乘客傳送設備以及乘客傳送設備的梯級的製作方法
2023-10-08 14:24:04
專利名稱:乘客傳送設備以及乘客傳送設備的梯級的製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自動扶梯等乘客傳送設備以及乘客傳送設備的梯級,尤其是涉及設置在梯級踢板的左右端部的踢板側端邊界構件(Demarcation)的結構。
背景技術:
一般來說,在自動扶梯等乘客傳送設備中,梯級連接成環狀以在出入口地板之間進行循環移動,在梯級上設置有用於覆蓋相鄰的梯級之間產生的高低差部分的踢板。如圖2 的梯級的主視圖以及圖3的梯級的側視圖所示,在梯級14的上下(上下部分)設置有踢板基座22、23,踢板20通常通過焊接固定在踢板基座22、23上,為了引起乘客注意,在踢板20 的左右端部設置有被塗成黃色等顏色的樹脂制的踢板側端邊界構件21,該踢板側端邊界構件21通過固定螺釘M固定在踢板基座22、23上。此外,為了防止梯級彼此之間發生幹擾, 在前後的梯級14之間設置有間隙,為了防止異物夾在該間隙中,在建築基準法中規定該間隙應控制在5mm以下。另外,梯級的踢板20在自動扶梯的行進方向上需要具有一定的剛性,以避免在有異物夾在梯級14之間時踢板20輕易地發生變形或損壞。因此,踢板20通常採用厚度為0. 5mm左右的不鏽鋼鋼板,以使凸齒和凹槽連在一起的方式進行一體成型而製成,並通過焊接固定在厚度為2. 5mm左右的踢板基座22、23上。可是,在現有技術中,如圖7的表示踢板的上方部分和下方部分的放大剖面圖所示,踢板20a的上方部分和下方部分由於其背面支撐在踢板基座22a、23a上,所以能夠確保必要的剛性,但是由於高度方向的中央部分附近即圖2和圖3的以H表示的區域沒有踢板基座,如圖8的表示踢板的高度方向的中央部分的放大剖面圖所示,必須由踢板20a獨自來確保剛性。此外,由於該區域的左右最靠外側的端部由平板狀的凹槽構成,所以剛性低。為此,如圖9所示,當有傘尖等細狀的異物2 夾在踢板20a與踢板側端邊界構件21a之間時,踢板20a可能會發生變形,在發生了最壞的情況時,還有可能使得乘客的衣服等被捲入到因變形而產生的開口部分W中,因此存在會引發大事故的危險性。此外,左右成對且張緊地設置的梯級鏈條因作用在梯級14上的乘客負荷等的情況不同,在長期使用時,左右的鏈條會出現不同的伸長率,而導致梯級14在傾斜的狀態下行走,梯級14的後端側(踢板側)朝左右側中的一側偏移,使得踢板側端邊界構件21與設置在梯級14側面的裙部護板16發生接觸。尤其是在與裙部護板16接縫處的高低差部分發生了碰撞時,強大的衝擊力會導致踢板側端邊界構件21損壞,或者導致踢板20的端部發生變形。在踢板側端邊界構件21發生了損壞時,只需要鬆開固定螺栓M就能夠對踢板側端邊界構件21進行更換,而在踢板20的端部發生了變形時,就必須更換整個梯級14,因此, 需要提高踢板20的左右端部的剛性。
發明內容
本發明是鑑於上述現有技術中所存在的實際問題而作出的,本發明的目的在於提供一種乘客傳送設備以及乘客傳送設備的梯級,使得能夠提高踢板的左右端部的剛性。
為了實現上述目的,本發明提供一種乘客傳送設備,其具有設置在建築結構物上的框體;設置在所述框體的長度方向的兩個端部的出入口地板;梯級鏈條,該梯級鏈條連接成環狀以在上述出入口地板之間進行循環移動,並且其上安裝有梯級軸;梯級,該梯級以可旋轉的方式安裝在所述梯級軸上;以及欄杆,該欄杆沿著所述梯級的移動方向,在所述梯級的兩側豎立地設置在所述框體上,所述梯級具有供乘客站立的防滑板以及用於覆蓋在相鄰的梯級之間產生的高低差部分的踢板部分,所述踢板部分包括踢板、設置在所述踢板的左右端部的踢板側端邊界構件以及分別設置在所述梯級上下部分的用於安裝所述踢板和所述踢板側端邊界構件的踢板基座,所述乘客傳送設備的特徵在於,在所述踢板側端邊界構件上設置有與所述踢板的左右端部卡合的卡合部分。