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四季網

將軍植茶「霧裡青」

2023-10-15 17:46:39 4

 南宋末年,元軍鐵騎橫渡長江,隨即兵壓臨安城下,俘虜了南宋小皇帝和太后、太皇太后等,宣告了南宋政權實際上已經滅亡。然而,在皖南徽州的山區,仍有一位名叫武立卿的青年將軍,率一支軍隊與元軍做拼死的抵抗,但由於敵我力量懸殊,糧草又無法及時供給,因此,武將軍的隊伍越打越少,最後剩下不足五千人。這年秋天,元軍集合數十倍的兵力,大舉圍剿武立卿部。武軍腹背受敵,死傷慘重,武立卿棄戰馬、丟盔甲,遁入深山。怎奈身後追兵越逼越近。武立卿無力再戰,又不甘心做俘虜,只得兩眼一閉,縱身跳下懸崖。墜落過程中,他只覺得腰間、頭部同時被重物猛擊一下,隨即昏迷過去……

  

不知道過了多久,武立卿從昏迷中醒來。睜開眼,發現自己赤身裸體地躺在軟乎乎的枯草中,身邊一團漆黑,抬頭,卻見遠方似有一輪明鏡高懸。他想要查看是怎麼回事,卻感覺渾身疼痛難忍,與此同時,就聽一聲低喝:「休動!」

  武立卿已適應了黑暗的環境,這才看到他身邊站著一人,手裡拿著他的寶劍,劍尖直指武立卿的喉嚨!

  「你是誰?為何要加害於我?」武立卿看清楚對方粗衣麻鞋,平民打扮,知道不是元軍。

  「我是救你的人呀。」說話人聲音洪亮,聽起來卻又未免感覺有些蒼老,「你墜崖中途被藤蘿託住,撿了條性命。是老夫冒險把你救回的。」

  「那你何故要殺我?」

  「你已經昏迷了五個晝夜。」老人說,「我把你摔壞的骨骼復了位。軍人粗魯,不管不顧地坐起,我怕前功盡棄,急切中拔劍制止,別無惡意。」

  原來是這樣。武立卿,躺著不動了。現在他才看清楚,自己是躺在一個深深的山洞裡,方才頭上那一面明鏡,是洞口。

  「多謝老丈相救。」武立卿說,「你不想知道我是誰嗎?」

  老人家哈哈大笑,聲音在山洞內嗡嗡迴響:「老夫是只管救人,不問出處的。」說罷,用一隻粗瓷碗端過一碗米粥,「山居野老,無以待客,你將就些吧。」

  喝下米粥,武立卿頓覺添了些力氣。他仔細回憶墜崖前苦鬥的情節,想來他的部下已全軍覆沒。他要養好傷,以期重整旗鼓,打敗元軍,恢復大宋江山。

  「實不相瞞,大宋皇帝欽封的靖海將軍武立卿便是我。當下元韃氣盛,你何妨將武某獻出,可以得到一筆賞錢……」

  「我說過的,老夫只管救人,不問出處。老夫更不管你是曹家還是漢家,到這山洞裡來,便是老夫的伴兒,老夫的客人。」

  武立卿被老漢的善良單純感動了,兩滴英雄淚從頰邊緩緩流下。

  老漢告訴武立卿,他姓古,居住在山洞裡已近20年。平時採藥,也獵野獸,偶爾去山外換些油鹽布匹,大部分時間,就坐在古洞前聽泉聲,品鳥語,雖然無拘無束,卻也時感寂寞。

  「這回好了,將軍養傷至少要一個冬季,老夫可有了說話的人兒啦。」

  一邊說著,老爹已經點著了火,在一口懸吊著的鐵鍋中煮開了一些樹葉,漸漸,水中散發出一種香氣。再接著,老漢在鍋的四周支起一個四角木架,他吩咐武立卿:「我須給你醫治傷痛,你不必害怕。」雙手輕輕一託,武立卿整個身子被託離枯草。武立卿心中剛驚叫一聲:好大的力氣,整個人已被仰面放到那個木架上。古老爹抓起一把帶葉的樹枝,撩著鍋裡的熱湯,小心翼翼地洗武立卿的傷處。武立卿感覺一股熱流直達腠理,甚至到了骨髓深處,他的疼痛頓時減輕了許多。

