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公害黃顙魚養殖方法
2023-10-11 16:21:24 1
專利名稱:無公害黃顙魚養殖方法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一種淡水魚養殖領域,具體說是一種無公害黃顙魚養殖方法。
背景技術:
黃顙魚,鯰形目,鰉科,黃顙魚屬。因其營養豐富,肉質鮮美,一直以來深受國內外消費者歡迎。近幾年來淡水業蓬勃發展,但是傳統養殖方法,飼料係數大、成本高、產量低、效益差,特別是黃顙魚規格不勻稱(雄大、雌小),再者,養殖技術不規範、環境汙染大等問題得到的黃顙魚病害多。傳統養殖方法,藥物注射頻繁,引起安全隱患的概率還是較大的。
發明內容
針對上述問題,本發明提供了一種無公害黃顙魚養殖方法,做到成本低、飼料係數低、產量高、汙染小、雄多雌少,提升產品質量。本發明是通過以下技術方案實現的:一種無公害黃顙魚養殖方法,包括以下步驟:
(I)設施準備:建造產卵池,產卵池以水泥池為宜,面積20-50m2,水深1-1.2m ; (2)孵化苗種:先將孵化設備在室內保溫,調整其水溫,孵化出膜時間70小時以上,得到水花苗,水花苗再培育得到成魚苗;(3)放苗準備:魚苗下塘前一個月,用生石灰化漿後全池潑灑消毒,並曝曬,池塘消毒曝曬後注入過濾後的新水,施放基肥,分撒在池塘四周水面下,培育浮遊生物;⑷池塘要求:培育水花苗池塘面積以2000m2-3333m2為宜,平均水深lm_l.5m,養殖成魚苗池塘面積以5333m2-6670m2為宜,平均水深1.5m-2m,塘底平坦少遊泥,排灌方便,水源無汙染,水量 充足;(5)苗种放養:水花苗每667m2放養80000尾-100000尾,成魚苗每667m2放養8000-10000尾;(6)餌料投餵:①水花苗種前期培育投餵豆漿、魚粉,並定期施用生物肥料,中後期培養採用黃顙魚專用飼料;②成魚苗種全程投餵黃顙魚專用飼料;(7)水質管理:要求水質清新,溶氧豐富,透明度30cm以上,ph值7-7.5,池塘每隔15d_20d換水一次,每次換水量20cm。作為優選,步驟2中,所述的孵化設備採用水泥池或孵化缸,採用的孵化方式為流水孵化或泡氣孵化,所述的水溫控制在20°C -23°C。作為優選,步驟3中,池塘每667m2用生石灰75kg_100kg化漿後進行潑灑消毒,曝曬7d-10d,注入的新水為40cm-50cm,所述的基肥為經發酵的畜肥,用量為每667m2施放200kg_300kgo作為優選,步驟6中,所述的黃顙魚專用飼料蛋白質含量為40% -42% ;所採用的投飼方法:日投餵二次,日投餵量為魚體重的2% -4%。作為優選,所述的投飼方法,飼料在上午8:00-9:00,下午17:00-18:00投放;日投餵量上午佔40*%,下午佔60*%。作為優選,步驟7中,池塘定期施用光合菌、EM菌、芽孢菌來培育水質,定期每月用一次氯製劑或碘製劑消毒。本發明採取了上述改進措施進行,其有益效果顯著:本發明充分利用空閒的生產資源,無需增加專業設備,工業化管理,規格整齊,產量高,飼料係數低,效益高,養殖技術標準規範,施放生物製劑藥物控制水質,減少藥物的使用,使黃顙魚達到無公害健康要求,提升了產品質量價值;另外,適當的水溫合理的孵化時間控制能達到80%黃顙魚苗的雄性率。通過2年的養殖畝產黃顙魚1500mg,同比傳統養殖黃顙魚產量提高50%,單價提高40 %,經濟效益提高85 %。
具體實施例方式
下面結合實施例對本發明作進一步的說明:實驗在德清縣吳越水產養殖有限公司內進行。實施例1,一種無公害黃顙魚養殖方法,包括以下步驟:(I)設施準備:建造產卵池,產卵池以水泥池為宜,面積20-50m2,水深1-1.2m ;(2)孵化苗種:先將水泥池在室內保溫,調節其水溫在20°C,採用流水孵化,孵化出膜時間70小時以上,得到水花苗,水花苗再培育一段時間得到成魚苗(水花苗培育至成魚苗環境條件與現有技術相同);(3)放苗準備:魚苗下塘前一個月,先處理池塘,每667m2用生石灰75kg化漿後進行潑灑消毒,曝曬7d,池塘消毒曝曬後注入40cm過濾後的新水,每667m2施放200kg經發酵的畜肥,分撒在池塘四周水面下,培育浮遊生物;(4)池塘要求:培育水花苗池塘面積2000m2,平均水深lm,養殖成魚苗池塘面積5333m2,平均水深1.5m,塘底平坦少淤泥,排灌方便,水源無汙染,水量充足;(5)苗种放養:水花苗每667m2放養80000尾,成魚苗每667m2放養8000尾;(6)餌料投餵:①水花苗種前期培育投餵豆漿、魚粉,並定期施用生物肥料;中後期培養以蛋白質含量40% -42%的黃顙魚專用飼料,②成魚苗種全程投餵黃顙魚專用飼料。投飼方法:日投餵二次,上午8:00-9:00,下午17:00-18:00,日投餵量為魚體重的2% -4%,上午佔40%,下午佔60% ;(7)水質管理:要求水質清新,溶氧豐富,透明度30cm以上,ph值7-7.5,池塘每隔15d-20d換水一次,每次換水量20cm,池塘定期施用光合菌、EM菌、芽孢菌來培育水質,定期每月用一次氯製劑或磷製劑消毒。