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蓋組件及烹飪器具的製作方法
2023-10-11 22:43:19

本發明涉及廚房電器領域,具體而言,涉及一種上蓋組件及具有該上蓋組件的烹飪器具。
背景技術:
目前,傳統技術中的電壓力鍋產品開蓋時,需先旋轉把手,使電壓力鍋上蓋的蓋牙與電壓力鍋鍋體的鍋牙相分離,再按壓開蓋按鈕,以使上蓋與產品電壓力鍋本體解鎖,才能實現產品的開蓋過程;而合蓋時,則需要先將上蓋蓋在鍋體上,以使開關裝置將上蓋與電壓力鍋本體鎖合,再旋轉把手實現蓋牙與鎖牙的鎖緊,最終實現產品的合蓋過程;該結構的設置不僅操作工序繁瑣,且產品使用過程中,用戶需對旋轉把手提供旋轉力矩,但是,在旋轉把手體積較小的產品中,用戶施力困難,而在旋轉把手較大的產品中,對旋轉把手旋轉的過程中需要較大的操作空間,從而給產品的使用造成不便,且也降低了產品的美觀性。
技術實現要素:
為了解決上述技術問題至少之一,本發明的一個目的在於提供一種開、合蓋操作省力,且開、合蓋方式簡便、智能化的上蓋組件。
本發明的另一個目的在於提供一種具有上述上蓋組件的烹飪器具。
為實現上述目的,本發明第一方面的實施例提供了一種上蓋組件,用於烹飪器具,包括:上蓋本體;鎖緊裝置,與所述上蓋本體可轉動地連接,所述鎖緊裝置上設置有可與所述烹飪器具的鍋體的鍋牙相鎖緊的蓋牙,且所述鎖緊裝置相對所述上蓋本體的運動軌跡上具有使所述蓋牙與所述鍋牙相鎖緊的鎖緊位置,和使所述蓋牙與所述鍋牙相分離的分離位置;驅動電機,設置在所述上蓋本體上;和傳動裝置,可轉動地設置在所述上蓋本體上, 並分別與所述驅動電機和所述鎖緊裝置連接;其中,所述驅動電機正轉,所述傳動裝置帶動所述鎖緊裝置運動至所述鎖緊位置;所述驅動電機反轉,所述傳動裝置帶動所述鎖緊裝置運動至所述分離位置。
本發明第一方面的實施例提供的上蓋組件,由驅動電機驅動傳動裝置運動,並通過傳動裝置帶動鎖緊裝置相對上蓋本體轉動,以實現鎖緊裝置的蓋牙與烹飪器具鍋體的鍋牙鎖緊或分離,即實現產品的開、合蓋過程,具體地,通過驅動電機驅動以實現產品的蓋牙與鍋牙鎖緊或分離的自動控制,相對於現有機械式開、合蓋過程而言,該方式一方面解放了人體勞動,使得產品的使用更加方便和智能化,另一方面避免了實現上蓋組件與鍋體之間鎖緊或分離操作中,用戶操作方向不明確的情況發生,從而提高了產品的使用舒適度;且由於本方案無需在產品上設置龐大的旋轉把手結構即可實現產品鎖緊、打開功能,從而減小了產品的尺寸,使產品更美觀。
本領域技術人員可以理解的是,本方案中烹飪器具的鍋體上設置有多個相間隔設置的鍋牙,而鎖緊裝置上設置有與鍋牙相交替設置的蓋牙,則上蓋組件與鍋體蓋合時,蓋牙穿插到相鄰鍋牙之間,且蓋牙與鍋牙位於水平位置不同的兩個平面內,此時,鎖緊裝置可相對鍋體正向旋轉一定角度而使得蓋牙與鍋牙相卡合,從而實現蓋牙與鍋牙的鎖緊,當鎖緊裝置相對鍋體反向旋轉一定角度後,蓋牙回到相鄰兩個鍋牙之間的位置,從而實現蓋牙與鍋牙的分離,此時,用戶可將上蓋組件打開。
