氣力系統及掃路機的製作方法
2023-10-08 23:58:59 1

本發明涉及工程機械,具體地,涉及一種氣力系統及掃路機。
背景技術:
掃路機作為環衛設備之一,是一種集路面清掃、垃圾回收和運輸為一體的新型高效清掃設備。
其中,掃路機安裝有氣力系統,氣力系統通過吸嘴可以將地面上的微小顆粒汙物吸收到垃圾箱內。氣力系統的吸力通過在垃圾箱內形成負壓產生,例如,在垃圾箱內安裝風機將內部氣流排出垃圾箱而形成負壓,然而,在排出氣流的過程中,也很容易將一部分灰塵排出,造成二次汙染。另外,氣力系統對於顆粒較大的汙物處理能力有限,例如,樹葉、塑膠袋等。
技術實現要素:
本發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種能夠避免吸收的垃圾顆粒再次隨氣流排出的氣力系統。
為了實現上述目的,本發明提供一種氣力系統,其中,該氣力系統包括:箱體,該箱體具有抽風口;主吸管,該主吸管的一端連通於所述箱體;吸嘴,該吸嘴具有入口和出口,所述主吸管的另一端連通於所述出口;抽吸裝置,該抽吸裝置安裝於所述箱體外部並能夠通過所述抽風口抽出所述箱體內氣體;以及噴水裝置,該噴水裝置用於在所述吸嘴內形成水幕,該水幕能夠經由所述出口流出。
優選地,所述箱體內設有垃圾腔室和儲水腔室,所述主吸管連接於所述垃圾腔室,所述噴水裝置包括連接於所述儲水腔室和所述吸嘴之間的供水管。
優選地,所述箱體內設置有過濾網並通過所述過濾網分隔形成所述垃圾腔室和所述儲水腔室,並且所述儲水腔室位於所述垃圾腔室下側。
優選地,所述抽吸裝置包括設置在所述箱體外部並封堵所述抽風口的風機。
優選地,所述抽吸裝置包括用於封裝所述風機的殼體,所述殼體上形成有排風口。
優選地,所述氣力系統還包括連接於所述箱體的副吸管,所述主吸管和所述副吸管分別能夠選擇性地打開和關閉。
優選地,所述副吸管為可伸縮的橡膠波紋管。
優選地,所述吸嘴為箱形結構,所述箱形結構的頂壁形成有所述出口,該箱形結構的底部開放形成所述入口。
優選地,所述箱形結構的頂壁形成有進水口,所述供水管連接於所述進水口,所述噴水裝置包括設置於所述吸嘴內並且位於所述進水口之下的分水板,從所述進水口流出的水流能夠落在所述分水板的上表面並在所述分水板的邊緣流下而形成所述水幕。
優選地,所述分水板上形成有多個通孔,落在所述分水板上的水流能夠穿過多個所述通孔流下。
另外,本發明還提供了一種掃路機,其中,該掃路機安裝有以上方案所述的氣力系統。
通過上述技術方案,在吸嘴內通過噴水裝置形成水幕可以更為均勻地噴灑到路面上,可以使得小顆粒垃圾與水更充分地混合後進入箱體內,避免小顆粒垃圾在箱體內處於飄浮狀態,從而可以避免由箱體排出的氣體中夾帶小顆粒垃圾,減少對環境的二次汙染。
本發明的其它特徵和優點將在隨後的具體實施方式部分予以詳細說明。
附圖說明
附圖是用來提供對本發明的進一步理解,並且構成說明書的一部分,與下面的具體實施方式一起用於解釋本發明,但並不構成對本發明的限制。在附圖中:
圖1是根據本發明的一種實施方式的氣力系統的主視圖;
圖2是圖1所示氣力系統的側視圖;
圖3是根據本發明的一種實施方式吸嘴從上側觀察的結構示意圖;
圖4是根據本發明的一種實施方式的吸嘴從側部觀察的結構圖。
附圖標記說明
1 箱體 2 吸嘴
3 分水板 4 主吸管
5 副吸管 6 供水管
7 抽吸裝置
11 垃圾腔室 12 儲水腔室
13 過濾網 14 抽風口
21 入口 22 出口
41 隔板件
61 控制閥
71 風機 72 殼體
具體實施方式
以下結合附圖對本發明的具體實施方式進行詳細說明。應當理解的是,此處所描述的具體實施方式僅用於說明和解釋本發明,並不用於限制本發明。
本發明提供了一種氣力系統,其中,該氣力系統包括:箱體1,該箱體1具有抽風口14;主吸管4,該主吸管4的一端連通於所述箱體1;吸嘴2,該吸嘴2具有入口21和出口22,所述主吸管4的另一端連通於所述出口22;該抽吸裝置7安裝於所述箱體1外部並能夠通過所述抽風口14抽出所述箱體1內氣體;以及噴水裝置,該噴水裝置用於在所述吸嘴2內形成水幕,該水幕能夠經由所述出口22流出。
