒書,最後就在這裡燒人。」

今天給大家推送的文章,來自於美國著名非虛構作家蘇珊·奧爾琳。她一度宣布封筆,因偶然得知美國史上最大的圖書館火災事件——洛杉磯公共圖書館火災事件,重拾對圖書館的回憶和情感,在一次次交談和質問中,一場調查逐漸變為一場長達七年的圖書館之旅,花費七年調查和創作出《親愛的圖書館》。這位被何偉推崇的非虛構作家,不僅還原了火災當天的現場狀況,也書寫了人類史上的圖書館戰爭,更記錄了一座特殊圖書館的美國往事;她將犯罪、歷史、傳記和沉浸式新聞結合起來,將人生回憶、偵探小說、城市歷史和對美國公共生活興衰的沉思交織在一起,寫下了這部帶領讀者探索圖書館的百科全書式著作,也是一封獻給圖書館的情書,以及所有愛書人的夢想之書。

在蘇珊·奧爾琳看來,書是一種文化基因,是一套能解讀我們作為社會集體的身份及我們所知曉事物的代碼。所有的奇蹟與失敗,所有的贏家與惡人,所有的傳說、思想及文化帶來的啟示,全都蘊藏書中,永遠留存。摧毀這些書,意味著文化本身已不再存在,它的歷史已經消失,它在過去與未來所建立的連續性已經被打破。將書從一種文化當中剝離,等於是在剝離這種文化中的共同記憶。這種行為,如同剝奪你記住夢境的能力。

下文選自蘇珊·奧爾琳的《親愛的圖書館》,由新經典文化授權刊發。

《親愛的圖書館》,[美]蘇珊·奧爾琳著,文澤爾譯,新經典丨文匯出版社2021年4月版

人類焚燒圖書館的歷史,幾乎與建造圖書館的歷史一樣悠久。

正如威廉·布萊茲於1880年在歷史上第一本以焚書為主題的書中所寫到的,圖書館很容易成為「偶然失火、狂熱縱火、火刑審判,甚至是家庭爐灶」的犧牲品。歷史上正式記載的第一起焚燒圖書館事件,發生在公元前213年。當時中國的皇帝秦始皇,決定焚燒任何與他認定的版本相矛盾的歷史書。此外,他還活埋了超過四百名學者。

古代世界中消失的圖書館,最著名的當屬埃及的亞歷山大圖書館。儘管關於它的軼事趣聞在人類歷史上長期佔有一席之地,但人們對它所知甚少。目前沒有人知道這座建築的真正模樣,甚至連它的確切位置也沒有記錄。據推測,該圖書館擁有一百萬份文件和手稿,並有一百名常駐的館員。亞歷山大圖書館被燒了好幾次。第一次是在公元前48年愷撒大帝攻打亞歷山大港時。愷撒當時並沒有特地瞄準圖書館,但他在港口引發的大火蔓延開來,最終吞噬了圖書館。後來,圖書館得以重建,並且重新開始收藏各種書籍,可又在隨後的兩次襲擊中再度被燒毀。每一次燒毀都會迎來新的修復。

亞歷山大圖書館

最後的一次焚燒,發生在公元640年,將它從歷史上徹底抹去了。那時,圖書館既使人敬畏,又令人恐懼。人們相信圖書館是活物:一個巨大的、無限的公共大腦,霸佔了全世界現有的所有知識,並且有可能成為我們在超級計算機時代所害怕的那種擁有獨立思考能力的智能生物。當領導著穆斯林入侵埃及的哈裡發奧馬爾來到圖書館時,他告訴自己的將軍們,圖書館內所藏的書如果與《古蘭經》相矛盾,那它們理應被銷毀;如果是證實了《古蘭經》的內容,那它們就是多餘的,同樣沒有存在的必要。無論如何,圖書館的命運是註定的。它在一天之內被燒毀,倖存下來的幾本書也被當做燃料,用來在當地的澡堂裡燒洗澡水。這個故事可能是真實的,也可能不是。亞歷山大圖書館的一切都很神秘。直到今天,也沒人知道關於它的故事是否屬實。甚至,連它戲劇性的火災結局也受到質疑:一些歷史學家認為是地震和預算縮減導致了它的消亡。總而言之,它是圖書館歷史上的一塊試金石,但它的開端、發展和終結至今仍舊是未解之謎。