具體而言,本方案將驅動電機接入電路過程中,需確保驅動電機能夠分別實現正轉和反轉;則在該方案中,烹飪器具的烹飪參數設定後,產品自動控制驅動電機正向旋轉預設角度,以使蓋牙和鍋牙鎖緊,而烹飪結束後,當烹飪器具內的壓力恢復至安全閥值以下時,產品自動控制驅動電機反向旋轉預設角度,以使蓋牙和鍋牙分離,從而實現產品的自動控制過程,使產品更加智能化。
另外,本發明提供的上述實施例中的上蓋組件還可以具有如下附加技術特徵:
根據本發明的一個實施例,所述傳動裝置包括:傳動齒輪,固定在所述驅動電機的輸出軸的一端;和連接杆,可轉動地設置於所述上蓋本體上,並與所 述鎖緊裝置相連,且所述連接杆上設置有與所述傳動齒輪相嚙合的傳動齒條;其中,所述傳動齒輪旋轉,帶動所述連接杆相對所述上蓋本體轉動。
在該結構中,傳動齒輪與輸出軸同軸轉動,且通過傳動齒輪和連接杆上的傳動齒條相嚙合,以帶動連接杆及與連接杆連接的鎖緊裝置相對上蓋本體轉動,實現蓋牙與鍋牙的鎖緊或分離。
在上述實施例中,一方面,由於嚙合傳動對傳動比的控制精度高,且在傳動過程中可以起到良好的減速作用,從而相對降低了電驅動件的選擇和使用要求,降低了產品的成本;另一方面,為減小鎖緊裝置的旋轉阻力,優選地,將鎖緊裝置可活動地與上蓋本體進行裝配,在此基礎上,將傳動齒條設置在連接杆上,並通過設置傳動齒輪和傳動齒條嚙合的傳動方式,以在輸出軸與鎖緊裝置之間起到一定的緩衝作用,從而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驅動電機傳遞到鎖緊裝置上的振動,提高了鎖緊裝置的運動平穩性。
根據本發明的一個實施例,所述傳動齒輪位於所述連接杆的下方,所述傳動齒條的嚙合齒設置在所述連接杆的下表面上,所述傳動齒條設置在所述連接杆的一側,且所述傳動齒條的自由端朝與所述連接杆的長度相交的方向延伸。
本方案中設置傳動齒條的自由端朝與所述連接杆的長度相交的方向延伸,以在連接杆結構一定的情況下,有效地控制傳動齒條的弧長,以確保無論驅動電機正向轉動還是反向轉動,傳動齒條均與傳動齒輪處於嚙合狀態。
根據本發明的一個實施例,所述傳動齒輪的軸線與所述鎖緊裝置的旋轉軸線平行;所述傳動齒條呈弧形,且所述弧形的中心位於所述鎖緊裝置的旋轉軸線上。
相應地,本方案中傳動齒條上與傳動齒輪相對應的側面具有與該傳動齒輪相嚙合的嚙合齒,且該傳動齒條呈弧形,並繞鎖緊裝置的旋轉軸線布置,值得說明的是,此處所述弧形的中心指代該弧形所在圓的圓心;另外,具體地,該嚙合齒位於傳動齒條的靠近該旋轉軸線的側面上,並與傳動齒輪內嚙合,或者該嚙合齒位於傳動齒條的遠離該旋轉軸線的側面上,並與傳動齒輪外嚙合;可選地,本方案中傳動齒輪可為錐形齒輪或者直齒輪;則傳動齒輪轉動時,傳動齒條繞鎖緊裝置的軸線旋轉,從而帶動連接杆繞連接杆與上蓋本體的連接點擺動,而使得連接杆可帶動鎖緊裝置相對上蓋本體轉動;且值得說明的是,本方 案中通過設置傳動齒條的弧長,應確保無論驅動電機正向轉動還是反向轉動,傳動齒條均與傳動齒輪處於嚙合狀態。
根據本發明的一個實施例,所述連接杆的兩端分別與所述上蓋本體和所述鎖緊裝置連接,所述傳動齒條設置在所述連接杆的中部;或
