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發價值效益評估數據自動處理方法及其系統的製作方法
2023-10-08 08:52:44 2
專利名稱:開發價值效益評估數據自動處理方法及其系統的製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一種價值效益評估數據自動處理方法及其系統,特別是涉及一種開發價值效益評估數據自動處理方法及其系統。
當企業收到使用者的軟體開發需求時,往往只能聽信使用者片面的說法,由於沒有過去的輔助資料可依據,大部分只能被動地接受需求,等到軟體開發完成並且使用一段時間之後,才可能會發現投入大量金錢及時間所開發的程序實際的使用狀況和預期需求相差甚多,如此非但沒有提高生產效能,反而浪費了許多資源,因此實在需要有一個系統能記錄使用者實際使用軟體的狀況,做出效益評估,若是一直不將這些使用者的使用狀況加以記錄、進行評估,下次若有需求再被提出時信息人員還是無法得到相關資料與使用者一起討論申請開發軟體的價值性。
因此,此等攸關企業投資計劃的重要因素及經驗,以及如何在充滿風險性及不確定性因素的情況下作投資計劃的評估,並用客觀的態度,分析每一方法的優劣點及可被採用的對象範圍,實在非常需要一個簡易、便利的開發價值效益評估數據自動處理系統來解決問題。
本發明所解決的另一技術問題是提出一種已開發軟體效益評估數據自動處理方法,用以評估已開發軟體的效益。
本發明所提出的開發價值效益評估數據自動處理方法至少包含下列步驟先建置一申請開發軟體,以支持部門作業,再建置一開發價值評估數據自動處理系統,分析所述申請開發的軟體的經濟效益,其中建置此開發價值效益評估數據自動處理系統包含建置輸入判定模塊、過程記錄模塊、資源統計模塊、評估比對模塊和中央控制模塊,以確認使用者身份,記錄和統計使用狀況,再藉助所記錄的使用狀況和匯總後的統計結果來評估此申請開發的軟體的經濟效益。
本發明所提出的開發價值效益評估數據自動處理系統至少包含一輸入判定模塊,用以確認欲進入申請開發軟體的使用者身份;一過程記錄模塊,用以記錄使用者的使用狀況;一資源統計模塊,用以統計使用狀況,匯總輸出統計結果;一評估比對模塊,用以比對使用狀況及預期需求間的差異,並評估開發後的經濟效益;及一中央控制模塊,用以聯繫、監控此開發價值效益評估系統及各模塊的運作。
本發明所提出的效益評估數據自動處理方法至少包含下列步驟取得預期需求及使用狀況;比對預期需求及該使用狀況的差異;再通過評估函數計算經濟效益。
具體地講,本發明提供一種開發價值評估數據自動處理方法,包括以下步驟建置該申請開發軟體,用以支持一部門作業;建置一開發價值評估數據自動處理系統,用以分析該申請開發軟體的經濟效益,包括下列步驟建置一輸入判定模塊,用以確認使用該申請開發軟體的一使用者身份及該部門;建置一過程記錄模塊,用以記錄該申請開發軟體的使用者使用狀況;建置一資源統計模塊,用以統計該過程記錄模塊記錄的使用狀況,並匯總輸出統計後的結果;建置一評估比對模塊,用以比對、評估該資源統計模塊匯總後的結果;及建置一中央控制模塊,用以聯繫、監控該開發價值評估數據處理系統及其模塊的運作;如上所述,藉助記錄該申請開發軟體的使用狀況並輸出一使用狀況表格,並統計該使用狀況表格,進行評估該申請開發軟體的經濟效益。
所述申請開發軟體指一種輔助使用者工作上需要的軟體。
使用該申請開發軟體時更包含下列步驟通過該輸入判定模塊確認該使用者身份;及允許啟用該申請開發軟體。
所述輸入判定模塊系可通過網絡聯機確認。