在人類歷史上,大多數事情都是為了錢——尤其是縱火——但燒掉圖書館並不能賺到錢。相反,圖書館被燒毀的理由,通常是因為有人認為它收藏著一些有問題的思想。在13和14世紀,教皇下令搜集並「火化」(cremated,這可是當時精挑細選的專用名詞)猶太書籍,因為他相信這類書全都在傳播反天主教思想。西班牙宗教裁判所提出了「燒書節」這一概念,這是一種圍繞篝火舉辦的社團集會,篝火由所謂的異端書籍來提供燃料,其中包括用希伯來語寫成的任何書,比如《託拉》。

不止國內,西班牙人也在國外焚燒拿到手的各種書。16世紀中期,埃爾南·科爾特斯和他的士兵們焚燒了數十份阿茲特克手稿,理由是它們涉及黑魔法。科爾特斯徵服瑪雅後,一位名叫迭戈·德蘭達的修道士被指派給瑪雅人,來給他們布道天主教。德蘭達對瑪雅文明感到著迷,詳細記錄下自己所接觸到的瑪雅文化,但依舊監督並執行了對幾十名瑪雅人的折磨和虐殺,燒毀了能找到的每一份瑪雅手抄本和圖畫資料。只有少數手抄本在德蘭達的大清洗中倖存了下來,它們被送往羅馬進行研究和破譯。如今,它們是瑪雅文明僅存的文獻。

蘇珊·奧爾琳,密西根大學榮譽博士,古根海姆獎得主。從事非虛構寫作數十年,自1992年起擔任《紐約客》專職作家,同時為《Vogue》《滾石》《時尚先生》等知名媒體供稿,是美國最知名的紀實作家之一。代表作包括《蘭花賊》《星期六之夜》等書,其中《蘭花賊》被改編為電影《改編劇本》,獲柏林銀熊獎。奧爾琳一度宣布封筆,不再寫書,因偶然得知洛杉磯公共圖書館火災事件,重拾對圖書館的回憶和情感,遂重新執筆。

戰爭年代的圖書大屠殺:「有人在這裡燒書,最後就在這裡燒人」

全世界已經消失的圖書館名單,長得可以寫成一本書。事實上,有很多書以不復存在的圖書館為主題,其中有一本名為《書籍的毀滅》,由一位圖書館學教授所寫。在人類歷史早期,書籍較少,印刷品售價高昂、製作又很費時的時期,圖書館的消失可能意味一個文明的終結。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在1949年和1996年分別發布過一份相同主題的研究報告,列出在人類的整個現代歷史中被毀掉的所有圖書館,以及損毀藏書的數量等細節。據教科文組織統計,被銷毀的書籍數量是如此之多——有幾十億冊之巨——以至於我有時都難以相信這個世界上還有書倖存下來。

戰爭是圖書館最大的殺手。其中,一些損失是偶然造成的。由於圖書館通常位於城市中心,因此當城市受到襲擊時,圖書館就會遭到破壞。不過話說回來,在有些時候,圖書館本身就是既定目標。二戰時期被摧毀的書籍和圖書館數量,比人類歷史上其他任何時期都要多。僅德國納粹黨執政的十二年時間裡,就有大約一億冊書被銷毀。正如作家喬治·歐威爾所說,焚書是「最具(納粹)特徵的行動」。納粹德國對書的毀滅,甚至在戰爭之前就開始了。希特勒一當上德國總理,就禁止了所有他認為具有顛覆性的出版物。猶太作家和左派作家所寫的書自動被列入禁令。1933年5月10日,數千本禁書在柏林的歌劇院廣場被收集起來,這是一項德語叫「火語」(Feuerspruche)、英語叫「火咒」(FireIncantations)的行動。

「火語」是納粹黨宣傳部長約瑟夫·戈培爾最喜愛的娛樂項目,他很清楚對於猶太人的文化、神學和身份認同而言,書是多麼重要。德國學聯成員以極大的熱情進行了焚書活動。在歌劇院廣場,學生們自發組成了一條人力傳送帶,把禁書從一隻手遞到另一隻手上,將它們扔成了一整堆。據統計,篝火堆裡的書籍數量在兩萬五千本到九萬本之間。當一本書被扔進去時,旁邊的一名學生會當場宣布這本書被「判處死刑」的罪行,如同刑事指控的現場。例如,西格蒙德·弗洛伊德的書被指控為道德敗壞,以及「將性行為誇大及不健康地複雜化」。讀完指控理由後,學生就將此書扔入書堆,大聲喊道:「我要把西格蒙德·弗洛伊德的著作付之一炬!」其他指控,則包括「猶太復國主義傾向」「戕害德語」和「背叛一戰士兵的文學作品」。一旦書堆被堆砌完成,立即就被汽油浸透,然後被縱火焚燒。