此外,本發明還提供一種乘客傳送設備的梯級,其連接成環狀以在出入口地板之間進行循環移動,具有供乘客站立的防滑板以及用於覆蓋在相鄰的梯級之間產生的高低差部分的踢板部分,所述踢板部分包括踢板、設置在所述踢板的左右端部的踢板側端邊界構件以及分別設置在所述梯級的上下部分的用於安裝所述踢板和所述踢板側端邊界構件的踢板基座構成,所述乘客傳送設備的梯級的特徵在於,在所述踢板側端邊界構件上設置有與所述踢板的左右端部卡合的卡合部分。根據具有上述結構的本發明,通過使踢板的左右端部與踢板側端邊界構件的卡合部分卡合,能夠提高踢板左右端部在前後方向上的剛性。此外,本發明的特徵還在於,在將所述踢板的凸齒之間的間距尺寸以及從所述踢板的最側端的凸齒到所述踢板側端邊界構件的凸齒的間距尺寸設為Li,並且將所述踢板的最側端的凸齒到所述踢板的左右端部的寬度方向尺寸設為L2時,滿足L2 > Ll的尺寸關係。根據具有上述結構的本發明,由於踢板的左右端部以L2-L1的尺寸與踢板側端邊界構件重疊並卡合,所以即使有傘尖等細狀的異物被夾在最側端的凸齒與踢板側端邊界構件之間的凹槽內,踢板也不容易發生變形,從而能夠將踢板的變形抑制在最小的限度,並且能夠防止開口部分產生。此外,本發明的特徵還在於,所述踢板基座的板厚大於所述踢板的板厚,在將所述踢板的左右端部與所述踢板側端邊界構件的寬度方向的間隙設為L3,並且將所述踢板基座的左右端部與所述踢板側端邊界構件的寬度方向的間隙設為L4時,滿足L3 > L4的尺寸關係。根據具有上述結構的本發明,即使踢板側端邊界構件與欄杆面板發生接觸,固定螺栓發生變形而使得踢板側端邊界構件發生偏移,由於此時的衝擊力由板厚比較厚的踢板基座來承受,所以能夠防止踢板的左右端部發生變形。發明效果根據本發明,能夠提高踢板左右端部的剛性,減少因外力而導致踢板的左右端部變形的情況,所以能夠提高安全性,並且能夠降低保養的成本。
圖1是應用了本發明的乘客傳送設備的結構示意圖。圖2是乘客傳送設備的梯級的主視圖。
4
圖3是乘客傳送設備的梯級的側視圖。圖4是圖3的A-A部分的放大剖面圖,表示本發明所涉及的乘客傳送設備以及乘客傳送設備的梯級的一實施例。圖5是圖3的B-B部分的放大剖面圖,表示本發明所涉及的乘客傳送設備以及乘客傳送設備的梯級的一實施例。圖6是圖3的A-A部分的放大剖面圖,表示踢板的最側端的凸齒與踢板側端邊界構件之間的凹槽中有異物夾住時的狀態。圖7是表示現有踢板的上方部分和下方部分的放大剖面圖。圖8是表示現有踢板的高度方向中央部分的放大剖面圖。圖9是表示現有踢板的最側端的凸齒與踢板側端邊界構件之間的凹槽中有異物夾住時的狀態的放大剖面圖。符號說明
1自動扶梯設備
2上部樓層
3下部樓層
4框體
5上部機械室
6下部機械室
7上部出入口地板
8下部出入口地板
9上部終端鏈輪
10下部終端鏈輪
11梯級鏈條
12梯級軸
13前輪
14梯級
15驅動裝置
16裙部護板
26欄杆面板
17移動扶手
18防滑板
19踢板部分
20踢板
21踢板側端邊界構件
21A卡合部分
22、23踢板基座
24固定螺釘
W異物
具體實施例方式以下參照附圖對本發明所涉及的乘客傳送設備以及乘客傳送設備的梯級的實施例進行說明。如圖1所示,乘客傳送設備(例如自動扶梯1)具有橫跨建築結構物的上部樓層2 和下部樓層3設置的框體4、設置在該框體4的長度方向的兩端部分的上部機械室5和下部機械室6、從上方蓋住所述機械室5、6的上部出入口地板7和下部出入口地板8、設置在機械室5、6內的分別被設置成左右一對的上部終端鏈輪9和下部終端鏈輪10、呈環狀地卷繞在所述終端鏈輪9、10上的左右一對的梯級鏈條11、連接左右的梯級鏈條11的梯級軸12、 設置在梯級軸12兩端的前輪13、可旋轉地安裝在梯級軸12上的梯級14、設置在上部機械室5內的通過終端鏈輪9、10和梯級鏈條11使梯級14轉動的驅動裝置15、沿著梯級14的移動方向在梯級的兩側相對向地豎立設置在框體4上的欄杆面板沈以及沿著該欄杆面板 26的周緣與梯級14同步地被驅動的移動扶手17。