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四季網

單雄信為何不肯投降李唐?李世民為什麼堅持殺單雄信?

2023-10-15 13:46:39

  隋唐年間,由於楊廣的暴政,導致群雄並起,在那個猛將如雲的年代,單雄信絕對是一個不會讓人小看的角色,他不僅武藝高強,而且在領兵打仗方面也有不錯的成績,二十多歲的單雄信已經名聲大噪,作為「九省五路綠林英雄都頭領」,俠肝義膽、禮賢下士,對手下的兄弟們肝膽相照,做到了當一大哥該做的事情,因為家住山西潞州八裡二賢莊,在家裡排行第二,被稱作「單二哥」。歷史上的單雄信年少時期就驍勇頑強,善用馬槊,手中的一條金釘棗陽槊有萬夫不擋之勇,尤其擅長馬上用槍,武功出神入化,勇冠三軍。

  除了武藝和用兵方面有所長之外,單雄信在為人處事方面也被世人所稱道。作為「綠林豪傑」,早在二賢莊時,單雄信就常常仗義疏財,劫富濟貧,除強凌弱,受過他恩惠的人有平民百姓,還有我們耳熟能詳的大將秦瓊,秦瓊曾經窘迫到要賣自己的坐騎,單雄信得知後,更是仗義疏財,贈對方銀兩以度難關。另外李密在落難時也受到過他的幫助,單雄信可謂是一個相當仗義之人。從著名的二賢莊四十六友結義的故事,就可以看出他當時的為人品行,因此,他的人脈也是頗廣。

  公元613年,翟讓在瓦崗寨揭竿反隋。單雄信攜好友徐世勣來投奔,從此開始了戎馬生涯。隨後瓦崗軍用兵不當被王世充擊敗,瓦崗寨很多有識之士都投奔了李唐,就連他昔日好友徐世績也投奔了李唐,可是單雄信在兵敗後卻投奔

了王世充,明知道王世充不是明主,卻固執的不順應時勢,不棄暗投明,這又是為什麼?追根究底還得從兩人的父輩說起。

  單雄信祖父名登,曾是北周的一員大將,幫助北周宇文氏統一北方,宇文氏念其戰功顯赫,便封他為護國將軍,統帥三軍,駐守在東昌;單雄信祖父有一子名叫單禹,生的高大威猛、武藝高強,長大後就繼承了父親的爵位仍駐守在東昌,公元581年,隋朝將領李淵奉命攻打東昌,單禹與李淵血戰了七天七夜,雙方戰鬥力大大下滑,可惜實力懸殊,李元最終攻破城門,擒下單禹,單禹不堪侮辱被李淵所殺,單李兩家的仇怨由此拉開序幕。單家一家大小匆忙逃到了潞洲,從此以後在這裡蓋莊園,置田地,定居在二賢莊。然而,單李兩家的恩怨卻並非到此為止。隋朝統一南北之後,李淵受封太原太守,他在上任的途中遭到宇文述的追殺,李淵靠著自己出奇的劍法和隨行將士的頑強抵抗,才勉強抵擋住攻擊,可宇文述一直在尋求一個絕佳的機會幹掉李淵防止他日後有變,一直讓士兵尾隨在後,幸好李淵得秦瓊幫助才打退這幫殺手。在人困馬乏後,便選擇休息片刻,就在此時,單雄信的哥哥單雄忠策馬而來,李淵以為是敵軍捲土重來,遂立刻拿起弓箭,一箭洞穿了單雄忠;此外,李淵還曾經奉命討伐過瓦崗寨,還俘虜那裡的家眷親屬,雖然他這次圍剿,有被人算計陷害的原因,但最終還是被單雄信算在了前者頭上。新仇加上舊恨,單雄信自然恨極了李唐,只要讓他碰上了李氏族人,他恨不得殺之後快,李世民在討伐王世充的過程中,就兩次險些葬身在單雄信手下。因此,在雙方互相視彼此為仇家的情況下,且不論李唐方面作何感想,就單雄信這份倔強剛烈的性子,要他降服與李世民,是斷然不可能的,這便是單雄信為何不肯降服於李唐的原因。