「火語」活動擁有大型集會的氣氛,有跳舞、歌唱和現場音樂伴奏。午夜時分,戈培爾出現了,並發表了被稱為「火語演講」的演說。同一天晚上,慕尼黑、德勒斯登、法蘭克福和布雷斯勞也紛紛效仿。在接下來的一年,德國各地的大學城接連發生了三十多起類似的活動。據報導,當書籍在伯恩被燒毀時,當地市長說,看到這些灰燼,就仿佛「猶太人的靈魂(已經)飛往了天空」。

納粹焚書

對猶太人來說,破壞書籍的景象尤為痛苦,他們長期以來都被稱為「書的民族」。猶太教認為書是神聖的,他們所流傳下來的最神聖文字——《託拉》,受到了極大尊崇:它在猶太教堂裡穿著布披風,裝飾著珠寶,配有銀質的胸甲和王冠。當宗教書磨損時,它們會被埋葬,享有正式的葬禮儀式。猶太人相信,書不僅僅是印刷文件,而且藏有人性和靈魂。猶太教著作的創作者,通常不再使用自己原有的名字,而喜歡用作品名字來稱呼自己。「火語」的諷刺之處在於,納粹對待書就像猶太人一樣認真。正因為他們感到必須要去摧毀書,就等同於承認了書的力量和價值,並認識到猶太人對書的堅定信念。

殘酷的戰爭,破壞且摧毀了歐洲的許多圖書館。有些是運氣不好,陷入一系列燃燒彈爆炸和空襲之中,這意味著在圖書館之外還有其他更多的戰略目標。但是,德軍盯上了書作為銷毀目標。一支被稱為「焚書密令」的特遣縱火分隊被派去尋找並燒毀圖書館。這個分隊極有效率。列舉圖書館在那場戰爭中的損失——無論是偶然造成還是蓄意而為,其數額都大到令人感覺頭暈目眩。當時的義大利共有二十座主要圖書館,被焚毀的藏書達兩百萬冊。法國損失了數百萬藏書,包括斯特拉斯堡的三十萬冊、博韋的四萬兩千冊、沙特爾的兩萬三千本冊,以及杜埃的十一萬冊。巴黎國民議會圖書館燒著了,帶走了數不清的歷史、藝術和科學書籍。在梅斯,官員們將圖書館內最有價值的珍品書,藏在一座沒有做任何特殊標記的倉庫中妥善保存。一名德國士兵發現了倉庫,並朝裡面扔了一枚燃燒彈。所有書都銷毀了,包括11世紀和13世紀的珍貴手稿。閃電戰時期,英國有兩千萬冊書被燒毀,或被滅火的水損壞。倫敦中央借閱圖書館被徹底摧毀(該市的其他圖書館在閃電戰時期一直堅持對外開放,保持著正常工作時間,並照常收取逾期未還的罰款)。

二戰期間被摧毀的倫敦荷蘭屋圖書館

1938年慕尼黑會議之後,任何以捷克語出版的書都要被沒收,要麼燒掉,要麼搗碎成紙漿。在立陶宛首都維爾紐斯,猶太人聚居區的圖書館被直接縱火焚燒,幾個月後,猶太區居民被運到集中營,在毒氣室裡被毒死——德國詩人海因裡希·海涅多年前的警示闡明了這一事實:「有人在這裡燒書,最後就在這裡燒人。」在布達佩斯,所有小型圖書館都被摧毀,大型圖書館也被部分破壞。比利時魯汶大學的大型圖書館遭受的損失超過歐洲任何一家圖書館。在第一次世界大戰中,德軍燒毀了它。停戰後,一個歐洲各國組成的財團重建了它,並重新對外開放,還為此舉行了盛大的慶祝活動。1940年,這家圖書館遭到德國炮火襲擊,所有書都損毀了,包括歷代巨匠創作的繪畫作品,還有一千五百年前印刷的近千本古籍。在波蘭,全國百分之八十的圖書被毀。在基輔,德國士兵直接用市圖書館內的藏書鋪路,為他們的裝甲車在泥濘中提供立足點。部隊隨後縱火焚燒了這座圖書館,燒毀四百萬冊圖書。在他們穿越俄羅斯的途中,又有九千六百萬冊圖書付之一炬。