一種開發價值評估數據自動處理系統,應用於管理已開發的申請開發軟體,用以記錄、評估該申請開發軟體的使用狀況,該開發價值評估系統包括一輸入判定模塊,用以確認該申請開發軟體一使用者身份及一部門;
一過程記錄模塊,用以記錄該申請開發軟體該使用者的使用狀況;一資源統計模塊,用以統計該過程記錄模塊記錄的使用狀況,並匯總輸出統計後之結果;一評估比對模塊,用以比對該資源統計模塊匯總後的一檔案及一該申請開發軟體的申請者所提出的一預期需求表格間的差異,並評估開發後的一經濟效益;及一中央控制模塊,用以聯繫、監控該開發價值評估數據自動處理系統及其模塊的運作。
所述輸入判定模塊可通過網絡聯機辨認欲進入該申請開發軟體的使用者身份及該部門。
所述過程記錄模塊可通過網絡記錄該使用者的使用狀況。
所述資源統計模塊系可通過網絡將該過程記錄模塊記錄的資料進行匯總輸出。
所述預期需求表格係指該申請者於該申請開發軟體建置前所提出的一異動需求。
一種效益評估方法,針對一已開發的軟體進行效益評估,用以做輔助決策的依據,該效益評估方法包含下列步驟取得一預期需求表格及一使用狀況表格;比對該預期需求表格及該使用狀況表格之差異;通過評估函數f(x,y,z)=Ax+By+Cz+D計算經濟效益其中f(x,y,z)是應變量經濟效益,x,y,z是自變量使用次數、使用時間和資源,A,B,C是x,y,z的係數,分別代表對使用次數、使用時間和資源使用量對經濟效益的斜率(slope),也就是使用次數、使用時間和資源使用量對經濟效益不同程度的影響,而D則代表整個函數的餘差(residuals),即最後對f(x,y,z)的修正變化量。
計算該經濟效益後,輸出一評估報告。
所述評估函數指用以計算該經濟效益的算法。
所述評估函數包括反饋修正一評估標準。
本發明提出一種開發價值效益評估數據自動處理方法及其系統,特別針對評估企業投資的經濟效益,發展一種交互式的評估系統,藉助各部門軟體使用記錄,分析軟體實際需求,再將其與預期需求比較,改善目前單方面被動接受申請者所提出的程序開發需求,及程序待維護時缺少溝通依據的情形。
此開發價值效益評估系統100包含五個模塊(1)輸入判定模塊120;(2)過程記錄模塊130;(3)資源統計模塊140;(4)評估比對模塊150;(5)中央控制模塊160,各模塊說明如下
(1)輸入判定模塊120,用以核對欲進入並使用此申請開發軟體200的使用者400身份(identification,ID)及其部門代碼…等資料。
(2)過程記錄模塊130,用以記錄使用過申請開發軟體200的使用者400身份(ID)、部門代碼及使用時間,並將這些使用狀況記錄寫入資料庫110。
(3)資源統計模塊140,用以統計資料庫110內所記載的使用者400身份(ID)、部門代碼及使用時間等資源使用記錄,並分別將各軟體、各部門統計後的資源使用量寫入表格中。
(4)評估比對模塊150,用以預先將統計的使用者使用記錄進行經濟效益評估,並把統計結果比對之前申請者所提出的異動需求單,確認使用者的使用情形是否有與原先申請者預估相差甚多或異動的部分;並選擇一合適的評估方式將統計後的結果予以分析,把這些記錄視為參數輸入一評估函數,或輸入資料庫中所建立的其它方法,以獲得一參考評估結果,再將這些比對及評估後的報表輸出,此報表可自系統列印,或自動以電子郵件方式傳送給信息管理人員500。
(5)中央控制模塊160,用以接收及傳遞系統各模塊間的信息,監控各模塊執行情形,中央控制模塊160為開發價值效益評估系統100的信息控制中樞,可通過網絡300與申請開發軟體200連結,或通過伺服器擷取開發價值評估系統所需記錄的資料。