此外,在梯級14的側面設置有與梯級14 隔開一定間隙的裙部護板16。如圖2的主視圖所示,梯級14具有供乘客站立的防滑板18以及用於覆蓋在相鄰的梯級之間產生的高低差部分的踢板部分19。踢板部分19由踢板20、設置在該踢板20的左右端部的踢板側端邊界構件21以及如圖3的側視圖所示分別設置在梯級14的上下部分的用於安裝踢板20和踢板側端邊界構件21的踢板基座22、23構成。踢板側端邊界構件21通過固定螺釘M被固定在踢板基座22、23上。圖4是圖3的A-A部分的放大剖面圖,如圖4所示,在本實施例的乘客傳送設備以及乘客傳送設備的梯級中,在踢板側端邊界構件21上設置有與踢板20的左右端部卡合的卡合部分21A。如此,通過設置卡合部分21A並使之與踢板20的左右端部卡合,能夠提高踢板的左右端部在前後方向上的剛性。此外,在將踢板20的凸齒之間的間距尺寸以及從踢板20的最側端的凸齒到踢板側端邊界構件21的凸齒的間距尺寸設為Li,並且將踢板20的最側端的凸齒到踢板20的左右端部的寬度方向尺寸設為L2時,滿足L2 > Ll的尺寸關係。並且將踢板側端邊界構件 21的凸齒之間的間距尺寸也設定為Li。圖5是圖3的B-B部分的放大剖面圖,如圖5所示,在將踢板20的左右端部與踢板側端邊界構件21的寬度方向的間隙設為L3,並且將踢板基座22、23的左右端部與踢板側端邊界構件21的寬度方向的間隙設為L4時,滿足L3>L4的尺寸關係。此外,將踢板基座 22,23的板厚設定成大於踢板20的板厚。根據本實施例,在將踢板20的凸齒之間的間距尺寸以及從踢板20的最側端的凸齒到踢板側端邊界構件21的凸齒的間距尺寸設為Li,並且將踢板20的最側端的凸齒到踢板的左右端部的寬度方向的尺寸設為L2時,將兩者的尺寸關係設定為滿足L2 > Ll的尺寸關係,由此使得踢板的左右端部以L2-L1的尺寸與踢板側端邊界構件重疊並卡合,因此,如圖6所示,即使有傘尖等細狀的異物25被夾在踢板20的最側端的凸齒與踢板側端邊界構件21之間的凹槽內,踢板20也不容易發生變形,從而能夠將踢板20的變形抑制在最小的限度,並且能夠防止像現有技術那樣產生開口部分。將踢板20的凸齒之間的間距尺寸以及從踢板20的最側端的凸齒到踢板側端邊界構件21的凸齒的間距尺寸均設定為Ll的理由是,如果將兩個尺寸設定為不同的尺寸,會出現外觀方面的問題。此外,另一個緣故是與該凸齒和凹槽嚙合的相鄰的梯級14的前端邊界構件或側端邊界構件的凸齒之間的間距尺寸也是Li。此外,左右成對且張緊地設置的梯級鏈條11因作用在梯級14上的乘客負荷等的情況不同,在長期使用時,左右的鏈條會出現不同的伸長率,而導致梯級14在傾斜的狀態下行走,梯級14的後端側(踢板側)朝左右側中的一側偏移,使得踢板側端邊界構件21與裙部護板16發生接觸。尤其是在與裙部護板16接縫處的高低差部分16A發生了碰撞時, 會有強大的衝擊力作用在踢板側端邊界構件21上。可是,在將踢板20的左右端部與踢板側端邊界構件21的寬度方向的間隙設為L3,並且將踢板基座22、23的左右端部與踢板側端邊界構件21的寬度方向的間隙設為L4時,將兩者的尺寸關係設定為滿足L3 > L4的尺寸關係,由此,即使在上述衝擊力使固定螺栓M變形而使得踢板側端邊界構件21發生了偏移的情況下,由於該衝擊力由厚度通常在2. 5mm左右的比踢板20的板厚更厚的踢板基座22、 23來承受,所以能夠防止踢板20的端部發生變形。根據本實施例,能夠提高踢板20的左右端部的剛性,減少因外力而導致踢板端部變形的情況,所以能夠提高安全性,並且能夠降低保養的成本。
權利要求