盟軍對日本和德國市中心的轟炸,也不可避免地打擊到圖書館。在日本研究圖書館的西奧多·韋爾奇曾寫道,1945年美軍抵達日本時,日本圖書館中四分之三藏書已被燒毀或損壞。德國圖書館的損失,也是驚人的。不萊梅、亞琛、斯圖加特、萊比錫、德勒斯登、慕尼黑、漢諾瓦、明斯特和漢堡等城市的大部分藏書都被燒毀。達姆施塔特有七十五萬本書被毀,法蘭克福有一百多萬本被毀,柏林有兩百萬本被毀。戰爭結束時,德國超過三分之一的書都消失了。

二戰之後的圖書館戰爭:最安全的地方有著最深刻的影響

戰爭期間對圖書館及其他文化財產的毀壞,促使全世界政府採取措施確保這種情況不再發生。1954年,聯合國在海牙制定並通過《武裝衝突時期文化財產保護公約》。目前,已有一百二十七個國家籤署。然而,對於文化財產的保護,包括古籍、手稿、藝術品、紀念碑和重要的考古遺址而言,實在是杯水車薪。甚至,在條約正式籤署不久後,就出現了新的破壞行為。納粹「火語」行動熊熊燃燒的火焰,可以說證實了焚書是對特定群體進行惡毒打壓的簡單手段,這種方式後來也屢屢被其他專制政權所採納。

1990年,在入侵科威特之後,伊拉克軍隊燒毀了當地大部分圖書館。波士尼亞戰爭期間,將近兩百座圖書館被燒毀,塞拉耶佛國家圖書館百分之九十的藏書葬身火海。詩人菲爾·柯西諾寫道,「一百五十萬本書的灰燼」染黑了落在塞拉耶佛的雪。在塔利班統治下,阿富汗喀布爾的十八家圖書館中有十五家被關閉,它們的大部分藏書被燒毀。伊拉克戰爭期間,伊拉克國家圖書館只有百分之三十的書倖免於難。其中一些書,在戰火燒到巴格達之前,就從大樓裡被搬走:薩達姆·海珊想要擴充私人收藏,從館裡偷走了很多藏書;有些懷疑圖書館在戰爭中無法倖存的伊拉克人也將藏書搬走,藏在自己的家裡。2013年,當伊斯蘭聖戰組織從廷巴克圖撤退時,他們摧毀了廷巴克圖圖書館內許多不可替代的手稿,其中有些可追溯到13世紀。

1992年,波士尼亞音樂家韋德蘭·斯梅洛維奇(Vedran Smajlović)在國家圖書館的殘垣斷壁之間演奏大提琴

在美國,也有相當數量的焚書事件,大多都是一種對書本內容不滿的憤怒表態。例如,在20世紀40年代,一位叫馬貝爾·裡德爾的老師在天主教教會的支持下,開始一場收集和焚燒漫畫書的運動——她堅持認為,所有漫畫書都對犯罪和性愛有著生動描繪。在她位於西維吉尼亞州的故鄉,馬貝爾用總共幾千冊漫畫作為柴薪,燃起一團巨大的篝火。這團火在當地受到了熱烈歡迎,很快傳遍全國各地的小城鎮,許多當地教區開始支持人們焚燒漫畫。在幾個地方,甚至是修女劃響了第一根火柴。

焚書是一種效率極低的戰爭手段,因為書籍和圖書館沒有任何軍事價值。但這種行為,極具毀滅性。摧毀圖書館,就是徹頭徹尾的恐怖主義行徑。人們普遍認為,圖書館是社會上最安全、最開放的場所。在這裡放火,就像是在向公眾宣布沒有一樣事物、也沒有一處地方是安全的。焚書造成的最深刻影響在情感上。當圖書館被燒毀,裡面的藏書有時會被描述為「受傷」或「死亡」,就跟人類一樣。

書是一種文化基因,是一套能解讀我們作為社會集體的身份及我們所知曉事物的代碼。所有的奇蹟與失敗,所有的贏家與惡人,所有的傳說、思想及文化帶來的啟示,全都蘊藏書中,永遠留存。摧毀這些書,意味著文化本身已不再存在,它的歷史已經消失,它在過去與未來所建立的連續性已經被打破。將書從一種文化當中剝離,等於是在剝離這種文化中的共同記憶。這種行為,如同剝奪你記住夢境的能力。一種文化的書籍被摧毀,比直接宣布這種文化已死更為糟糕:因為焚書就是在抹除這種文化存在過的痕跡。