  公元618年,瓦崗寨與王世充一戰中兵敗而散,就是因為以上的一些個人原因,單雄信才轉而投奔了以前的敵人王世充,並且還有幸得王世充愛女之愛,成為了王世充的女婿。兩年後,李世民率軍攻打王世充,單雄信領兵作戰,不幸兵敗被俘,李世民下令將單雄信等一幹將領全部處死,一個不留。徐世績向李世民苦苦求情,希望他饒過單雄信的性命,免他一死,但遭到李世民的拒絕,最後被李世民處死。在隋末年間,單雄信作為當時的綠林總頭,在江湖上的地位是很高的,在打仗指揮方面,因為常年作戰已經具備了很強的作戰能力,在江湖中的名聲不遜於秦瓊和尉遲恭,以至於當時秦王身邊的人曾道賀道:「秦王前日得尉遲恭,今日得單雄信,真可謂是如虎添翼啊!」我們知道李世民向來求賢若渴,他手下的秦瓊、程咬金、尉遲恭也都是降將,李世民都能重用他們,為什麼到了單雄信,面對如此猛將,李世民還是執意要殺了他呢?

  我覺得可能是單李兩家從父輩開始就結下深仇大恨,你不殺他,他假意歸唐,萬一哪天他心血來潮想報仇的話,後悔都來不及了。再有就是李世民曾兩次進攻洛陽王世充部,有一次差點被單雄信所殺,幸好當時被徐世績喝止住,雖然李世民嘴上說不介意,但恐怕心裡恨得牙痒痒。還有一點就是當時李世民下決心處死單雄信的時候只有徐世績出面求情,往日與他有莫逆之交的秦瓊都沒有露面,我不知道當時秦瓊、程咬金等瓦崗寨老將為什麼沒有露面,就只是覺得,假如露面的話也不一定會為單雄信求情,饒他不死。這一點也應該是李世民要殺單雄信的原因。但我覺得至關重要的原因是李世民看透了單雄信的為人,他覺得單雄信此人太像呂布了,呂布我們都知道,被叫做「三姓家奴」,而單雄信也好不到哪裡去。他先是幫助李密除掉了翟讓,為李密馬首是瞻,然後在李密戰敗後轉而投奔王世充,沒有絲毫的內疚,同樣投降王世充的秦瓊、程咬金,在意識到王世充並非明主之後,前戰臨陣聲明而去,等到王世充被迫投降李唐以後,單雄信竟還幻想著通過秦瓊、徐世績等人的關係投靠李唐。這樣的行為只能說是徹頭徹尾的不忠,李世民自然不會用這樣的人,即便你有過硬的本事,最終單雄信被斬於洛陽。

同类文章

傅恆後代是誰?傅恆我們被稱為傅六爺?乾隆明相傅恆的個人成就

  傅恆為沙濟地方富察氏,乾隆一朝重臣,深受乾隆帝寵信,步入仕途之後,出將入相,活躍在乾隆朝堂。他不到三十歲就成為首輔,在乾隆一朝權傾一時,分量極重。  傅恆為名門出生,先祖旺吉努在努爾哈赤起兵時,便率族人歸附,為清太祖心腹。曾祖哈什屯在太宗與世祖兩朝位列議政大臣,祖父米思涵為康熙帝戶部尚書、議政大

乾隆名將兆惠是個什麼樣的人?兆惠將軍的優缺點

  人物檔案  姓名:烏雅·兆惠  諡號:文襄  國家:中國  民族:滿族  旗籍:正黃旗  所處朝代:清朝乾隆時期  出生時間:公元1708年  去世時間:公元1764年  職業:都統  爵位:一等武毅謀勇公  主要成就:平準部、回部  兆惠是清朝乾隆年間著名戰將,曾經參與過平定大小金川之亂、平定

兆惠是誰?兆惠是怎麼死的?