1.一種乘客傳送設備,具有設置在建築結構物上的框體;設置在所述框體的長度方向的兩個端部的出入口地板;梯級鏈條,該梯級鏈條連接成環狀以在所述出入口地板之間進行循環移動,並且其上安裝有梯級軸;梯級,該梯級以可旋轉的方式安裝在所述梯級軸上;以及欄杆,該欄杆沿著所述梯級的移動方向,在所述梯級的兩側豎立地設置在所述框體上,所述梯級具有供乘客站立的防滑板以及用於覆蓋在相鄰的梯級之間產生的高低差部分的踢板部分,所述踢板部分包括踢板、設置在所述踢板的左右端部的踢板側端邊界構件以及分別設置在所述梯級上下部分的用於安裝所述踢板和所述踢板側端邊界構件的踢板基座,所述乘客傳送設備的特徵在於,在所述踢板側端邊界構件上設置有與所述踢板的左右端部卡合的卡合部分。
2.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乘客傳送設備,其特徵在於,在將所述踢板的凸齒之間的間距尺寸以及從所述踢板的最側端的凸齒到所述踢板側端邊界構件的凸齒的間距尺寸設為Li,並且將所述踢板的最側端的凸齒到所述踢板的左右端部的寬度方向的尺寸設為L2時,滿足L2 > Ll的尺寸關係。
3.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乘客傳送設備,其特徵在於,所述踢板基座的板厚大於所述踢板的板厚,在將所述踢板的左右端部與所述踢板側端邊界構件的寬度方向的間隙設為L3,並且將所述踢板基座的左右端部與所述踢板側端邊界構件的寬度方向的間隙設為L4時,滿足L3 > L4的尺寸關係。
4.一種乘客傳送設備的梯級,其連接成環狀以在出入口地板之間進行循環移動,具有供乘客站立的防滑板以及用於覆蓋在相鄰的梯級之間產生的高低差部分的踢板部分,所述踢板部分包括踢板、設置在所述踢板的左右端部的踢板側端邊界構件以及分別設置在所述梯級的上下部分的用於安裝所述踢板和所述踢板側端邊界構件的踢板基座,所述乘客傳送設備的梯級的特徵在於,在所述踢板側端邊界構件上設置有與所述踢板的左右端部卡合的卡合部分。
5.如權利要求4所述的乘客傳送設備的梯級,其特徵在於,在將所述踢板的凸齒之間的間距尺寸以及從所述踢板的最側端的凸齒到所述踢板側端邊界構件的凸齒的間距尺寸設為Li,並且將所述踢板的最側端的凸齒到所述踢板的左右端部的寬度方向尺寸設為L2時,滿足L2 > Ll的尺寸關係。
6.如權利要求4所述的乘客傳送設備的梯級,其特徵在於,所述踢板基座的板厚大於所述踢板的板厚,在將所述踢板的左右端部與所述踢板側端邊界構件的寬度方向的間隙設為L3,並且將所述踢板基座的左右端部與所述踢板側端邊界構件的寬度方向的間隙設為L4時,滿足L3 > L4的尺寸關係。
全文摘要
提供一種乘客傳送設備以及乘客傳送設備的梯級,使得能夠提高踢板的左右端部的剛性。乘客傳送設備在環狀連接以在出入口地板之間進行循環移動的梯級上具有踢板、踢板側端邊界構件以及踢板基座,在踢板側端邊界構件上設置有與踢板的左右端部卡合的卡合部分。將踢板的凸齒之間的間距尺寸以及從踢板的最側端的凸齒到踢板側端邊界構件的凸齒的間距尺寸設為L1,將踢板的最側端的凸齒到踢板的左右端部的寬度方向尺寸設為L2時,滿足L2>L1的尺寸關係。將踢板基座的板厚設定成大於踢板的板厚,在將踢板的左右端部與踢板側端邊界構件的寬度方向的間隙設為L3,將踢板基座的左右端部與踢板側端邊界構件的寬度方向的間隙設為L4時,滿足L3>L4的尺寸關係。
文檔編號B66B23/12GK102556821SQ201110411099
公開日2012年7月11日 申請日期2011年12月12日 優先權日2010年12月15日
發明者松本達也, 豬瀨鐵平 申請人:株式會社日立製作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