冷戰時代的圖書館戰爭:焚書如同無數次謀殺的芭蕾舞

二戰結束幾個月後,歐洲的有些圖書館還冒著煙,一位名叫雷·布拉德伯裡的作家開始寫一則名為《消防員》的故事,故事背景是完全禁止書的虛構社會。如果哪家人被發現藏了一本書,消防員就會被召集過來燒掉它。就跟焚書小分隊一樣,消防員帶來火焰,而非將火撲滅。布拉德伯裡是在三十歲時開始創作《消防員》。他在洛杉磯長大,從青少年時期開始就在寫奇幻和科幻小說。他的故事一寫好就能很快賣給類似《想像!》《驚奇故事》《超級科學故事》這樣的科幻雜誌。1938年,他從高中畢業,洛杉磯當時剛好是大蕭條時期經濟崩盤的中心地帶。他的家庭無法支付他上大學的費用。

好在他一直很喜歡圖書館,所以作為大學的替代品,他在接下來的十三年裡幾乎每天都在洛杉磯公共圖書館度過,閱讀各個學科領域中的各種資料。他經常稱自己是「在圖書館受教育的人」,並且相信自己在圖書館裡學到的東西比在大學裡學到的更多。「我從十四歲就開始學習了,直到二十七歲才正式畢業,」多年以後,他總結道,「當年我去遍整棟樓裡每一個該死的房間。我在其中的每一間都讀了差不多有一百本書……我讀了世界上所有的詩歌。所有的劇本。所有懸疑兇殺小說。所有隨筆散文。」起初,圖書館是布拉德伯裡生活中的必需品,但很快便成為他激情的歸處——尤其是中央圖書館。「圖書館是我築巢的窩,」他寫道,「是我的出生之地,我的成長之地。」

「禁書國度裡的焚書小分隊」

布拉德伯裡在《消防員》上連續投入了好幾個月,後來逐漸心生倦意,便擱置一旁。四年後,右翼煽動者、參議員約瑟夫·麥卡錫發表演講,聲稱國務院內充斥共產黨和「忠誠風險」,引發整個美國社會的無端恐懼。布拉德伯裡此前形容麥卡錫是個「十分古怪的參議員」,因此也心懷恐懼。他決定繼續完成《消防員》,因為這個故事對當時的政治狀況有著驚人的預見性。

布拉德伯裡跟妻子有四個年幼的女兒。當他嘗試在家搞創作時,跟孩子們玩耍的時間要遠遠多於寫作的時間。他沒錢租一間辦公室,但他知道,在加州大學洛杉磯分校鮑威爾圖書館的地下室裡有個房間,可以以每小時二十美分的價格租到打字機。他突然想到,如果要寫一本關於在圖書館燒書的書,去那裡創作將是一種絕妙的相似性。於是,在加州大學洛杉磯分校的打字機室裡,布拉德伯裡用九天寫完了《消防員》,並將它擴充成一部小型的長篇小說。打字機的租金總計九美元八十美分。

《消防員》這個故事,令人難以忘懷。主角是個名叫蒙塔格的年輕消防員,和妻子米爾德裡德住在一起。他們的生活看似井然有序,卻如同一潭死水,受到各方面的限制。米爾德裡德活得很隨意,就如同在夢遊,被無休止的電視娛樂節目和毒品徹底麻醉。蒙塔格似乎是個服從指揮的消防員,但內心深處藏著一個危險的秘密:他對書產生了好奇,開始將指定要燒掉的書給藏起來。在此之前,他已經順從地點燃成千上萬本書,可一旦開始閱讀,他馬上就開始意識到他所摧毀掉的事物意味著什麼。「這是第一次——」他自言自語道,「我意識到每本書背後都有一個人。」有一天,米爾德裡德發現丈夫竟然在看書,趕緊報告給了消防員,即他的同事。同事們燒毀了他家的房子和藏書。完事後,消防員還試圖殺死他,但蒙塔格想方設法逃離了這座城市。最後,他偶然發現了一群被放逐的人。他們都是愛書之人,生活在荒蕪之地,試圖通過努力記憶並不斷大聲背誦來保存文學作品。他們整日吟誦莎士比亞和普魯斯特,聲音此起彼伏,整個營地生機勃勃。正如一名組織成員告訴蒙塔格的那樣,他們「外表是流浪漢,內裡卻是圖書館」,他們通過讓書回到起源的方式來保存書:相比紙張和墨水,這種回歸到口述故事的傳統讓故事流傳得更久遠。