請參閱圖2,此圖是本發明所提出開發價值評估數據處理系統的作業流程圖,說明本發明的主要流程,其說明如下當使用者400進入申請開發軟體200時,系統即會出現一登錄畫面要求使用者進行登錄,指示使用者400輸入身份(ID)及部門代碼等認證資料,待確認無誤後,則開放此申請開發軟體200給使用者400使用(步驟600),在使用者400使用此申請開發軟體200的過程中,開發價值評估系統100會自動記錄使用者使用時間及消耗的資源量(步驟610),直到使用者400註銷為止,而每隔一段時間,信息管理人員可查看記錄,或進行評估,開發價值評估系統100也會定時自動輸出所記錄下的使用狀況,並使用統計後的結果進行經濟效益評估(步驟620),將評估後的結果列印至報表,或自動以電子郵件傳送至信息管理人員之信箱中。
請參閱圖3,此圖是本發明所提出的開發價值評估數據處理系統的評估流程圖,說明進行評估的詳細流程,其說明如下首先,讀取申請者當初所提出的預期需求和使用者實際使用狀況匯總後的統計表格(步驟700),開發價值評估系統100會先比較兩者的差異(步驟710),並輸出異常報表,接著再利用這些資料計算經濟效益(步驟720),選擇一合適的評估方式將統計後的結果予以分析,把這些統計後的結果視為參數輸入一評估函數,例如利用使用次數、使用時間及資源使用量等參數來評估申請開發軟體開發後的經濟效益,如以下之方程式(1)經濟效益=A(使用次數)+B(使用時間)+C(資源使用量)+D…………(1)此方程式可簡化看做f(x,y,z)=Ax+By+Cz+D的形式,其中f(x,y,z)是應變量,x,y,z是自變量,f(x,y,z)(也就是經濟效益)會隨不同的x,y,z而改變,即此函數採用使用次數、使用時間和資源使用量來做為評估經濟效益的指針,而其中的A,B,C是x,y,z的係數,分別代表對使用次數、使用時間和資源使用量對經濟效益的斜率(slope),也就是使用次數、使用時間和資源使用量對經濟效益不同程度的影響,而D則代表整個函數的餘差(residuals),即最後對f(x,y,z)的修正變化量;其中A,B,C,D可由現有或虛擬數據經多變量分析(MultivariateAnalysis)而得,再經由其後所搜集的統計結果不斷反饋修正,以呈現與實際情形最為相近的評估及預測。
不過由於各軟體的使用情形及人員的使用需要本來就不相同,所以或將這些結果輸入資料庫中所建立的其它評估方法,利用評估系統去推算這些資源消耗可帶來多少經濟效益,以獲得更佳的參考評估標準,且也可將每次計算後的結果與實際結論比對,反過來修正評估函數的係數或其它參數,以提高此開發價值評估系統100的評估準確度。
雖然本發明以上述較佳實施例公開,然其並非用以限定本發明,任何本技術領域普通技術人員,在不脫離本發明之精神和範圍內,當可作一些更改變動與潤飾,因此本發明保護範圍當視後附申請專利範圍所界定者為準。
權利要求
1.一種開發價值評估數據自動處理方法,包括以下步驟建置該申請開發軟體,用以支持一部門作業;建置一開發價值評估數據自動處理系統,用以分析該申請開發軟體的經濟效益,包括下列步驟建置一輸入判定模塊,用以確認使用該申請開發軟體的一使用者身份及該部門;建置一過程記錄模塊,用以記錄該申請開發軟體的使用者使用狀況;建置一資源統計模塊,用以統計該過程記錄模塊記錄的使用狀況,並匯總輸出統計後的結果;建置一評估比對模塊,用以比對、評估該資源統計模塊匯總後的結果;及建置一中央控制模塊,用以聯繫、監控該開發價值評估數據處理系統及其模塊的運作;如上所述,藉助記錄該申請開發軟體的使用狀況並輸出一使用狀況表格,並統計該使用狀況表格,進行評估該申請開發軟體的經濟效益。