所述連接杆的中部與所述上蓋本體連接,所述連接杆的第一端設置有所述傳動齒條,所述連接杆的第二端與所述鎖緊裝置連接;或
所述連接杆的中部與所述鎖緊裝置連接,所述連接杆的第一端設置有所述傳動齒條,所述連接杆的第二端與所述上蓋本體連接。
根據本發明的一個實施例,所述連接杆的一端設置有缺口;所述上蓋本體上設置有滑孔;所述鎖緊裝置上設置有連接軸,所述連接軸穿過所述滑孔後安裝在所述缺口內,且所述連接軸可沿所述滑孔滑動。
上述方案中,在連接杆的一端設置有缺口,具體地,該缺口可呈U形,連接軸與U形缺口之間可為過盈配合以實現兩者固定連接;或連接軸與U形缺口之間可為間隙配合,以實現兩者可轉動連接,這為產品的裝配提供了便利,即在裝配過程中直接將連接軸沿缺口的開口端卡裝到缺口內即可。
且具體地,上述方案中滑孔呈弧形,並相對上蓋本體具有第一極限位置和第二極限位置,當鎖緊裝置運動到分離位置時,對應銷軸從滑孔的第一極限位置恰好滑至滑孔的第二極限位置,當鎖緊裝置運動到鎖緊位置時,對應銷軸從滑孔的第二極限位置恰好返回至滑孔的第一極限位置;則在鎖緊裝置相對鍋體的轉動過程出現轉動偏差的情況下,通過滑孔與銷軸相干涉以確保鍋牙與蓋牙配合的精準度,同時,也可為傳動裝置的傳動進行校準,從而提高產品的使用可靠性。
根據本發明的一個實施例,所述上蓋組件還包括控制裝置,且所述控制裝置包括:選擇模塊,用於設定所述烹飪器具的工作參數,且完成所述工作參數的設定後發送執行信號,或者所述選擇模塊用於直接設定執行信號;和控制模塊,分別與所述驅動電機和所述選擇模塊電連接,且所述控制模塊接收所述執行信號,並根據所述執行信號控制所述驅動電機正轉,使所述鎖緊裝置運動至所述鎖緊位置。
在該方案中,選擇模塊為按鈕或觸控按鍵或旋鈕等操作鍵,用戶在烹飪器 具上通過操作鍵設定烹飪參數後,產品自動控制驅動電機正向轉動預設角度,以使蓋牙和鍋牙鎖緊;或者選擇模塊也可以是專門設定鎖蓋功能的操作鍵,當按下操作鍵後控制控制模塊接收到鎖蓋的執行信號,然後控制電機轉動使蓋牙與鍋牙鎖緊;該兩種方式相對於手動操作而言,一方面避免了開、合蓋操作複雜或操作不明確的情況出現,從而提高了產品的使用舒適度;另一方面,解放了人體勞動,使得產品的使用更加方便和智能化。
根據本發明的一個實施例,所述控制裝置還包括:檢測模塊,與所述控制模塊電連接,用於檢測所述烹飪器具內的壓力值,且所述檢測模塊將檢測結果生成控制信號發送給所述控制模塊;其中,所述控制模塊接收所述控制信號並判斷檢測的所述壓力值是否小於預設壓力值,且在得出檢測的所述壓力值小於所述預設壓力值時控制所述驅動電機反轉,使所述鎖緊裝置運動至所述分離位置。
具體地,該預設壓力值小於或者等於一般飯煲類產品在正常烹飪情況下的鍋內壓力值,或者該預設壓力值略大於大氣壓值,以此可確保產品有且僅在其內部壓力值小於預設壓力值時,蓋牙與鍋牙處於分離狀態,即用戶可進行開蓋操作的狀態,這避免了用戶不規範操作行為帶來的安全威脅,從而有效地保證了產品的使用安全性。