出乎意料的是,在布拉德伯裡的書中,對焚書的描寫並不可怕;事實上,這部分描寫優美得不可思議,幾乎如同魔法一般。他將正在被焚燒的書描述為「黑蝴蝶」或者燒著的鳥,「它們的翅膀上閃爍著紅色和黃色的羽毛」。在書中,火焰並不令人感到厭惡;它是誘人的——是一種華麗而神秘的力量,可以轉化具象的物質。火是「人類想發明但絕對做不到的事情」。這些優雅的描述,令焚燒書籍的想法變得更加令人不安,如同一場演繹了無數次謀殺情節的芭蕾舞表演。

這本書寫完之後,布拉德伯裡試圖想出一個比《消防員》更好的書名。由於始終找不到一個滿意的,於是有一天,他一時衝動,便打電話給洛杉磯消防局局長,詢問紙張燃燒的溫度是多少。局長的回答成了這本書的正式標題:《華氏451》。當中央圖書館在1986年被燒毀時,小說區域從A到L的所有書都葬於火海,包括雷·布拉德伯裡的全部作品。

《華氏451度》紀念版封面

和平年代的圖書館戰爭:大多數是故意縱火引起的

在和平時期,圖書館也會被燒毀。美國每年大約有兩百起圖書館火災,世界各地的圖書館火災更是數不勝數。許多事故,是由於電線短路、風扇過熱、咖啡壺損壞、雷擊等原因造成的。1764年,從壁爐裡偶然跳到地板上的火星摧毀了哈佛圖書館。1972年,一臺落地扇短路迸出的電火花,導致坦普爾大學法學院圖書館的所有藏書毀於一旦。1988年,世界上最大的圖書館之一——列寧格勒的科學圖書館(該圖書館的館藏始於1714年)被大火燒毀,共損失四百萬冊藏書。數以百萬計的其他書籍則被水浸泡,然後徹底損毀了。肇因,僅僅是電線接觸不良。圖書館著火時,消防員們並沒有進入大樓;他們只是在附近停了二十多輛消防車,朝著大樓連續噴射了二十四小時的水。當大火最終被撲滅時,一輛推土機趕來清理一堆堆的受損書籍,打算把它們像垃圾一樣直接處理掉,但隨之而來的抗議者們將其拒之門外。在此之後,抗議者們搜集了現場所有還可以回收的、徹底溼掉的藏書,將它們帶回家,掛在晾衣繩上,並且試圖修復它們。火災發生後的第二天,圖書館館長弗拉基米爾·菲洛夫告訴記者,只有價值五千美元的書被損壞。結果,菲洛夫隔天就因為「心臟問題」住院,隨後便從公眾視線中消失了。

許多圖書館火災,是偶然的破壞行為造成的。這麼多年以來,發生了如此之多的圖書館火災,甚至連「一不小心扔進還書箱裡、還沒來得及燃盡的火柴」這樣一種具體而微小的原因,都已經引發過多起火災了。也許有些人誤以為還書箱是垃圾桶,但大多數人之所以這樣做,恐怕是因為他們到處都找不到垃圾桶,而在圖書館內隨處亂扔火柴肯定會被重罰,所以才迫不得已地將火柴偷偷扔進了還書箱裡,如此做法顯然愚不可及。在過去的很長一段時間裡,這類火災變得如此普遍,以至於現在大多數圖書館建築的藏書點都與主樓分隔開來。所以,如今就算在還書箱裡發生了火災,火焰也將無處可去。

長期以來,人們一直認為圖書館火災的主要原因是吸菸太不小心。如果吸菸確實是主要原因,那麼圖書館完全禁止吸菸,火災的數量本應大幅減少,可事實上火災數量反而還增加了。火災調查員們現在普遍開始認為,大多數圖書館火災是故意縱火引起的。縱火是一種常見的犯罪行為。1986年,在中央圖書館被燒毀的這一年,洛杉磯共發生了五千四百多起縱火事件。在大多數情況下,縱火是為了牟利——這是很有代表性的,因為確實會有人燒了自己的房子來騙取保險金。有些火災是為了報復一段無法挽回的戀情,或是一場失敗的商業交易。政府大樓發生的那些火災,很多都是在表明政治立場。人們有時會先去放火,然後再將其撲滅,這樣就會顯得自己很勇敢。消防員稱之為「虛榮之火」或者「英雄放火」。火災,有時也會用來掩蓋其他罪行。也就是說,犯人可能會先施行謀殺,得手之後再燒毀掉屍體所在的建築物,如此一來,調查這樁謀殺案,甚至確定這是一場謀殺案的過程就會變得非常困難。(這早已是電影劇本當中最陳詞濫調的一類情節了,但確實經常發生在現實生活當中。)有些火是由患有縱火狂病症的人點燃的,這是一種衝動情緒控制障礙,使他們在看到事物燃燒時能夠獲得極大的滿足感。