2.如權利要求1所述開發價值評估數據自動處理方法,其特徵在於,所述申請開發軟體指一種輔助使用者工作上需要的軟體。
3.如權利要求1所述開發價值評估數據自動處理方法,其特徵在於,使用該申請開發軟體時更包含下列步驟通過該輸入判定模塊確認該使用者身份;及允許啟用該申請開發軟體。
4.如權利要求3所述開發價值評估數據自動處理方法,其特徵在於,所述輸入判定模塊系可通過網絡聯機確認。
5.一種開發價值評估數據自動處理系統,應用於管理已開發的申請開發軟體,用以記錄、評估該申請開發軟體的使用狀況,該開發價值評估系統包括一輸入判定模塊,用以確認該申請開發軟體一使用者身份及一部門;一過程記錄模塊,用以記錄該申請開發軟體該使用者的使用狀況;一資源統計模塊,用以統計該過程記錄模塊記錄的使用狀況,並匯總輸出統計後之結果;一評估比對模塊,用以比對該資源統計模塊匯總後的一檔案及一該申請開發軟體的申請者所提出的一預期需求表格間的差異,並評估開發後的一經濟效益;及一中央控制模塊,用以聯繫、監控該開發價值評估數據自動處理系統及其模塊的運作。
6.如權利要求5所述開發價值評估數據自動處理系統,其特徵在於,所述輸入判定模塊可通過網絡聯機辨認欲進入該申請開發軟體的使用者身份及該部門。
7.如權利要求5所述開發價值評估數據自動處理系統,其特徵在於,所述過程記錄模塊可通過網絡記錄該使用者的使用狀況。
8.如權利要求5所述開發價值評估數據自動處理系統,其特徵在於,所述資源統計模塊系可通過網絡將該過程記錄模塊記錄的資料進行匯總輸出。
9.如權利要求5所述開發價值評估數據自動處理系統,其特徵在於,所述預期需求表格係指該申請者於該申請開發軟體建置前所提出的一異動需求。
10.一種效益評估方法,針對一已開發的軟體進行效益評估,用以做輔助決策的依據,該效益評估方法包含下列步驟取得一預期需求表格及一使用狀況表格;比對該預期需求表格及該使用狀況表格之差異;通過評估函數f(x,y,z)=Ax+By+Cz+D計算經濟效益其中f(x,y,z)是應變量經濟效益,x,y,z是自變量使用次數、使用時間和資源,A,B,C是x,y,z的係數,分別代表對使用次數、使用時間和資源使用量對經濟效益的斜率(slope),也就是使用次數、使用時間和資源使用量對經濟效益不同程度的影響,而D則代表整個函數的餘差(residuals),即最後對f(x,y,z)的修正變化量。
11.如權利要求10所述效益評估方法,其特徵在於,計算該經濟效益後,輸出一評估報告。
12.如權利要求10所述效益評估方法,其特徵在於,該評估函數指用以計算該經濟效益的算法。
13.如權利要求10所述效益評估方法,其特徵在於,評估函數包括反饋修正一評估標準。
全文摘要
本發明涉及一種開發價值效益評估數據自動處理方法及其系統,用以評估軟體的價值和效益,主要目的在於改善長時間投入開發軟體卻效益不佳的情形;此開發價值評估方法至少包含建置一申請開發軟體、建置一開發價值效益評估系統及評估開發效益等步驟;此系統及方法將可提供有效的評估數據,改善目前單方面被動接受程序開發需求的情形。可廣泛應用於軟體業。
文檔編號G06F9/06GK1431583SQ0210097
公開日2003年7月23日 申請日期2002年1月10日 優先權日2002年1月10日
發明者廖誼銘 申請人:英業達股份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