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用於耐張塔的剛性跳線裝置的製作方法
2023-10-09 21:21:24 2
專利名稱:一種用於耐張塔的剛性跳線裝置的製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高壓變電站領域,特別是涉及一種用於耐張塔的剛性跳線裝置。
背景技術:
由於我國可開發的水電資源近2/3在西部,煤炭資源的2/3在山西、陝西和內蒙 古;但是我國2/3的用電負荷卻分布在東部沿海和京廣鐵路沿線以東的經濟發達地區。這 樣,就需要把能源基地發電的電量輸送至電力需求大的中東部地區。 為了減少輸電損耗,提高輸電質量,我國目前開始研製特高壓輸電技術。特高壓交 流輸電,是指1000kV及以上電壓等級的交流輸電工程及相關技術。特高壓輸電技術具有遠 距離、大容量、低損耗和經濟性等特點。雖然特高壓輸電技術具有以上優點,但是由於特高 壓的電壓等級很高,對輸電線有很高的要求。 輸電線在過耐張塔時,由於輸電線是軟線,重量較輕,在高空風力較大時,會發生 晃動,如晃動幅度較大,觸碰到耐張塔的鐵架,就容易造成安全事故,因此,需採取相應措施 解決該問題。
實用新型內容本實用新型所要解決的技術問題是提供一種用於耐張塔的剛性跳線裝置,該剛性
跳線裝置可在軟導線經過耐張塔時,防止軟導線晃動幅度過大導致的不安全因素。 本實用新型公開一種用於耐張塔的剛性跳線裝置,包括分別設置在耐張塔兩側的
兩個連接板,兩個連接板與耐張塔橫擔之間分別連接有牽引線;耐張塔兩側的軟導線分別
經兩個連接板固定連接在兩個引流板上,兩個引流板之間固定連接一段鋁管。 優選的,所述引流板與連接板之間連接有承重掛具。 優選的,所述鋁管為並排設置的兩根剛性鋁管。 優選的,所述剛性鋁管由多段鋁管固定連接而成。優選的,所述剛性鋁管的長度範圍是10m-25m。 優選的,所述軟導線為未經張力放線和緊線的導線。 與現有技術相比,本實用新型具有以下優點 本實用新型在軟導線經過耐張塔時,採用剛性跳線工藝,在軟導線間設置一段鋁 管,利用鋁管的重量大,不易晃動等特點,有效避免因軟導線易晃動導致的不安全因素。
圖1本實用新型剛性跳線裝置一實施例; 圖2為本實用新型剛性跳線吊裝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為使本實用新型的上述目的、特徵和優點能夠更加明顯易懂,
以下結合附圖和具
3體實施方式對本實用新型作進一步詳細的說明。 本實用新型在軟導線在過耐張塔時,為防止軟導線晃動幅度過大觸碰到耐張塔, 採取剛性跳線工藝,在軟導線間連接一段質量較大的剛性導線,以防止軟導線晃動幅度過 大導致的不安全因素。 參見圖l,示出本實用新型剛性跳線裝置一實施例,剛性跳線裝置IO包括兩根牽 引線ll,兩個連接板12、兩個引流板13、軟導線14、鋁管15、及兩個承重掛具16。兩個連接 板12分別設置在耐張塔17兩側,在耐張塔17的一側,連接板12的前端連接牽引線11 一 端,牽引線11另一端固定在耐張塔17的橫擔(圖中未示出)上,4根軟導線14連接在連 接板12的4個接線點上,再經接線點,分別連接在引流板13的兩個端點上。耐張塔17另 一側的結構與該側相同。在耐張塔17兩側的兩個引流板13之間固定連接鋁管15,鋁管15 為並排設置的兩根剛性鋁管,兩端分別連接在兩個引流板13的端點上。 鋁管15長度範圍10m-25m,優選為16m,重量約2噸,為避免鋁管15的重力完全作 用在軟導線14上,分別在兩個引流板13和兩個連接板12之間連接承重掛具16。這樣,兩 根承重掛具16分別吊起鋁管15的兩端,將鋁管15的重力通過連接板12、牽引線11作用到 耐張塔17上。 本實用新型軟導線14經過耐張塔17時,採用剛性跳線工藝,在軟導線14間設置 一段鋁管15,利用鋁管15的重量大,不易晃動等特點,有效避免因軟導線14易晃動導致的 不安全因素。 