洛杉磯公共圖書館標誌和蘇珊·奧爾琳《親愛的圖書館》英文版封面

洛杉磯發生過一系列令人驚嘆的大型火災。這是一座炎熱、乾燥、時刻都在噼啪作響的城市,是一個大爐膛。在這裡,你能感覺到火焰在地表下最淺近的區域醞釀,在樹林下的灌木叢間挑釁、試探;在乾燥的灌木和乾枯的草地上,你能感覺到即將出生的火焰正守候在那裡,正等待爆裂而出。建築物會燃燒,山丘也會燃燒。洛杉磯的大火都有名字:託馬斯大火、拉圖納大火、驕傲之鳥大火、車站之火。20世紀80年代,洛杉磯及其周邊地區發生了一系列火災,洛杉磯成了一座被燃燒發出的濃煙蒸騰環繞的城市。這一系列火災是由一根點燃的香菸、三根火柴和一條橡皮筋組成的簡易縱火裝置觸發的,橡皮筋被包裹在一張筆記本紙張上。大多數縱火案發生在毗鄰洛杉磯的格倫代爾市,幾年以來,烈火一共在那裡摧毀了六十七座房屋。有幾場火災甚至是在火災調查員舉辦會議的建築物附近發生的,有幾場是在五金店發生的,還有很多是在空地上發生的。華納兄弟製片廠發生的一場火災,破壞了《沃爾頓一家》的布景。截至80年代中期,這套簡易縱火裝置所引發的火災,已經造成了數百萬美元的損失。

大約在這個時候,格蘭代爾的一位消防隊長兼縱火事件調查專家約翰·倫納德·奧爾寫了一本小說。他將這本名為《起源地》的小說向版權經紀人描述為——基於一系列真實縱火事件的作品。「就跟實際情況一樣,」他這樣寫道,「我小說裡的縱火犯是一名消防員。」經紀人同意代理出版這本書。當出版商問他,為什麼這部小說與洛杉磯正在發生的一系列縱火案有這麼多不可思議的相似之處時,經紀人卻表現得頗不以為然,他滿不在乎地回答道:「這有什麼,我們可是住在洛杉磯!每個人都有一摞想要賣掉的劇本或者書稿。」在小說被賣給出版商之前不久,一家位于格倫代爾、名叫歐萊建材中心的五金店被燒毀,造成四人死亡。在《起源地》這本小說裡,也有類似的情節。奧爾的書,由一家名為「無限出版」的公司以平裝本的形式出版發行。

儘管奧爾是一名消防隊長,但他的一系列行為,令格倫代爾縱火事件調查組的其他成員深感不安。為了查實情況,他們悄悄在他車上安裝了跟蹤裝置。據調查組事後透露,在好幾場火災發生之前,他都開車去過縱火地點。最後,在一處縱火現場發現了他的指紋。奧爾一直被認為是個作風正派的人,但同時也多少顯得有些古怪。隨著對奧爾的懷疑越來越大,偵探們進行進一步挖掘之後,發現奧爾曾經向洛杉磯警察局提交過求職申請,卻被警方拒絕了,因為警察心理學家在進行仔細評估之後,將他判定為「精神分裂症患者」。最終,奧爾被控二十多項縱火罪名和四項謀殺罪名,大部分罪名均判決成立。他本來應該判死刑,最終被判處終身監禁,不得假釋。他被認為在洛杉磯及其周邊地區縱火共計兩千餘起。在奧爾被收押後,格倫代爾地區的火災數量直接減少了百分之九十。

