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底該不該貼秋膘呢(到底該不該貼秋膘)
2023-08-09 02:43:03 1
處暑剛過,天氣瞬間涼爽了很多,除去今夏的燥熱,秋風習習,天高雲淡,正是人間好時節。對於追求健康的人來說,秋季如何養生成了個大問題。有人表示,秋天來了,要貼秋膘才健康,也有人說,貼秋膘是過時的「舊黃曆」。那麼,到底該不該貼秋膘呢?小南為大家一一分析。
貼秋膘是什麼意思?
貼秋膘是古代民間的一種說法,民間流行在立秋這天以懸秤稱人,將體重與立夏時對比來檢驗肥瘦,體重減輕叫「苦夏」。那時人們對健康的評判,往往只以胖瘦做標準。瘦了當然需要「補」,補的辦法就是「貼秋膘」,吃味厚的美食佳餚,首選吃肉,「以肉貼膘」。
過去食物匱乏、生活條件艱苦,夏日的炙熱和悶溼讓不少人胃口不好、食慾不佳。而隨著秋天的到來,天氣逐漸轉涼之後,胃口也開始變好了。為了彌補夏天的損失,也為了迎接寒冬的到來,大家就會想辦法多吃一些能量高的食物,所以民間便有了立秋之後多吃肉的說法。
貼秋膘真的需要嗎?
1、在如今社會,生活水平不斷提高,食物豐富充足,有空調有風扇有冰箱……夏天不一定就吃得少、吃的差,大部分人也不會消瘦、苦夏,所以,對於絕大多數人來說,貼秋膘已經沒有什麼益處了。
2、夏天人們食用生冷食品較多,立秋後如果突然大量進補,會加重脾胃負擔,出現腹脹、消化不良、腹瀉等腸胃疾病症狀。
3、秋天是海鮮大量上市的季節,不少人趁秋高蟹肥時,猛吃海鮮,體內難免產生過多的血尿酸,易沉積在各關節引發痛風。
4、對肥胖人群,高脂血症、高血壓等心腦血管疾病的人群來說,要警惕秋季長秋膘,避免加重身體負擔。
當然了,對於體重較輕、體質虛弱人群和老人來說,秋季適當進補可增強身體抵抗力,「貼秋膘」有一定道理。
秋季如何養生?
1、多喝水防秋燥
秋天乾燥,多喝水是非常有必要的,能有效防止乾燥天氣所導致的皮膚粗糙、皺紋等一系列問題。還能促進人體的新陳代謝,起到排毒養顏的效果。不過一次性大量飲水,容易對人的胃腸道增加負擔,可以選擇少量多次飲用。
2、飲食強調滋陰潤肺
《飲膳正要》說:「秋氣燥,宜食麻以潤其燥,禁寒飲。」因此,秋季可適當食用芝麻、糯米、粳米、白蘿蔔、蜂蜜、枇杷、菠蘿、乳品等柔潤的食物,以益胃潤肺生津;也可熬生地粥,以滋陰潤燥。另外,吃百合、秋梨等也可潤肺。
3、進補不宜過量
秋季進補一定要適度,以清補為主,葷素搭配,均衡營養。一定要根據自己的身體情況進行調理,普通人不要過多地食用溫熱食物或藥物,如羊肉、狗肉、鹿茸等,否則可能加重秋燥,引起上火,特別是對於身體虛弱、患有慢性疾病的朋友,最好在醫生的指導下進補,以達事半功倍之效。
4、早睡早起
秋天容易感到睏乏,每到周末的時候,不少人可能會選擇睡懶覺,但其實秋天更應該養成早睡早起的習慣,儘量保持8小時左右的睡眠,規律作息,保持良好的生物鐘。
5、適量運動
秋天秋高氣爽、溫度適宜,非常適合室外活動,如登高望遠、郊遊遠足、慢跑徒步等,都非常適宜秋季養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