本發明第二方面的實施例提供了一種烹飪器具,包括:鍋體,圍繞所述鍋體的鍋口設置有鍋牙;和上述任一項實施例中所述的上蓋組件,用於打開或關閉所述鍋體,且所述上蓋組件的蓋牙可與所述鍋牙鎖緊或分離。
本發明第二方面實施例提供的電壓力鍋,通過設置本發明第一方面實施例提供的上蓋組件,從而具有所述上蓋組件所具有的全部有益效果,在此不再贅述。
根據本發明的一個實施例,所述烹飪器具為電飯煲或電壓力鍋。
本發明的附加方面和優點將在下面的描述部分中變得明顯,或通過本發明的實踐了解到。
附圖說明
本發明的上述和/或附加的方面和優點從結合下面附圖對實施例的描述中 將變得明顯和容易理解,其中:
圖1是本發明一實施例所述烹飪器具的結構示意圖;
圖2是本發明一實施例所述上蓋組件在第一種狀態下的局部結構示意圖;
圖3是圖2中所示上蓋組件在第二種狀態下的結構示意圖;
圖4是圖2中所示上蓋組件的分解結構示意圖;
圖5是圖4中所示A部的放大結構示意圖。
其中,圖1至圖5中的附圖標記與部件名稱之間的對應關係為:
1上蓋本體,11滑孔,2鎖緊裝置,21連接軸,3驅動電機,41傳動齒輪,42連接杆,421傳動齒條,422缺口。
具體實施方式
為了能夠更清楚地理解本發明的上述目的、特徵和優點,下面結合附圖和具體實施方式對本發明進行進一步的詳細描述。需要說明的是,在不衝突的情況下,本申請的實施例及實施例中的特徵可以相互組合。
在下面的描述中闡述了很多具體細節以便於充分理解本發明,但是,本發明還可以採用其他不同於在此描述的其他方式來實施,因此,本發明的保護範圍並不受下面公開的具體實施例的限制。
下面參照圖1至圖5描述根據本發明一些實施例所述上蓋組件。
如圖1至圖5所示,本發明第一方面的實施例提供了一種上蓋組件,用於烹飪器具,包括:上蓋本體1、鎖緊裝置2、驅動電機3和傳動裝置。
具體地,鎖緊裝置2與上蓋本體可轉動地連接,鎖緊裝置2上設置有可與烹飪器具的鍋體的鍋牙相鎖緊的蓋牙,且鎖緊裝置2相對上蓋本體1的運動軌跡上具有使蓋牙與鍋牙相鎖緊的鎖緊位置,和使蓋牙與鍋牙相分離的分離位置;驅動電機3設置在上蓋本體1上;傳動裝置可轉動地設置在上蓋本體1上,並分別與驅動電機3和鎖緊裝置2連接;其中,驅動電機3正轉,傳動裝置帶動鎖緊裝置2運動至鎖緊位置;驅動電機3反轉,傳動裝置帶動鎖緊裝置2運動至分離位置。
本發明第一方面的實施例提供的上蓋組件,由驅動電機3驅動傳動裝置運動,並通過傳動裝置帶動鎖緊裝置2相對上蓋本體1轉動,以實現鎖緊裝置2 的蓋牙與烹飪器具鍋體的鍋牙鎖緊或分離,即實現產品的開、合蓋過程,具體地,通過驅動電機3驅動以實現產品的蓋牙與鍋牙鎖緊或分離的自動控制,相對於現有機械式開、合蓋過程而言,該方式一方面解放了人體勞動,使得產品的使用更加方便和智能化,另一方面避免了實現上蓋組件與鍋體之間鎖緊或分離操作中,用戶操作方向不明確的情況發生,從而提高了產品的使用舒適度;且由於本方案無需在產品上設置龐大的旋轉把手結構即可實現產品鎖緊、打開功能,從而減小了產品的尺寸,使產品更美觀。