  連燻加洗,折騰了半天,老人累得大汗淋漓,仍不肯停下,武立卿十分不忍。

  「你不必多說什麼。」老漢說,「你昏迷時我一直是這樣做的,今後有一段時光也要這麼做,否則你傷成這樣,縱然活下去也是殘廢呀。」

  武立卿動彈不得,心中只剩下感激了:「老人家,武立卿傷好之後,一定東山再起,強兵復國。您就是我的再生父母,大宋功臣。武立卿他日有寸功得建,不敢稍忘老爹大德。」

  就這樣,武立卿身上的疼痛一天天減弱,在洞裡又治療過五六天的樣子,他可以借棍杖之力,自己掙扎著走到鐵鍋邊上,由老漢幫助他躺上木架。

  古老漢非常勤快,他幫助武立卿治傷,操持兩人的吃食,做完這些,他外出好久,回來把那口大鐵鍋燒熱,在裡面烘炒樹葉子。

  「這鍋裡煮的是什麼藥物,如此清香?!」

  「鍋裡炒的煮的都是茶葉。」老漢說,「我為你洗傷處用的樹枝,也是茶樹。此茶生在深山雲霧之中,得日光月華之孕育,春露夏霧之滋潤,故有療痛之神效。不過,療傷用的都是過季節的葉子,我洞中所藏的珍品,才是飲用的好茶。」

  武立卿聽後點點頭。他出身貧家,長大後戎馬生涯。兵荒馬亂之年,渴了,便大把掬飲山泉、河水,至於茶葉,只是在拜見逃跑途中的皇上時,賜過一盞,當時還不甚習慣,也就那麼一口氣喝下而已。沒想到這茶葉還能療痛!

  老漢微微點了點頭:「將軍,你前幾天吃藥,不能飲茶。如今戒期已過,我請你品嘗一下我的茶葉!」說罷,就捧過一隻大泥罐,從裡面倒出半碗水。洞裡暗,武立卿看不清水的顏色,但聞得一陣香氣撲鼻。喝下這碗茶,只覺神清氣爽,從丹田升起一股氣,身上的力量似乎又恢復了大半:「這真是神水呀,老伯。待武某養好傷,招募舊時兵勇和愛國志士,殺下山去,定讓那蒙古韃子心膽俱裂!」

  「不可能了。」老漢搖搖頭,嘆了口氣,「大廈已傾,不是一根木頭能撐起的。實話告訴將軍,你只顧在山林裡苦苦爭鬥,並不知道山外的事。大宋已連換好幾位皇帝,都是不懂事的孩子,直到最後一位娃娃皇帝在崖山被陸丞相背著投海,大宋是真的亡了。」

  武立卿感覺沒辦法跟這位野老交流,便不再言語。

  武立卿傷勢漸好。每天早晨醒來,他掙扎著自己起身,先向洞口方向跪拜叩首。他看到那老漢也在衝著那些堆放在洞壁邊的茶葉叩首。

  「老爹,我跪拜的是皇上。您拜那些草木之物做什麼呀?」

  老漢十分嚴肅地告訴武立卿,他跪拜茶葉,才是天經地義的:「你想呀,這『茶』字寓意人在草木中,連皇上也是人類吧?所以,茶大於人。茶寧肯一身受烘炒,赴滾湯,給天下人以享受,這種品德較之那些讓諸多人為他一人殺來殺去的皇上相比,是不是更值得一拜呢?」