火災後的洛杉磯公共圖書館

中央圖書館發生的那場大火,並非洛杉磯公共圖書館系統內發生的唯一一次圖書館被燒毀事件。1982年,好萊塢分館被人為縱火燒毀,至今仍未解決。據稱,最開始時,有人在大樓附近引發了一場小型火災,隨後火勢失控,結果釀成了慘劇。好萊塢分館損毀嚴重,不得不拆除重建,最終只保存下來兩萬本藏書。中央圖書館在1986年4月的大火後,還發生了兩次火災。同年9月,音樂藝術收藏館正中間位置起火,當時,有許多書和手稿仍舊擺放在書架上,沒有被運走。與4月份長達七個小時火焰風暴相比,這場火災較小,救援人員在三十六分鐘內就將火給撲滅了。但,火災調查人員對這起事件的起因感到十分困惑。因為除了打撈人員和圖書館骨幹之外,這棟大樓已經對所有外人實行了封鎖。失火的房間只有一個出入口,一名警衛在火災發生前十五分鐘還來這裡進行檢查。一名火災發生時剛好徘徊在大樓外面的男子被逮捕,不過事實證明,他之所以選擇在這附近徘徊,僅僅是因為他在試著兜售大麻。圖書館的工作人員已經被之前的那起大火給嚇成了驚弓之鳥,結果這次又被第二場大火給嚇壞了。一個月後,竟然又發生了一場火災,發生在圖書館的地下室裡。不過,這次至少還能找到一個明明白白的原因:打撈隊的一位工作人員不小心將加熱材料掉進了地下室的斜槽裡,加熱材料落進垃圾堆裡後,即刻開始了燃燒。

【贈書福利】到燕京書評微信號(Pekingbooks)跟帖留言,點讚與在看,在文末跟帖留言,分享你喜歡的圖書館或你在圖書館發生過的故事。最精彩的三位留言讀者,將獲得 「一本愛書人的夢想之書」:《親愛的圖書館》。

,
同类文章
葬禮的夢想

葬禮的夢想

夢見葬禮,我得到了這個夢想,五個要素的五個要素,水火只好,主要名字在外面,職業生涯良好,一切都應該對待他人治療誠意,由於小,吉利的冬天夢想,秋天的夢是不吉利的
找到手機是什麼意思?

找到手機是什麼意思?

找到手機是什麼意思?五次選舉的五個要素是兩名士兵的跡象。與他溝通很好。這是非常財富,它擅長運作,職業是仙人的標誌。單身男人有這個夢想,主要生活可以有人幫忙
我不怎麼想?

我不怎麼想?

我做了什麼意味著看到米飯烹飪?我得到了這個夢想,五線的主要土壤,但是Tu Ke水是錢的跡象,職業生涯更加真誠。他真誠地誠實。這是豐富的,這是夏瑞的巨星
夢想你的意思是什麼?

夢想你的意思是什麼?

你是什​​麼意思夢想的夢想?夢想,主要木材的五個要素,水的跡象,主營業務,主營業務,案子應該抓住魅力,不能疏忽,春天夢想的吉利夢想夏天的夢想不幸。詢問學者夢想
拯救夢想

拯救夢想

拯救夢想什麼意思?你夢想著拯救人嗎?拯救人們的夢想有一個現實,也有夢想的主觀想像力,請參閱週宮官方網站拯救人民夢想的詳細解釋。夢想著敵人被拯救出來
2022愛方向和生日是在[質量個性]中

2022愛方向和生日是在[質量個性]中

[救生員]有人說,在出生88天之前,胎兒已經知道哪天的出生,如何有優質的個性,將走在什麼樣的愛情之旅,將與生活生活有什么生活。今天
夢想切割剪裁

夢想切割剪裁

夢想切割剪裁什麼意思?你夢想切你的手是好的嗎?夢想切割手工切割手有一個真正的影響和反應,也有夢想的主觀想像力。請參閱官方網站夢想的細節,以削減手
夢想著親人死了

夢想著親人死了

夢想著親人死了什麼意思?你夢想夢想你的親人死嗎?夢想有一個現實的影響和反應,還有夢想的主觀想像力,請參閱夢想世界夢想死亡的親屬的詳細解釋
夢想搶劫

夢想搶劫

夢想搶劫什麼意思?你夢想搶劫嗎?夢想著搶劫有一個現實的影響和反應,也有夢想的主觀想像力,請參閱週恭吉夢官方網站的詳細解釋。夢想搶劫
夢想缺乏缺乏紊亂

夢想缺乏缺乏紊亂

夢想缺乏缺乏紊亂什麼意思?你夢想缺乏異常藥物嗎?夢想缺乏現實世界的影響和現實,還有夢想的主觀想像,請看官方網站的夢想組織缺乏異常藥物。我覺得有些東西缺失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