本領域技術人員可以理解的是,本方案中烹飪器具的鍋體上設置有多個相間隔設置的鍋牙,而鎖緊裝置2上設置有與鍋牙相交替設置的蓋牙,則上蓋組件與鍋體蓋合時,蓋牙穿插到相鄰鍋牙之間,且蓋牙與鍋牙位於水平位置不同的兩個平面內,此時,鎖緊裝置2可相對鍋體正向旋轉一定角度而使得蓋牙與鍋牙相卡合,從而實現蓋牙與鍋牙的鎖緊,當鎖緊裝置2相對鍋體反向旋轉一定角度後,蓋牙回到相鄰兩個鍋牙之間的位置,從而實現蓋牙與鍋牙的分離,此時,用戶可將上蓋組件打開。
具體而言,本方案將驅動電機3接入電路過程中,需確保驅動電機3能夠分別實現正轉和反轉;則在該方案中,烹飪器具的烹飪參數設定後,產品自動控制驅動電機3正向旋轉預設角度,以使蓋牙和鍋牙鎖緊,而烹飪結束後,當烹飪器具內的壓力恢復至安全閥值以下時,產品自動控制驅動電機3反向旋轉預設角度,以使蓋牙和鍋牙分離,從而實現產品的自動控制過程,使產品更加智能化。
在本發明的一個實施例中,如圖2至圖4所示,傳動裝置包括:傳動齒輪41和連接杆42。
具體地,傳動齒輪41固定在驅動電機3的輸出軸的一端;連接杆42可轉動地設置於上蓋本體1上,並與鎖緊裝置2相連,且連接杆42上設置有與傳動齒輪41相嚙合的傳動齒條421;其中,傳動齒輪41旋轉,帶動連接杆42相對上蓋本體1轉動。
在該實施例中,傳動齒輪41與輸出軸同軸轉動,且通過傳動齒輪41和連接杆42上的傳動齒條421相嚙合,以帶動連接杆42及與連接杆42連接的鎖緊裝置2相對上蓋本體1轉動,實現蓋牙與鍋牙的鎖緊或分離。
在上述實施例中,一方面,由於嚙合傳動對傳動比的控制精度高,且在傳動過程中可以起到良好的減速作用,從而相對降低了驅動電機3的選擇和使用要求,降低了產品的成本;另一方面,為減小鎖緊裝置2的旋轉阻力,優選地,將鎖緊裝置2可活動地與上蓋本體1進行裝配,在此基礎上,將傳動齒條421設置在連接杆42上,並通過設置傳動齒輪41和傳動齒條421嚙合的傳動方式,以在輸出軸與鎖緊裝置2之間起到一定的緩衝作用,從而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驅動電機3傳遞到鎖緊裝置2上的振動,提高了鎖緊裝置2的運動平穩性。
在本發明的一個實施例中,如圖2、圖3和圖5所示,傳動齒輪41位於連接杆42的下方,傳動齒條41的嚙合齒設置在連接杆42的下表面上,傳動齒條41設置在連接杆42的一側,且傳動齒條41的自由端朝與連接杆42的長度相交的方向延伸。
在該實施例中,設置傳動齒條41的自由端朝與連接杆42的長度相交的方向延伸,以在連接杆42結構一定的情況下,有效地控制傳動齒條41的弧長,以確保無論驅動電機正向轉動還是反向轉動,傳動齒條41均與傳動齒輪處於嚙合狀態。
在本發明的另一個實施例中,圖中未示出,傳動齒輪的軸線與鎖緊裝置的旋轉軸線平行;傳動齒條呈弧形,且弧形的中心位於鎖緊裝置的旋轉軸線上。