該氣力系統可以用於掃路機等環衛機械中,其中,箱體1可以為垃圾箱體,抽吸裝置可以將箱體1內部的空氣經由抽風口14抽出到箱體1的外部,從而在箱體1內部形成負壓,在負壓作用下,吸嘴2的入口(21附近的外部空氣經由吸嘴2、主吸管4被吸入箱體1中,即在吸嘴2的吸入口處可產生指向吸嘴2內部的氣流,吸嘴2在使用過程中貼近於地面,保持大約不到1cm的間距,吸入吸嘴2內的氣流可以攜帶路面上的垃圾顆粒物進入到吸嘴2內部,並進一步地經由主吸管4輸送到箱體1中。特別,噴水裝置在吸嘴2中形成的水幕可以噴灑到待處理表面(如路面)上以打溼灰塵等垃圾,因此,吸入於箱體1內的垃圾被水分充分地吸附,自重較小的垃圾在水分的重力作用下也不會處理飄浮狀態,也就不會通過抽風口14排出含有較大灰塵含量的氣體,可以避免對大氣的二次汙染。
其中,抽風口14可以位於主吸管4的所述一端(即出口端)上方,抽風口14與主吸管4保持足夠大的間隔距離,避免主吸管4排出的混合流直接經由抽風口14排出到外部;並且,從噴水裝置噴出的水幕可以直接無阻擋地從吸嘴2的入口21處流出,以分散的狀態噴灑到路面或地面上。
具體地,所述箱體1內設有垃圾腔室11和儲水腔室12,所述主吸管4連接於所述垃圾腔室11,所述噴水裝置包括連接於所述儲水腔室12和所述吸嘴2之間的供水管6。儲水腔室12通過供水管6向所述噴水裝置提供水源,供水管6可插入到吸嘴2的內部並連接於以下所述的分水板3,垃圾腔室11用於保存從主吸管4吸入的垃圾,抽風口14連通於該垃圾腔室11,用於排出內部多餘的空氣而形成負壓環境。另外,供水管6上設有用於控制供水管6連通和斷開的控制閥61,可以在主吸管4停止運行時斷開供水管6,減少水的輸出消耗。
進一步地,所述箱體1內設置有過濾網13並通過所述過濾網13分隔形成所述垃圾腔室11和所述儲水腔室12,並且所述儲水腔室12位於所述垃圾腔室11下側。進入到垃圾腔室11中的垃圾可以落在過濾網13上,垃圾中的水分通過自身重力逐漸地與垃圾分離並穿過過濾網13到達儲水腔室12中,由此,儲水腔室12中的水可以實現循環利用,即在供應到吸嘴2中形成水幕後,被主吸管4吸入到垃圾腔室11中,隨後與垃圾分離而返回到儲水腔室12中。特別地,如圖1和圖2所示,一部分的過濾網13與箱體1的底壁間隔形成儲水腔室12,另一部分的過濾網13的主體部分與箱體1的側壁間隔,而邊緣部分或者連接於所述一部分的過濾網13或者連接於箱體1的側壁,所述另一部分的過濾網13可以從側部支撐保存於垃圾腔室11中的垃圾,垃圾中的水分也可以經由所述另一部分的過濾網13返回到儲水腔室12中。
具體地,所述抽吸裝置包括設置在所述箱體1外部並封堵抽風口14的風機71。風機71可通過電動機等結構驅動旋轉,並且可以將箱體1內的空氣經由抽風口14抽吸箱體1的外部,以在箱體1內特別地在垃圾腔室11中形成負壓,以便於通過主吸管4和吸嘴2吸取垃圾。
進一步地,所述抽吸裝置包括用於封裝所述風機71的殼體72,所述殼體72上形成有排風口。殼體72可以對風機71起到保護作用,並且有利於抽吸氣流形成。如圖1所示,風機71安裝該抽風口14處,可以直接地抽吸垃圾腔室11中的氣體,抽吸到的氣體進入到殼體72中,並經過所述排風口(圖1未示出)排出到殼體72外部。風機71可以為離心風機,其風扇的軸心位置對準於抽風口14,在抽風口14處形成抽吸氣流,以抽吸垃圾腔室11中的部分氣體,並且可以在風扇的周緣處送出氣流,最終通過排風口排出。當然,對於垃圾腔室11內部整體空間來說,其相對於抽風口14的尺寸較大,在抽風口14處形成的氣流對垃圾腔室11內的整體氣流影響極其微小,也就是說抽吸氣流並不會產生帶動內部的垃圾流動甚至飄浮的大範圍運動的氣流,類似地,由主吸管4進入垃圾腔室11的氣流也不會在垃圾腔室11內產生大範圍的氣體流動。