  武立卿一時無語,只能默默地接過老漢遞來的茶水。飲下一杯香茶,他的心境確實清靜了許多。

  「你終於喜歡喝茶了。茶不僅能療痛,且能忘憂。過上一段日子,你就可以忘掉那些打打殺殺的俗事了。」

  武立卿恨恨地說:「韃子一日不除,武某就是長年在茶水裡浸泡,這塊心病又如何能根除!」

  老漢看了他一眼:「假如將軍真的能勝了韃子兵,你想要當皇上嗎?」

  武立卿搖搖頭,說自己沒那個野心,也不是當皇上的料。

  古老漢又是笑笑:「所有皇上的近親都死了,你不當,要哪個去當?」

  武立卿想了想,說:「我還要為殉國的戰士報仇。」

  古老漢更是搖頭:「你自己說過的,你的戰士以一當十,殺死蒙古兵無數。人家蒙古兵也是爹娘生的,你一個賺人家十個,還要報仇,那些被你們殺掉的冤死鬼,又找誰報仇呢?」

  武立卿再次被問住。他喝了幾回茶,剛烈的性子柔和了許多,神智也清醒了許多。

  眨眼到了次年春天,武立卿的身體恢復得差不多了,他依然每天跪拜皇上,然後,便跟隨老漢走出山洞,到懸崖上去採茶。老漢腰繫繩索,墜至半山,採到茶葉,兩人相伴回來。武立卿這才知道,老漢利用另一個極淺的山洞當成了制茶作坊,他當著武立卿的面制茶,耐心地教他抖、帶、擠、甩、挺、拓、扣、抓、壓、磨……武立卿做起來相當笨拙。老漢說,將軍學不會,就不要學了,我自己製作就是。

  武立卿是一位百折不撓的將軍,哪裡服這個輸?他吃不香睡不好,一心琢磨製茶的技巧。功夫不負苦心漢,他的手藝一天比一天熟練,這個茶季過去,武立卿製作的茶葉連老漢也嘖嘖稱奇:「茶能益智,此言不虛!」武立卿發現,他自己製作的茶,入口更有一番滋味!

  見武立卿上了道,古老漢便帶他走出深山,把製作的茶葉分贈給山外的人們。受饋贈一方讚嘆茶葉品性好,少不了回贈他們一些生活用品。每天滿載而歸,武立卿感覺這生活原來如此美好,心頭的陰雲全部驅散了!

  這天晚上,古老漢又與武立卿對坐品茶。老漢問:「大家的議論,將軍都聽到了吧?」

  武立卿點點頭。他知道老漢當初沒有騙他。他忠於的大宋王朝確實被元朝取代了。

  「你現在可以理解老夫拜茶的舉動了吧?」

  武立卿滿面通紅:「老爹,我錯了。武立卿曾經殺人如麻,是個罪人。某與茶的品德相比,簡直是天壤之別。老爹贈人茶葉,武某贈人刀劍,也是天壤之別!從此後,武立卿朝拜老爹夕拜茶。」說罷,他虔誠地朝著那些茶包跪拜。

  「哈哈哈哈……」老漢大笑著拉起他來,「我那是衝著你拜皇上,故意做給你看的。忠誠於一件事物,不必在乎是不是磕頭。茶能清心,亦能益智呀,你只要把茶葉放在心上就可以了。」

  隨著對茶的了解,武立卿漸漸離不開茶了。

  幾年後,老漢含笑離世。

  武立卿決計用一生去報答茶葉對自己的救贖。他去山下娶回一位同樣喜歡茶的女子,夫妻倆一道在深山採茶、制茶,並且試著把茶樹從懸崖上移到相對平坦、肥沃的土地上栽種,使茶的產量、品質有了提高。武立卿的子女長大後,也跟著父親制茶,同樣把茶葉背出去。山外人品嘗著好茶,卻無人知道,這茶出自一位曾經叱吒風雲的將軍之手。

  武立卿得到茶的滋養,活到近百歲高齡。品茶者通常以武立卿之名稱呼他的茶,後世感覺茶出霧裡,誤名「霧裡青」。武立卿的子孫遵照先人遺願,雖然逐漸把茶葉打入市場,卻堅持低調處世,以避免與宮廷往來。直到明朝後期,這種茶葉才成為皇家貢品,如同深埋土底的明珠得見天日,放出了奪目的光彩!

同类文章

傅恆後代是誰?傅恆我們被稱為傅六爺?乾隆明相傅恆的個人成就

  傅恆為沙濟地方富察氏,乾隆一朝重臣,深受乾隆帝寵信,步入仕途之後,出將入相,活躍在乾隆朝堂。他不到三十歲就成為首輔,在乾隆一朝權傾一時,分量極重。  傅恆為名門出生,先祖旺吉努在努爾哈赤起兵時,便率族人歸附,為清太祖心腹。曾祖哈什屯在太宗與世祖兩朝位列議政大臣,祖父米思涵為康熙帝戶部尚書、議政大

乾隆名將兆惠是個什麼樣的人?兆惠將軍的優缺點

  人物檔案  姓名:烏雅·兆惠  諡號:文襄  國家:中國  民族:滿族  旗籍:正黃旗  所處朝代:清朝乾隆時期  出生時間:公元1708年  去世時間:公元1764年  職業:都統  爵位:一等武毅謀勇公  主要成就:平準部、回部  兆惠是清朝乾隆年間著名戰將,曾經參與過平定大小金川之亂、平定

兆惠是誰?兆惠是怎麼死的?

