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沙職業技術學院人才培養方案(產教融合助力特色發展)
2023-10-09 18:14:46 6
日前,三一重卡裝配調試車間裡,實習工程師童雷正在為工人講解調試注意事項,憑著嫻熟的動作和過硬的技術,他贏得了工人們的一致稱讚。
童雷於2020年畢業於湖南三一工業職業技術學院(以下簡稱「三一職院」)汽車運用與維修技術專業,像他一樣在工作崗位廣受歡迎和讚譽的三一職院畢業生並非個例,這是學校在「需求側」發力,堅持深度產教融合,校企協同育人模式長期實踐下所取得的成果。
立足學生長遠發展,幫助學生拓寬就業方向,三一職院針對「校企融合缺真、培養模式缺變、資源共享缺鏈」等產教融合發展的痛點問題,依託國家級產教融合型企業三一集團及其工程機械產業鏈上下遊合作企業100餘家,深入開展定向班、學徒班、研發外包、技術應用服務等校企合作項目,校企協同育人特色明顯。2018年,成功立項現代學徒制第三批試點項目開啟了三一職院學徒培養新篇章,獲評全國產教融合50強院校。
育人育德,破解職教發展難題
「育人先育德,良好的綜合素質是職業教育學生在崗位上最為核心的競爭力。」副總經理、三一職院執行理事、校長胡江學表示。這是他負責人力資源工作多年的經驗沉澱,也是校領導班子面對職業教育發展中的難題,深入企業調研得出的「心得」。
為全面提高學生的綜合素質,培養德技並修的優秀學生,三一職院圍繞「五育並舉」開展多項強有力的育人舉措改革。學業規劃上實施「疊好一床被子、學好一門課程、練好一項特長」的「三個一」工程;素質培養上,堅持實施長期的勞動實踐教育和軍事教育;學生管理上,實施「六位一體」的學生管理模式,全方位服務學生成長;教學管理上,實施教學「531」工程,全過程保證教學效果。
2022年開展學生素質活動45次,學生參與達到89.7萬人次,參與率91.4%,日常出勤率達到99%以上。三一職院同學們普遍越來越陽光自信、明禮守規,精氣神明顯提升,深受用人單位歡迎。
搭建平臺,凝聚校企發展合力
「要想實現校企深度合作與共贏,只從我們自身發展考慮是不行的,必須要從產業和企業發展的角度來看待校企合作!」三一職院教學副校長鄧秋香表示。
今年12月初,三一職院與長沙行深智能科技有限公司籤署產學研合作協議。根據協議,長沙行深智能科技有限公司將價值30萬的智能無人駕駛物流車捐用於三一職院用於教學、科研使用,雙方還將在人工智慧、教育教學、智能物流實踐、崗位實習等方面開展深入合作。這也是該校自建立校企合作平臺以來籤訂的第307份合作協議。
近年來,三一職院充分發揮自身資源優勢,積極為集團發展賦能,從最基礎、最核心的緊缺型人才培養,到業務拓展的戰略型技能人才儲備,再到國際化技能人才培養,人才培養層次不斷提升。
隨著學院辦學水平與實力的不斷提升,學校與集團的合作也拓展到其他業務領域,從2010年為三一泵送事業部加工短接頭、法蘭等基礎零件,到2016年為三一集團研究院繪製圖紙,再到2022年與三一石油裝備研究院、三一重起事業部等部門聯合開展項目攻關,校企合作深度與廣度不斷提升。
△數智工程學院研發外包團隊在交流討論。
其中,學校數智工程學院的研發外包團隊開職教先河,在學生大二時組建研發班,對接研究院的需求開設《Croe產品設計》、《Eplan電氣繪圖》等專門課程,學生還能同步參與到外包項目,畢業後發展前景好,收入也很可觀,目前最高月收入達1.6萬元。