本實用新型鋁管15可由多段短鋁管拼接而成,為確保剛性鋁管15的平直,在拼接 時,用經緯儀(或水平管)進行水平校準。 參見圖2,為本實用新型剛性跳線吊裝示意圖。剛性跳線裝置10吊裝時,先將除軟 跳線14外的其餘裝置連成整體後一起吊上就位,以減少高空作業。吊裝時的主吊點應設在 承重掛具16與剛性鋁管15的連接點,並用軟物對剛性鋁管15進行包裹保護,防止磨損;同 時,承重掛具16的自由端應用繩索進行同步輔助提升。 吊裝到位後,將承重掛具16與連接板12進行連接,回松主吊裝繩20,由承重掛具 17承受全部剛性鋁管15重量。 軟跳線14應採用未經張力放線和緊線的導線,軟跳線14與連接板12的連接端在
地面壓接完成,隨後將各子導線的軟跳線14逐根吊上,將軟跳線14一端與各自對應連接端
連接固定,軟導線14另一端用細繩臨時固定於剛性鋁管15兩端的引流板13上。 同相跳線兩端所有軟跳線14均與各自對應子導線耐張管連接固定後,用人力逐
根對軟跳線14的馳度進行調整,調整完成後,用人力從上往下安裝軟跳線14間隔棒,在安
裝過程中要始終注意軟跳線14馳度的變化,並及時進行軟跳線14馳度的微調。 軟跳線14的間隔棒安裝完成後,再次確認軟跳線14馳度無誤後進行劃印、斷線,
並在高空完成軟跳線14下端引流板13的壓接,完成壓接的軟跳線14逐根與剛性鋁管15
連接板連接固定。 以上對本實用新型所提供的一種用於耐張塔的剛性跳線裝置,進行了詳細介紹, 本文中應用了具體個例對本實用新型的原理及實施方式進行了闡述,以上實施例的說明只 是用於幫助理解本實用新型的方法及其核心思想;同時,對於本領域的一般技術人員,依據 本實用新型的思想,在具體實施方式
及應用範圍上均會有改變之處,綜上所述,本說明書內容不應理解為對本實用新型的限制'
權利要求一種用於耐張塔的剛性跳線裝置,其特徵在於,包括分別設置在耐張塔兩側的兩個連接板,兩個連接板與耐張塔橫擔之間分別連接有牽引線;耐張塔兩側的軟導線分別經兩個連接板固定連接在兩個引流板上,兩個引流板之間固定連接一段鋁管。
2. 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剛性跳線裝置,其特徵在於,所述引流板與連接板之間連接有 承重掛具。
3. 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剛性跳線裝置,其特徵在於,所述鋁管為並排設置的兩根剛性鋁管。
4. 如權利要求3所述的剛性跳線裝置,其特徵在於,所述剛性鋁管由多段鋁管固定連 接而成。
5. 如權利要求3所述的剛性跳線裝置,其特徵在於,所述剛性鋁管的長度範圍是 10m-25m。
6. 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剛性跳線裝置,其特徵在於,所述軟導線為未經張力放線和緊 線的導線。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用於耐張塔的剛性跳線裝置,包括分別設置在耐張塔兩側的兩個連接板,兩個連接板與耐張塔橫擔之間分別連接有牽引線;耐張塔兩側的軟導線分別經兩個連接板固定連接在兩個引流板上,兩個引流板之間固定連接一段鋁管。所述引流板與連接板之間連接有承重掛具。所述鋁管為並排設置的兩根剛性鋁管。本實用新型在軟導線經過耐張塔時,採用剛性跳線工藝,在軟導線間設置一段鋁管,利用鋁管的重量大,不易晃動等特點,有效避免因軟導線易晃動導致的不安全因素。
文檔編號H02G7/00GK201440595SQ200920153108
公開日2010年4月21日 申請日期2009年6月24日 優先權日2009年6月24日
發明者呂鐸, 吳堯成, 孫偉軍, 尹勳祥, 張弓, 江洪成, 沈海軍, 石健紅 申請人:浙江省送變電工程公司;國家電網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