  兆惠,烏雅氏,全名烏雅·兆惠,字和甫,滿洲正黃旗人,生於公元1708年,去世於公元1764年,是清朝乾隆時期的著名將領。兆惠在乾隆時代曾經多次鎮壓叛亂,阻攔外族進攻,維護了國家的統一和領土安全,是乾隆朝非常重要的一位將領。  雍正九年,已經二十四歲的兆惠以筆帖式的身分入值軍機處,授軍機章京,算是

清朝將領和琳簡介 和琳是怎麼死的?

  雖然文章開頭就已經給和琳添加了標籤,說他是清朝時期著名將領,但實際上今天知道和琳到底是誰的卻並不多。歷史上姓和的官員不少,但是說到清朝姓和的官員,大家第一個想到的絕對是「和珅」!添上乾隆朝著名權臣、貪官標籤的和珅,加上今日各類影視劇對其的刻畫傳播,和珅絕對算的上是家喻戶曉的一位歷史人物。  在往

和琳與和珅、紀曉嵐的關係如何?和琳為什麼能戴三眼花翎?

  和琳,清朝乾隆時期著名將領,滿洲正紅旗人,生於公元1753年,去世於公元1796年,鈕祜祿氏,字希齋。和琳,又是鈕祜祿氏,想來大家心裡都有數了。沒錯!和琳除了是清朝乾隆時代的著名將領之外,同時也是清朝著名權臣和珅的親弟弟。因為有和珅的幫助,和琳自從入仕開始,官路可以說是一路暢通,歷任兵部侍郎、工

王輔臣是誰?王輔臣是怎麼死的?

  王輔臣是明末清初之時的一位軍閥,曾經兩次反清也兩次降清,是一位首鼠兩端之人。  王輔臣為山西大同人氏,原本是明朝一官宦人家僕傭的孩子,生年不詳。他本姓李。,後來給王進朝當誼子,此後便改姓王。  明朝末年,內憂外患,天下大亂,群雄並起,王輔臣後來跟隨姐夫劉某參加農民軍。王輔臣非常好賭,常常一擲千金

清朝將領王輔臣是個什麼樣的人?他為什麼自殺?如何評價王輔臣?

  王輔臣是明末清初的一位地方軍閥,曾經先後在明朝和清朝為官為將。他多次加入反清勢力,也曾多次投降清朝,後來在投靠吳三桂反清,隨後再次降清之後,畏罪自盡而亡。  王輔臣是一位能幹的將領,這一點小編並不否認。雖然他在今天名聲並不大,但是卻非常能打。早在明末之時,他跟隨大同守將姜瓖麾下就曾經屢建奇功。當

王輔臣與吳三桂有沒有關係?王輔臣的故事

  王輔臣山西大同人,原本是明朝宦官奴僕的兒子,後來硝煙四起,天下大亂,王輔臣跟隨姐夫一起參加起義農民軍。後來他又投靠在山西大同守將姜瓖麾下,跟隨姜瓖一起投靠大清。多爾袞去世,順治帝親政之後,王輔臣受到重用,此後青雲直上,步步高升。  王輔臣原本前途無量,可惜一步錯步步錯,後來他參加吳三桂反清勢力,

河西四漢將趙良棟簡介 趙良棟是怎麼死的?趙良棟歷史評價

  人物檔案  姓名:趙良棟  字:擎之  號:西華  諡號:襄忠  國家:中國  民族:漢族  所處時代:清朝  出生地:甘肅寧夏  出生時間:公元1621年  去世時間:公元1697年  官職:勇略將軍、雲貴總督  爵位:一等伯爵  主要成就:平定三藩之亂  主要作品:《趙忠襄奏疏存稿》  趙良

甘龍是誰?他為何反對商鞅變法?

  甘龍是秦孝公時代的臣子,他的後代甘茂、甘羅都成為了秦國的國相,得到了秦國君主的重用。他是秦國有名的世家貴族,也是反對派中的代表人物之一,他反對商鞅變法,可是並沒有什麼用,但是他為何要反對呢?  商鞅變法在中國古代歷史中很有名,經過變法圖強,秦國從一個邊陲小國,一躍而躋身春秋戰國四大強國之一。按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