  兆惠,烏雅氏,全名烏雅·兆惠,字和甫,滿洲正黃旗人,生於公元1708年,去世於公元1764年,是清朝乾隆時期的著名將領。兆惠在乾隆時代曾經多次鎮壓叛亂,阻攔外族進攻,維護了國家的統一和領土安全,是乾隆朝非常重要的一位將領。  雍正九年,已經二十四歲的兆惠以筆帖式的身分入值軍機處,授軍機章京,算是

清朝將領和琳簡介 和琳是怎麼死的?

  雖然文章開頭就已經給和琳添加了標籤,說他是清朝時期著名將領,但實際上今天知道和琳到底是誰的卻並不多。歷史上姓和的官員不少,但是說到清朝姓和的官員,大家第一個想到的絕對是「和珅」!添上乾隆朝著名權臣、貪官標籤的和珅,加上今日各類影視劇對其的刻畫傳播,和珅絕對算的上是家喻戶曉的一位歷史人物。  在往

和琳與和珅、紀曉嵐的關係如何?和琳為什麼能戴三眼花翎?

  和琳,清朝乾隆時期著名將領,滿洲正紅旗人,生於公元1753年,去世於公元1796年,鈕祜祿氏,字希齋。和琳,又是鈕祜祿氏,想來大家心裡都有數了。沒錯!和琳除了是清朝乾隆時代的著名將領之外,同時也是清朝著名權臣和珅的親弟弟。因為有和珅的幫助,和琳自從入仕開始,官路可以說是一路暢通,歷任兵部侍郎、工

王輔臣是誰?王輔臣是怎麼死的?

  王輔臣是明末清初之時的一位軍閥,曾經兩次反清也兩次降清,是一位首鼠兩端之人。  王輔臣為山西大同人氏,原本是明朝一官宦人家僕傭的孩子,生年不詳。他本姓李。,後來給王進朝當誼子,此後便改姓王。  明朝末年,內憂外患,天下大亂,群雄並起,王輔臣後來跟隨姐夫劉某參加農民軍。王輔臣非常好賭,常常一擲千金

清朝將領王輔臣是個什麼樣的人?他為什麼自殺?如何評價王輔臣?

  王輔臣是明末清初的一位地方軍閥,曾經先後在明朝和清朝為官為將。他多次加入反清勢力,也曾多次投降清朝,後來在投靠吳三桂反清,隨後再次降清之後,畏罪自盡而亡。  王輔臣是一位能幹的將領,這一點小編並不否認。雖然他在今天名聲並不大,但是卻非常能打。早在明末之時,他跟隨大同守將姜瓖麾下就曾經屢建奇功。當

王輔臣與吳三桂有沒有關係?王輔臣的故事

  王輔臣山西大同人,原本是明朝宦官奴僕的兒子,後來硝煙四起,天下大亂,王輔臣跟隨姐夫一起參加起義農民軍。後來他又投靠在山西大同守將姜瓖麾下,跟隨姜瓖一起投靠大清。多爾袞去世,順治帝親政之後,王輔臣受到重用,此後青雲直上,步步高升。  王輔臣原本前途無量,可惜一步錯步步錯,後來他參加吳三桂反清勢力,

河西四漢將趙良棟簡介 趙良棟是怎麼死的?趙良棟歷史評價

  人物檔案  姓名:趙良棟  字:擎之  號:西華  諡號:襄忠  國家:中國  民族:漢族  所處時代:清朝  出生地:甘肅寧夏  出生時間:公元1621年  去世時間:公元1697年  官職:勇略將軍、雲貴總督  爵位:一等伯爵  主要成就:平定三藩之亂  主要作品:《趙忠襄奏疏存稿》  趙良

甘龍是誰?他為何反對商鞅變法?

  甘龍是秦孝公時代的臣子,他的後代甘茂、甘羅都成為了秦國的國相,得到了秦國君主的重用。他是秦國有名的世家貴族,也是反對派中的代表人物之一,他反對商鞅變法,可是並沒有什麼用,但是他為何要反對呢?  商鞅變法在中國古代歷史中很有名,經過變法圖強,秦國從一個邊陲小國,一躍而躋身春秋戰國四大強國之一。按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