另外,所述氣力系統還包括連接於所述箱體1(例如連接到垃圾腔室11)的副吸管5,所述主吸管4和所述副吸管5分別能夠選擇性地打開和關閉。通過以上說明可知,由於吸嘴2中通過噴水裝置形成水幕,吸嘴2更適合於吸取小顆粒的垃圾,如灰塵、粉末等,而對於大顆粒的垃圾處理能力不足,例如吸取樹葉、塑膠袋等時很容易出現堵塞,為了處理這類大顆粒的垃圾,本發明又增加了副吸管5,在沒有噴水裝置形成的水幕幹擾的情況下,副吸管5可以更為順利地將大尺寸的垃圾吸收到箱體1中,例如垃圾腔室11中。主吸管4中設有可打開和關閉的隔板件41,以控制主吸管4的連通和斷開,相應地,副吸管5中也可以設置類似的隔板件或閥門,控制副吸管5的連通和斷開,因此,針對於不同的類型的垃圾,可以選擇主吸管4和副吸管5的其中一個吸取,並且斷開另一個,特別地,將斷開主吸管4時,也要相應地斷開供水管6。
進一步地,所述副吸管5為可伸縮的橡膠波紋管。作為主吸管4的備用設備,副吸管5通常收起掛在箱體1外部或其他位置,為了節省空間,副吸管5可以具有較高的伸縮比,從而副吸管5既可以伸出足夠的長度來吸取地面的垃圾,又可以收縮為較短的長度存放。此外,如圖1和圖2所示,副吸管5可以連接於主吸管4的管壁上,副吸管5和主吸管4共用同一個管出口,簡化與箱體1之間的連接結構,相應地,主吸管4中的隔板件41相比於副吸管5鄰近出口22設置,避免斷開主吸管4時影響副吸管5的吸取工作。
具體地,所述吸嘴2為箱形結構,所述箱形結構的頂壁形成有所述出口22,該箱形結構的底部開放形成所述入口21。所述箱形結構包括頂壁和側壁,其底部可部分地或全部開放形成入口21,特別地,箱形結構內部的空間形成為上大下小,形成較小的入口21。
另外,所述箱形結構的頂壁形成有進水口,所述供水管6連接於所述進水口,所述噴水裝置包括設置於所述吸嘴2內並且位於所述進水口之下的分水板3,從所述進水口流出的水流能夠落在所述分水板3的上表面並在所述分水板3的邊緣流下而形成所述水幕。供水管6用於向分水板3供應水源,例如來自於儲水腔室12中的水。分水板3可以大致平行於吸嘴2的頂壁設置(可以保持較小的傾斜角度),落在分水板3上的水向邊緣處擴散並在邊緣流下而形成水幕,該水幕穿過吸嘴2的入口21噴灑到路面上,以潤溼路面上的垃圾。在此結構中,分水板3可以分散水流形成水幕,使得來自供水管6的水可以更均勻地噴灑到路面上,並且,分水板3的這種分散水流的作用並不需要壓力設備介入,來自儲水腔室12的水在重力作用下可以經由供水管6輸送到分水板3,吸嘴2吸入的垃圾可在重力作用下分離出水分而回收到儲水腔室12中,這樣的循環「自發」地進行而不需要動力輔助設備,節省了能源。
具體地,,所述分水板3上形成有多個通孔,落在所述分水板3上的水流能夠穿過多個所述通孔流下。所述通孔的尺寸很小,穿過該通孔的水可以形成細小的水流,即,該通孔可以實現分散水流的作用,使得水可以更為均勻地噴灑到路面或地面上。
另外,分水板3可以設置在入口21和出口22之間路徑的附近,避免分水板3阻擋抽吸氣流,例如分水板可以部分地圍繞抽吸氣流設置。
另外,本發明還提供了一種掃路機,其中,該掃路機安裝有以上方案所述的氣力系統。氣力系統安裝於掃路機後,應保證吸嘴2可以與地面近距離接觸,從而可以充分地吸收地面的垃圾,其中,吸嘴2或主吸管4可由升降機構驅動為升降移動,實現與地面的距離調節。
以上結合附圖詳細描述了本發明的優選實施方式,但是,本發明並不限於上述實施方式中的具體細節,在本發明的技術構思範圍內,可以對本發明的技術方案進行多種簡單變型,這些簡單變型均屬於本發明的保護範圍。
另外需要說明的是,在上述具體實施方式中所描述的各個具體技術特徵,在不矛盾的情況下,可以通過任何合適的方式進行組合。為了避免不必要的重複,本發明對各種可能的組合方式不再另行說明。
此外,本發明的各種不同的實施方式之間也可以進行任意組合,只要其不違背本發明的思想,其同樣應當視為本發明所公開的內容。