實施例2,一種無公害黃顙魚養殖方法,包括以下步驟,無特別描述的,則說明條件與實施例1相同。不同是的孵化苗種:採用孵化缸在室內保溫,採用泡氣孵化,水溫控制在23 0C ;放苗準備:每667m2用生石灰IOOkg化漿後進行潑灑消毒,曝曬10d,池塘消毒曝曬後注入50cm過濾後的新水,每667m2施放300kg經發酵的畜肥,分撒在池塘四周水面下,培育浮遊生物;池塘要求:培育水花苗池塘面積3333m2,平均水深1.5m,養殖成魚苗池塘面積6670m2,平均水深2m ;苗种放養:水花苗每667m2放養100000尾,成魚苗每667m2放養10000尾。實施例3,一種無公害黃顙魚養殖方法,包括以下步驟,無特別描述的,則說明條件與實施例1相同。不同的是孵化苗種:水溫控制在22°C ;放苗準備:每667m2用生石灰85kg化漿後進行潑灑消毒,曝曬8d,池塘消毒曝曬後注入45cm過濾後的新水,每667m2施放250kg經發酵的畜肥;池塘要求:培育水花苗池塘面積2500m2,平均水深1.3m,養殖成魚苗池塘面積6000m2,平均水深1.7m ;苗种放養:水花苗每667m2放養90000尾,成魚苗每667m2放養9000尾。
以上列舉的僅為本發明的具體實施例,顯然,本發明不限於以上實施例。本領域的普通技術人員能從本發明公開的內容直接導出或聯想到的所有變形,均應屬於本發明的保護範圍。
權利要求
1.一種無公害黃顙魚養殖方法,其特徵在於,包括以下步驟:(1)設施準備:建造產卵池,產卵池以水泥池為宜,面積20-50m2,水深1-1.2m ; (2)孵化苗種:先將孵化設備在室內保溫,調整其水溫,孵化出膜時間70小時以上,得到水花苗,水花苗再培育得到成魚苗;(3)放苗準備:魚苗下塘前一個月,用生石灰化漿後全池潑灑消毒,並曝曬,池塘消毒曝曬後注入過濾後的新水,施放基肥,分撒在池塘四周水面下,培育浮遊生物;(4)池塘要求:培育水花苗池塘面積以2000m2-3333m2為宜,平均水深lm_l.5m,養殖成魚苗池塘面積以5333m2-6670m2為宜,平均水深1.5m-2m,塘底平坦少遊泥,排灌方便,水源無汙染,水量充足;(5)苗种放養:水花苗每667m2放養80000尾-100000尾,成魚苗每667m2放養8000-10000尾;(6)餌料投餵:①水花苗種前期培育投餵豆漿、魚粉,並定期施用生物肥料,中後期培養採用黃顙魚專用飼料成魚苗種全程投餵黃顙魚專用飼料;(7)水質管理:要求水質清新,溶氧豐富,透明度30cm以上,ph值7-7.5,池塘每隔15d_20d換水一次,每次換水量20cm。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無公害黃顙魚養殖方法,其特徵在於,步驟2中,所述的孵化設備採用水泥池或孵化缸,採用的孵化方式為流水孵化或泡氣孵化,所述的水溫控制在200C -23O。
3.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無公害黃顙魚養殖方法,其特徵在於,步驟3中,池塘每667m2用生石灰75kg-100kg化眾後進行潑灑消毒,曝曬7d-10d,注入的新水為40cm-50cm,所述的基肥為經發酵的畜肥,用量為每667m2施放200kg-300kg。
4.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無公害黃顙魚養殖方法,其特徵在於,步驟6中,所述的黃顙魚專用飼料蛋白質含量為40% -42% ;所採用的投飼方法:日投餵二次,日投餵量為魚體重的 2% -4%。
5.根據權利要求4所述的無公害黃顙魚養殖方法,其特徵在於,所述的投飼方法,飼料在上午8:00-9:00,下午17:00-18:00投放;日投餵量上午佔40 %,下午佔60 %。
6.根據權利要求1所 述的無公害黃顙魚養殖方法,其特徵在於,步驟7中,池塘定期施用光合菌、EM菌、芽孢菌來培育水質,定期每月用一次氯製劑或碘製劑消毒。
全文摘要
本發明涉及一種淡水魚養殖領域,具體說是一種無公害黃顙魚養殖方法,涉及以下步驟設施準備、孵化苗種、放苗準備、池塘要求、苗种放養、餌料投餵、水質管理,本發明充分利用空閒的生產資源,無需增加專業設備,規格整齊,產量高,施放生物製劑藥物控制水質,減少藥物的使用,使黃顙魚達到無公害健康要求,提升了產品質量價值。
文檔編號C02F3/34GK103120135SQ20111037225
公開日2013年5月29日 申請日期2011年11月21日 優先權日2011年11月21日
發明者歸毛頭 申請人:德清縣吳越水產養殖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