在該實施例中,相應地,本方案中傳動齒條上與傳動齒輪相對應的側面具有與該傳動齒輪相嚙合的嚙合齒,且該傳動齒條呈弧形,並繞鎖緊裝置的旋轉軸線布置,值得說明的是,此處所述弧形的中心指代該弧形所在圓的圓心;另外,具體地,該嚙合齒位於傳動齒條的靠近該旋轉軸線的側面上,並與傳動齒輪內嚙合,或者該嚙合齒位於傳動齒條的遠離該旋轉軸線的側面上,並與傳動齒輪外嚙合;可選地,本方案中傳動齒輪可為錐形齒輪或者直齒輪;則傳動齒輪轉動時,傳動齒條繞鎖緊裝置的軸線旋轉,從而帶動連接杆繞連接杆與上蓋本體1的連接點擺動,而使得連接杆可帶動鎖緊裝置相對上蓋本體轉動;值得說明的是,本方案中通過設置傳動齒條的弧長,應確保無論驅動電機正向轉動還是反向轉動,傳動齒條均與傳動齒輪處於嚙合狀態。
具體地,上述任一實施例中傳動裝置可採用以下具體實施方式實現:
如圖2至圖4中所示,連接杆42的兩端分別與上蓋本體1和鎖緊裝置2 連接,傳動齒條421設置在連接杆42的中部。
或連接杆42的中部與上蓋本體1連接,連接杆42的第一端設置有傳動齒條421,連接杆42的第二端與鎖緊裝置2連接。
或連接杆42的中部與鎖緊裝置2連接,連接杆42的第一端設置有傳動齒條421,連接杆42的第二端與上蓋本體1連接。
在本發明的一個具體實施例中,如圖2至圖4中所示,連接杆42的一端設置有缺口422;上蓋本體1上設置有滑孔11;鎖緊裝置2上設置有連接軸21,該連接軸21穿過滑孔11後安裝在缺口422內,且連接軸21可沿滑孔11滑動。
在該實施例中,在連接杆42的一端設置有缺口422,具體地,該缺口422可呈U形,連接軸21與U形缺口422之間可為過盈配合以實現兩者固定連接;或連接軸21與U形缺口422之間可為間隙配合,以實現兩者可轉動連接,這為產品的裝配提供了便利,即在裝配過程中直接將連接軸21沿缺口422的開口端卡裝到缺口422內即可。
且進一步地,該滑孔11呈弧形,並相對上蓋本體1具有第一極限位置和第二極限位置,當鎖緊裝置2運動到分離位置時,對應連接軸42從滑孔11的第一極限位置恰好滑至滑孔11的第二極限位置,當鎖緊裝置2運動到鎖緊位置時,對應連接軸42從滑孔的第二極限位置恰好返回至滑孔11的第一極限位置;則在鎖緊裝置2相對鍋體的轉動過程出現轉動偏差的情況下,通過滑孔11與連接軸42相干涉以確保鍋牙與蓋牙配合的精準度,同時,也可為傳動裝置的傳動進行校準,從而提高產品的使用可靠性。
在本發明的一個實施例中,上蓋組件還包括控制裝置(圖中未示出),且所述控制裝置包括:選擇模塊和控制模塊。
具體地,選擇模塊用於設定烹飪器具的工作參數,且完成工作參數的設定後發送執行信號,或者選擇模塊用於直接設定執行信號;控制模塊分別與驅動電機3和選擇模塊電連接,且控制模塊接收執行信號,並根據執行信號控制驅動電機3正轉,使鎖緊裝置2運動至鎖緊位置。
在該實施例中,選擇模塊為按鈕或觸控按鍵或旋鈕等操作鍵,用戶在烹飪器具上通過操作鍵設定烹飪參數後,產品自動控制驅動電機3正向轉動預設 角度,以使蓋牙和鍋牙鎖緊;或者選擇模塊也可以是專門設定鎖蓋功能的操作鍵,當按下操作鍵後控制模塊接收到鎖蓋的執行信號,然後控制電機轉動使蓋牙與鍋牙鎖緊;這相對於手動操作而言,一方面避免了開、合蓋操作複雜或操作不明確的情況出現,從而提高了產品的使用舒適度;另一方面,解放了人體勞動,使得產品的使用更加方便和智能化。
在本發明的一個實施例中,控制裝置還包括檢測模塊。