據研發外包團隊負責老師譚霖介紹,學院研發外包團隊目前已籤約集團14個研究院,完成業務量累計1260萬元,完成校企橫向課題4項,積極參與專業建設,參與申報省教學成果獲特等獎。最重要的是,譚霖驕傲地說:「各大研究院對我們三一職院的學生評價都很好,我們的學生特別勤奮、特別能吃苦!」
此外,2020年,為對接三一集團燈塔工廠高技能人才需求,學校聯合三一集團投入3000萬元,共建「產學研訓賽創」一體的工業級工業機器人實訓基地,年培訓認證學生和學員2000人次。
通過搭建平臺,目前三一職院為企業定向培養120個校企合作班,共有4176名學生,聯合成立產業學院3個、技能大師工作室5家,建有實習實訓基地124個,產教融合育人機制2項成果獲省級教學成果獎,達到了「企業樂行、高校願行、人才能行」三方共贏的目標。實現「招生即招工」「工程師即教師」「生產資源即實訓資源」「實習即就業」。近三年,學校畢業生平均就業對口率為95.18%,高於省內近三年平均對口率14.35個百分點。
三一擔當,推動人才發展進步
為順應三一集團國際化、電動化、數智化轉型步伐,培養新時代國家發展需要、企業緊缺的優秀技術技能型人才,臨近期末,三一職院國際經貿學院副院長戴曉佳除了安排5個校企合作學徒班專業學生的跟蹤管理,還要計劃為馬來西亞和立大學共建培訓基地項目中培養30名工程機械技術人才,該項目的實施將為三一職院打造魯班工坊項目奠定良好基礎,也將為湖南職教國際化添磚加瓦。「現在是企業需要什麼樣的人才,我們就設置什麼樣的專業,安排什麼樣的課程。」
本學期,在三一職院工程機械學院智能工程機械運用技術專業的一門專業課堂上,站上講臺的教師,是液壓領域專家,有著工程機械「神醫」美譽的謝向陽大師。近年來,學院依託現代學徒制人才培養,廣泛邀請企業技能專家來校講課,除了謝大師之外,參與央視《挑戰不可能》節目的挖機操作大師張大成、劉仁偉多次來校近距離指導師生技能,三一集團梁林河、李梁建、張大明等企業高管也多次來校與學徒班學子們傾心座談,三一人物童國慶多次為新入學學子帶來一場生動的三一文化課。目前,學校深度挖掘三一集團企業師資資源,現有兼職師資庫逾百人。
「通過與企業師傅們的來校交流,我深深感受到老一輩工程機械維修人對工程機械製作的執著,以及我們肩負的重任。」工程機械學院學生張進說。
建設製造強國,離不開高素質技能技術人才。三一職院在育人模式上,實施「政行校企」四方聯動人才共育,堅持工學結合,強化教學、學習、實訓相融合,鼓勵行業、企業參與教材開發,將新技術、新工藝、新理念納入學校教材,共同建設高水平、專業化、開放共享的產教融合實習實訓基地;在價值追求上,連續三年舉辦校企合作文化藝術節,營造人人努力成才、人人皆可成才、人人盡展其才的良好氛圍,並推進設立雙創導師、聘請企業技術總監擔任雙師型導師,共同參與培養人才,並由企業捐建或共建科研實驗室平臺,實現校企資源共享。
產教融合、校企合作是培養新時代高素質技術技能人才的有效途徑,是服務產業企業發展的有力舉措。三一職院校長胡江學介紹,下一步,學校將秉持「跨界合作、多元共治、創新發展」的理念,不斷深化產教融合、提升學校人才服務高質量發展的能力,提升學校滿足和引導企業利益訴求的能力,在深耕職業教育產教融合的實踐探索中不斷提升育人質量、辦學水平,推動學校在服務經濟社會發展中提質增效,為職業教育高質量發展作出新的更大的貢獻。
通訊員馬櫻子 高妍 瀟湘晨報記者李楠
新聞線索爆料通道:應用市場下載「晨視頻」客戶端,進入「晨意幫忙」專題;或撥打晨視頻新聞熱線0731-8557118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