具體地,檢測模塊與控制模塊電連接,用於檢測烹飪器具內的壓力值,且檢測模塊將檢測結果生成控制信號發送給控制模塊;其中,控制模塊接收控制信號並判斷檢測的所述壓力值是否小於預設壓力值,且在得出檢測的所述壓力值小於所述預設壓力值時控制信號控制驅動電機3反轉,使鎖緊裝置2運動至分離位置。
在該實施例中,具體地,該預設壓力值小於或者等於一般飯煲類產品在正常烹飪情況下的鍋內壓力值,或者該預設壓力值略大於大氣壓值,以此可確保產品有且僅在其內部壓力值小於預設壓力值時,蓋牙與鍋牙處於分離狀態,即用戶可進行開蓋操作的狀態,這避免了用戶不規範操作行為帶來的安全威脅,從而有效地保證了產品的使用安全性。
如圖1所示,本發明第二方面的實施例提供了一種烹飪器具,包括:鍋體和上述任一項實施例中所述的上蓋組件,具體地,圍繞鍋體的鍋口設置有鍋牙;上蓋組件用於打開或關閉所述鍋體,且上蓋組件的蓋牙可與鍋牙鎖緊或分離。
本發明第二方面實施例提供的電壓力鍋,通過設置本發明第一方面實施例提供的上蓋組件,從而具有所述上蓋組件所具有的全部有益效果,在此不再贅述。
可選地,烹飪器具為電飯煲或電壓力鍋。
綜上所述,本發明提供的上蓋組件,由驅動電機驅動傳動裝置運動,並通過傳動裝置帶動鎖緊裝置相對上蓋本體轉動,以實現鎖緊裝置的蓋牙與烹飪器具鍋體的鍋牙鎖緊或分離,即實現產品的開、合蓋過程,具體地,通過驅動電機驅動以實現產品的蓋牙與鍋牙鎖緊或分離的自動控制,相對於現有機械式開、合蓋過程而言,該方式一方面解放了人體勞動,使得產品的 使用更加方便和智能化,另一方面避免了實現上蓋組件與鍋體之間鎖緊或分離操作中,用戶操作方向不明確的情況發生,從而提高了產品的使用舒適度;且由於本方案無需在產品上設置龐大的旋轉把手結構即可實現產品鎖緊、打開功能,從而減小了產品的尺寸,使產品更美觀。
在本發明中,術語「第一」、「第二」僅用於描述的目的,而不能理解為指示或暗示相對重要性;術語「多個」則指兩個或兩個以上,除非另有明確的限定。術語「安裝」、「相連」、「連接」、「固定」等術語均應做廣義理解,例如,「連接」可以是固定連接,也可以是可拆卸連接,或一體地連接;「相連」可以是直接相連,也可以通過中間媒介間接相連。對於本領域的普通技術人員而言,可以根據具體情況理解上述術語在本發明中的具體含義。
在本說明書的描述中,術語「一個實施例」、「一些實施例」、「具體實施例」等的描述意指結合該實施例或示例描述的具體特徵、結構、材料或特點包含於本發明的至少一個實施例或示例中。在本說明書中,對上述術語的示意性表述不一定指的是相同的實施例或實例。而且,描述的具體特徵、結構、材料或特點可以在任何的一個或多個實施例或示例中以合適的方式結合。
以上所述僅為本發明的優選實施例而已,並不用於限制本發明,對於本領域的技術人員來說,本發明可以有各種更改和變化。凡在本發明的精神和原則之內,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換、改進等,均應包含在本發明的保護範圍之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